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抽样,选取7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前提下施以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34.21%),且护理满意度(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78.95%),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具有重要的影响,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55例门诊就诊老年压力性尿失禁妇女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评分。方法连续选择近年前来在解放军第二零二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老年压力性尿失禁妇女(老年压力性尿失禁组,55例)为观察对象,她们接受了"尿失禁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I-QOL)"评估,并与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结论健康同龄女性(对照组,52例)测试结果比较。结果I-QOL各维度分及I-QOL总分比较中,老年压力性尿失禁组各维度分及I-QOL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老年压力性尿失禁妇女特异性生活质量明确下降,有针对性干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阜新市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访视护理需求指标。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选择2016年12月以前在阜新市疾病控制中心数据库登记的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59例,对照组为在我市社区居住的中年(40~59岁)糖尿病患者62例。两组对象入选后均接受了"社区糖尿病患者家庭访视护理需求问卷"调查,该问卷参照其他疾病同类调查设计,包括了3方面内容: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需求、糖尿病自我管理指导需求(包括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血糖监测管理和用药行为管理)、糖尿病心理干预需求。结果社区老年糖尿病组糖尿病相关知识教育需求、糖尿病自我管理技能指导需求、糖尿病心理干预需求及访视护理需求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阜新市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各类家庭访视护理需求明显增加,制定有针对性的家庭访视护理计划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绝经前后中老年女性盆底功能综合状况,为提高老年女性生活质量以及围绝经期盆底预防性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北京医院接受常规妇科体检的45~60岁女性,共123例,以绝经状态分为绝经前组和绝经后组,采用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20)、盆腔脏器脱垂/尿失禁性功能问卷(PISQ-12)、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ICIQ)、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评分表(OABss)、盆腔脏器脱垂量化分期(POP-Q),以及盆底肌电检测综合评价受试者盆底功能状况。结果①绝经后组PFDI-20与PISQ-12评分明显高于绝经前组(P0.05),而两组ICIQ与OABss问卷评分无统计学差异;②绝经后组盆底Ⅰ类肌纤维平均肌电位、Ⅱ肌纤维最大肌电位均明显低于绝经前组(P0.05)。结论绝经后中老年女性盆底功能较绝经前显著下降,并影响女性老年生活质量,需要制订必要的干预和治疗办法,早期发现,早期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围术期间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血糖相关指标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五官科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77例,按接受手术时间和随机数字表分为预见性干预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了围术期常规护理,预见性干预组增加了预见性护理干预,内容包括了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干预、运动及饮食干预、血糖监测及药物干预,手术前后接受了血糖相关指标评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对象手术前外周血FPG,2hPG和Hb A1c浓度无明显差异(P 0. 05)。术后1周时两组患者外周血FPG,2hPG和Hb A1c浓度均明显低于手术前检测值,同时预见性干预组上述3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检测结果(P0. 01,P 0. 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明确改善老年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围术期间血糖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与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常见影响因素,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连续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干诊病房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27例,他们都接受了"MG服药依从性问卷"测试,并依据结果分组后进行"2型糖尿病服药依从性常见影响因素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布。结果 22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服药依从性佳(MG≥2分)患者104例(45. 81%,服药依从性佳组),服药依从性差(MG≤1分)患者123例(54. 19%,服药依从性差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差患者的平均年龄、合并症数目、空巢家庭例数、独居状态例数及负性情绪评分均明显多于服药依从性佳组,而前者中平均文化程度、有医疗保险例数、接受过相关健康教育例数均明显少于服药依从性佳组(P均0. 01~0. 05)。结论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合并症数目多、空巢家庭、单身状态、是否有医疗保险、是否接受过相关健康教育及负性情绪评分都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常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改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主观睡眠质量评分情况。方法连续选择近期住院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107例,随机分为干预组(54例)和对照组(53例),心理护理干预方法包括认知行为干预、渐进性放松干预和团队干预等内容,干预前后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估。结果 PSQI问卷干预前测评结果比较中,两组患者各项成分指标评分和PSQI总分无明显区别,干预结束后干预组的大部分成分指标评分和PSQI总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同期结果 (P0.01或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确改善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主观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专项护理干预对老年功能性性便秘(CIC)患者疗效评分影响。方法77例老年CIC患者随机分为专项护理干预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专项护理干预内容包括生物反馈训练、腹部按摩、摄入足够的水分和饮食调整等内容,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前后进行"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问卷"评分。结果专项护理组干预后便秘症状总分(10.06±2.93)明显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同时前者便秘症状的各分项评分指标也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专项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CIC患者便秘症状及疗效评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骼肌减少症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9月我科收治的160例老年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是否罹患骨骼肌减少症,将研究对象分为肌少症组(30例)与非肌少症组(130例),收集相关资料,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肌少症的概率为18.75%,两组间在年龄、BMI指数、HbA1c值以及DM病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BMI指数、HbA1c值以及DM病程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肌少症的独立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证实,HbA1c[OR=2.954,95%CI(1.025~12.854)],病程[OR=2.859,95%CI(1.185~5.846)],年龄[OR=4.581,95%CI(1.762~10.619)]。