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核心在于体制调整,艺术表演团体体制的主要表现为一种“关系”的结构化和秩序化,因此,艺术表演团体与政府,艺术表演团体与社会,艺术表演团体与演职员工之间的三大关系构成表演团体体制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2.
中国事业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道路要受到行业内部特殊矛盾运动形态的制约。以艺术表演团体改革为例透视事业单位改革与政府政策选择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决策者提供一种有关中国事业体制改革过程和特点的具象把握。在整个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艺术表演团体固有的政治—伦理角色、市场—经营角色、艺术—行业角色三重身份和伦理性目标、政治性目标、经济效益目标、审美价值目标等多重目标之间相互矛盾、相互依存和对立统一,共同构成了艺术表演团体内部复杂的矛盾运动。而正是这种矛盾特殊性构成各级政府在推进艺术表演团体改革过程中的政策选择基础。  相似文献   

3.
中国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道路要受到行业内部特殊矛盾运动形态的制约。以艺术表演团体改革为例透视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与政府策略选择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决策者提供一种有关中国文化事业体制改革过程和特点的具象把握。在整个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艺术表演团体固有的政治-伦理角色、市场-经营角色、艺术-行业角色三重身份和伦理性目标、政治性目标、经济效益目标、审美价值目标等多重目标之间相互矛盾、相互依存和对立统一,共同构成了艺术表演团体内部复杂的矛盾运动。而正是这种矛盾特殊性构成各级政府在推进艺术表演团体改革过程中的策略选择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事业体制改革的目标和道路要受到行业内部特殊矜持运动形态的制约。以艺术表演团体改革为例透视事业单位改革与政府政策选择之间的关系,可以为决策者提供一种有关中国事业体制改革过程和特点的具象把握,在整个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艺术表演团体固有的政治-伦理角色,市场-经营角色,艺术-行业角色三重身份和伦理性目标,政治性目标,经济效益目标,审美价值目标等多重目标之间相互矛盾,相互依存和对立统一,共同构成了艺术表演团体内部复杂的矛盾运动,而正是这种矛盾特殊性构成各级政府在推进艺术表演团体改革过程中的政策选择基础。  相似文献   

5.
作为安徽省文化体制改革重要组成部分的滁州市国有艺术表演团体的文化体改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通过对滁州市国有艺术表演团体文化体制改革历程的调查回顾,总结出其改革进程的分期依据,对滁州市国有艺术表演团体文化体改的进程作出评估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艺术表演团体在面向市场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因其行业性所具有的典型特质,在整个社会转型时期,呈现出特殊的运动特点和运动规律。这些运动特点和运动规律的总和构成了板具行业特色的转型期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模式。转型模式以制度创新为基点,以体制调整为纽带,具有自身的特点,可以推动艺术表演团体改革与发展先进文化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7.
在九年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探索中,虽然我们曾经投入很大的精力、人力和物力去解决剧团的“消肿”问题,但至今仍未得以从根本上解决。特别是省级剧团和文化部直属剧院团因这一问题的梗阻,致使整个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进展缓慢。有鉴于此,我认为,在整个文化系统和整个文化体制的改革中,可考虑首先在艺术表演团体试行待业保险制和合同聘任制,从根本上改变艺术表演团体目前的用工制度,解决目前剧团富余人员无法安置的问题和演职人员新陈代谢问题。  相似文献   

8.
深化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基本思路与评价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推进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新一轮改革,是新时期文化工作的重要课题。立足于湖北文化系统专业艺术表淀团体改革的实际,全面分析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所面临的新形势,探讨深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并提出检验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成功与否的八条标准。  相似文献   

9.
政府艺术管理职能“错位论”源于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是一些学者套用经济改革领域的基础概念研究文化领域改革现象得出的结论。由于文化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固有的差异性,以“错位论”指导艺术表演团体改革存在严重的理论局限,它的基本结论超越现实条件,无法就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特殊性与社会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普遍性之间的关系问题作出正确的回答。  相似文献   

10.
中国艺术表演行业是一个兼有经营性和事业性、具有鲜明个性和特点的行业。经营性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规则,事业性意味着它的生存必须得到政府的扶持。在面向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艺术表演行业同时存在适应市场体制和逆市场体制两种倾向。  相似文献   

