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在新时期,中国经济要腾飞,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关系必须重新界定.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根本出路,打造创新型企业是根本基础.两个根本之根本是,创新型国家与创新型企业的创新型政企关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政府与企业协同动作至关重要.理顺政企关系要实现两个复归:政府复归到市场调控主体的位置,企业复归到市场运行主体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一、计划经济7政企间的一次对奕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下,政企关系可抽象为:(l)企业只是政府的一个生产单元,没有或基本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稀缺资源由政府直接进行配置而导致了企业内在动力的丧失;(2)政府是企业的唯一信息源(指政府下达的指令计划),且企业向政府的信息反馈机制极为迟滞;(3)企业不具备内部或外部的市场机制,企业家才能对降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并无贡献,政府对生产进行调节所需的社会成本极高。①基于上述分析,这种政企关系可通过“囚犯困境”模型产优化后进行控制博奕分析,假定政府和企业进行双人博奕,政…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新型批发体系的目标设计黄江明(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全面改革传统批发体系,重新构造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型批发体系,再造批发企业,是关系我国商品流通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为此,必须明确市场经济新条件下的批发改革目标。一、批发体系改...  相似文献   

4.
WTO规则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提出了新的要求 ,而调整和规范我国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则是政府职能转变的核心内容。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政企关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加入WTO的透明度要求。本文分析了我国政企关系的现状 ,入世对我国政企关系的影响 ,并对积极构建适应WTO要求的新型政企关系模式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的政企关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和企业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两大主体,两者联合供给的工具选择使得政企关系呈现新的特征,良好的政企关系能够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政府和企业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新型政企关系构建的两大行动者要素,“国民合办”、“国办民助”、“国助民办”和“国有民营”是四种可供选择的政企互动模式并需不同的纽带进行连接.要想构建新型的政企关系,需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特殊性,从目标原则、过程管理和主体建设等方面促成和维系.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制度是实现政企职责分开的组织手段;是理顺产权关系的组织形式;是使企业成为独立法人的组织保障;是转变企业领导体制、组织制度,实现科学管理的现实选择。文章分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必要性;提出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原则及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十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从让利放权、利改税发展到承包制、租赁制,改革思路的始终局限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内,没有解决传统国有制的最根本的问题,即国有企业的产权问题。传统产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以政权与财产权直接相结合的政府为产权主体,一方面造成了政企职责不分,企业经营自主权长期无法得到落实;另一方面导致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资源使用效串的低下。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其核心是产权制度改革,产权问题的实质是产权效率,即如何提高全社会的资产效率和效益。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通过产权交易…  相似文献   

8.
政企分开的全称应该是政企职能分开。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政企迄今没有分开,至少是没有真正的截然分开。为什么产生这种情况?根据我的调查了解,主要是因为中间有一个“顶门杠”。道理很简单,在“政企不分”的条件下,企业是政府的附属物,更是唯主管部门之命是从的“小媳妇”。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管理可说是绳捆束缚、煞费苦心。总起来说,也就是在  相似文献   

9.
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政府的职能相应地也要向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客观要求的方向转变,这是改革进一步深化,实行政企真正分开的关键。政府作为社会经济的管理者在管理方式上要实现由过去的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的转变,管理手段上要实现由过去的行政管理手段为主向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的转变。政府应成为市场的组织者和调节者,在尊重价值规律的前提下,主要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市场,以实现间接调控企业的目的。政府机构的改革应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政府职能转变的可靠保证在于改革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真正实现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同时要建立健全政府行为法规,使政府经济行为法律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由于政府与企业目标存在着差异,政府与企业相互博弈的行为日渐普遍和频繁。从博弈论视角观察,传统政企关系未能摆脱“囚徒困境”的尴尬格局,并产生出诸多社会公共治理的顽疾。“智猪博弈”模型为重塑良性互动的现代政企关系提供了新思路。从“囚徒困境”到“智猪博弈”的路径变革,不仅政企之间要通力配合,更需要政府以公共服务为导向,从权力规制、政策支持、健全监督人手,构建基于博弈论思维框架的现代政企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企业活力不足,既有外部原因,又有内部经营机制问题。在诸多影响大中型企业发展的因素中,根源还在于政企不分。从放权让利到企业承包或租赁,我国的企业改革一直按照两权分离的思路逐步展开,试图通过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离,改变传统体制下政府对企业的直接经营和管理,改变企业对国家的行政依附关系、还权于企业,确立企业的商品生产者地位,以调动其积极性,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然而,改革的实践虽对传统体制有较大的冲击,但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现实意义上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是在保证国家对全民企业的财产所有权的…  相似文献   

