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领们现在有一个“酷”一点的名字,叫雅皮。白领们现在还有一种“酷”一点的生活方式,就是吃药。雅皮们有很好的生存、医疗条件.经济实力上的保证让他们衣食无愁病毒不侵。问题是并非只有病毒可以让你倒霉,在你可以通过疫苗躲开各种流感以后,你的问题可能恰恰来自你优越的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2.
痛苦是与生俱来的,有位哲人说过:婴儿降临于世,痛苦也便随之而至、痛苦象水流,从你的一生中穿过:象那风,位附着你,任凭你挥来浑工。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除环货因素以,更多的是“入为”的痛吊;当你在人生的漫长路上莱索的,你的目标一的难以实现或思是实现不7,还的仰度愤怄,痛吊也就干7。但生活中要合欢乐。CR你经历不同程度篇连Z后的一种感觉,缺乏勇义精神统一帆风顺的人大都是没合亘正的欢乐的。R有走a痛啬,s能进入欢乐的摄完,生活中的我们大都处在痛吊和职乐的交床上。适的回我们,是在痛警的地畅上追忆欢乐,还是在欢…  相似文献   

3.
中国有句老话:“到什么年龄做什么事儿”,这话挺有点“道法自然”的味道,可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又大都成了一道“枷锁”。你孩子年过25还没找对象,你就开始着急了;你刚退休还没抱上孙子,你就开始坐不住了……在很多人的生活里,好像始终有一个时间表,按照这个时间表按部就班地成家立业过日子,也按照这个时间表推敲着自己的言行,盘算着自己的得失。结果呢?结果该做的事儿大致一个不落全做了,但唯独忘了做自己。  相似文献   

4.
时间与财富     
《金色年华》2009,(7):1-1
有一个一无所长的年轻人,感到自己生活得非常无聊。于是,他就去拜访一位哲人,希望哲人能够给他的未来指明一条道路。 哲人问他:“你为什么来找我呢?”  相似文献   

5.
有位哲人说过:“如果你赢了一场争吵,你便失去了一位朋友。”这句话虽然可能过于偏激,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争吵”的确是导致朋友间友情破裂的一个重要原因。“花无百日红,人无百日好”。无论多么情投意合的朋友,在长期的交往中不可能不发生一点摩擦。这是因为任何观点、概念、兴趣、爱好和行动上的分歧,都可能点燃朋友间争吵的“导火线”;这在人际交往中是十分普遍的事。解决争吵的关键并不在于争吵的本身,而是如何对待及处理。朋友之间发生争吵的原因常见于以下几种:(1)朋友对自己发生一般性的责难。(2)朋友在背后对自己作出…  相似文献   

6.
思绪的水滴     
中国人崇尚相同、相似,而不喜欢差异。看着别人的样子活,心里才踏实。如果哪一块岩石有点与众不同的棱角,必欲锉平磨光而后快。西方哲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这话是针对西方的树叶说的。对中国来说,说“世界上很少有两片不相同的树叶”才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7.
人们有各式各样的生活,生活有各式各样的乐趣─—而你往往却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比如你当了皇帝每天可以换一件新衣;固然有其奢侈豪华的快乐,但同时也失去了穿自己熟悉亲切、洗净又熨平了的旧衬衣的那种舒适感;又比如你相貌堂堂,风流又漂亮,走在大街上令人频频注目,你生然很陶醉。但你不知道长相平平。穿着普通如一条鱼似的混迹于人群决无人看你第二眼时,有多么轻松自在。女人却拒绝接受这种非此即被的理论。她认为总有一根甘蔗两头都甜。她永远处于不满足状态:当她是个灰姑娘时,当然梦想着王子和水晶鞋;而当她真的当上皇后,香车…  相似文献   

8.
两堂课     
两堂课罗汉果你上过学,你肯定有这样的感受,即使你没有上过学,你肯定也会有这样的感受。咀嚼回忆,总能让我们品味良多……那年代我十二、三岁,上初中。自恃有点小聪明,也就总爱出些小风头;还没有完全变得成熟,也就难免吃些小苦头。教社会发展简史的是一位女老师,...  相似文献   

9.
男士给女士送礼,司空见惯,而女士给男士送礼,倒是近年来的新时尚,但给什么人送什么礼,却是需要注意的。送礼之道既不能以女人之腹度男人之心,又不能搞“金钱至上”、“名牌意识”,唯有“看人下菜碟””。如对“工作狂”,可送名笔、手表、公文包;要是你讨厌他不刮胡子,可送电动剃刀;如果你不想见他,就送上旅行袋;对“美食象’,自然是送上燕窝、巧克力……可如果你不满于他的肥胖,不妨兼送减肥茶;对“文化人”,讲究送歌剧、音乐会的门票,电影则要挑古典名片文艺片,当然送书也是理想的选择;对“自我中心者”,要送定制的西…  相似文献   

