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粗隆间骨折15例。结果 6~26月随访,15例骨折全部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20周。髋关节功能按照sanders髋关节评分标准:优1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93.3%。结论 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固定牢固,创伤小,并发症少,可早期活动,恢复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接收的86例老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基于患者自愿的条件下,有45例患者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作为对照组;有41例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将其作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并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优势明显,可缩短卧床时间,且并发症少,在临床中使用价值、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4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的护理,以达到减少并发症发生,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入组患者分别从预防感染、防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功能锻炼等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 48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经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做好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后护理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术后患者的康复,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InterTan系统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之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20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观察组20例采用InterTan系统内固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地负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显著更少(P0.05);观察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00%,比对照组70.00%的恢复优良率显著更高(P0.05);观察组术后未发生并发症,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InterTan系统内固定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快速恢复,提高恢复效果,减少并发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药三期辨证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髋关节康复及感染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观察组45例行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联合中药三期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术后感染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肿胀消退时间与疼痛减轻时间、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骨痂出现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辅以中药三期辨证治疗,可有效缩短疼痛时间、肿胀消退时间与下地负重时间,促进骨折愈合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利于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Logistic分析影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将我院骨科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80例择期行PFNA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对其性别、年龄、骨折分型、ASA分级、骨质疏松、手术时机、手术时间等资料进行统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治疗效果与其年龄、骨折分型、ASA分级、骨质疏松及手术时机有关(P0.05),与其性别及手术时间无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80岁、不稳定型骨折、ASA高风险、骨质疏松均为影响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80岁、不稳定骨折、ASA高风险、骨折疏松均将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内固定术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加强患者基础性疾病的控制、提高其免疫功能、降低手术风险,增加营养支持与骨形成作用,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空气压力波联合康复训练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肿胀、并发症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5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术后予以康复训练,研究组术后联合使用康复训练与空气压力波治疗,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肿胀、髋关节功能等指标变化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前VAS法评分、患肢肿胀程度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VAS法评分、患肢肿胀程度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4%,对照组为26.67%,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两组Harris量表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髋关节功能改善效果更优(P0.05)。结论联用康复训练与空气压力波治疗有利于改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肿胀程度,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髋关节恢复效果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DHS与PFNA治疗老年性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老年性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股骨防旋近端髓内钉(PFNA)组和动力髋螺钉(DHS)组,每组27例,根据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指标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PFNA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均(小)少于DHS组,骨折愈合时间PFNA组短于DHS组,PFNA组髋关节功能评分的优良率高于DHS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动力髋螺钉对比,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性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恢复时间快的优点,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结果.方法 从1990年至2006年我院收治老年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9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外固定架及多种内固定器材手术治疗并比较疗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年,并发症最少的是采用重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结论 股骨重建交锁髓内钉是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常发生导针或防旋钉将主钉向上推移的现象,导致拉力钉在股骨颈中位置偏上,应在定位钻孔时施加外力固定.防止主钉上移.伴有骨质疏松老年转子部骨折,普遍伴有大转子粉碎骨折,术中一定要在透视下探入主钉导针,避免形成假道,加重股骨近端及大转子的破坏程度不利于骨折愈合.另外,应注意因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内固定螺钉在股骨头内深度不够不能有效固定的问题,拉力螺钉应在股骨颈中下1/3处深及股骨头下0.5~1.0 cm位置,拧入到钉尾靠近骨皮质时要注意,防止原地空转破坏骨孔道螺纹,降低拉力螺钉的固定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时螺旋刀片位置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73例,根据螺旋刀片放置位置不同分为A组35例和B组38例。