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概览了假名罗马字标记法的整个历史过程,包括早期的各种标记法、黑本(标准)式与日本式的争议、新旧训令式以及获得ISO认证的过程,并对日本式最终能被采纳的文化背景如日本人外来文化摄入意识、汉字读音影响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国语罗马字的社会推行主要致力于舆论宣传、讲解教授、应用实践等几个方面,其总体传播情况并不成功。方案体系的繁琐复杂、取代汉字的学术定位、政府支持的有心无力、拉丁化新文字的强烈冲击等因素,是其推行不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国罗)是第一个由官方颁布的、中国人自己制定的罗马字汉语拼音方案,其制作技术之精密史无前例,受到了一些以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的欢迎,为《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奠定了基础,具有此前任何一个方案都无法相比的意义和价值。赵元任先生以其丰厚的语言学知识和国际化视野,积极探索运用罗马字母制定汉语拼音方案的问题,为国罗的制定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精湛的技术支持,而且他还积极推行国罗,在毕生的汉语教学中坚持运用国罗,为国罗的推行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福建是近代基督教传教士较早进入的地区之一。在其传教中,面对福建方言繁多的问题,他们以罗马字母来模拟地方腔发音,编创了数十种闽方言罗马字母字,通过编印出版书报、组织罗马字运动等,使闽方言罗马字普及为地方教会识字运动的主要文字。但是罗马字本身所蕴涵的西方文化背景以及地方腔等特点,在该文字的普及过程中对各地教会和福建社会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既有接受者与汉文字隔绝的消极作用,也有启蒙文字改革、社会教育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1920年代,西方语言学科班出身的林语堂,语言学家身份逐渐退隐,几乎彻底转入文学领域,成为世所熟悉的小品文作家。林氏在两个身份之间徘徊、转移,全面参与了包括白话文运动、汉语拼音运动、国语统一运动在内的现代中国的语文运动。林语堂倡导汉字与罗马字通约并行,并将追求“一等文学”作为文学革命的主要目标,而非偏执于白话与文言之争。他与传统小学大师章太炎弟子周作人文字、文学观念的投契,为〖JP〗审视现代中国的语文运动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即具世界主义色彩的西洋语文观念如何与从民族主义出发的中国语文思想之现代创构合流。林语堂作为北大研究所国学门方言调查会主席主持《歌谣》的方言调查,并参加“数人会”,拟定“国语罗马字”,贡献卓荦。但中国当时建设现代语言学的专业环境缺失,语言学家内部就“革命”与否又分歧不断,这都冷却了林氏的语言学热情,而激发他与《语丝》文学团体趋近,促成了他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韩语罗马字表记法有着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它相伴韩国与西方文化交流而生,并随韩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发展而发展.韩语罗马字既是韩国与西方文化交流的结晶,反过来也促进了韩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  相似文献   

7.
<正> 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方块汉字,作为汉民族人民的辅助交际工具,发挥了它举世无双的巨大作用,记录了中华民族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然而,自十九世纪中叶,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大门被帝国主义列强轰开,洋教士蜂涌而入。他们为了让中国信徒能直接阅读《圣经》,便按各地方音,用罗马字(拉丁字母)翻译《圣经》。在中国的上海、宁波、福州、夏门、广州等通商口岸,学拉丁字母的人不少。于是,有些喝了洋墨水的人便认为汉字繁难而洋文简易,着手对汉字进行改革。如果从1893年卢戆章在厦门出版《一目了然初阶》,掀起切字运动算起,汉字改革至今已有95年历史。这中间经历了“注音字母运动”、“国语罗马字运动”、“拉丁化新文字运动”。解放后,汉字拉丁化也一直是  相似文献   

8.
随着交际方式的增加,日语交际中出现越来越多的外来语词汇,由于这些词汇的音节数大都不符合日语词汇的认知图式和使用习惯,所以日语词汇系统对一些音节较多的词汇进行缩略,成为片假名缩略语和罗马字缩略语。这些缩略语语义仍然保持不变,但是词形和语音已经发生变化。本文试图通过调查和实例分析,考察其使用现状,并探究影响听话者和读者对语义获取的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其使用对策。  相似文献   

9.
和晚清国语运动不同,新文化运动中的国语运动的目标是:为国语争"正宗"地位和建设"标准国语"。这一轮运动,《新青年》是主要阵地;胡适等人占领了理论和道德高地;北京大学成为实际上的后盾;借得五四运动东风;得到教育部认可,目标基本实现。根本动力则是隐藏在各种因素之后的社会发展和国民发展的需要。运动的影响大大超出其直接目标。胡适、钱玄同等人的片面性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甲午战争与中国近代改良运动李伟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在这次战争中,清王朝被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打败,并订立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割地赔款。甲午战争给中国带来惨重的灾难,同时宣告了清王朝“自强”运动─—洋务新政的破产。也正是由于甲午战争的失败...  相似文献   

11.
日本著名语法学家松下大三郎运用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方法确立的以普通语言学理论和"连词理论"为核心的语法理论体系,获学界高度评价.这一语法理论是在《标准汉文法》中真正确立的,在日本近代汉日语法研究历史上别具一格,具有前瞻性.但日本近代没有发现接受并继承松下语法学说的后来学者,原因主要有三:第一,近代日本国语语法学界排斥普通语言学、接受比较语言学的思潮波及日本的汉日语法研究;第二,松下文法偏重理论研究,与当时日本近代语法研究主要倾向于教学应用相悖;第三,松下致力于中国留学生教育,没有培养出其学术继承人.  相似文献   

