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与四川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民族地区处于长江、黄河上游的特殊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它在西部大开发中以生态环境治理为目标的发展方向。本文从四川民族地区在西部大开发中的这一特殊地位出发,分析了国家区域经济分工中四川民族地区的地位变化对四川民族地区的影响,指出四川民族地区的发展方向是建立生态经济体系,并提出了为四川民族地区的生态公共产品定价、建立生态公共产品价格支付方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马艳霞  刘果  罗颖 《民族学刊》2011,2(2):76-81,88
大力发展旅游先导产业是四川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政治安定、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是响应中央高度重视和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落实各级会议精神和优惠政策的有力手段;是把握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和经济转型机遇,实现“后发优势”和“跨越式发展”的最佳途径;是受益于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战略建设,实现社会经济超常规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提出了2011年四川民族地区旅游先导产业发展战略构想和发展政策举措,大胆提出了设置“四川民族地区旅游产业改革试点区”、成立四川民族地区旅游发展领导小组与旅游协会、设立四川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专项基金、打造四川民族地区旅游投融资平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钟洁  覃建雄  蔡新良 《民族学刊》2014,5(4):53-58,118-119
旅游资源开发一直被认为是促进四川、云南、贵州等西部民族地区地方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然而过度的资源开发必将直接危及当地生态安全。四川地处长江上游,其民族地区的生态安全状况关系着长江流域以及整个国家的安全。本文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视角,探寻四川民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自然生态环境、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生态安全保障机制,以期切实有效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四川民族地区农村基础教育为研究对象,以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为研究视角,首先初步分析了四川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与特殊问题.然后运用从个别到一般的研究方法,重点分析 了四川民族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就提升四川民族地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初步提出了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四川藏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新时期显得更加频繁和活跃,这既是党的民族政策所产生的积极效应,又是四川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及其带来的自然结果。四川藏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路径和经验有着自身特色。其路径体现为:通过经济发展、对口援藏、节庆活动、争创实践来带动或强化,利用精准扶贫、广电"村村通"来推进。其经验体现为"四大作用":夯实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重视政府治理能力的引领性作用、利用藏区帮扶政策的促进性作用、发挥文化节庆活动的纽带性作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根本性地改变了四川藏区的面貌,四川藏区的经验也可为其他民族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何洁 《中国藏学》2016,(3):96-104
四川藏区是红军长征途经地域最广、聚集人数最多、停留时间最长、所处环境最艰险、最早建立少数民族革命政权的地区,红军在四川藏区期间,积极、妥善处理与藏区广大群众、上层人士的关系,汉藏民族交往进一步加强;积极帮助藏区群众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民族自治政权,努力建构民族平等的新型政治关系;四川藏区人民群众给予红军巨大的支援和帮助,对保存红军势力、支援红军北上作出了巨大贡献。长征进一步加强了四川藏区汉藏民族的密切交往,深化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对四川藏区社会的政治、社会、血缘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四川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并从产业结构上分析了制约发展的原因,进一步提出实现四川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对策深化改革,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所有制结构、经济体制和企业组织形式上的跨越;建设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为四川民族地区及四川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尊定坚实的基础;调整经济结构,推进资源开发的跨越,形成有竞争实力的区域经济新格局;狠抓基础教育,夯实教育基础,积极开发人才资源,实现人力资源与素质的跨越.  相似文献   

8.
舒群 《民族学刊》2021,12(11):50-56, 12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长征四川阶段是我党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时期,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以毛泽东民族理论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民族领导力。中国共产党民族领导力实践体现在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四个方面,具备清晰的主体、内容和客体构成,中国共产党在长征时期的民族领导力实践是党的民族领导力初步形成时期。长征时期党的民族领导力在四川民族地区的实践体现了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源自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民族领导力,也凸显出中国共产党民族领导力从民族独立到多元一体,再发展到共同体,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领导力的人民性、民主性内涵。  相似文献   

9.
四川的散杂居民族工作文/山居四川是一个多民族大省,有52个少数民族,500多万少数民族人口。其中,散杂居少数民族人口65万,建有109个民族乡。四川省在把民族工作重点放在民族聚居区的同时,从不放松散杂居民族工作。省委书记谢世杰多次强调:要象重视民族地...  相似文献   

