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莉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1(1):22-25
张炜在小说创作中使用了一定数量的龙口方言词语,使其小说在语言上更具特色。其中部分方言词语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与普通话有所区别,方言词语的运用在刻画人物形象、反映地域文化及激发读者情感等方面都有突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李娜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1)
通俗简朴的说唱语言是赵树理小说成功的一大因素,他在地方性与普遍性之间找到了最佳的语言结合点。从语言的基本特性即审美性、情感性和文化性三个方面对赵树理小说进行探究,以便于更进一步深入理解赵树理小说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3.
李泽华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8(5):106-108
赵树理的小说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时至今日仍拥有自己的读者,究其原因,是因为赵树理小说主题包含有诸多母题,如家庭母题、婚姻母题、斗争母题和成功母题,这些母题是人类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审美形式,赵树理对之进行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所以他的小说至今仍可在读者中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4.
曹丽芳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历来文学界对赵树理小说的评论可谓多矣,然而鲜有关注其情节艺术特色的论述。本文着重分析赵树理小说情节艺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并结合作家的创作情况及传统小说情节的美学理论,探讨了赵树理小说情节艺术特色的成因 相似文献
5.
张化隆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4)
别林斯基认为,“越是优秀的诗人,越是属于他所生长于其中的社会,他的才能的发展、倾向,甚至特性,也就越和社会的历史发展紧密地联结着。”可以说,赵树理就是这样的“优秀的诗人”。他是属于他所生长的革命时代,并和革命历史的发展紧密联结着的“诗人”,是从人民生活中取来火,又去照亮人民心灵的“诗人”。 相似文献
6.
杨一冰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1)
赵树理是“一位具有新颖独创的大众风格的人民艺术家.”他在艺术上继承并发扬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评书的优秀传统,吸收了“五四”以来新文学作品在形式方面的优点,融汇贯通,使新的思想内容与民族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这种新颖独创的具有民族化、大众化的风格,不仅为广大人民所喜爱,而且在国际文坛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一个作家的艺术风格固然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但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从作家的语言运用来看其风格,这是不可缺少的手段.赵树理语言的特色就是成功地运用了活在群众口头上的语言,通俗易懂,新鲜活泼.正如茅盾同志所说的:“赵树理的个人风格 相似文献
7.
赵树理小说的人文精神是受"五四"新文学精神的陶冶和解放区民主政治的影响,以及对农民兄弟赤诚的爱意而形成的.它的内涵是热情塑造农村新人形象,大力为党的优秀干部立传,展现新时代农村的生活,抨击封建残余势力与封建腐朽思想.它的意义是使人觉醒,获取人的价值与尊严,使人为之有了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王磊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4)
牡丹江市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主要是汉族,少数民族有满族、回族、朝鲜族等。汉族说汉语;满族、回族也说汉语;其他少数民族,如朝鲜族在本民族内用朝鲜语,对外交际则通用汉语。由于牡丹江市汉族移民进入得较晚.因此,牡丹江汉语方言词汇形成的历史也较短。综合而论,具有以下特点:一、清廷所派遣的官员多来自北京,这 相似文献
9.
刘邦奎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93-96
赵树理小说在通俗化中呈现出了高雅的氛围。在其塑造的形象系列上表现为:写出了农民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主人公的行为、心态、命运以及光明前景和成长的必然趋势,有着崇高的执著的使命感。在艺术上表现为:对文学功用有着独特的思考,对农民群众生活发展趋势有着总体把握;在日常具体事件的描述中,表现了对农民命运的严肃关注和对农村新生活本质的深刻认识;融鲜明的爱憎感情于平直的叙述之中,充分传达出作品的意旨;在口语化中,既注重了具体语言的艺术风韵,又照顾到了整个语境的融洽和谐。 相似文献
10.
丁邦新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5):137-138
本文讨论如何利用方言词汇结合汉语词汇史的研究给方言分区,一共举了三个例子,闽语的“鼎”字和“拍”(打)字以及粤语的“睇”字,指出词汇溯源的困难以及单用词汇作方言分区的局限。 相似文献
11.
高亚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6):126-130
反讽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和文学批评概念,它包括言语反讽、情境反讽、结构反讽等不同的形式。赵树理的小说无论在言语层面,还是在小说情境与小说结构上,都具有反讽艺术的特点。在此以赵树理具有代表性的小说为例,分析他小说里的反讽艺术,企图从这一的视角打开展示赵树理小说艺术魅力的另一个视窗。 相似文献
12.
杜运通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2)
赵树理是写农村的“铁笔”、“圣手”。他的小说真实地再现了我国农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发展历程,塑造了一大批活脱脱的农民形象,是透视农村生活的一面镜子。他不仅是当代语言艺术的大师,也是人物描写的名工巧匠。认真研究赵树理小说人物描写的技巧,对于繁荣我们今天的小说创作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3.
论赵树理的农村题材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金虎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Z1)
作为五四现实主义的重要支脉,赵树理的农村题材小说与20年代的“乡土小说”不同。在文艺大众化进程中,一方面,歌颂了新社会、新农村、新农民,另一方面,又从民族性格与民族文化层面剖析了中国农村、中国农民的历史沉疴。 相似文献
14.
试论赵树理小说俗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蔺璜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
本文对赵树理的26篇小说中所用俗语进行了研究。笔者认为,深刻的思想性,高度的艺术性,鲜明的通俗性和口语性,独特的地方风味和浓郁的乡土气息是赵树理小说运用俗语的主要特色;刻画人物,开展情节,激发感情是赵树理小说运用俗语的艺术功能 相似文献
15.
师艳芳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3-85
赵树理小说具有风趣幽默的特点。读者在阅读小说时形成的预设和真实内容之间的冲突造成了幽默。赵树理小说幽默的预设冲突可以存在于词汇、语句段落和语篇形式中。其中的幽默预设具有合适性、共知性和地域性的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16.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2)
赵树理小说大众化、民族化风格特色的形成,深受了古代平话小说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来自三方面:古代平话的通俗性,适合民众欣赏水平和艺术趣味的特性;古代平话故事的结构艺术;古代平话的艺术表现方法和语言艺术。 相似文献
17.
贾崇柏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3)
赵树理小说中的人物外号,是他作品人物的一个突出特征,也是最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之一。他的作品人物外号,据不完全统计有几十个之多,特别是主要人物差不多都有。赵树理十分喜欢并擅长运用“外号”这一修辞方式。有次记者采访赵树理时提出,您小说中的人物外号又多又很有趣,它们是怎样创造出来的?他说:外号啊!有人说太多了。不过我想外号这东西很好,它便于人们记忆,譬如水 相似文献
18.
王献忠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4)
赵树理以继承中国民间文艺的传统为主,又积极吸取了现代和外国进步文学的营养,推陈出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何风格,经验是多方面的。本文试从文艺如何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广大的农村服务,以满足农民对文化艺术的要求,把农民引导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轨道上来这一点出发,对他结构小说的艺术作一探索和总结,以和同行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9.
高捷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2)
赵树理把自己的小说“常常叫它是‘问题小说,”已为我们所熟知。这个概念从理论上说,究竟科学、全面与否?的确仍是值得探讨的问题。然而,做为“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的文学艺术,总也不能不触及与反映社会生活中的问题。所以,这种提法,也不自赵树理始,西欧有句格言说,文学即是论述“人类无穷尽的疑难问题”的,别林斯基说的也很干脆:“假如艺术作品不是问题或问题的解答,它就会是僵死而毫无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