12.
计划经济体制使中国政企关系失去了自然演进的可能。在政企关系的调整过程中,政府尽管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政府也是有限理性的,不可能对政企关系进行理性构建。自始至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都是影响中国政企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这种影响还将继续。鉴于这种意识形态的影响,中国的未来政企关系演进应该考虑行业、地区和时间三个维度,逐步构建“三维一体”结合态的新型互动关系模式。  相似文献   

13.
企业是政府管制最主要的对象,对企业的管制是政企关系的一种形式。通过对政府与市场、企业关系的研究,分析了政府管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提出政府管制应在无损于社会价值目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帮助和促进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两个根本转变的根基在企业蒋学模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旨在通过改革所有制关系(产权关系)、政企关系、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责权利关系)来改变企业的运行机制,达到产销对路,优化资源配置,优胜劣汰,提高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经济增长方式...  相似文献   

15.
论现代事业制度及其主要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强调了现代事业制度这一基本概念,论证了中国事业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前期改革中,与企业体制和政府机构改革相对而言,事业体制改革严重滞后,这极大地制约和阻碍了各项改革的整体推进与协调发展。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加速和深化事业体制改革;而建立现代事业制度,则是这一改革的目标模式。进而提出了建立政事分开、企事分开、资事分开、责任明确、多方筹资、多元约束、管理科学的现代事业制度的设想,并初步设计和论述了这种新型事业制度的基本框架与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政企事利益共同体的状态是决定中国药品安全管理体制分别处于指令型体制、发展型体制和监管型体制三个不同阶段的基本因素。而传统计划体制下的政企事利益共同体的瓦解,是催生中国监管型国家兴起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中国监管型国家的建设与发展,从本质上看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企业和事业机构利益关系的重构和制度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良性政商关系的构建对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发展影响尤为深远,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新常态下新型政商关系的构建需要政府从"亲商"入手,落实官员"亲商"行为规范、积极建设服务型政府、注重企业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在实现"亲商"的过程中,强调在"亲"的基础上保持"清"的界限,通过构建政府官员"清商"行为规范、完善地方政府权责清单、创建平等有效沟通渠道、透明交流过程以及加强中小企业权益保护等方式,塑造政企"亲上加清"的互动模式。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8.
在矛盾多发的转型期,构建地方政府与高危资源型企业之间的和谐关系,能促进高危资源型企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共同又好又快地发展.长期以来政企关系不和谐的主要表现是政府对企业的过多干预和失于监控同时存在,且服务企业不到位.构建地方政府与高危资源型企业之间的和谐关系需要因企制宜.就地方政府与公有企业的关系看,和谐政企关系构建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存的专业银行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包与保的关系.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存在许多弊端。它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极不适应.必须重新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银企关系的目标模式应该是银行和企业都以独立的企业法人运作.其经营目标均为利润的最大化.相互之间形成以信用为基础的平等互利的合作伙伴关系.构建新型银企关系的主要措施一是理顺政府与银行的关系.二是理顺银行与企业的关系,三是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20.
政府与国有企业之间的行政管理关系和资产管理关系,是制约国有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针对以往政企这两种关系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政企两种关系必须在彻底分离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并提出了改革的具体设想。同时,政企两种关系在改革的基础上必须法制化,实现的途径是对这两种关系分别以行政法、民商法等部门法的原则和规范分别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