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经济体制改革是从一种运行模式转变为另一种运行模式,而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则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是权力过分集中,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管得过死,否定了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利益,严重地束缚了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是我国国民经济长期以来缺乏生机,效益低下,技术进步缓慢的根本原因。针对企业缺乏自主经营的  相似文献   

2.
增强企业的活力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改革正是从搞活企业出发,改革的结果就是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对外部环境有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企业内部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企业要搞活,需要计划体制、价格体  相似文献   

3.
进一步增强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使它们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具有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能力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是我国“七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近年来所作的各种探索和试验都是紧紧围绕着搞活企业这个中心环节的。增强石油企业的活力对加速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将有赖于我国大型石油企业的深化改革能否取得重要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企业预算约束是宏观经济调控与微观经济运行的结合部,是国民经济运转过程的关键环节。企业预算约束的状况,鲜明地反映出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建立起合理的企业预算约束机制,形成适当的企业预算约束硬度,使企业在有效的宏观调控下,成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因此,对社会主义企业预算约束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企业是经济运行的主体,在有计划商品经济条件下具体表现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企业的这种地位和作用的实现,是以企业的财产关系明晰化为前提的。因此,理顺社会主义企业的财产关系,是增强企业活力,发展商品经济,建立新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秩序的关键所在。据此,我们将通过理论的考察和历史的回顾,研究和分析社会主义企业财产关系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进而选择明晰和规范社会主义企业财产关系的途径以及模式。  相似文献   

6.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围绕增强企业活力,进行了许多方面的探索:扩大企业自主权,缩少指令性计划,扩大市场调节,改革物价政策,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等,企业的活力明显增强,但距离改革的目标,即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同时又具有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能力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目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就是要把企业推向市场。但我国企业特别是国营工业企业的经营机制,仍然属于产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将企业改造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学术界对企业作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必要性及其表征已有许多论述,但对企业独立的根据——产权独立化问题探讨得很不够。另一方面,许多人至今仍摆脱不掉传统所有权观念(其突出表现是“两权分离”说)的影响,这就很难为企业独立指出现实途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传统所有权观念的矛盾以及给实践带来的困扰,确立产权新义,进而论述企业产权独立化机理以及我国企业产权独立化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内容是计划产品经济模式转换为计划商品经济模式,它包括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使它们真正成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三项任务.在这“三位一体”改革中,进一步发展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在计划商品经济中,商品经济是以无数分散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为基础,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9.
龚育之在他最近出版的《思想解放的新起点》一书中,对“考察资本主义的新视角”作了专门的论述探讨了在会社主义初级阶段如何看待资本主义的问题。 书中写道,搞活经济关键在于搞活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主体经济没有搞活,谈不上真正的活力的社会主义。而要增强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的活力和效益,就要使这些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要增强整个社会主义公有制经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主要就是通过股份制增强企业活力,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僵化的国有制企业变成独立自主,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但是,实践告诉我们,股份制改革是不尽人意的,股份制除在筹集资金,促进生产发展,突破条块限制,推动横向联合,以及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等浅层次的问题上较顺利地发挥功能外,在明确企业产权关系,促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以及完善企业内部经  相似文献   

11.
作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企业,尤其是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多数还搞得不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和建立起来;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企业的状况还很不适应。这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众所周知,一个城市的经济工作搞得如何,关键在于企业搞得如何;而企业搞得如何,关键在于大中型企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否充分发挥出来。因为生产力在企业、大中型企业;企业和大中型企业这个最基本的细胞,如果没有生机和活力,发展经济就是一句空话,所以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增强大中型企业活力的重要性,是由大中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中的骨干。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九十年代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直接关系到今后经济改革向何处去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认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国有企业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使其或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独立的而不是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这里,在简单回顾十年来改革的基础上,对使企业逐步成为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若干问题进行一些分析。一、十年改革的历史回顾十年来,我国经济改革的基本思路是调动企业和地方的积极性,逐步变原有的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为有  相似文献   

14.
蒋一苇在《改革》杂志著文认为,商品经济是一种经济运动形式,也就是说,商品经济的运动,既有它的运行机制,又有它的运行载体,这两者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才形成商品经济的运动。所谓商品经济的运行载体,即参与商品经济运动的不同层次的各种实体。其中,最基本的实体是直接参与市场活动约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但这些实体只是整个国民经济的细胞体,作为国民经济组织者的国家,则是商品经济运行中最高层次的一种载体。国家——企业——从业者,这三者不同层次的载体就象太阳系中的太阳——行星——卫星一样,构成商品经济运行体系。所有制是企业这个最基本的经济运  相似文献   

15.
《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社会主义的实践,所有权同经营权是可以适当分开的。”为了增强全民所有制企业的活力,应使之“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具有一定权利和义务的法人。”这就从法律制度上提出了全民所有制企业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企业行为的反常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基本的生产单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表明,如果企业的活力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国民经济就会较快发展;如果企业的主动性受到压抑,国民经济就会停滞不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为了改变过去那种垂直式行政管理方式,让企业从行政机构附属物的地位中摆脱出来,成为具有内在动力的商品生产者,按照社会需要,自主地组织生产和经营,在产品投入市场和满足社会需要的过程中,同时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的先导。在向市场经济转换的时期,企业要进入市场营销是一个不可回避、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一、企业营销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位1、企业营销职能是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应当具有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全部职能。营销职能是基本职能之一。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主要要抓好三个互相联系的方面,首先要进一步增强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其次是增强企业活力所必需的前提条件:形成和完善商品市场体系以及国家对企业的活动实行以间接的调节和控制为主。后者是从企业的横向和纵向关系方面保证并促进企业活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我国进行企业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有计划商品经济基础上,确立国有企业应有的商品经济运行主体地位,使国有企业成为体现职工主人翁地位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而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使企业进入市场,这既是企业改革的深化,也是企业特别是国营大中型企业摆  相似文献   

20.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具有丰富的内容,从根本上说,这是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具有自我改造和自我发展能力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成为权力、责任、利益三者紧密结合的经济实体。这里的“利”,是企业积极经营的动力;“权”是企业灵活经营的能力;“责”是企业承担经营风险的压力。因此。企业经营机制应包括三个方面:即与利相对应的动力机制;与权相对应的运行机制;与责相对应的约束机制。企业只有建立和健全这三方面的机制,才能组成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配套、相互促进的有机的整体。即企业经营的整体机制。这种整体机制才会发挥正常功能,具有内在的生机和活力,并充满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