10.
赵云  成燕 《民族学刊》2023,(9):59-66+159
近年来,数字经济在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供给、传播、展示、管理等重要环节赋能作用突出,被公认为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探究四川民族地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理论机制与实践路径,本文遵循“理论研究-现状测度-赋能效应-发展路径”的研究思路,对文旅产业融合进行系统化论述。首先,以数字经济为时代背景,以四川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从单一化政策建议研究转变为多元化实证研究;其次,引入耦合协调度模型,通过明确测度对象、构建测度模型、建立评价体系、现状水平测度“四步走”,测度了四川民族地区文旅产业融合程度;再次,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基础上,测度数字经济对四川民族地区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直接赋能与间接赋能效应,进而探究数字经济下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方向;最后,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提出数字经济赋能四川民族地区文旅产业融合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民族论坛》2010,(5):6-7
<正>在我国,民族院校大多开设在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城市和地区,如广西、云南、四川、贵州、西藏、青海等。民族院  相似文献   

12.
由原四川省委常委(现省政协副主席)史志义(彝族)作序 ,离休老红军、原四川省委副书记、中顾委委员天宝(藏族)题词 ,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伍湛民族学术论集》最近面世。这部25万字的论文集粹 ,是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副研究员伍湛先生多年潜心研究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理论、民族政策、民族法学、民族方志心得的精华。《论集》收录的22篇论文 ,立足于中国民族问题(主要是四川)的实际 ,以较大的理论勇气 ,提出了富有新意的理论观点及对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的个人见解 ,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好书 ,值得认真研读。首先 ,…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四川《民族》杂志今年第5期,有一篇赵龙庚写的《苏联民族理论的新思维》,这篇文章很值得一读。特推荐给贵刊,望能转载。四川读者龙秀眉  相似文献   

14.
他眷恋着这方热土──记四川省委书记谢世杰同志关心民族工作的事迹四川省民委四川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四川的民族工作做得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到本民族地区自身的稳定与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全川乃至全国稳定与发展的大局。谢世杰同志作为省里的主要领导,历来十分重视和关...  相似文献   

15.
王晓霞 《民族学刊》2011,2(1):82-82
中国的民间文学源远流长,民族风情异彩纷呈。地处西部的天府四川,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重要地区。这里不仅有汉、藏、彝、羌四个主要的民族,还有苗、回、土家、纳西、僳僳等不同的民族。在这个多民族融合的地区,独特的习俗、奇异的风尚、丰富多彩地的文化艺术,构成了一道魅力无穷的风景线。在这种文化环境的影响下,四川的民间文艺也硕果累累,不仅涌现了一大批的民间文艺学家,而且在学术研究方面也很有成效。《四川民间文艺六十年论文集》,正是对四川民间文艺家协会成立五十多年来学术方面成果的很好体现。  相似文献   

16.
四川特色资源富集的民族地区,对外贸易面临着地理和空间的巨大障碍,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面临巨大挑战.在充分认识信息技术对国际贸易积极影响的基础上,辩证分析了四川民族地区对外贸易利用信息技术的有力条件和制约因素,并在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信息技术的深入应用、加大信息和外贸专业人才培养力...  相似文献   

17.
由中国民族理论学会主办、贵州民族学院承办的第九届全国民族理论学术研讨会2008年10月中旬在贵阳召开,来自北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新疆、四川、青海、甘肃、湖北、云南、贵州、广东等省区的近100  相似文献   

18.
近代西南少数民族起义军民族政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西南少数民族起义军民族政策探析李全中近年来,民族史学界加强了民族政策研究力度,内容多为剖析统治者制定和施行民族政策。本文旨在通过近代西南少数民族起义军的军事、政治活动情况来研究民族政策。文章运用唯物史观对近代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少数民族反清起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今少数民族艺术凭借其特有的艺术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然而伴随社会的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财政不足等一系列原因而使得保护机制缺失,又由于年轻一代对现代流行音乐的青睐、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认知不足,导致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遗产日趋面临尴尬的境地。文章通过阐述四川民族地区音乐教育的意义,分析四川阿坝州藏族地区小学音乐教育的现状,并对强化四川阿坝州藏族地区小学音乐教育的措施展开探讨,旨在为促进四川阿坝州藏族地区小学音乐教育的有序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新书浏览     
<四川民族地区民主改革大事记> 秦和平、冉琳闻编著 32开 313页 285千字平装定价:22.80元民族出版社2007年12月第1版 ISBN978-7-105-08942-0 责任编辑:向阳民主改革与四川民族地区研究丛书之一.民主改革全称"以和平协商土地改革为中心内容的全面社会改革",指中国共产党采取协商方式,领导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和广大民众对部分民族地区实施的社会改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