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揭开了中国新文学的序幕。以鲁迅为伟大奠基人的中国新文学,在七十多年的光辉里程中,广采博取,接受了多种外来文化和文艺思潮的影响:而“五四”以后,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新文学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愈来愈增强。本世纪四十年代,毛泽东同志的《新民主主义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等文献相继发表,表明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文艺运动相结合的毛泽东文艺思想已经形成。此后,新文学在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导下以崭新的姿态向前发展,并随着革命进程,逐步由民主主义文学转变为社会主义文学。本文试图从文学史的视角,就毛泽东文艺思想对我国新文学的指导作用,联系历史事实,从几个方面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权威阐释者作为对周扬的定评,文艺理论家的周扬却被"遮蔽",这是欠公允的。1941年前周扬在文学与生活关系上的认识是较为客观的,表现出他作为理论家的时代超前意义。他谈到毛泽东1942年所谈论的问题,包含着他作为文艺理论家独特的理论感受。这里立足《文学与生活漫谈》一文,对1942年以前周扬在文学理论上的贡献作论述。  相似文献   

3.
周扬文艺理论中的现实主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扬是我国现代以及当代一位具有特殊重要性的文艺理论家。周扬文艺理论中的现实主义问题 ,曾经被看作是他的整个文艺理论体系的核心。因此 ,为了认识他的文艺理论体系的特点 ,必须研究他的现实主义主张的特点。周扬的现实主义主张按其发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周扬虽然 30年代就向中国介绍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口号 ,但正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体现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特点 ,使得他的现实主义主张具备了自己的特点。建国以后 ,周扬致力于按照《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出种种解释和“规定” ,从而在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问题上 ,进一步确定了他的现实主义主张的特点。第二阶段 ,1 958年周扬对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口号的阐释 ,跟当时要在中国建设共产主义文化的认识是相联系的。它导致了现实主义的严重削弱 ,而“现实主义深化”的提出 ,正是对它的反拨。周扬的现实主义主张跟胡风、冯雪峰的现实主义主张的歧异 ,乃是对文艺与政治关系认识的歧异的一个集中的表现。第三阶段是进入新时期之后 ,周扬经过对 1 7年的反思 ,在现实主义问题上认识有所变化。他强调文艺与生活的关系 ,认为这在文艺的各种外部关系中是基本的、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艺与政治关系的理论是周扬文艺思想体系的核心.周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功利主义文艺观,认为文艺为政治服务是革命文艺、社会主义文艺应有的品格.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他认为文艺是政治的一种形式,一切艺术是宣传,政治居主导地位.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周扬坚持文艺服从政治的根本观点,并结合解放区的文艺实践,阐述文艺要为政治服务就应当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斗争紧密联系起来.在新时期,周扬否定了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认为文艺的功能不能限于阶级斗争的工具,要从多方面满足人民精神生活的需要.分析周扬文艺思想与时俱进的具体历程,有利于我们今天更好地认识周扬,认识文艺理论发展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彭萍 《云梦学刊》2007,28(4):93-97
周扬现实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来源是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他第一个向中国完整地介绍阐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并用现实主义来为“五四”以来的革命文学定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他用《讲话》精神来阐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把文艺的大众化方向、文艺的政治功能等纳入其理论体系之中。当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受到质疑时,周扬积极倡导“两结合”的创作方法。新时期以来,他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其理论体系的核心没有根本改变,只是在某些具体问题上有所反思,作了某些调整。  相似文献   

6.
支克坚(1935-2009),男,浙江嵊县人,中共党员,研究员。曾任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兼任甘肃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代文学及文艺理论和文艺思潮。发表了有关鲁迅、冯雪峰、胡风以及中国现代文艺思潮研究的论文数十篇,出版《冯雪峰论》《胡风论》《周扬论》和《中国现代文艺思潮论》等专著  相似文献   

