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岱 (15 79~ 16 80 )除了以“散文圣手”和艺术理论家名世外 ,更是一位杰出的史学家。因其大部分史著三百多年来密锁深藏 ,鲜为人知。本文从第一手资料入手对其重要史著的内容、版本等做了详细的考论与述评。  相似文献   

2.
秦陇地区的史学具有久远的传统,从先秦到西汉,秦陇地区是史官与史家最为集中之地,诞生了杰出的史家,出现了影响深远的史著。公元3-6世纪,在秦陇地区立国建号者大多为少数民族政权,因以史求治和宣扬“正统”等政治需求,使史学受到了较大的重视,对史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这一时期的秦陇史学具有较强的官方色彩,主要表现为史家群体的官方色彩、史学活动的官方色彩、史著内容的官方色彩,构成当时秦陇史学的区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汉之前,文史一体。《史记》以后,至魏晋迄唐,文史两分。与之相对应,人们对文史异辙过程的认识,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文论家将重藻饰、押韵、抒情的诗赋类为主的文学作品和其他文史作品区分开来。第二阶段,史学家将史著为主的叙事性作品和文学作品分离。第三阶段,人们对以史著为主的叙事性作品自身即史著和小说的分离,有了较为准确的认识并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在对文史两分认识逐步深入、细化的过程中,刘知几的《史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玄学与魏晋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是中国传统史学初步发展时期,而魏晋史学的发展与玄学的兴起、影响很有关系。本文把两者结合起来加以考察,认为魏晋史学的发展及其地位的提高、魏晋史家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史家研究的领域及人物评价、魏晋时期史著体例的发展以及史著的内容与史学思想等等,都与玄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考察玄学与魏晋史学的关系,从中可以了解魏晋史学的时代特点和发展特色,进而认识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贾诩是汉末建安时期曹操集团的重要人物,名列曹操"四大谋士"之一。《三国志》将他和著名的颍川士族领袖荀?及其侄子荀攸合传,地位甚高。然而,为《三国志》作注的史家裴松之对此提出了明确的反对意见,认为陈寿对贾诩的评价过高,对其传纪的安排不伦不类,有背史法。陈寿的安排反映了史家个人识见及好恶等因素在史著撰写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无论是从古代史学发展历程来考察,还是从史著体例的完善与史学思想的演变来考察,晋代都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史学的发展,史著体例的完善,史学思想的演变,为南北朝时期史学的进一步发展乃至唐代史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刚  陈转青 《天府新论》2008,1(3):28-32
马克斯·韦伯关于文化理念与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之间关系的研究,被我们称为"韦伯问题".在这里,沿用"韦伯问题"的思路,来考察墨家与当代经济的价值关联:韦伯认为,清教生信仰上帝的宗教观念下,形成了一种具有合理性、经营性、组织性的理性化的经济理论,其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理性精神的生成.反观墨家,在"天志"的宗教信仰下形成了以"兴种除害"为旨趣、以功利主义为特征的经济伦理;墨家这一经济伦理具有的实用主义理性、注重团体诚信、组织化的劳动分工观念,与现代市场经济的理性精神相契合.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市场经济日趋具有"中国本土化"特征,墨家可以为我国市场经济提供理性精神资源与动力,从而使墨家当代价值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处于重要阶段的唐代,是典制史著编纂的开拓和创新时期,成果卓著.其编纂所体现的时代精神、编纂特色,均对史书体裁和史学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并对后世典制体史著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德抗位"精神在孟子这里形成独立鲜明的旗帜,显示出自尊其道、抗争、阳刚的风格气象。这固然与孟子个人气质有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孔子后学主要是子思等人的影响更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或者可以说孟子对子思之学的认同,以德抗位精神是其中非常关键的因素。由郭店竹简等新史料的发现和研究可以重新认知,"心性论"、"五行说"之外,在既往研究中只能归之于孟子的"以德抗位"精神,显然是思孟学派一个极为典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江西社会科学》2015,(12):228-233
当前大众文化日益呈现多方面的对峙特征。其对峙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在理想旨趣上"远离"与"策应"并存,在精神内涵上"解构"与"建构"同现,在价值承载上"大众"与"小众"两呈。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进中国特色大众文化建设,需要对这一特征予以重视与把握。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7,(7):150-156
理学史著是认识宋明理学存续发展演进的基本依据之一,但由于理学史著撰写者所秉持的理学史观的差异,不同作者笔下的理学发展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局面。在这方面,周汝登的《圣学宗传》、孙奇逢的《理学宗传》以及黄宗羲的《明儒学案》就为我们描绘了明代后阳明学时期的丰富的理学图景,通过对这三者的比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理学史著对于历史事实叙述的作用与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新史学思想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新史学思想与日本学术资源中介的关系,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以实证的方法,经具体的对勘比照,探研其与浮田和民《史学原论》、《西洋上古史》及其他日本史家与史著的关联,通过众多的例证与比喻的分析,以更明晰地揭示其思想形成的知识背景,阐明其新史学的来源具有多元采撷的特征,从而在更广阔的语境中予以把握,厘清其间复杂的关联与思想脉络。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对今天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个体精神文化生态的形成受制于时代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作为魏晋时代士人文化精神的外化,"魏晋风流"体现了士人对内在和谐精神生态,即自由自适人生境界的追求,其特征与时代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保持着高度的一致.  相似文献   

