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7,(10):107-111
决策咨询制度作为政治制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然受到所处朝代、所处历史时期的影响。中国历朝各代的政治制度特征与其智库的演进脉络有着内在的勾连。封建社会智库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萌芽,在秦汉隋唐得到巩固,明清则进入成熟时期。梳理中国封建社会决策制度及智库发展的历程,发现中国封建社会智库决策咨询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集附属性和独立性于一体;内生于封建社会长治久安的需要;发展的核心动力是幕僚制度。反思中国封建社会决策咨询制度的其中意蕴,对于把握中国智库的未来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封建社会有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它给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也遗留给我们一副沉重的封建精神枷锁。专制主义是封建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它对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广泛、深刻的影响。封建专制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那个思想家头脑里固有的,而是随着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关系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形成的。列宁曾经说过:中国的“封建制度是建立在农业生活方式和自然经济底统治上面;中国农民所受的封建剥削的源泉,是他们之以这种或那种形式束缚于土地;这种剥削的政治代表者是以皇帝为政体首脑的全体封建主和各个封建主。”列宁的这个论断,从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两个方面,揭示了中国封建制度最本质的特征,认清这个特征,才能真正了解我国封建专制主义的政治思想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正> 制度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社会整体文明中的三个在内容上相对独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制度文明(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4.
英国是西方议会民主制的发源地,英国的议会制度源远流,历经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有极其丰富的历史内容,对英国的政治发展和政治制度构建产生了深远影响。英国议会由上院(贵族院)和下院(平民院)组成,在英国的政治发展进程中,两院的权力关系也经历了一个重大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从我国法制史的发展历程看来,到了唐代,随着封逃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国家进入比较发达的阶段,作为其重要统治武器的法学思想也达到了新的高度。唐太宗贞观年间(627—649年),是我国封建社会最著名的“治世”之一,也是封建法制较健全的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法典——《唐律》,就是在那时制定的。那时司法制度比较完备,执法也颇为严格。这固然应该从当时封建经济和政治的高度发展来作解释,但是也不可忽略法学思想所起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统治阶级总结历代法制实践的经验,都要通过法学思想而体现在法律制度中。  相似文献   

6.
论科举制对传统中国社会结构及其演变之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与传统的中国社会结构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作者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出发,对这一系列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和探讨。文章集中论述了职业官僚系统与皇权的关系;士绅阶层的崛起等问题,并从政治中心与意识形态中心的合二而一;科举制与社会流动等方面阐释了科举制与中国封建社会结构的复杂关系,指出了中国封建社会内部调适能力增强和当现代化课题提出时未能做出有效回答的深层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7.
试论清代监察制度机能萎缩及其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官司法监察制度是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特有的产物,它创始在秦汉,发展于唐宋,成熟于明清。监察制度属于封建政权体系中的监控系统,在统治集团中具有一定的自律制衡机制,对封建官僚政治的有序、稳定和官吏的相对廉洁职守曾起过十分有效的约束、威慑作用。作者认为,时至清代,虽然监察组织、制度达到了比较健全和完备的程度,在特定时期监察制度亦起过重要作用,但无可否认,清代监察机关的作用较之前代历朝都大为逊色。本文就清代监察机能萎缩的表现尤其是就其萎缩的原因从君权强化、监察体制本身的缺陷和政治极端腐败、“首崇满清”等方面作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政治文明对指导当代中国的改革是非常重要的。政治文明最终必须落实在政治制度层面上 ,政治文明、政治制度的进步与落后最终在于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的发展。政治制度文明对经济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政治制度文明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合法性给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长期的、可靠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9.
《求是学刊》2013,(6):68-75
利益性结构和职能性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两个重要方面。一直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更多关注的是利益性结构问题,即社会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以致忽视了社会职能性结构的变革、调整与同步发展,从而加大了社会制度性风险。转型社会制度性风险治理应该是我国深入体制改革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我国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与国家治理制度性风险的职能、能力及作用是由国家经济、政治体制及制度,政府行政目标和执政能力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奴隶社会何时结束,封建社会何时开始,学术界历来分歧很大。本文考察了自西周至明清各个阶段的奴隶制状况,用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西周、春秋时期奴隶制虽有各种表现形式,但在社会生产中居于次要地位,当时已进入以封建生产方式为主的封建社会;战国、秦汉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奴隶制残余在封建社会内又出现畸形增长;魏晋至明清时期一直遗存许多奴隶制残余,其中北朝、元代和清代奴隶制还一再有所强化。它深刻地告诉我们:历史的发展是曲折前进的,一个新的杜会制度诞生后,旧制度总要顽强地残留下来。本文从探讨中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奴隶制状况着手,对中国古代社会史的发展作了宏观的辨析,它充分揭示了社会变革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1.
摩莱里是 1 8世纪法国文学史上最神秘的人物之一。《自然法典》是其代表作之一。摩莱里以自然和理性为基础 ,分析了人性的本质 ,深刻批判与揭露了私有制 ,认为私有制是“万恶之源” ,提出要彻底消灭私有制这一“罪恶之根” ,建立符合自然精神的、促进人类永远幸福的政治道德制度 ,并且制定了一部“合乎自然意图的法制蓝本”。作者认为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 ,自然法思想不仅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 ,而且也对无产阶级革命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一、人性———自然法律的前提“大多数的哲学家”认…  相似文献   

