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在国内逐步确立,高管薪酬的管理问题日益受到各方的关注。薪酬已成为激励高管的重要手段,只有建立符合我国企业的高管激励体制,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留住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尤其是高级管理人才,才能避免人才流失。  相似文献   

2.
探索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影响因素,对于拓展相关理论和指导管理实践都十分有益。以扎根理论为主导工具进行研究,对强制性公民行为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得出了强制性公民行为影响因素的三大类属:个体因素、客体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研究结果还表明,个体因素在客体因素或环境因素对强制性公民行为的影响路径中起中介或调节作用;客体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强制性公民行为的交互效应存在。  相似文献   

3.
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制度改革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晶  孟德芳 《管理世界》2012,(2):181-182
本文基于国有企业"二重性"理论,将国有企业高管依据不同的选用方式划分为"行政高管"和"市场高管"两类,并主张对组织任命、上级委派或调任等行政任命方式选拔的高管参照实行与公务员工资制度,而对竞争上岗、公开招聘等非行政任命方式选拔的高管则实行市场化薪酬制度。  相似文献   

4.
陈家田 《管理评论》2012,(10):102-108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大量研究文献主要是围绕经理薪酬和公司业绩的相关性,在代理理论框架内展开。业绩薪酬敏感性偏低甚至不具统计显著性的实证结果,引发多学科、多理论视角的研究。本文首先介绍高管社会资本与薪酬相关性的理论背景,然后分析高管社会资本的分类与测量,并对国外相关实证研究文献进行梳理,最后简要分析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2009-2012年沪深两市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创业投资参与对民营和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契约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1)创业投资能够显著改变民营企业高管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但是创业投资并没有显著改变国有企业高管薪酬与业绩的敏感性;(2)对民营企业而言,创业投资参与降低了高管薪酬与会计业绩之间的敏感性,但是提高了高管薪酬与市场业绩敏感性。实证结果表明,创业投资在民营企业高管薪酬制定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创业投资更加重视市场业绩在高管薪酬契约中的作用;创业投资对国有企业高管薪酬契约影响非常有限;创业投资参与民营和国有企业的动机可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经营管理者》2014,(6):19-19
在国企改革全面推进的同时,对于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改革方案一直未能露出水面。据媒体报道,2013年年末,人社部完成了对国有企业高管的全面调研,近期在总结调研结果,并将以此作为依据之一制定相应的全面限制国有企业高管收入的规定。国企高管全面限薪规定即将出台。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基于锦标赛理论讨论了中国高管团队薪酬差距的影响因素,高管薪酬差距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并利用2006年我国440家沪市A股上市公司年报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两职兼任会显著扩大高管团队薪酬绝对和相对差距,国有股比例的提高会对高管薪酬绝对与相对差距产生显著抑制作用。企业绩效、企业规模对高管薪酬绝对差距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但对相对薪酬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分析结果发现高管团队薪酬差距对公司绩效的正向影响作用显著,锦标赛理论得到支持。本研究同时显示,团队薪酬水平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大于团队薪酬差距的影响,体现出目前高管更为关注的仍然是薪酬水平,这也为高管薪酬设计提供了新的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部分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公司经营情况、公司治理结构以及高管人员人力资本等九项因素,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析它们各自与高管薪酬的相关性,探讨这些因素对高管薪酬决定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显示:公司绩效、法人股比例与高管薪酬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国有股占股比例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高管薪酬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张建军 《经营管理者》2013,(29):128-128
国企副职高管的薪酬分档问题,一直是国企高管薪酬管理的难点,在建设现代企业公司治理结构过程中,通过综合运用个性化考核、薪酬渐进分档等方式,可以较为有效推进国企副职高管薪酬分档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垄断行业高管薪酬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在我国股票市场迅速突起、公司高管薪酬体系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中,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存在一些不足,公司的现代化治理机制不够完善特别是激励机制构建不合理、高管薪酬设计不合理、薪酬与绩效关联性不合理性等因素,致使垄断行业高管薪酬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以国有企业改革中的激励约束机制为研究对象,引入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博弈模型,并利用博弈理论分析了双方的行为选择.对如何构建有效的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进行了理论探讨,并结合理论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资产管理公司与债务重组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道德风险,如何选择债务重组工具来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建立无限期重复博弈模型,分析债权、普通股、可转债和可转换优先股等债务重组工具中何种工具对资产管理公司而言最优.通过对模型的数量分析发现,如果好的产出水平大于债务重组金额2倍,选择可转债或可转换优先股都是最优的债务重组工具;反之,以债权形式对国有企业债务重组为最优的重组方式.  相似文献   

