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税收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进行的国民产品的分配,具有强制性和无偿性,其目的是稳定地取得国家财政收入,调节收人并对经济进行宏观控制。税收的征收和管理是国家税务机关依据税法参与国民经济收入的分配活动。税务机关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对税收进行科学决策,制定税收计划,并对税收全过程进行监督,这是完全必要的,也是税收职能所在。但是,目前税收征管与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管理需要权不相适应。税收征管的落后,又根本在于管理手段落后。长期以来,大量税收管理工作尤其是税收征管工作主要依靠税务专管员的手工劳动,不但费力,…  相似文献   

2.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职能,依照税法规定和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是贯彻国家经济政策,调节生产、消费、收入和分配的重要经济杠杆。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而易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商品生产的发展,纳税户也有了大幅度增长。但也有些单位或个人为了自己私利,不顾国家利益,进行偷税、抗税违法犯罪活动。因此,了解和掌握偷税、抗税活动的新特点,排除思想障碍,严格执行对偷税,抗税犯罪的法律规定,是加强同各种偷税,抗税犯罪活动作斗争的三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也是保证国家财政收支平衡,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和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当前对一些企业成绩的评定,往往习惯于用创造利税的多少来衡量,有些评国内企业几百强也往往以利税的大小来排名次,致使一些企业以此为据,自诩建厂以来已创造税利多少,可建起同等规模的厂子若干个,用以说明企业成绩的巨大。其实这都似是而非,是很不准确的。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定标准,参与社会产品分配,以无偿取得财政收入,作为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这说明:(1)国家为了实现其统治、行使管理职能都必须消费一定的物质资料,而国家本身又不直接创造财富,其所需物质资料只能凭借其政治权力,从参与社会产品分配中取得。(2)古今中外有国家就有税收制度。(3)它是强制性的。(4)它是无偿的。因此任何企业、个人只要发生了有关经济行为,就必须依法纳税,这里自然不存在什么“自愿”、“贡献”的概念。企业纳了税,只能说这企业能依法按时纳税,是个光荣或先进的纳税户,以鼓励其纳税的积极  相似文献   

4.
税收是在国家政治权力及其职能范围、物质财富特别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或集团所有或占有制、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剩余产品价值生产总量三个主要因素作用下,形成和发展的经济范畴。本文按照“国家分配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从逻辑分析角度研究这三个因素对税收的作用过程,探...  相似文献   

5.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必须充分在视税收支出的宏观调控功能我们知道,税收作为国家依据政治权力对社会产品所进行的强制、无偿分配。首先具有为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功能即聚财功能。另外,在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同时,税收不可避免地会引起国家与社会成员以及不同的社会成员之间在国民收入占有关系上的变化,即税收天然具有调节经济生活的能力。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税收的这种调节经济功能不断得以强化,特别是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西方国家中税收的宏观调控功能日益得以加强和重视。税收对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宏观调控作用要依靠多种…  相似文献   

6.
(一) 财政是国家为维持其存在和行使职能的需要,凭借其权力对社会产品进行分配和再分配的工具;是社会产品分配中的一个特殊的组成部分,反映着国家在分配社会产品中发生的一系列分配关系。国家财政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剩余产品的出现、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阶级对立的形成、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但是,国家财政一经产生,它就不仅是国家获得其所需财物的手段,而且是国家从宏观和微观经济结合上调节社会经济,作用于经济基础的有力工具。正如列宁指出的:“任何社会制度,只有在一定阶级的财政支  相似文献   

7.
强化税收法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葛顺芳税收是国家了为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税收经济立法,强化依法治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税收法制...  相似文献   

8.
一、税收支出的分类与财政支出的异同(一)税收支出的分类。税收支出是国家为实现其自身的职能的一种特殊手段,国家的职能及其在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决定了税收支出的内容和方向,而税收支出的正确与否,又对党和国家的政治任务和经济任务之实现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正确区分税收支出的性质和更好地发挥它的使用效果,应对税收支出进行科学的分类。对于这一分类  相似文献   

9.
伍俊斌 《河北学刊》2007,27(6):64-68
现代国家兼备阶级统治、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其基本特征是政治性,核心是公共权力。公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分析范畴,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契约关系为中轴的社会自主领域。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各有其限度,政治国家的限度主要体现在:淹没公民社会、背离公共利益、权力寻租以及政治合法性限度;公民社会的限度主要体现在:滋生极端个人主义、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它不是民主政治的充分条件。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应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以克服各自的消极方面,超越"零和博弈"走向"正和博弈",形成双向适度制衡和发展型互惠,形成政治国家能力强大、公民社会富有活力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0.
论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共存共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分析范畴,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契约文化为中轴,以尊重和保护公民基本权利为宗旨的社会自主领域。现代国家兼备阶级统治、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其基本特征是政治性,核心是公共权力。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各有其局限性,公民社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滋生极端个人主义、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它不是民主政治的充分条件;政治国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淹没公民社会、背离公共利益、权力寻租以及政治合法性危机。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应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以克服各自的消极方面,超越“零和博弈”走向“正和博弈”,形成双向适度制衡和发展型互惠,形成政治国家能力强大、公民社会富有活力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腐败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腐败产生原因的理论诠释所谓腐败,就是公职人员出于私人目的而滥用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的行为。腐败行为分为政治领域的腐败行为和经济领域的腐败行为。政治领域腐败行为的基本特征是,在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中,保护人和被保护人的关系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保护人的政府官员个人或小集团在分配社会有价值的事物(如权力、财富、名誉)中优先照顾与自己关系亲近的人,后者则以对前者的忠诚、支持或服务作为回报。经济领域腐败行为的基本特征是,在积府对经济生活实行广泛干预的情况下,寻租活动“兴旺发达”。寻租活动又称寻求直接…  相似文献   