10.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要说许多不。但也有这样一种人,在生活和人际交往中最不会说、不愿说或不敢说不。因为生活琐事不敢说不,结果引起许多生活烦恼;因为人生选择不敢说不,导致终生懊悔。说不,需要勇气、需要胆识、更需要预见力、判断力、洞察力。我们常常面临两难甚至多难的境遇,但你必须做出一种选择,非此即彼。因为你无法同时去做两件事,也不能进行两次人生。笔者的一个朋友,家庭、相貌、人品都是一流的,少年时代就有许多女孩子追求他,读高中时,女同学开始约请他,这时正是他必须选择的时候,但他不愿说不;于是,他开始陷入窘境…  相似文献   

11.
姥姥不老     
姥姥不老史海涵女孩子在一起常常喜欢叽叽喳喳。一次,有个同学拿了一些外国明星的照片,以十分羡慕的口气说:“哎呀,你看人家60多岁,就像40多岁;40多岁,就像20多岁!”我听了觉得她有点大惊小怪,难道就只有明星才能保持青春本色吗?其实,只要你不是眼睛只...  相似文献   

12.
非雅皮药     
《上海科学生活》2001,(4):82-83
在成为雅皮之前.绝大多数人还是要吃各种各样的非雅皮药,和雅皮药比起来它们更便宜,而且疗效显著,直奔主题。当然它们也有问题,那就是不时髦。  相似文献   

13.
“在网上、谁也不知道你是一条狗!”这是一句许多人都熟悉的有关虚拟世界的描述,尽管有点粗俗,但确实也在一定角度道出了虚拟技术的本质,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它正在或将要改变我们的生活。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对它的描述或预测。  相似文献   

14.
文金 《现代交际》2004,(4):51-51
从小我就是个懒散的人,做事不喜欢按部就班,大学毕业后,我选择了一份不需要“坐班”的工作。朋友都说我运气好,想什么来什么,可我觉得这是因为我想要这样的生活方式。过去,只有单位选择你的份儿;现在则不同,你也可以选择单位。你想过怎样的生活,你就可以去寻找。  相似文献   

15.
求人的艺术     
人生一世谁敢保证永世不求人?新加坡著名女作家尤今,曾写过一篇《不求人》的文章,主张“自己尽力而为,不论成功失败,都心安理得”。然而,现实生活太多无奈,你不得不去求人。假如你是一位待业青年,希望能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假如你是一个职员,希望能平步青云;假如你是采访记者,希望能紧握伟人的手;假如你有急事,希望能筹措到一笔款子……这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希望,便构成了生活,生活则迫使你不得不去求助于人,而是否能得到别人的“搀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有没有求人的技巧和策略。那么,究竟要怎样才能做到求而不卑、…  相似文献   

16.
“我多想回到家乡……”两个歌手在歌曲的一开头这么大声地呼喊着,颇有点破釜沉舟的豪气。可如果你真这么以为,那就大错特错了。吼了这些年,也没见他们回去。明显的,他们不愿回去。可苏黎杰回去了,这位北大的硕士“才女”,回老家南阳,当了个油漆工。当然,和那两位歌手一样,从心底里她其实是不愿意的,没办法,生活所逼,“首先要生存”。  相似文献   

17.
<正>你若走了,我不会送你。但你若来了,不论风雨多大,我都会去接你。世事难全,如果说生命是一场华丽的舞会,那最开始带你走进舞会,教会你舞步的人,未必就能陪你跳到最后。漫长的人生岁月中,即使我们追求完美,精益求精,也总会留下遗憾,不要一味地弹唱遗憾的悲伤,就让它镌刻在生命的一层又一层的年轮中,斑斓了曾经的年华,也温润前行的岁月。即使我们有绝顶哲人般的智慧,有几许过人之处,但终究只是芸芸众生的一员,都逃不过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因为遗憾,我们的生活才显得更加真实。  相似文献   

18.
谣言变形记     
漆红 《女性大世界》2005,(10):125-127
提到谣言,你会联想到什么?游戏?娱乐?无稽之谈?人言可畏?还是炒作之嫌?如果你想到游戏娱乐,就会高兴;如果你想到无稽之谈,就会平静;如果你想到人言可畏,就会恐惧;如果你想到炒作,就会厌烦。辞海哩关于谣言的解释是: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也就是无稽之谈)。但很多谣言并非空穴来风,即便是捕风捉影,也多少有点缘由,所以更准确地说谣言应该是:与事实不符的传闻。谣言与谎言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谎言是与事实不符的信息,谎言必经传播才成为谣言。  相似文献   

19.
退休以后,一度在外边上班,少不了天天乘公交车。公交车的拥挤,考验着都市的人情冷暖。比如你上得车来,看你一把年纪,或者你有诸多不便,也是有人主动给你让座儿的。不过,有的人却误把别人的主动与热情,当作人家马上要下车的被动行为,心安理得。我也不止一次遇到,一上车,就有年轻的男孩儿或女孩儿热情主动地给我座位,刚开始我也以为人家马上就要下车了。可我很快发现,这是我的一种偏见,这就使我有点于心不安了,我急忙喊人家回到本该属于他们的座位上,可人家说什么也不肯再回来,我只好补上“谢谢”之类的话。但实际情况是“,误解”一旦出现,不…  相似文献   

20.
她说:老朋友是真舍不得丢了的,虽然有时面对面,已经有点无话可说。但那种类似“爱情”的东西却消失了,她就在你眼前,可是她却似乎不属于你了——其实,友谊也像爱情一样,不断地需要新鲜的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