7.
<正>早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前的1921年1月,毛泽东在给蔡和森的一封信中,就非常明确地指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这可视为毛泽东正式确立唯物史观的标志。在此之后,毛泽东一直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中国革命、认识人类社会的根本思想体系。1940年1月,毛泽东在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区别了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宇宙观上的不同,认为“共产主义的宇宙观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三民主义的宇宙观则是所谓民生史观,实质上是二元论或唯心论,二者是相反的”。1949年8~9月,为了揭露和批判美国国务院白皮书和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提出的一系列错误的历史观点,毛泽东写下了多篇评论文章,其中专门有一篇题为《唯心历史观的破产》,文中  相似文献   

8.
张炯  吴敏 《河北学刊》2013,33(1):87-91
一、周扬与高校文科教材的编写吴敏:张炯老师,您好!我正在做《周扬与中国现代文化关系研究》的工作。周扬1958年两次到北京大学作讲座,您是北大中文系1955级学生,您对周扬的讲话还有印象吗?张炯:周扬1958年到北京大学中文系讲过一次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讲文艺如何为政治服务。但他把文艺为政治服务理解得比较宽泛,反对那种过于狭隘的理解,并不是要求文艺对政治的直接服务。  相似文献   

9.
一《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撰写的一篇重要著作,发表于1940年1月在延安创刊的《中国文化》杂志上。当时,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正处于关键的、最为困难和最为复杂的相持阶段,国内外局势和国内阶级关系都在发生剧烈变化。1938年10月,日本侵略者占领广州、武汉,逐渐停止正面战场上的战略进攻,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对国民党政府则加强政治诱降,并在其占领区内加紧扶植傀儡政权。英、美等国为着自己的利益力求在一定条件下牺牲中国以同日本妥协。在这种形势下,国民党统治集团表现出很大的动摇性,极力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  相似文献   

10.
《周扬论》是作者的近著。这篇前言说明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作者认为 ,今天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是弄清从 2 0世纪 2 0年代中期开始 ,中国革命文艺运动曾经为一种什么样的文艺奋斗 ,最终造成了什么样的文艺 ;其中历史条件起了怎样的作用 ,运动的指导者们的主观又起了怎样的作用。而研究周扬的文艺理论 ,为从事这项研究所必须 ;也可以说 ,今天周扬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意义 ,正在于它有助于我们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前言对周扬理论的的特点作了初步分析。指出它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新文化和新文艺的高度自觉和巨大热情 ;也表现了革命文艺理论所特有的政策性和实践性。 40年代以后 ,特别是建国以后 ,中国文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他都从宏观上认真地思考过 ,这些都反映在他的文艺理论中。但周扬的文艺理论体系是一个封闭的体系 ,其中一些重要论点 ,历史已经作出了评判。前言还简述了周扬文艺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各个阶段的特点。建国前为第一阶段。作者认为 ,周扬 30年代参加左翼文艺运动 ,此时他在理论上缺乏创造性 ,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 ,作为毛泽东思想自觉的宣传者、解说者、应用者 ,周扬却在同辈的理论家中脱颖而出。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发生为第二阶段。这是  相似文献   

11.
在毛泽东文艺思想形成和发展时期,提出过很多有代表性的文章,也出现过几个高潮,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毛泽东于一九四二年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的发表标着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形成和成熟,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中国文艺实际的结合。毛泽东文艺思想经历了三个时期:孕育时期、萌芽时期及成熟时期。本文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几个主要内容,即文艺与政治、文艺与人民群众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进行了概括论述。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文艺思想主要体现在《新民主主义论》《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等著作里,其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则可以说是一本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专著,是毛泽东文艺思想的集中体现。《讲话》在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和理论指导地位,早为文学史所确立。但是,随着这两年文艺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泛滥,一些同志为了达到否定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否定毛泽东文艺思想,实现所谓文艺指导思想多元化的目的,采用各种颠倒是非、歪曲事实的手法,对《讲话》进行全面系统的攻击,诬蔑《讲话》是“圣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文艺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文艺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毛泽东同志一生十分关注文艺事业,他的《新民主主义论》、《反对党八股》、《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论联合政府》、《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关于正确处理人民  相似文献   

14.
<正> 一九四○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强调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要由“无产阶级文化思想”来领导,并且“只能由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思想去领导”。这里说的“思想领导”,当然不是说思想和理论本身能够实施领导的责任。马克思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毛泽东同志所讲的“无产阶级文化思想”“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也就是无产阶级的党用人类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领导文艺的意思。如果说,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同志着重从理论上指出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那么两年后的延安文艺整风运动,则是我们党对文艺工作实现思想领导的一次全面而正确的具体实践。而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相似文献   