12.
大槻文彦是日本著名的国语学家,被称为日本传统国语标准语法学派的主导性人物,在日本汉语语法研究史上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以往研究大多认为他的"折衷文法"主要受到西洋文典的影响.我们认为,其"折衷文法"意识起步于1877年出版的《支那文典》,这本书是1869年在山东刊行的《文学书官话》的日文译本.也就是说,大槻文彦的"折衷文法"应是起步于《文学书官话》,而后确立于1893年出版的《语法指南》,成熟于1897年出版的《广日本文典》.这对大槻之后的汉语品词理论体系和日语品词理论体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讨论《文学书官话》对大槻文彦品词理论体系形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对我国语文现代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一是促进了民族共同语的形成,二是推进了汉字改革运动的发展,三是确定了新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基本方向。新文化运动对我国语文现代化起到了奠基性作用,发挥着长远的、不可低估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百年之际,在充分肯定我国语文现代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要重视和思考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新的问题:要对新文化运动做出客观的历史的评价,更好地继承新文化运动的精神遗产;在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同时,要处理好民族共同语与语言多样性的关系问题;要重视缩小两岸语文差异,突破语言文字信息化瓶颈;要理性对待汉字,珍惜汉字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4.
《国语》的性质与价值--由出土文献引起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语》与《左传》是先秦典籍中的双璧,但两千多年来二者的地位却相去甚远.从近二、三十年出土文献中的"语"类作品出发,重新审视《国语》的性质和价值之后可以发现,《国语》是先秦"语"类作品之集大成,是我国国别史的始祖,对司马迁《史记》的创作有重大影响.《国语》其文"深闳杰畀",对中国史学史上历史的文学化和文学史上文学的史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18世纪中后期,作为中国17世纪的百科全书《物理小识》东传日本后引起了日本知识界的广泛重视和推崇,对当时日本的洋学主流——兰学学派产生了重大的积极影响。《物理小识》所主张的自然科学观、经验实证研究法促成了兰学"条理思想"的成型和"实学"认知论的发展;而文中有关"宇宙""真理""矛盾""石油""望远镜""体质"等新式科技词汇的日译也为日本近代学术用语的生成与建构打下了基础。兰学学派对《物理小识》的引用、模仿和阐发,表明了中国曾是日本汲取自然科学知识、发展近代科技的重要窗口,这是不应该被忽略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6.
《天义》是辛亥革命前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中的主要派别之一"天义派"的机关报刊,"天义派"是早期经由日本传播无政府主义的主要渠道.《天义》记录了辛亥革命前经由日本传播到中国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全貌,它倡导"人类平等""废除政府""妇女解放""暗杀异己"等主张.通过剖析日本无政府主义思想内核,厘清《天义》产生的时代背景,探究中国无政府主义与日本无政府主义之间的理论和实践联系,拟在尝试论证日本路径对近代中国无政府主义思潮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从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的主张看《新青年》团体的分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适、陈独秀等人提出对中国文学进行革命,并形成了以《新青年》为阵营的新文化运动团体,促使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但随着该运动的深入发展,其主导者由于各自的主张、观点和思想的差异,使得他们内在的矛盾与分歧日趋明显,并最终由于信仰的不同而分裂。本文从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试分析其分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胡适、陈独秀等人提出对中国文学进行革命,并形成了以《新青年》为阵营的新文化运动团体,促使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发展。但随着该运动的深入发展,其主导者由于各自的主张、观点和思想的差异,使得他们内在的矛盾与分歧日趋明显,并最终由于信仰的不同而分裂。本文从胡适对新文化运动的主张试分析其分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百年来中国语文现代化历程中四套重要拼音方案都是常州人主持制定的,他们分别是吴稚晖主持制定的《注音字母》、赵元任主持制定的《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瞿秋白主持制定的《北方话拉丁化新文字》和周有光主持制定的《汉语拼音方案》.其中《汉语拼音方案》吸收和借鉴了前三套拼音方案的精华,是前三套拼音方案的集大成者,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拼音方案,也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津梁.  相似文献   

20.
一九二○年的《美育》杂志出了七期,成为一九一七年蔡元培提倡的美育运动的机关刊物。美育运动是一九一○、二○年代新文化运动的一环,知识分子认为晚清以来强调西方科学教育,却并未解决中国的根本问题;唯有文化教育能改造个人,有健全的个人才能组成健全的国家。蔡元培主张,学校的德育应以陶冶情感的美育来取代宗教。《美育》杂志的宗旨则是"用‘艺术教育’来建设一个‘新人生观’并且想救济一般烦闷的青年,改革主智的教育,还要希望用美来代替神祕主义的宗教。"《美育》杂志的创办人为一九一九年成立的中国美育协会成员,皆美术、音乐教师,任教学校包括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及爱国女学。编辑包括吴梦非、周湘、欧阳予倩、丰子恺等,均对后来的艺术教育影响深远。本文一方面探讨中国美育运动与日本、德国美育运动的跨文化连结,一方面指出美育运动与梁启超、蔡元培主导的人生观派在理念上的合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