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运用历史研究、文献资料、比较法等方法对古代中西方体育养生理论和实际进行比较,发现中西方体育养生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特点的不同,在养生观、养生方法、追求目标以及养生观特征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早期中西方的养生观念有很多共通之处,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养生观念经过几千年历史的洗礼,基本上还是保持下来;而西方的养生传统在历史的长河中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养生讲究思想形神兼养,以神为主,重整体调养,动静结合,以静为主,养生与养德相结合;西方则注重形体运动,以形为主,偏向于单纯的身体锻炼。  相似文献   

2.
文章重点分析道教养生文化、养生旅游的内涵与发展、道教养生观对养生旅游发展的作用与启示,赋予养生旅游以理论基础和精神内核,为促进养生旅游健康发展,发挥道教文化新的功能提供借鉴。继而以岭南道教发源地——罗浮山为案例,分析其道教文化特质、演变以及养生旅游发展现状,提出道教文化与养生旅游融合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华魂》2013,(12):46-46
如今,养生已成了一种全民现象。可有些人对养生有特殊的坚持,时时、事事必须要遵守养生“规矩”。专家提醒,养生过度反受其害。  相似文献   

4.
老子在其《老子》一书中所提出的"道法自然"的养生原则、"冲气以为和"的养生目标以及"抱一"养生、以"啬"养生、以"静"养生、"守柔"养生等一系列养生方法,构成了老子养生学的基本内容,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养生论。老子的养生论不仅奠定了传统养生文化的思想基础,而且对于中国后世养生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道教文化养生"就是一切有益于健康生活的文化资源向道教养生理论与实践技术转化的综合形态。作为一种学说与实践技术,道教文化养生的形成与发展与道教组织形态同步。将近五千年来,道教先后经历了三大形态:元初道教、古典道教、制度道教。这三大形态的道教都充分运用传统文化资源,建构养生理论,开展养生实践。其代表性的养生体式有:斋醮养生、金丹养生、伦理养生、治世养生、文艺养生、环境养生。  相似文献   

6.
嵇康《养生论》的养生思想是完整并有一定体系的,在养生目的上摆脱了社会上一些不切实际的神仙想法,把养生分为"养神"和"养身"两个方面,并论述了"养神"对于养生的重要性,提出了以"知足"为主要内容的养生标准。嵇康的养生思想让养生行为变得更具有现实可操作性,他指出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实现身心和谐。  相似文献   

7.
秋露 《中华魂》2013,(2):54-55
有幸读到明代御医第八代传人连汝安老先生所著的《黄帝内经、易经、道德经养生精华集》一书。连汝安老先生在书中分八个篇章从养生文化概说、环境养生、经络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饮食养生、起居养生和预防养生方面详细阐述了“三经”养生文化的精华之论。其中对第八篇中最为经典的一句“我命在我不在天”颇有感受。  相似文献   