15.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延安曾向国统区作家传播并征集意见,郭沫若作了"有经有权"的回应,据胡乔木回忆,这得到毛泽东的首肯。郭的这一观点实际上生成于1940年他对毛泽东《论新阶段》中关于"中国作风"相关论题的评论,是他思考民族形式问题所得出的结论。这个观点参与到了民族形式问题论争,并引起胡风、向林冰、王实味等人的回应。双方争议在于,胡风等认为,革命之"权"不能离开革命之"经",而郭沫若则从文学与时代关系的角度,认为文学之"经"与时代之间有内在关联,"经"应具体化为具有时代性的"权"。郭沫若的观点与毛泽东所提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内在一致,这是他被引为知音的根源。四十年代,郭沫若及国统区左翼作家的观点,与毛泽东文艺观的生成与传播是一个良性互动的过程:毛泽东文艺观的生成是基于左翼知识分子实践经验的结果,在国统区的传播则借助了郭沫若、茅盾等新文学家的象征资源;郭沫若等人对《讲话》及创作成果如《白毛女》的评价,经历了从旁观者的评点到自我改造并认同的过程。郭沫若的相关言论对毛泽东文艺体系的最终确立具有关键作用,同时也完成了自我审美理念的转变,早先的新文学审美体系逐渐让位于工农兵文艺标准,《讲话》从新文艺的权变发展为革命文艺之"经"。  相似文献   

16.
30年代,周扬同志作为“左联”的领导人之一和重要文艺理论家,从1933年到1936年,先后发表了《文学的真实性》、《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现实的和浪漫的》、《现实主义试论》、《典型与个性》等文章,根据刚发表不久的马恩关于现实主义和典型问题的几封书信,和苏联文艺界批判“拉普派”和探  相似文献   

17.
早在1940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它应为全民族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工农劳苦大众服务,并逐渐成为他们的文化。”两年后,他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更进一步强调指出:“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并就如何为人民服务的一系列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四十年来,我国的无产阶级文艺,就是沿着这个方向发展起来的。今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方针、路线,为我国文艺坚持这一方向,提供了新的有力保证。但同时也使人深感任重道远,要想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尚有不少事情需要努力去做。  相似文献   

18.
一九四二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解放区里文艺的面貌,文艺工作者的面貌,有了根本的变化。在小说、戏剧、报告文学等方面出现了许多优秀作品。诗歌创作方面,由于种种原因,虽然步子慢了一些,但是也出现了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这就是涌现了一大批为人称道的叙事长诗创作。诸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阮章竞的《漳河水》、《圈套》;田间的《赶车传》、《戎冠秀》,张志民的《王九诉苦》、《死不着》,李冰的《赵巧儿》。此外,还有不少出色的小叙事诗作品。这些诗歌园地的鲜花,色彩绚丽、芳香宜人,以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健康优美,表明了这是“真正新的人民的文艺”(周扬:《新的人民的文艺》);以其特有的创作成就和历史价值,标志着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奇观。  相似文献   

19.
一、实现文学民族化的根本途径 民族化的问题,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命题。但是,对这一问题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层面获得实质性的解决,是在毛泽东于1938年、1940年,尤其是到了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一系列有关的文章和谈话发表之后。毛泽东紧密结合当时的政治历史背景,明确地将文艺的民族化与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与广大的人民大众挂上了钩,从而使民族化的途径和标准鲜明了起来。  相似文献   

20.
熊权 《云梦学刊》2009,30(1):5-9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开创者之一,李何林的学术成就主要体现在左翼文艺研究和鲁迅研究两个方面。他的《中国文艺论战》、《近二十年中国文艺思潮论》仍是当今学界现代文艺思潮研究不可忽略的出发点;他的鲁迅研究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学史观结合,堪称建国后鲁学“正统派”的代表。对李何林而言,革命经历影响学术选择,学术方法、理路体现革命信仰和斗争思维.我们要从“革命”与“学术”的交融来理解其现代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