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冷战时期,美国文化霸权建立有一条明显的轨迹。美国文化霸权建立的手段主要有:1.运用政治强权,加强意识形态攻势,向世界各国进行文化渗透;2.利用中央情报局实施全球文化霸权战略;3.以好莱坞电影为工具,输出美国意识形态、美国价值观与美国生活方式;4.二战后,在欧洲以德国为基地,在亚洲以中国为重心谋求文化霸权。而冷战时期美国谋求文化霸权的主要对手是苏联,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国文化霸权是在与苏联争霸中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2.
霸权就是在全球政治中,国家以实力优势操纵或控制其他国际社会行为体的行为,其目的是构建一种以霸主为核心的等级体系,并用强制手段维持不等价交换。全球化时代的整体性发展趋势助长了全球霸权的发展,而权力流散却导致了霸权的困惑,经济全球化冲击着传统的政治、军事霸权,全球公民社会的发展给反霸浪潮增添了新的动力。美国霸权具有明显的双重性,一方面它追求“新帝国”,另一方面又标榜“仁慈霸权”;它不是简单的经济霸权,而是一种综合霸权。面对全球化时代的软制衡,美国选择做一个自私的大国,加速自身发展,同时采用新的联盟管理战略。美国学术界的软实力理论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霸权的困惑。崛起的中国应该追求新型的国际治权,走和平发展道路,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外交策略的新名词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比如说软实力、巧实力、硬实力、粘实力、甜实力等等。无论哪种表现形式,其实质是综合运用美国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等各种力量,实现其在全球的霸权地位,维护美国主导的全球体系。本文着重分析美国如何巧妙的把军事、外交、经济、政治等各种因素结合起来,从而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建立并维护美国主导的世界体系。  相似文献   

4.
周兵 《中华魂》2017,(1):18-22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科技、文化和军事实力,大肆推行文化霸权,进行文化扩张,成为新时期美国称霸的一个重要特征。好莱坞电影产业作为美国文化霸权的主要标志和重要载体,不但是美国经济中的支柱,同时还担负着文化扩张、对外输出美国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好莱坞电影已经逐渐构筑成为一种全球化的话语权,而植入其中的好莱坞电影意识形态则有形无形地影响、渗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心理、高科技等各个领域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美国文化霸权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文化霸权主义的形成有其深厚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基础。美利坚民族的国民信仰,根深蒂固的清教徒意识及其独特的民族经历和民族文化是其在全球范围内实行文化霸权的历史原因和内在源泉。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化和美国经济、军事等硬权力的不断膨胀及其信息技术的优势和对传播媒体的垄断构筑了美国文化霸权战略的现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关帝国主义在全球的霸权统治正受到挑战,但他仍然借助其军事、经济和政治上的优势试图统摄全球,建立起新的国际秩序。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殖民列强剥削、掠夺着亚非拉地区,但他们内部又因分赃不均而时常爆发冲突。在美国垄断统治的重压下,国际资本主义规则和美元被赋予了绝对权力,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并加剧了美国的全球垄断。基于此,一些人提出了跨国资产阶级理论,但其实质与“超帝国主义”理论如出一辙,是为帝国主义服务的。工人运动、社会革命和民族解放战争对帝国主义的全球统治造成了威胁,亚非地区人民的反封建反殖民斗争冲击着帝国主义特权。多极化世界的加速崛起以及围绕新兴经济的国际合作的加强,必然会瓦解美帝国主义对世界经济的垄断,从而使其霸权统治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美国的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并没有显著下降,但美国的政治领导力却在逐渐下降。美国政治领导力下降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其一,由政治极化和否决式政治所导致的美国国家意志无法有效整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美国实力的发挥,从而严重削弱了美国在国际社会的政治领导力。其二,美国调动本国政治资源参与全球治理、构建国际秩序的能力下降,这主要体现为美国对外战略失误以及美国战略信誉的透支。由于美国在国内与国际层面的政治领导力都在下降,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自然会衰落。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又会导致美国在国际社会政治领导地位的合法性与正当性遭受质疑。  相似文献   

8.
"文明冲突论"与美国的"文化霸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 ,“文明冲突论”成为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者们寻找的解释后冷战世界的“新理论”。它实质上是美国霸权思想的反映 ,旨在为实现美国的战略利益提供理论依据。冷战后国际环境的变化 ,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 ,为美国“文化霸权”提供了现实基础。美国“文化霸权”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都有表现。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第三世界国家而言 ,抵制“文化霸权” ,坚持多元文化的互补繁荣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文化霸权是“后殖民时代”西方列强渗透其意识形态的主要手段,而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可以视作这种文化霸权的方式之一。英语,作为大不列颠王国的母语,之所以能实现全球扩张,是历史上大不列颠殖民强权和当今美利坚合众国经济强权联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二战之后,随着西方帝国主义对东方国家殖民统治的结束,世界进入后殖民时代。但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殖民活动的影响远未消除,新的霸权以新的形式继续存在,这种霸权行为不仅仅表现在政治和经济上,也表现在文化上。其中,好莱坞电影是美国推行文化霸权的主力军。后殖民主义是出于对文化对话与交流中实际存在的话语霸权的提防,在这个意义上提出的民族电影发展并不是要争夺甚至建立起另一种霸权,而是在文化多元的期盼中提倡一种真正平等的对话和交流。  相似文献   

