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年来,史学界同志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指导下,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在进一步讨论关于洪秀全、杨秀清、石达开及李秀成等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对继续清除林彪、“四人帮”在史学领域里散布的流毒,深入总结农民革命的历史经验,推动学术研究和讨论的广泛开展,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笔者试就石达开的评价问题,再作一些探索和评述,就正于史学界同志。  相似文献   

2.
石达开进兵浙江之役,历来不为史学界所重视,常被视为一次徒劳无功、无足轻重的军事活动。其实不然,这次战役是很值得探讨的。本文拟略予评述,并辨明一些误传。石达开“赴援江西,进军浙江”不是搞分裂浙江邻近太平天国首都天京,又与太平军控制的安徽、江西相毗连,而且是当时清政府赖以补给军用的主要筹饷基地之一,所以清军对浙江防范严密。清方稳定地控制浙江,作为江南大营巩固的后方,有利于它在天京城下开展军事进攻。这一点,太平军方面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如果说后来有所认识的话,那是从石达开用兵浙江开始的。  相似文献   

3.
红学研究的一个热门方法,是以“作者家世”诠释作品。这种方法,从“道人亲眼见石上大书一篇故事,则系石头所记之往来” (甲戌本:《凡例》),推演出“石头记‘石头’”,即“通灵玉记贾宝玉”、即“作者写《石头记》”,亦即“曹雪芹著《红楼梦》”。这种方法的运用者,尽管所论细节有时不同,但把江宁织造《曹氏族谱》作为《红楼梦》的发祥之地,则一;将悼红曹与织造曹联宗,以艺术形象印证世间实人,则一。如此一来,曹雪芹著《红楼梦》,就被说成了传写自己的显赫祖先。作品中的贾法、  相似文献   

4.
<正> 在波涛滚滚的大渡河畔,耸立着两座纪念碑:一座是纪念石达开的"翼王亭",一座是纪念长征的红军战士浮雕.后者象征胜利,前者象征失败.石达开是太平天国首义诸王之一,从金田揭旗到攻克南京,他作为开路先锋,"越铜关扫铁卡",所向披靡,军功居第一;从建都天京,到离京出走,再  相似文献   

5.
“婚姻以爱情为基础”的观点被批判了近几年,中国文坛就婚姻的基础问题展开了讨论。其规模之大、文章之多超过了“五四”前后对家庭改革问题的讨论。近年来的讨论同“五四”时期的讨论相比,最大的不同是能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五四”时期的论者,虽也有讲社会主义、讲阶级分析的,但是可能都没有读过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而在这次讨论中,大多以恩格斯的论述为依据。不论是理论文章,还是文艺作品,一提到婚姻基础,不引用恩格斯名言的,不多。  相似文献   

6.
《新唐书·渤海传》云:“天宝末,钦茂徙上京,直旧国三百里,忽汗河之东”。其中旧国,前人多从曹廷杰说,谓即敖化敖东城,近年刘忠义先生提出旧国应包括两部分,即敦化城山子山城和敖东城,进一步扩大了旧国的范围。不待言,曹、刘之说都在不同角度上推进了渤海史地研究的深入。笔者认为,对旧国的概念和含义仍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故草就拙文,诹议于学界。  相似文献   

7.
王路  张立娜 《求是学刊》2007,34(3):5-11
“中国历史上是否存在逻辑学”是国内逻辑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其中,“没有逻辑”说还分为绝对论者和相对论者:绝对论者认为中国古代没有任何形式的逻辑;相对论者认为中国古代虽然没有西方意义上的逻辑,但只有非形式逻辑。之所以学者们在此问题上争论不休,是由于双方对什么是逻辑有不同的理解。在进行中西逻辑学比较之前,首先要确定一种统一的逻辑观念,因为逻辑观念是逻辑理论得以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在近年来的曾国藩研究中,许多论者都指出了曾国藩思想具有“经世致用”特点。笔者同意这一观点,只是研究还须再深入。因为,所谓“经世致用”只说明了一种学术的指导思想,即治学的目的和学术功能的发挥,而不反映其用以经世的思想内容。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曾国藩经世思想的内容是什么?它与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之经世思想有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9.
三曹诗歌中的飞鸟形象裴登峰三曹诗歌中多写飞翔形象,飞鸟即其一种。同鸟类姿态接近的有“转蓬离本报,飘摇随长风”①,“田中有转蓬,随风远飘扬”③的永离本根、命运椎艰的飞蓬;有“乘跻万里之外,去留随意所欲存”,“举翅翻高飞”的的率性随意、自由自在的飞仙……...  相似文献   

10.
严国荣 《唐都学刊》2000,16(3):51-55
“三曹”文学成就,世所公认。然不同时代对“三曹”的品鉴称许,表现出不同的审美好尚。如今人某些观点中就钟嵘《诗品》将陈思、文帝、魏武依次列入上、中、下三品所表现出的责难就体现了这种审美差异。实则“三曹”不仅仅体现出“建安风骨”这一种风格,他们亦是六朝以华美为主流的多元化美学风格的滥觞者。  相似文献   

11.
我饶有兴趣地读完了徐行言、程金城合著的《表现主义与 2 0世纪中国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 ,2 0 0 0年版 )。近几年 ,随着后新潮小说、“先锋小说家”的实验日益令人瞩目 ,不少批评家似乎已把目光移向当今仍活跃在西方文学创作和理论批评界的“后现实主义”思潮或运动 ,而探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已逐渐由“热”到冷。实事求是地说 ,我们对现代主义尤其是与“五四”新文学相伴而生的中国表现主义文学始终缺少系统、深入的研究。即使已有的成果也主要以单篇文章或个别章节的形式出现 ,论者大多浅尝辄止而少见持续深入的研究 ,因…  相似文献   