13.
国有控股集团企业内部知识转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知识转移解释变量、调节变量、控制变量几个方面构建了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内个体间知识转移的概念模型,并提出了理论假设.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湖南省内的国有控股企业集团员工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如下结论:知识默会性对成功知识转移有负面影响;知识参与主体因素对成功知识转移有正面影响,按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分别为:知识接收方动机、转移方意愿、接收方吸收能力和转移方发送能力.组织支持在知识接收方动机、吸收能力和转移方发送能力对成功知识转移的影响中起正向的调节作用;人际信任在知识接收方能力对成功知识转移的影响中起正向的调节作用.员工学历对成功知识转移有影响,而员工性别、年龄、技术等级和工作期限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价值创造和动态基础薪酬的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经营者激励机制研究通常以净收益为业绩标准,采用固定基础薪酬制度,且大多数局限于薪酬激励。本文以价值创造为业绩标准,采用动态基础薪酬制度,将薪酬激励与非薪酬激励相结合设计经营者激励模型,在传统委托代理模型基础上得出如下三点结论:第一,实行动态基础薪酬制度可以有效提升经营者努力水平;第二,经营者激励应采用薪酬激励与非薪酬激励相结合的手段,并依据非薪酬激励敏感度灵活设计二者的组合比例;第三,垄断行业经营者努力水平低于竞争性行业,需要引入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15.
《管理世界》2021,37(1):108-127
本文借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沪深两地国资委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及其投资企业三层监管架构之双向治理路径进行探究。在系统整合的框架下构建了双向治理路径的理论模型,揭示了其国资监管的作用机制和价值传导模式。研究发现,在自上而下的治理路径中,监管系统和战略系统的构建与层层传导是核心作用机制;在自下而上的治理路径中,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在内外部系统的动态平衡中建构自身的监管和战略系统,并将体制机制改革诉求与业务战略调整方向以向上反馈影响的方式参与治理;改革与创新主导着双向治理路径中的价值传递;无论是自上而下的推动力还是自下而上的影响力,企业能力始终是授权放权和支持力度的关键决定因素。本文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畅通双向治理路径,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17.
基于纵向案例扎根分析的后发企业逆向创新实现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职业经理对民营企业信任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营企业的信任关系正从情感和关系型信任向制度和程序型信任演化,组织因素显著影响职业经理对企业的信任,而后者又显著影响企业对职业经理的吸引力.这些因素依影响程度的大小分别为:雇主诚信、组织公平、匹配状况、职业发展管理和薪酬管理.其中:(1)雇主诚信的影响作用和范围最大,最受谋求长期发展的职业经理重视.雇主缺乏诚信是导致职业经理信任不足的首要因素.(2)组织公平性对基层、高学历和短工龄的职业经理信任的影响较大.(3)个人与组织匹配的不足将损害绝大多数职业经理的信任.(4)男性、基层、低学历和短工龄的职业经理在建立信任时较为重视职业发展管理.(5)薪酬管理的不完善将较大地削弱稳定性较高的职业经理的信任.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企业渠道联盟关系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渠道联盟被认为是渠道关系中最高、最好的形式。学术界对渠道联盟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承诺、信任、沟通与合作等方面。本文实证研究了影响中国企业渠道联盟关系的若干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特别是探讨了私人关系和行政因素等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W-S-R方法论的企业内部粘滞知识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内部知识,特别是粘滞知识的有效转移,对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本文应用W-R-S方法论,分析了粘滞知识的成因,提出了"粘滞度"的概念,构造了粘性效应函数和粘滞度函数,并提出粘滞知识转移的W-S-R模型.本文试图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影响组织内部知识转移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即造成粘性知识的原因是什么.第二,采用何种对策降低知识粘滞度,提高知识转移和共享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