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高龄、病程长、血糖控制不力者实施肌少症早期筛查并及早进行干预,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5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延续护理组52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随访,干预组在出院后对其进行延续性护理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饮食控制、运动、服药依从性、健康内容知晓情况等内容,以评价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延续性护理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能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依从性、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程序对老年尿失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科住院治疗的老年尿失禁患者96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基本治疗和常规护理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按护理程序实施个体化的认知干预、心理及行为干预。结果1年后干预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护理程序对老年尿失禁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老年尿失禁患者运用提肛肌训练和心理护理联合干预的自我效能。方法 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84例老年尿失禁患者被选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双盲原则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提肛肌训练和心理护理联合干预。分别采用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生活质量、自我效能感和抑郁症状。结果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困扰、逃避和限制性行为、心理社会影响及总分值均升高,观察组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GSES评分和高自我效能感比例(57.14%)均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AMD量表各因子评分和总分均明细低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提肛肌训练和心理护理联合干预可显著提高老年尿失禁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感,改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我护理水平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评分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96例,入选对象均接受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和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估。结果 96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45. 81±10. 33)分,我们将自我护理能力总分≥45. 81分患者设定为自我护理水平高(自我护理水平高组,58例,60. 42%),另将自我护理能力总分45. 81分患者设定为自我护理水平低(自我护理水平低组,38例,39. 58%)。自我护理水平高组的身体领域、情绪领域、其他领域和MLHFQ总分均明显低于自我护理水平高组同期评估结果(P 0. 01)。结论自我护理能力高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评分较理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浆细胞膜糖蛋白基因(PC-1)4号外显子K121Q变异与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相关性。方法自2006年北京市社区2型糖尿病调查资料中选出有糖尿病家族史,且相互间无亲缘关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28例,同时选择非糖尿病健康老年对照人群308例。所有受试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受试者均为汉族。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PC-1基因K121Q的多态性分布情况。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KK基因型177例(77.6%),KQ基因型46例(20.2%),QQ基因型5例(2.2%),K、Q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87.7%和12.3%;正常老年对照组中KK基因型239例(77.6%),KQ基因型63例(20.5%),QQ基因型6例(1.9%),K、Q等位基因频率分别是87.8%和12.2%;PC-1基因K121Q变异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PC-1基因K121Q变异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分布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PC-1基因K121Q变异的KK基因型组与KQ QQ基因型组中的肥胖指标的特征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结论PC-1基因K121Q变异可能与老年人2型糖尿病的易感性无关联。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沈阳市老年2型糖尿病(2-DM)独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现况。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独居老年患者67例,对照组为同期来诊或住院治疗同龄、同病非独居老年患者309例,入选患者均在沈阳市居住10年以上,并于1周内接受了"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评估问卷"评估。结果两组患者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评估问卷各条行为分及总分比较中,独居老人组的饮食管理行为、运动管理行为、血糖监测行为、遵医嘱用药行为评分及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沈阳市2型糖尿病独居老年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较差,进行针对性干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2008年收治的5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44例,女性8例,年龄在(60~84)岁,病程(1~20)年,同时伴有高血压30例,冠心病18例,脑梗死2例进行相关知识宣教及护理。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和护理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未实施前。结论 护士在实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更加明确了服务理念,重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既加强了自身素质又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长期卧床患者120例,根据有无发生压疮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80例,未发生压疮;观察组患者40例,发生压疮。调查分析压疮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营养状况、卧床时间、合并糖尿病、康复训练配合情况、家属压疮知晓程度及Barden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营养状况、卧床时间、合并糖尿病及Barden评分均是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康复训练配合情况和患者家属压疮知晓程度均为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压疮发生率较高,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营养状况、卧床时间、合并糖尿病和Barden评分,故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以减少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常见患病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选择2012年1月到2012年12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门诊就诊或住院治疗的老年T2DN患者95例,入选对象接受了“T2DN常见患病危险因素调查表”调查,并与128例同期就诊或住院治疗的未发生老年T2DN的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相同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结果 老年T2DN组的平均年龄、糖尿病病程、肥胖、血糖控制不佳、合并高血压病和负性情绪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年龄偏大、患病时间长、肥胖、血糖控制不佳、合并高血压病和拥有负性情绪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T2DN,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计划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表现及严重并发症观察指标。方法连续选择近5年在我科住院的肝硬化患者215例,并按年龄进行分组,观察临床表现及严重并发症观察指标。结果 215例肝硬化患者中,老年患者71例(年龄≥60岁,33·02%),中青年患者144例(年龄<60岁,66·98%)。老年组的黄疸、腹水、感染、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和肝性脑病发生例数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或P<0·05)。结论老年肝硬化患者各种临床表现均较明显,严重并发症多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舒适性护理干预改善老年脑外伤睡眠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脑外科住院治疗的老年脑外伤睡眠障碍患者65例,对他们进行了舒适性护理干预,干预前后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评估,并进行自身对照比较。结果 PSQI问卷中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等评分及PSQI总分均明显低于舒适性护理干预前。结论舒适性护理干预可明确改善老年脑外伤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