A组螺旋刀片正、侧位均位于股骨头中心位置(C/C);B组正、侧位分别处于股骨头下1/3处及股骨头中心位置(I/C)。观察两组术后骨折复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尖顶距(TAD)、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术后骨折复位情况、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术后TAD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FNA螺旋刀片C/C与I/C两种放置位置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疗效,且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老年肱骨近端NeerⅢ型、Ⅳ型骨折采用肱骨头置换及锁定钢板固定的疗效对比,指导临床选择更合理的手术方案。方法我科2012年至2016年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及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固定的63例肱骨近端粉碎(NeerⅢ型、Ⅳ型)骨折患者,随访12~48个月,平均随访29个月。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用时、术中的出血量、术后的引流量、切口愈合时间比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周、12周)Neer评分比较均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6月、9月、12月)Neer评分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肱骨头置换术优良率为82.7%,锁定钢板固定组优良率为85.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组术后发生骨折移位后畸形愈合1例,患者耐受良好,骨折不愈合1例。肱骨头置换组发生腋神经损伤1例,术后经消肿及营养神经等药物应用4月后康复。发生脑血管意外1例,转神经内科治疗。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可获得较满意的早期临床效果,锁定接骨板固定术远期效果相对优于置换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5年至2009年收治并得到随访的7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疗效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7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根据病情采取不同术式。结果本组77例均正常切口愈合出院,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9个月,骨折均愈合,其中患髋功能优良63例,可12例,差2例,总优良率83%。结论手术应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骨折类型、固定器特点选择内固定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创伤的早期治疗效果及体会。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接受诊疗的121例股骨近端骨折老年患者,根据治疗时机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骨折发生时间小于1周,对照组患者骨折发生时间大于1周,两组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小切口植入PFNA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8%,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且观察组Hamis髋关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近端骨折发生后,要尽早为患者开展手术,早期治疗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对患者良好预后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采用锁定钢板对12例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结果经随访7~15个月均骨折愈合,髋、膝关节活动良好,未发生再骨折。结论锁定钢板较传统方式固定能更方便有效地治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罂粟碱联合护理促进老年跟骨骨折手术患者伤口愈合的效果。方法将124例老年跟骨骨折手术患者用计算机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62例。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跟骨骨折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罂粟碱。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伤口健康及愈合等级差异,记录伤口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切口干燥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术后伤口健康优良率和伤口愈合等级均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伤口并发症发生率则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罂粟碱联合护理可有效缩短老年跟骨骨折手术患者切口愈合时间,并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16.
经过对我院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进行PFNA内固定术的手术体位摆放,护理配合及并发症防范的回顾,总结得出做好术前准备,合理安置手术体位、熟悉手术步骤、严格无菌操作,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老年腓骨干骨折患者采用弹性髓内针治疗对足踝功能及骨折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74例老年腓骨干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按照内固定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7例患者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37例患者则实施弹性髓内针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和足踝功能,分析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骨折愈合效果产生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足踝功能优良率(94.60%)显著高于对照组(78.3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骨折愈合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弹性髓内针治疗有助于提高老年腓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指标,改善患者足踝功能,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老年胆结石患者9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胆结石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患者手术情况良好,术后并发症少,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老年骨质疏松性踝关节骨折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加以治疗,探究治疗效果。结果患者骨折愈合时长为12.5±1.6周;完全负重时间13.7±1.4周。AOFAS评分为:优22例,良43例,可16例,差5例。并发症类型和例数为:失眠2例,疲劳8例,呼吸功能下降5例,疼痛6例。针对性治疗后,未对后续治疗造成影响。结论对于老年骨质疏松踝关节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术后实施手法康复,可以取得满意效果,该手术治疗不良反应少,疗效好,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估应用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09年6月,对32例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其中男20例,女12例,年龄56~72岁,平均年龄63.5岁.骨折采用Sehatzker分型,Ⅱ型10例,Ⅲ型8例,Ⅳ型6例,V型7例,Ⅵ型1例.本组术前骨密度测量(DEXA)值为:0.55~0.82 g/cm2,平均0.71±0.18 g/cm2,提示本组存在骨质疏松.采用胫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平台塌陷较重者予Wright人工骨粒植入.术后早期行膝关节康复功能锻炼,同时予鲑鱼降钙素、钙剂、维生素D行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1~3个疗程.结果 本组平台塌陷均满意复位,术后无骨筋膜室综合症及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根据Sanders膝关节功能评分,优24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3.8%.随访1~4年,平均2.5年,所有患者均获骨性愈合,平台复位无丢失.结论 LCP治疗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近期疗效满意,该术式具有固定可靠、创伤小、可早期行膝关节康复功能锻炼等优点,同时规范的抗骨质疏松治疗亦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