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管道的故事     
<正>很久很久以前,有两位年轻人,一个叫柏波罗,—个叫布鲁诺,他们是堂兄弟,都住在意大利的一个村子里。两位年轻人从小就是要好的伙伴,他们都有雄心勃勃的梦想。他们常常没完没了地谈论,渴望在某一天、通过某种方式,让自己成为村里最富有的人。他们都很聪明而且勤奋,  相似文献   

2.
我一直赞同所谓的80/20定律,在一个企业里,80%的人是得过且过的,20%的人是真正在拼的。在销售队伍中也一样,这些销售明星往往都是很有个性的人,敢冲,敢拼,敢做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也敢于向老板提出不同于一般人的要求。对于他们,就是要给不同于常人的激励和待遇,因为平均主义对于他们而言,就是一种不公平。不同的工作表现需要不同的激励销售明星的特殊要求其实一点也不特殊,因为他们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业  相似文献   

3.
王吴军 《领导文萃》2008,(11):67-69
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的一个早春二月,在当时苏联的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里,出生了一个男孩。这是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所以,男孩一出生,他艰辛的童年就开始了。男孩的家里有6口人,他们全家挤在一起,住在一间破旧的小屋子里,男孩的家里除了农庄里分的一头奶牛之外,就没有什么别的值钱的东西了。  相似文献   

4.
早晨,是一天的希望;春天,是一年的希望;教育是国家与民族的希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中国古人的最大梦想是立德,其次是立功,再次是立方;军人的梦想是沙场杀敌,建功立业;商人的梦想是点石成金,做时代的弄潮儿;学生的梦想则是能升入理想的高一级学府。对于教育,我愿意做一个梦想的教育者。因为梦想让教育和中国熠熠生辉。在当下的中国,社会公众都在言说教育。因为教育事关国家未来、民族命运和每个人的幸福,是文化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精神基础。那么,如何以"教育梦"托起"中国梦"?  相似文献   

5.
沉思录     
《领导文萃》2008,(20):38-38
虽然你打算活三千年,活数万年。但还是要记住:任何人失去的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所过的生活;任何人所过的也不是什么别的生活,而只是他现在失去的生活。最长和最短的生命就如此成为同一。虽然那已逝去的并不相同,但现在对于所有人都是同样的。所以那丧失的看来就只是一单纯的片刻。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丧失过去或未来——一个人没有的东西。有什么人能从他那里夺走呢?这样你就必须把这两件事牢记在心:一是所有来自永恒的事物犹如形式,是循环往复的,一个人是在一百年还是在两千年或无限的时间里看到同样的事物.  相似文献   

6.
<正>今天(2007年12月17日)北京市的天气有点冷,周末,又是这样的天气,最适宜的方式是在家里猫着,然后等待到了晚上的时候,约上三五好友到某个酒馆里喝上一杯,年近岁逼的日子里,难得的清闲。这么多年的奋斗,在这个时候能让人支付得起这样的一个成本。但有时候我也回想起自己的记者生涯的几个瞬间。其中一个是这样的:在北京市某法院的门口,也是这么一个天气,也是这样一个周末,一群人在法院门口排队等候他们拖欠的工资被法院执行完了以后发给他们。数目不大,可那些人都很高兴,甚至有些兴奋。我去采访他们的感受,他们都说感谢司法机关,他们这个年能过去了。回来的路上,我的手激动得恨不得马上在键盘上把稿子敲出来,因为我想到了这个文章应该怎么写。  相似文献   

7.
正首先,你要清楚自己是一个"做事"的人,还是一个"谋局"的人。"谋局"和"做事"有根本区别。对于一个"谋局"的人来说,万物皆为我所用,万物皆不为我所有。每一件物品、每一项服务,比如房子、车子、股票、工资、企业、股权等,都只是他们的工具,他们的目的不是彻底拥有它们,而是利用它们,通过更新、倒手与赎回实现增值,然后推高自己的高度,从而可以运作更多资源。  相似文献   

8.
北京新闻界的人都知道,中央电视台门前经常排着两个长队:一个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群众,向“焦点访谈”节目反映情况的;还有一个,是住在北京各宾馆里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向“焦点访谈”节目公关,不要播批评他们的片子的。(经向“焦点访谈”同行确认:至少有70%的片子播出前被“公关”,其中少数“公关团”在记者刚到采  相似文献   

9.
王慧敏 《决策导刊》2007,(12):16-16
11月4日。相信这一天,对于重庆乃至全国的农民工兄弟来说,都将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一天,重庆农民工拥有了自己的节日。 如果时光倒退20年,这条新闻,肯定被视为天方夜谭。作为记者,我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跑“农口”,亲历了国家越来越重视农民工、社会越来越认可农民工的历程,也感受了农民工走出家门的种种艰辛……  相似文献   

10.
刘晓庆因偷税而被逮捕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这不仅因为该案的被告是一位名人、富人,更因为这是自税法和新刑法颁布以来因偷逃个人所得税而被起诉的为数不多的案例之一。在以往人们的观念中,偷税这种“小事”是很难与刑法联系在一起的。偷了税,无非就是补交或者罚点儿款了事,无论如何也与牢狱之灾挂不上钩,更谈不上名人、富人会因为偷税而付出代价。因为在人们眼里,富人不仅拥有超出一般人的社会财富,而且还拥有超出一般人的社会关系。这些财富和社会关系成了他们“摆平”一切“麻烦”的有力武器,甚至是一些和国家法律相抵触…  相似文献   