11.
论制度的功能演变与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的功能发挥过程是复杂多端的.自发形成的制度的功能演变大致是由满足占主导发展为限制占主导,而自觉设立的制度的功能演变则复杂得多.制度变迁始于社会成员对制度限制功能的反抗.制度变迁的理想目标为制度文明,而制度文明的产生更是交织着种种矛盾.制度创新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以制度分析为基础,结合国家权力因素可将国家制度体系划分为国家政治制度、国家经济制度和社会公共制度。我国制度体系建设的现状不容乐观,亟待完善。在行为取向方面,可从动态和静态两种角度作为切入点。动态上,针对制度演变过程进行路径探寻;静态上,制度对象主要以人际关系、物的秩序和意识形态三个维度作为完善取向。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仅依靠法定财产制已不足以调整夫妻在财产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必须完善中国夫妻财产约定制度。就此问题,作者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照现行立法,确定了夫妻财产约定的形式、种类、成立、效力等,对完善中国夫妻财产约定制度进行了前瞻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和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一项重大任务。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目标。鉴于此,需要深入思考和科学回答什么是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厘清其基本特征、基本框架,进而回答怎么搭建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等基本问题。只有明确其核心要义,才能把握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建设方向、内容和要求。研究认为,所谓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是指高等教育各方面、各要素、各环节、各领域、各层级构成的,相互紧密联系、有机贯通、协调发展,且与经济社会领域其他相关体系耦合互动的一个整体,能够促进和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由此明确,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第一要义是高质量,以自身的高质量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核心是立德树人,致力于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本要求是体系化,高等教育要自成体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根本途径是统筹协调实现平衡充分发展,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概括而言,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主要有五个基本特征:一是中国化个性特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亮丽底色;二是协调化内在特征,既内部协调化又外部协调化...  相似文献   

15.
制度自信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道路自信和理论自信的最终归宿和实现途径;制度自信的本质内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绩效是制度自信的现实依据;不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制度自信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16.
制度演变、制度约束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制度演变的角度来看,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是人口增长与资源稀缺性之间矛盾加剧的结果,而深层次的原因是由于人们行为和制度安排上的缺陷形成。因而要推动可持续发展,有效解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降低决策过程中的风险,就必须选择合适的制度安排来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制度激励和约束功能的发挥来提高环境保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美国和英国的法律同属普通法系,都是在"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实行司法独立,但由于两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其司法体制有较大的不同,这种区别集中地体现在两国的法院体系中。美国的法院体系充分体现出司法联邦主义的特点。根据1787年《美国宪法》和1789年《司法法》,美国人构造出平行运行的联邦法院和州法院的两大体系。而英国的法院体系和美国不同,司法权比较集中,不具有美国联邦司法体制的特点,自1876年英国国会制定相关法律后,逐步形成了统一的法院系统。  相似文献   

18.
大学校长扮演的社会角色,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大学承担的特殊社会使命所决定的。在计划体制下,大学的使命是按照政府制定的高等教育发展计划及相关政策,组织实施教学及其他活动,履行各种社会职能,因此,校长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政府的政策指令,维持办学秩序,协调教育资源分配,解决师生员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在市场化体制下,大学作为独立的社会文化学术机构的地位逐步得到承认,在招生、教学、科研、人事、后勤等诸多方面,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关工作计划并付诸实施,随之而来的是大学校长角色的转换。校长在大学改革与发展中发挥着更积极主动的作用,成为大学发展目标的决策者、学术发展的领导人、教育经费的筹集者,以及新大学制度的建设者等。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我国改革的总目标被确定下来。因此,经济治理现代化成为这一时期国家政治、经济的重要任务。经济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进行经济治理现代化实践的前提是准确把握国家经济治理现代化的概念和时代特征。经济治理现代化是指多元主体对整个国家经济进行治理的系统规则体系和相应设施的现代化,在新时代表现为产业体系现代化基础上的经济制度现代化和经济体制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国家的第一代领导人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斗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因而这些国家的第一代领导人基本上实行终身制。这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选择,对于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稳固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都有裨益。1989年邓小平主动提出退休,进而确立了中国最高领导层内的退休制度。这有助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重振旗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