14.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描述了文学创作的"冲淡美"境界,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创作主体具有澹泊素洁、虚静专注的精神心态;心物关系具有物我融通、心物妙契、物淡我亦淡的特征;取象造境具有幽柔、淡远、恬静的特色。  相似文献   

15.
中因早期儒家文献中有不少关于井田制的记载,这是儒家对中国远古井田制的猜测与追想,体现儒家经世济民的制度设想、安邦治国的社会理想,综合而成以"原始公有"、"土地平分"、"人身束缚"、"宗法维护"为特征的系列化井田精神.井田精神在中国遗传恒久,成为传统经济精神的重要思想线索.井田精神是一个多元的思想组合,既炫耀大同理想的历史闪光,又折射鸟有之乡的空想色彩,其合理元素经扬弃、更新可为有益的精神遗产,其保守内客则决定它在文明座标上的低端位置,成为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停滞的精神原因,更成为当下妨碍现代改革与发展的阻滞主义的文化根源.  相似文献   

16.
新时期初始,在我国文论试图摆脱政治和哲学束缚、回归自身的文化语境下,童庆炳提出的"文学审美特征论"将文学的根本特征由形式决定的形象特征重新归为由内容决定的审美特征,并提出了"文学的特殊本质是审美"的科学论断."文学审美特征论"运用马克思的价值论从美学角度确定了文学的本质是审美,区别了文学与非文学,回应了历史要求."文学审美特征论"具有多元开放的理论视野、辩证思维的理论方法和继承发展的理论精神,这样的理论特色使其不断保持内在活力.  相似文献   

17.
英雄主题在英美文学中曾是绝对主角,但其在当代却面临着消解的境遇。英雄主题文学的精神美感在世界大战中烟消云散,代表着西方精神朝圣的非理性人本意识一去不复返,英美文学完整地记录了社会精神体系的分崩离析,痛苦地还原了机械世界的荒诞表象,在无尽的缅怀与批判中走向逻辑与理性的精神复苏之路。该文阐述了英美文学中的"英雄"创造特征,分析了英雄主题消解的现实原因,揭示了隐藏在文学创作背后的人类思维心智与情感投射的精神位移。  相似文献   

18.
"五四"是现代小说的开端,她的发生发展与西方小说的引进介绍不可分,但她与传统文化、文学的联系更不容忽视.现代小说生成之中,其小说结构形态(文类)的形式背后,也联系着宇宙观、人伦精神、"士"阶层特征、"逍遥"人生的自由追求等诸多传统的内涵.最重要的是,现代小说家一方面自觉地对传统进行着创造性的转换,一方面在其创作中始终抹不去一种传统精神的保留.因而,她昭示了现代小说中国化的某些本体和核心命题,以及"五四"小说现代性究竟是如何再造传统和精神延续的.  相似文献   

19.
周薇  孙老虎 《江汉论坛》2007,(3):133-137
近代有着"新旧"理念的激烈中突,陈三立持守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具体分析新与旧中合理性成份,并坚持文化保守主义立场,发掘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对传统"忠、孝、礼"作了客观的心理分析,对家庭制与宗法制辩证其存在的合理性,表现出近代文化保守主义的典型特征.其思想文化资源,成为最富迷魅的人文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又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进行了方法论创新.其方法论特征主要表现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通过创新保持党的先进性以及突出强调提高全体人民素质等方面.这些方法论特征充分反映了当代中国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关系复杂化以及人类正在进入信息时代等新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