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在新的历史时期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必须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政治文明的关系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人类政治文明特别是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刚 《学术交流》2003,3(11):12-15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所谓政治文明,是指人们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它集中体现在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两个层面。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政治文明在“三个文明”中的作用决定的,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深刻总结的结果,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为了实现这一重要目标,要牢牢把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辩证统一,充分发挥我国民主政治优势,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建设,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论政治文明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文明系统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有赖于政治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因此 ,我们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 ,必须高度重视政治文明建设。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其实质就是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4.
刘小敏 《探求》2006,42(6):7-8,12
江泽民的政治文明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观,它具有四个方面的理论价值:一是对社会主义政治学的新发展;二是中国政治理论发展的新阶段;三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新境界;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支柱。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关键在于发展党内民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圣田 《探求》2002,(6):4-6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发展党内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因素和重要保证。本文从几个方面对这一重要问题展开分析,并提出了完善制度,发展党内民主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政治文明是指人类改造社会所获得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及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于进一步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张顺喜 《探求》2003,(5):7-9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新一届党的领导集体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以党内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必须还权于民,将人民当家做主制度落到实处;必须关注宪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相似文献   

8.
刘宏凯 《学术交流》2003,42(11):16-20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政治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是政治制度创新,建立有效运行的政治体制,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有效运行的政治体制应包括先进的思想观念;权力的协调、制约、监督机制和行为的激励机制;社会的安全与稳定等。  相似文献   

9.
徐晓宗 《社科纵横》2008,23(4):12-1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党提出的一项重大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从理论上对"政治"、"文明"、"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几个概念进行探讨,揭示其丰富的内涵,是推进中国特色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反腐倡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娜 《社科纵横》2004,(4):42-43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目前政治课题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阐述了政治文明的内涵 ,说明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 ,并结合我国目前政治文明建设的不足与腐败的现实来说明政治文明建设对反腐倡廉的重大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严强 《阅江学刊》2011,3(1):5-11
制度政治学以政治制度及其构成和运行为研究对象。作为超越现实人的具体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之上的、表现为高尚的公共生活的政治生活是由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构成的完整体系。处于中观层面的、起着中介和联结作用的政治制度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虽然政治制度是隐性的、不可触摸的,但是,以政治组织为载体的政治规则、规范、策略及其连锁关系却是引导和约束人们展开政治行动,影响和决定政治共同体生存、运行和发展的重要架构和资源。以嵌套的方式表现的、在不同层面上存在和发挥作用的规则——规范——策略及其连锁关系,依其功能决定着政治体制,创造着促使政治体制运行的机制,并规定着政治行为主体的行动。政治规则、规范、策略及其连锁关系与外部环境中经济、文化、民生社会因素的矛盾,政治规范、规则、策略内部的差异和矛盾,特别是有关政治人本性假定的改变,所有这些则是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政治文化塑造着政治人和政治体系的政治行为模式,从而会对一个国家政治发展的进程产生重大影响。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中国政治文化变迁的局面已经显现,这主要表现为:政治认知倾向于全面与深刻,政治态度倾向于理性与客观,政治情感倾向于独立与温和,政治信仰呈现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的局面。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变迁会推动政治体系逐步迈向民主、开放和透明,促进公民权利保护的机制建设,推进中国法治国家建设,从而对中国政治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治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变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改革实践与中国政治发展理论研究处于双向互动之中。近十年来,中国政治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集中在中国政治发展理论框架的构建、中国政治发展一些重大问题的宏观探讨和中国政治发展时政热点的分析上。民主政治模式、新制度主义模式和治理模式是中国政治发展研究所形成的主要理论解释模型,实现“善治”与“和谐”是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目标,而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创新、推广基层民主、加强执政党建设则可以被视为实现发展目标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14.
刘保刚 《唐都学刊》2006,22(3):99-103
孙中山政治思想中具有强烈的理性主义色彩。理性主义深深影响了孙中山的政治哲学、政治制度设计和政治人格。就政治哲学而言,由于受理性主义的影响,孙中山有强烈的社会目的论倾向,坚信政治中存在着公理,崇尚精英政治和圣贤政治,这就导致了其机械的历史进步观和社会本位主义。就政治制度设计而言,受理性主义思想支配,孙中山无视政治制度运行中所需的大量经验和复杂情况,把政治制度看作是天才者的发明设计。就政治人格而言,理性主义膨胀了孙中山的个人救世主思想,造就了其独特人格。然而,理性主义虽有理论上的一致性,在现实中却显得苍白无力。  相似文献   

15.
网络发展对我国政治安全机制的冲击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的发展使我国政治安全机制面临巨大冲击 ,政治安全机制的有效性面临空前挑战。回应这些冲击和挑战 ,必须更新观念 ,确立适应政治安全机制创新要求的新意识 ;构建全国统一开放的政治安全宣传网络 ;畅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渠道 ;加强对信息网络的监控和管理 ;发展自主的网络安全高科技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政治稳定带来双重影响。中国参与全球化、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将有助于解决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有助于深化改革 ,实现社会结构全面优化 ;有助于扩大开放 ,发挥后发优势 ,增强综合国力 ,从而对巩固发展中国政治稳定产生积极影响。同时 ,伴随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 ,中国国内经济、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非稳定因素也将增多 ,不容忽视。中国参与全球化、全面推进现代化 ,保持政治稳定的战略对策是 :必须树立动态的政治稳定观 ,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加速政治民主化进程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等。  相似文献   

17.
刘淑霞 《唐都学刊》2011,27(1):93-97
近十余年来,国内相当一部分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就整个中国高校而言,两者的融合仍然处在低层次、低水平状态,仍然存在许多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继续深入探索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模式,构建具有民族特点、体现时代精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相关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政治文明对指导当代中国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政治文明最终必须落实在政治制度层面上 ,政治文明、政治制度的进步与落后最终在于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文明对经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政治制度文明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合法性给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长期的、可靠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