11.
北约轰炸南斯拉夫成了最近中国人讨论乃至争论的焦点之一.一派人支持美国,他们支持美国的一切,不问具体细节,因为他们认为美国是自由和民主的象征;另一派人反对美国,这里固然有同情弱者的成分,但主要原因还是他们认为美国与中国有国家利益上的冲突。因此,中国人关于北约轰炸南斯拉夫的争论实际上还是中国人关于自己事务的长久以来的争论的延续。做一个粗陋的划分,前一派人主要是民主主义者,或曰人权主义者;后一派人主要是民族主义者,或曰族权主义者。我认为在这个长久以来的争论中,一些其实非常基本、非常简单的东西一直被搞混…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末,中国社会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越来越多的人从无产者变为有产者。面对这一趋势,我们的理论怎么办?是否继续灌输有产者是“吸血鬼”,要对他们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我们的社会舆论怎么办?是让他们提心吊胆准备收手不干,或随时准备向外转移,还是让他们放心大胆地在自己的国土上施展才华;我们的法律怎么办?是否保护私有产权的合法性;我们的政策怎么办?在贷款、税收以及外贸等许多经营权方面是平等对待,还是实行歧视政策;我们国民的心态怎么办?是“红眼病”、“杀富济贫”,还是以勤劳致富的人为楷模,尽快使自己也成为有产者。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从国家的利益、从全民的利益出发,正确认识并作出选择。  相似文献   

13.
读来读往     
《经理人》2008,(7)
30年来,在一个拥有近五分之一世界人口的大国里,开辟了一个巨大的试验场。这也许是中国变革最大、冲击最大的一段历史,因为我们必须以学习者的姿态面对一个全新的世界,"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30年里,  相似文献   

14.
李富春与蔡畅不仅是党和国家的高级领导人、开国元勋,还是中南海里出了名的一对模范夫妇,而且还是我党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对同年同月出生的革命伴侣。大家总是亲切地称他们为大哥大姐。因为他们忠厚、忠诚又不  相似文献   

15.
林宇  流沙 《领导文萃》2006,(2):77-80
善跑马拉松的人“大多数时候他就是个普通的男生,友善,乐于助人,也爱恶作剧。我们曾经一起出版1969年的年度校刊,他是编辑,负责美术和排版,进行了很多前卫的版面设计,甚至受到安迪沃霍尔的影响,非常时髦。”在李显龙就任总理之前,新加坡电台做了一个长达4集的人物专题节目,走访了李显龙许多少年时的同学。在他们的回忆中,少年李显龙才华横溢,却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高高在上。但是,1965年,新加坡独立,父亲李光耀担任总理。这一幕对于当时13岁的少年李显龙来说,还是有着特殊意义。和其他年龄层的人相比,李显龙和他的同龄人有着更强的国家认…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是前所未有的“全球社会”,也是前所未有的知识信息社会。知识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征,一个引人注目的新趋势。有人预测“在今后的5年中,生活在工业国家的每5个人中有4 人的工作方式将不同于他们前5年的工作方式。今天你是很称职的职工,如不坚持学习,明年就有可能落伍;人与事的不协调是绝对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之一是进行职工培训。因为单靠职工自己自学是有限的,效果也是参差不齐的。所以,我们的煤矿企业要想在现代社会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也必须重视对煤矿职工的培训。  相似文献   

17.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是我们共认的一句话,但又有不少人还是会常常的在工作生活中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使其感到不快,心情压抑,委屈等等。人的本性就是自私的,这是大家毋庸质疑的真理。我希望看完我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日后更加懂得宽容,少去计较,让自己拥有一个快乐轻松的一生。本文将从社会生物学的角度以“基因是自私”的原则为大家解释人性的自私性。  相似文献   

18.
<正>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指出:"所谓人力资源,是指一个组织所拥有的用以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人力。"从中可以看出,人力资源由三个要素构成:组织、人口数量以及劳动者拥有的劳动能力。在一个机关事业单位里,人力资源是极为有限的。但就是在这有限的人力资源中,尚有部分人处于"休闲"状态,他们被称为"闲人"一族。领导者如何开发利用好这部分人力资源,让他们积极主动为单位做贡献,值得深思。一、单位"闲人"可能的类型及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我所欲也;扩大就业,亦我所欲也改善就业对于提高收入水平、推进经济发展和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利具有重大意义。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包括满足基本需要、得到社会认可和自我实现等内容。对于每个人来说,拥有一个稳定、有保障的工作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前  相似文献   

20.
<正>关于职业生涯工作不等于职业。工作只是一个人在组织里所拥有的一个特别的职位,或许人们以此为荣,并为之兢兢业业;但是工作却不一定能提供一种看待事物的广阔视角。也不一定意味着某人因为这个工作而有所进步。而职业,则是指一个人在一生中所做工作的集合体.以及他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所持的态度;职业包括一个人在工作环境下的整个生活,意味着心理上的融入.所以,拥有职业的人会在某份工作的要求之外拓展自己。大多数的职业生涯都经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要面临不同的问题和任务。第一阶段:探索和尝试。这个阶段通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