12.
郑红 《兰州学刊》2006,(7):96-99
“国家权力”思想是近代西方国家理论的重要内容。为了保障个人权利,国家权力既是有限的和相对的,同时必须也是具有权威性和有效性的绝对权力。国家权力的这种内在张力是它的基本特征。近代西方国家的这种权力观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西欧的封建二维王权思想。本文试图以封建王权思想的内在机理为起点,考察政治权力思想从国王的权力到国家主权的演变过程,并揭示国家权力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国家理论体系中的根本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政治是产生和运行于上层建筑领域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历史现象,它是社会的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根本利益的特定行为方式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自从人类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形态之后,便出现了政党政治。政党通过掌握政权或影响政府、控制议会、制定政策、操纵选举、影响舆论等各种方式来实现对政治生活的主导作用,进而实现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各资本集团往往通过其所掌握的财富的巨大力量来控制政党从而控制政治权力及其分配。这样,政党政治便成为现代国家政治的基本模式。政党政治产生的直接动因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政治运行的需要。作为资产阶级国家政治权力再分配的主要形式的政治竞争,如果没有汇集了资产阶级的各种政治精英的政党的有组织的参与,是无法顺利进行的。而政党在参与政治竞争的过程中,也就将其在长期政治  相似文献   

14.
公共预算作为一种国家活动,在本质上是政治性的,预算过程中的各种冲突实质上就是政治冲突.权力作为政治学的核心概念,是影响公共预算资源分配的关键变量.在资源配置过程中,权力被广泛地运用.预算过程分配着决策权力,预算是权力的体现,预算过程中做出的资源配置实际上反映了政治权力的分配、运用与控制.预算是配置资源的公共权力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分配,是一个制衡结构,本身就是一个民主政治程序.当前中国公共预算的民主性明显不足,为了达到政治民主化这个目的,就必须进行预算改革,推进预算民主.实行预算民主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促进权力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同时也有助于增进国家政权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5.
从国家的产生与发展,从国家权力的性质、分配与组织,以及教育的发展史来看,国家与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不同的国家管理制度造就不同性质的教育;不同的权力分配方式直接影响教育的管理体制;国家权力的横向结构或权力组织,影响着教育立法、行政、司法政体.理清国家与教育的关系,有助于充分认识和凸显政府的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16.
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我们在探索中前进,通过利改税对利润的否定,又通过承包制对利润的肯定,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税利分流才是使分配制度的非规范化逐渐走向规范化的有效措施。 (一)税利分流的理论依据税利分流从理论上推导具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和合理性。首先,税与利本身具有不同的意义。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税和利是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分别代表着不同的主体和经济利益。税收是政府存在并发挥职能的经济基础,是国家政权在经济上的体现,代表着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而利润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经济条件,是财产权力在经济上的体现,代表着企业的所有者和企业的利益。国家为了执行社会职能和满足社会需要必须征税,企业所有者及企业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必  相似文献   

17.
权力的界限     
权力问题是政治生活的核心问题.系统地划清权力与权力的相关概念的界限,不仅对准确地认识权力、而且对如何正确地使用权力都具有理论意义.权力的相关概念主要有四个:强制、影响力、权威、权利,下面依次进行分析.强制 强制表示把一定的意志强加于人的行为,这种行为并不一定是直接的,有时是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以利于更好地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的宏伟历史任务。与此相适应,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第二步利改税试行办法》。作为重要经济杠杆的税收,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调节作用,必将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本文拟对税收的调节性问题作些初步探讨。税收的财政职能是为国家积累资金,进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税收这种财政职能的特征有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国家用法律赋予税收以权力性来取得财政收入,保证国家行政开支和建设的需要,这在任何时候都是极为重要的。“捐税体现着表现在经济上的国家存在”,“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这指的是税收的财政职能。但另一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把“征收高额累进税”作为“对所有权和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实行强制性的干涉”的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税收是国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重要工具,它除了具有积累资金、反映和监督的职能外,还具有调节经济的职能。自1983年我国在国营企业普遍实行利改税的经济管理办法以来,税收对完善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搞活企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对文教企业、尤其是出版企业要不要实行利改税的经营管理办法,如何认识和充分发挥税收在这些企业的经济杠杆作用等问题,在理论界、学术界、文化界、出版界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本文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上海出版税收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 ,为了强制执行的有效性和坚持比例原则 ,断水断电断气等应当作为一项重要的强制执行方式写进行政强制法。在行政机关与人民法院之间强制执行权的分配 ,应当以对义务人权益的影响程度为理论标准 ,并以强制执行方式对义务人权益的影响程度为立法标准。这一权力分配标准应当在行政强制法中明文规定。最后 ,本文试拟了上述内容的条文草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