8.
三元是道教的一个重要术语和思想概念。道教三元思想渊源于周易的天、地、人三才说,三元并列是道教构建其庞大教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对道教养生思想与理论的建构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富有道教特色的“三元延寿”养生思想。“三元延寿”养生思想集中体现在元代道教养生著作《三元延寿参赞书》中。“三元延寿”养生思想和理法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不但将天元房中养生、地元起居养生、人元饮食养生紧密结合起来,而且强调养生从日常生活入手,注重以德养生,具有很强的实用操作性,有积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根据安徽省人口老龄化的特征,以及健康养生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认为养生养老产业化前景远大,提出安徽省养生养老产业发展展望:一是生产养生农产品,二是研发养生保健品,三是开展养生休闲服务,四是建立养生养老社区,五是开展医疗养生服务,六是开展养生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10.
康德将养生学视为与治疗学相对的、预防疾病的艺术,其与中医在养生学的原则方面有三大相似相通之处:强调以德养生、养性,注重以理性克制感性,倡导符合中道的养生之道。对康德养生观与中医养生思想进行比较分析,既可完善对康德思想的探讨,亦能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中西医药文化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1.
郑燮 (1693— 1765 ) ,号板桥 ,以号行世 ,江苏兴化人 ,清代“扬州八怪”之首 ,有“三绝诗书画”之称。从养生的新视角来解读板桥 ,选择读书养生、“三绝”养生、交游养生、饮食养生、养生先养性、养性须乐生、仁者寿 7个方面逐一论述 ,认为板桥“狂”、“怪”的深层是“慧”与“静” ,奋进与恬愉 ,其养生思想具有鲜明特色和积极意义 ,值得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12.
“理学文化养生”这个命题包含着两层基本涵义:一是标志着理学文化本身存在着养生的思想资源;二是标志着理学文化可以转换为养生方法,生发养生功能。朱熹在建构其庞大的理学体系时,也利用治学求知、道德修养和成就圣贤的生活样式来保持身心健康、修身养性、安身立命。朱熹理学文化养生的思想原则与操作方法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具有积极意义,认真发掘其优秀成分,可以为现代文化建设与养生活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西藏的养生体育是藏族人民长期实践活动的产物,在养生保寿方面有其独特的理论、方法和运动方式。本文即从史前时期的西藏养生体育,吐蕃时期的养生体育两方面,对西藏养生体育起源与发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重庆缙云山发展山地养生旅游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SWOT方法对重庆缙云山发展山地养生旅游进行了系统分析。分析表明,缙云山发展山地养生旅游的优势主要包括:交通便捷、生态环境好、温度和海拔高度适合养生、负氧离子含量高、温泉品质一流、道教养生文化浓厚、疗养院所集中、所在地人均寿命高;劣势主要包括:养生旅游设施缺乏、知名度不高、专业养生旅游人才缺乏;机会主要包括:休闲经...  相似文献   

15.
《中华魂》2013,(8):58-61
年逾九旬的甘肃中医学院教授,对于养生保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养生应要从青壮年就要开始,在未衰老养追求养生之道,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周老现今仍耳聪目明,身体硬朗,并坚持上班。以下总结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葛洪所建构的神仙道教体系中,养生是长生的前提和条件,长生又能令人养生延年,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建立在重生思想的基础上,其养生的基本理念体现为:恬淡寡欲、守真存一;养气存神,防范于未然;吐故纳新,以不伤为本;多闻而体要、博见而善择.而服食金丹、导引、行气、房中、注意生活习惯则是其所倡导的长生养生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王冰《素问》注文的整理,分析王冰的主要养生观点,认为王冰养生强调当顺应自然,平时应注重调摄精神和日常饮食起居,节调房事。王冰的养生观点具有很大现实意义,他倡导的适性而为论、失势致病观、至约必止等对今天的养生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森林养生旅游开发与健康产业打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养生旅游是生态养生旅游的重要内容,也是健康产业的重要载体,市场前景非常广阔。文章介绍了德阳市和新镇开发森林养生旅游、打造健康产业的规划实践。  相似文献   

19.
梅子 《源流》2010,(24)
2010年12月11日至12日举办的海南国际养生论坛研讨会上,50多名国内外养生领域顶尖专家和学者汇集一堂,融合国内外最先进的养生方式和中国五千年历史传承下来的中医药养生方法,向社会发出科学的养生声音,为海南发展养生文化和养生产业,为定安打造国际旅游岛养生基地建  相似文献   

20.
嵇康的养生道德观以人性论为理论基础,对人和人格本身进行探讨。提出了以"越名教而任自然"为核心内容的养生伦理。不仅从理想人格和哲学层面上探求并形成其独特的养生道德理论,开启了教育伦理研究的新思维,充满了鲜明的批判意识,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精神。同时对于人们从中探寻"感悟人生,完善人格,保全生命,坚持节操"的道德修养道路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