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诗品>之所以成为百代诗话之祖,与它兼收并蓄的"点悟式”批评方法关系最为密切.这种批评方法包括比较、象喻、摘句、以及"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等,传达的是批评主体对诗歌内在意蕴的直觉印象,注重于对作品整体风神的把握,给读者留下极为广阔的再创造空间.历代诗话大多承袭这种"点悟式”批评方法,并使之不断完善,成为民族诗歌批评的瑰宝.  相似文献   

2.
《诗品》所以垂式千秋,独秀众品,成为百代诗话之祖,除了其中包蕴的诗歌史观,刚柔相济的美学理想,确立“滋味说”以外,其独特的批评方法,同样是它成为经典的原因。 钟嵘非常重视批评的方法,他把批评方法、批评目的和批评效果视为整体。他称自己的方法是:“致流别”、“辨清浊”、“掎摭病利”和“显优劣”。“致流别”,指区分诗歌流派,追流溯源,辨体貌之所出。“辨清浊”,指分辨声调清浊,区别风格流派的一致性和多样性。“掎摭病利”,指褒贬作品,指陈得失。用“显优劣”确定诗人的品第。 从某种意义上说,《诗品》集批评方法之大成。“致流别”追溯历史师承,属“历史批评法”;“辨清浊”、  相似文献   

3.
唐代诗学理论著作《诗式》 ,是中国古代“诗话”体裁的体式奠基之作 ,其体裁及理论意义有三方面 :第一 ,奠定了中国古代诗话体裁“断想式”、“语录式”的体裁特征 ;第二 ,奠定了诗话体乃至中国古代诗歌理论著作中“例说”的形式 ;第三 ,对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的“竟境格调说”具有创建之功。  相似文献   

4.
诗话一说,始于北宋。欧阳修晚年所作《六一诗话》,是我国第一部诗话著作。自《六一诗话》出,诗话作者蜂起云集,诗话竞成为宋元以来我国古代诗歌批评的主要样式。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诗歌创作的繁荣,刺激了对于诗歌理论的研究。在唐诗极盛以后,一种随笔性的、漫谈性的,诗歌批评的体裁——诗话,便在宋初产生了。这种诗歌批评的样式,在其发展的最初阶段,作者不摆理论家的架式,不板教师爷的面孔,而是语气轻松,态度亲切,词语平易,随便说开。其文字短小而饶有情趣,论  相似文献   

5.
张然 《江汉论坛》2006,(10):93-96
清代学者翁方纲的《石洲诗话》以编排严谨、评点精当著称。除人们所熟知的“肌理”说外,《诗话》更提倡雅正的诗风,批评了孟郊、陈与义、杨万里等人诗作中暴露的粗鄙、狂悖之气,表达出当时正统诗人的审美观。而对照翁方纲本人的《复初斋诗集》,读者不难发现其中也收入多篇带有“伧气”的作品。这种批评与创作的自相矛盾,说明理论方面的指导难以根除诗歌写作中的败笔,诗的品格更多地与诗人本身的气质有关。  相似文献   

6.
贾秀云 《晋阳学刊》2009,(2):118-121
朱弁在使金期间的著作《风月堂诗话》继承了前人的“体物”理论并加以发展,辨证地批评了江西诗派以“故实”相夸的创作倾向,高度评价了杜甫和苏轼的诗歌,对黄庭坚的诗歌提出了自己独到的看法。诗话在理论上取得了重要成就,并对金代诗歌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声类》:“悟,心解也。”作为一种心理过程,悟是在非自觉状态中完成的思惟飞跃,表现了审美主体在创作中的灵感和在欣赏中对客体的突然领会。严羽《沧浪诗话》所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便形象地道出了这种心态的非自觉性及其玄虚美妙的特质。这种“悟”的能力是唐代诗人审美心理中一个重要的共性,导致了时人对诗歌意境的创造。 一 人们说,唐诗中王维诗是意境创造的高峰,李白诗是抒情的高峰,这话不假。读王维那些最能代表他个人风格的山水小诗,总能在意象组成的幽静的景物画面中若有所悟。试简析几首小诗: 人间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山中。  相似文献   

8.
:《东人诗话》( 1 474)是朝鲜半岛第一本以“诗话”命名的诗话集 ,其无论从诗话的理论价值 ,还是从诗史意义和自主意识等方面来说都表现出了成熟的趋势 ,其理论内涵是多方面的。从作者徐居正的理学思想观点 ,并结合他在诗歌本质论、创作论上的观点 ,可看出他的文艺批评观点有三个方面 :矛盾对立的批评态度、知人论世的批评方法和内容形式相统一的批评原则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文学遗产,特别是作为文学形式之一的诗歌盛开着灿烂的艺术之花。从《诗经》开始,优秀的诗歌创作层出不穷。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古代的文人们便对诗歌这一形式进行了艺术的理论性研究,“诗话”这种我国古代诗歌理论的特有形式产生了。虽然具备“诗话”性质的论诗著作和言论很早就出现,但作为一种特有形式,是在北宋中期创立的。宋代的“诗话”得到了蓬勃发展,形成中国诗歌理论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林林总总、美不胜收的诗话,使人目不暇接。为了全面地反映和充分汇聚这些丰硕成果,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了《宋诗话全编》,它…  相似文献   