11.
美国的安全策略是在后冷战初期形成的,为了维持安定的霸权(和平调整势力均衡),使极具变化的经济实力在有所转变的情况下,美国依旧希望保持其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影响力。美国现有的军事实力是其他国家无法匹敌的。本文对美国军事力量与霸权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霸权心态源于清教文化中的使命观与"救世主心态",并由此演绎出诸如"负有传播先进文明、教化落后民族义务"的思维模式.基于美国特质文化的霸权心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同意识形态斗争和冷战思维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人权外交理论.美国人权外交绝非出于利他性目的的,而是同其认知界定的国家利益(主权利益与强权利益)联系在一起,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人权目标服务于国家利益.在霸权心态驱使下的人权外交实践实际上成了人权异化于其本质内涵的载体.美国人权外交的非策略性决定了人权异化的持续性.冷战后的国际现实进一步刺激了美国的霸权欲望,在可预见的将来,割裂人权概念的完整性与历史性、人权高于主权和人权双重标准等人权异化现象仍会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13.
日本以军国主义为主体的军国政治历史悠久,既有封建时代武士军阀“挟天皇号令天下”的军国政治,又有近代军阀“奉天皇之命”的军国政治。幕府时代绵延近700年的军国政治,军事封建主——武士是行使政治权威的统治阶级,武家统治者以武士道为统治思想,奉行军事至上的立国理念,军权成为至高无上的权力,坚持以战争促发展的发展方式,将武力扩张、谋求霸权作为基本国策,扩军备战成为至上命题,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军国化。  相似文献   

14.
葛兰西领导权概念的实证语义指涉无产阶级对领导权的夺取、领导权和分权的关系以及西方文化领导权的限度。尤其是后者,对于思考中国文化如何夺取一定的领导权,具有极强的历史意义。作为文化研究葛兰西转向的突出个案,威廉斯的领导权理论彰显出权力视角的理论优势,以及充分揭示文化场域权力关系的意义。文化研究语境中,威廉斯文化理论的葛兰西转向具有范式性,它深化和推进了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的研究,昭示着范式融合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后,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猖獗。自杀性恐怖袭击已成为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主流。自杀式恐怖袭击具有破坏性大、威慑性强、难以防范、成功率高的特点。其产生具有深沉的历史文化原因和复杂的现实政治背景。因为,文明更多的是一种手段与工具而并非目的,文明间的冲突更多的是一种结果而并非原因。即便说存在所谓的"文明的冲突",也只是人为制造的。在当今形势下,所谓"文明冲突"的表象背后,是持续数百年的西方列强的扩张政策和大国利益的无节制追求,今天全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极端不平衡,加之全球化进程造成的剧烈冲击和经济大国对贫穷国家的无情掠夺,结果导致的"马太效应",以及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才是激起伊斯兰极端主义的暴力恐怖活动的根本原因,而非宗教分歧,更非文明冲突。当前恐怖主义的猖獗是强权压迫下的随机产物,而非文明或宗教冲突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欧美关系的变化成为国际政治领域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欧美关系的新变化将深刻影响未来国际格局的形成。欧洲一体化是集经济一体化、政治一体化、社会规范化、文化均质化于一身的综合性进程,随着一体化的深入发展与冷战的结束,欧盟已成为欧洲地区重要的政治力量,欧美关系也逐渐发生变化。自身力量的增强使得欧盟谋求更大的政治影响,试图建立与美国的平等地位。目前,欧洲正日益成为一种平衡美国单极霸权的力量,欧美关系成为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7.
面对不断加剧的全球化趋势,美国文化面临着一种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一方面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极力推销其政治和社会的价值观念,同时大力推动其大众文化在世界各个角落的渗透,试图使世界文化“美国化”;另一方面,美国国内由于其多民族、多种族的社会结构,面临着越来越多元化的少数族裔文化发展诉求和文化冲突。本文以全球化为背景,试图对美国文化的这一悖论进行分析,揭示美国积极推动全球化的真正目的,透视美国社会中的各种文化冲突和矛盾,特别是对有关多元文化主义的争论进行分析,提出美国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趋势和特征———融合与多元化的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中西方国家加强了对世界文化的控制权;西方文化霸权的扩张,掀起了文化间冲突;霸权的强势文化对人类文化多样性构成破坏,对弱势文化进行侵犯并威胁其生存,使得发展中国家文化安全受到挑战。中国作为相对的弱势文化体,面临同样的问题。中国需要在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应对文化挑战,即在国际文化领域发挥影响机制变化的作用,使中国文化走出去,在国内文化领域加强监管和引导,同时创造新的更加符合时代气息和需要的新文化。  相似文献   

19.
葛兰西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审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是在他的实践哲学基础上提出的针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具体理论,它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创造性发展。葛兰西认为,任何社会集团要想获得和维护政治领导权就必须首先占有文化领导权,而知识分子作为上层建筑的"活动家",扮演着使文化合法化即建立文化领导权的政治功能,因此,属于自己阶级的知识分子阶层在无产阶级实现其文化领导权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在当代思想中产生了巨大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当今西方左翼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