12.
刘欣然 《东西南北》2011,(18):58-61
今年4月,胡润慈善榜出炉,曹德旺以44亿的捐赠额位于榜首。据胡润统计,从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玻璃大王”曹德旺累计个人捐款已达50亿元,其中现金捐款达18亿元。对比陈光标,曹德旺才是不折不扣的中国“首善”。  相似文献   

13.
眼下是年末岁尾,农村百姓生活中又添了一个关键词——“海选”。10月24日,江西省湖口县双钟镇胜利村的女青年曹玉琴就接受了这个关键词的考验。那天,曹玉琴面对全村八百多选民期待的眼光走上了“自荐海选”的竞选演讲台,亮出了自己的治村理想,得到了近百分之九十选民的拥赞。曹玉琴在竞选中脱颖而出,诠释了一个政治结果:当今农民手中的选票不再是某种长官  相似文献   

14.
最近,有的论者提出,江浙联军光复南京不久,沪军都督陈其美枪杀镇江军政府总参谋、江浙联军参谋长陶骏保,是“为了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团结,实现既定的反清目标所不得已采取的基本正确的行动”。其主要理由是:陶骏保“扣压子弹”,“导致了秣陵关起义的失败”,“排斥联军司令部”,“阴谋争权”。并以此为根据,认为陶骏保犯了“危害革命全局,破坏革命派团结统一的政治性错误”,肯定他是“一匹害群之马”,从而得出了枪杀陶骏保“在方向上正确”的结论。这就抹煞了陶骏保案的真相。因此,有必要进行商榷。 1 论者关于陶骏保“扣压子弹”,导致秣陵关起义失败的观点,源于陈其美枪杀陶骏保“告示”及其与江苏都督程德全致江浙联军各军长官电文。1911年12月13日,即陶骏保被杀的当天,陈其美为防止军民“疑猜”,“致生惊恐”,发布“告示”,说陶在“联军攻宁时”,“私自截留”了从上海运往南京的械弹,以致张勋“未能即除”,革命军遭受重大损失。在致联军各军长官的电文中又  相似文献   

15.
读了李云河同志的文章《对温州经济格局的再认识》(见《浙江学刊》1988年第1期,以下简称《再认识》),感到有几个问题仍需探讨。《再认识》所说的经济格局,主要指所有制格局,也就是所有制结构。其主旨是想澄清人们对温州模式的认识,即温州家庭经济姓“社”不姓“资”,温州模式姓“合”(合作经济)不姓“私”。文章最后的结论是:“对温州农村的经济格局应该重新评价,对其姓‘合’不姓‘私’必须肯定。”就是说,温州的所有制结构中,合作经济即公有经济占主导地位是不容怀疑的,是“必须肯定”的。我认为不然。这里首先需要探讨的是:  相似文献   

16.
“支那保全论”是甲午战争后在欧美列强瓜分中国的形势下日本“对外强硬”派提出的对华政策主张,大隈重信是代表论者之一.日俄战争后,随着日本逐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大隈“支那保全论”发展为东亚门罗主义即“大隈主义”.推进对华经济扩张是大隈“支那保全论”的核心,这一点在辛亥革命时期体现得尤为突出.一战爆发后,大隈“支那保全论”衍变为企图全面控制中国的“二十一条”.  相似文献   

17.
当前理论界对“国有产权”的界定大体上有两种意见:一日国有产权不清,一日国有产权清。“不清”论者观察到国有产权与公众手中其它个人产权相对比,有巨大差别,其中无“清”可言。执“清”论者亦看到在经济实践中国家财物与个人财务界线分明,没有人会不知哪些是国家财产,哪些是个人财产,因而根本不存在“界定”不清的问题。实际上,上述“清”与“不清”的差别仍在“产权”不清上,但是,要弄清“国有产权”的概念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论:既不唯书亦不唯上,只能从中国经济实践中找出.其正确含义。从我国的经济实践看,国有资产和私有…  相似文献   

18.
日本"活力门丑闻"的发生机制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日本“活力门丑闻”真相的描述,分析了其发生的机制,总结出了“活力门丑闻”三部曲,即并购目标企业、分割公司股票和发布虚假信息。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日本在股票分割、合伙制投资基金、公司治理和金融市场监管等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该事件对我国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9.
1982年春,我在哲学上倡导“一分为三”(“三分法”)命题,之后学术界展开了争论,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更有之,持选择性意见者也有之。1991年5月,朱兰芝同志又发表了《“一分为二”的提出及其哲学内涵——兼与“一分为三”论者商榷》(《理论学刊》1991年第3期以下简称朱文,凡出自该文的引文只注明页码),对于“一分为三”论者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严厉的批评,可以说是集批评意见之大成。对此,我非常高兴,希望这场争论能在第二个十年中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20.
章太炎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复杂的人物。他究竟属于什么派?其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究竟是代表着哪个阶级的利益?这些都一直众说纷纭。有的论者抓住他积极参与并领导辛亥革命,有过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大土地所有制的言论,就肯定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有的论者抓住他反对资产阶级代议制、反对发展私人工商业、力图创设“奇觚之专制”,就认定他属于地主阶级反满派;还有的论者看到他论述中总是力图“抑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