12.
法律监督所体现的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政体的政治需要,是一种政治制度.中国检察制度具有政治制度和司法制度的双重属性.法律监督成为中国检察制度的核心,是由中国检察制度的政治 地位所决定的.司法制度从属于政治制度,并为政治制度服务.中国检察制度的司法属性要以有利于政治属性的确立和发展为目标,但司法制度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也不能被否认或轻视,更不能以法律监督来破坏司法和诉讼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其执政能力关系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特别是党的核心执政能力即制度建设与创新的能力至关重要。在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未有的大变革时期,党的核心执政能力的现实诉求集中体现为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国家的政治制度改革与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创设以公正公平为取向的利益均衡制度。其目的是建立强有力的政治制度与社会制度,实现政治发展与社会稳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一、混合型社会经济制度及其基础在确定俄罗斯社会制度改革的道路、方法与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国家垄断体系的垮台,还要考虑国家解体前后俄罗斯的经济关系、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的现实变化。同时还必须注意社会经济发展变化的实质,看到世界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谈到世界发达国家,应该注意这样一种现象,即作为社会管理手段的意识形态制度已经失去了保证社会进步的作用。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产物,只有当出现了稳定的社会结构(阶级、阶层、集团)和建立了特定的国家政权形式时才会产生。那么在此之  相似文献   

15.
在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中,黄宗羲政治思想的特色在于,他在与当时一流知识分子一起,在明朝覆亡的刺激下,对于政治不仅进行了"理念的反省",同时也进行了"制度的反省".这种反省不仅仅涉及土地赋税等等制度,而且是对封建社会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政治理念提出了深刻和尖锐的反省.而这种政治思想的反省和批判由以发出的基础,则是他得自古典儒家的深厚的民本主义观念.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的提出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生产方式.即生产方式的物质形式生产力与其社会形式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历史演进的根本动力.同时,由于生产关系又决定于生产力,所以生产力的变化发展是人类社会演进的最终决定力量.人类历史已经经历了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等社会阶段的发展与演进,都验证了这一理论观点的正确性.同时也有理由相信:资本主义以后的社会发展仍将遵循这一规律,即其社会发展方向取决于生产力的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诸子百家争鸣与社会转轨张清华一、思想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制度的转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大体上经历了三次大的转轨.第一次是由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向奴隶社会转轨,第二次是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轨,第三次则是由封建社会跨越了资本主义社会阶段向社会主义社会转轨...  相似文献   

18.
栗彦卿 《社科纵横》2010,25(1):134-138
依据马克思辩证历史唯物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居于人类社会的最上层,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终支配,同时,也受经济基础的支配,和法律政治制度上层建筑的直接支配。因此,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在重点关注生产力的同时,必须与时俱进地改革发展生产关系及民主政治制度及体制,充分发挥经济基础尤其是政治制度上层建筑对生产力发展的能动反作用,发挥其对哲学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上层建筑的决定促进作用,使得整个社会的三个结构匹配发展,科学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制度文明是我国理论界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和新命题。制度文明问题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但对该问题的研究仍不够深人和广泛.制度文明作为一个概念,是指人类创造和改造社会关系、社会活动及社会生活的成果。社会关系的规范化即社会制度,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的规范化就形成了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及其更替反映着人类自我认识的发展,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确定的结构形式,也是人类促进社会进步的成果。社会关系的制度化是制度文明的根本标志。除此之外,人类的社会活动与生活的体系化,也构成了制度文…  相似文献   

20.
许富宏  杨青 《唐都学刊》2003,19(3):131-134
秦汉在地方政治制度的探索上,经历了不同的历程。秦延续传统一步到位实施郡县制,汉片面以秦亡为教训,历经数代三个阶段的艰苦探索,最终也确立了郡县制。两朝的历史及治国思想是形成两者不同的主要原因。秦汉确立的郡县制从根本上瓦解了我国早期带有浓厚血缘关系的世袭制度,催生了官僚制度,给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标志着自夏商周以来沿袭已久的职官制度出现根本性的变革,是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发展史上的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