10.
《苕溪渔隐丛话》是以文献价值著称的宋代诗话总集,胡仔在书中以扶持“诗道”为己任。前人对其“诗道”之所指尚未及探究。其“诗道”即诗学批评之道,即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唐宋诗人及其诗歌,意在给陷入发展困境的宋代诗学指出向上一路。他主张创新,兼取唐宋,提出“师少陵而友江西”的观点,这些至今仍闪烁着宋代诗学批评的理性光芒!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历代诗论、诗话,现代当代诗歌论著,谈论诗歌作品,无不涉及诗歌语言的语音与诗情的结合。诗中的语音是一种特定的物理声学现象,诗的声律、韵律是诗歌特有的现象,这是一方面;另一份面,因为“诗线情”,诗歌语言较其他语言现象更具备有规律的传情达意的声响特征。我国传统戏曲唱念讲究“声情并茂”,唱出“韵味”,即是这种特征的艺术概括。普通话诗歌也具有此种特征。研究这种特征,无疑对诗歌写作、欣赏、教学都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一、普通话诗歌语音与音乐语言之比较人们常说诗歌谣言具有音乐美,这一比喻式的表述,说明诗与音乐…  相似文献   

12.
段丽惠 《船山学刊》2009,(3):102-105
五山时代著名禅僧虎关师炼创作的《济北诗话》,是日本第一部狭义的诗话作品,也有着日本诗话特有的批评特色。本文从诗话的质疑立异出发,认为虎关所持严正的儒家价值理念促使其在品评人物、综论诗歌时,对中国诗话时有批驳,而这种理念的形成与其自身社会学术背景及异域文化接受有关。  相似文献   

13.
张戒《岁寒堂诗话》中的“意”与“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戒《岁寒堂诗话》这部著作中,存在着以“意”、“味”论诗的现象。“意”和“味”在中国古典文学批评中有不同的含义和价值,特别是在《岁寒堂诗话》中,“意”着重于诗歌中体现的忧患意识;“味”着重于诗的审美情趣。在两者之间,张戒更强调“意”。  相似文献   

14.
韩国诗话从域外角度论述中国诗歌,角度不同,理解各异,其中颇多精辟之见,可为当今的文学批评提供新的视闲和阐释维度,亦可见中国诗文创作之风和诗论对韩国汉诗和诗话创作的影响之深。从文献材料的检索与分析角度,探究韩国诗话对中国先唐时期诗文的接受与批评,是颇具价值的。  相似文献   

15.
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人一部重要的诗歌理论和诗歌批评著作。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诗评》评南朝宋谢灵运的文字有六条,加上《诗辨》、《诗体》各一条,整部《沧浪诗话》论及大谢的文字多达八条,在全书论及到的诗人中是比较多的。《诗评》云:“谢灵运之诗,无一篇不佳。”郭绍虞先生《沧浪诗话校释》  相似文献   

16.
“闲话”、“闲评”是盛行于宋代的一种文化批评方式.“闲评”不仅催生了“诗话”类审美批评范式,更开创了中国古代文论中火花闪现的感悟式审美思维,对后世的文学批评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文字为诗”是严沧浪批评“东坡、山谷始自出己意以为诗”,尽变唐人之风的重要内容之一:“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夫岂不工,终非古人诗也,盖于一唱三叹之音,有所歉焉”(《沧浪诗话》)。 严羽之后,“以文字为诗”就一直成为用以区分苏黄宋调和盛唐之音的主要特征之一。如果说,对苏黄的其它特点如“以议论为诗”、“尚理”等还毁誉参半,那么,对“以文字为诗”的评价,就近乎是完全的否定。 古人批评苏黄“以文字为诗”,主要是指斥其背离了自诗经至盛唐以来的诗歌传统。如早在严羽之前的张戒就批评道:“苏黄用事押韵之工,至矣尽矣,然究其实,乃诗人中一害,使  相似文献   

18.
我校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副教授、《阴山学刊》副主编张福勋先生,倾十年心血撰就的宋代诗话研究的专著——《宋代诗话选读》,最近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由我国著名学者、南京师大中文系教授吴调公先生亲为作序。序称:“《宋代诗话》的指归,决不限于为诗话作介绍,或仅仅作为诗话学习、研究的辅导读物。它对于古代诗歌美学、古代诗歌鉴赏以至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等等研究来说,也都是一本有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的读物”.  相似文献   

19.
高迎刚 《船山学刊》2005,(2):141-144
本文通过对《沧浪诗话》关于诗歌的特殊材质和审美特质之认识的分析,说明严羽的“别材别趣”说其实是对中国古典诗歌本质特征全面的、总结性的阐述,因而主张对之做出新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20.
吴宓的诗歌批评形式多样,散见于其总论、序跋、书评、凡例、浅释、编者按等作品中,皆以文言书写,文体各异。在诗歌批评的标准上,他坚持艺术标准与道德标准并重;从其诗歌批评的性质来看,体现了传统与现代融通的精神;从其诗歌批评的方法来看,自觉地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中西诗学进行比较与汇通。吴宓的诗歌批评使传统的批评形式焕发出新的活力,又摆脱了诗话体、随笔体的旧形式,对新诗过于散文化的弊端有所纠正,且连通了后来的新诗格律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