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离不开创新型人才,更离不开创新文化。因此,就新建本科院校在创新文化培育与建设的路径选择上从塑造大学精神、凝练创新办学理念、营造校园创新文化氛围等三个层面入手,并围绕创新文化的培育与建设从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等九个方面提出建设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勤明  李雅军 《理论界》2007,(6):142-143
文化环境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础条件,心,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培养全社会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才的学校教育环境。要构建创新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必须以培育创新文化为核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完善创新人才成长的机制,创建培养  相似文献   

3.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化的先导。科技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制度创新有利于发挥制度的优越性,并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制度保障。文化创新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支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4.
培育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创新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发展呼唤企业家 ,企业家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创新者 ,他的行为决定于思想意识 ,而思想意识又不可避免地受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企业家的技能可以经过院校或实践培养得来 ,而社会的文化背景则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塑造和逾越的。本文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阻碍创新的因素和特点的分析 ,说明培育一种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创新文化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5.
《大庆社会科学》2011,(2):159-159
蒙秋明、陈真波撰文指出,创新文化的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创新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创新环境的改造、体制改革、形象设计等一系列活动,造成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一)倡导宽容的社会风气。建设宽容的创新文化,就意味着承认每个人有选择不同的思想、见解和不同的生活方式的权利。(--)完善创新的政策法规。首先,健全  相似文献   

6.
创新是当前社会文化的核心主题之一,在当前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大趋势中,从民族未来竞争发展的高度看,创新尤其需要创新环境建设。现代性的创新文化环境结构,应该是一个开放性、包容性的全新体系,而建设这个体系,则需要着眼于创新文化境界,从民族创新文化历史传统中汲取精华的同时,又要紧紧追踪世界创新文化环境的研究前沿,对现实有着精深的研究和清醒地认识,通过全民参与、多维共进建构出新世纪中华民族崭新的创新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7.
创新文化是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发展创新文化不仅关系到文化的自身发展,更关系到我们国家建设的全局,关系到我们民族的未来。培育创新文化的条件和措施,包括:崇尚创新,敢为人先;宽容失败,培植创业;支持冒险,尊重个性;团队合作,共同发展;以及创造良好的法制和舆论等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茂名市具有重视地方特色经典文化建设的传统,因此孕育了地方文化创新的动力。从茂名市重视文化场馆建设、重视文化资源建设,再通过文化积累间接获得各种社会声誉的案例说明地方的文化创新离不开地方特色经典文化的传承、传播。同时,也通过调查发现,这种文化创新规律在教育机构也应得到应用,例如,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开展地方特色经典文化的教育、传承会有利于输出具有乡土文化情结的好学生,提升教育质量,激发每一位本地青年学生都来参与文化创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论基于知识经济的企业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是一种以知识创新带动经济增长的新的经济形态。构建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企业文化,需要树立“以知识为本”的管理思想;确立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企业价值观念;创建工作团队,培育团队精神;培育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根植中国传统文化,借鉴吸收有益的外来文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政党,在党的建设过程中,非常注重自身的文化建设。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发展面临着政党意识形态的中间化、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官僚主义文化的遗留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中国共产党应创新意识形态,保持政党文化的先进性;建设核心价值体系,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培育民主法治精神,克服官僚主义文化;推进学习型政党建设,端正学风改进文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