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俄罗斯封建军事帝国形成过程中一贯奉行的俄罗斯大民族主义给境内各民族造成的压迫和苦难;评价了苏联时期混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做法给车臣等少数民族所造成的灾难,以及因此而激活的地方民族主义被少数民族分裂分子所利用的危害。认为正确处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问题和真正贯彻民族平等的政策是保证统一多民族国家和平与繁荣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沙俄的本土扩张以及苏联时期民族工作中的某些失误是苏联民族问题错综复杂的根源.民族因素在苏联解体过程中加剧了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的矛盾,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苏联民族国家建设的成绩,夸大民族因素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文章追溯了苏联民族问题的起源,分析了苏联民族国家建设的成绩、不足以及民族问题在不同区域的不同表现.  相似文献   

3.
阿旺德尔智堪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篇文章比较详尽的列举了德尔智在沙俄政府和我国西藏地方政府之间的政治活动,它对于研究沙俄侵略西藏的历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文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英国侵略西藏的活动,但有许多观点是根本错误的。例如,文章为沙俄侵略西藏的活动辩护,把沙俄在西藏的秘密政治使者德尔智吹捧为西藏的“解放”者。更值得人们注意的是,文章把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说成是一个国家,把德尔智煽动十三世达赖喇嘛进行民族分裂活动,说成是“帮助西藏实际上摆脱了数百年之久的中国统治”等等,这都是对西藏客观历史的严重歪曲,是西方帝国主义观点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杨强 《学术探索》2014,(8):76-82
从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帝国,游牧封建制在蒙古社会延续了700多年,与西欧和中国内地的封建制度相比,蒙古游牧封建制既具有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个性。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横向上整个社会分封为不同的单元,从纵向上看整个社会划分不同的等级,不同等级的阶级之间以"阿勒巴"为纽带联结在一起;同时,由于宗教因素和蒙古民族对成吉思汗的崇拜,蒙古封建制又具有汗权传承的单一性的特点。通过对蒙古游牧封建制的研究,不仅可以了解蒙古历史的发展,也可以了解游牧社会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政治上的全盘西化、经济上的"休克疗法"和外交上的"一边倒"政策不仅没能拯救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反而使其国内危机加剧。俄罗斯历史似乎回到了一个世纪以前,知识分子再度陷入了对民族国家发展道路的思索。此时,俄罗斯国内各种思想意识逐渐活跃起来,对于美国的制度、甚至美国本身产生了一种非常特别的观点——美国是一个受犹太共济会操控的邪恶帝国。俄罗斯历史学家、经济学家普拉东诺夫  相似文献   

6.
科索沃是巴尔干半岛自我分裂的缩影。该地区缺乏必要的共同利益,而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又缺乏各民族融和不可或缺的强制力量,缺乏长期而稳定的融合过程。直到13世纪初,拜占廷帝国通过传播东正教信仰和拜占廷文化力图统一巴尔干半岛的努力是成功的,一种被整个东欧世界承认的拜占廷斯拉夫传统基本形成。但是1204年西欧十字军骑士对君士坦丁堡的占领中止了这个刚刚完成但还有待发展巩固的过程,以拜占廷政治文化体系为核心的巴尔干半岛整合计划被打乱,拜占廷帝国失去了整合巴尔干半岛的主导权,巴尔干半岛各民族整合并形成更加稳定的现代民族国家生存基础的进程被中断。此后出现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统治只是强化了地区内的对立因素,特别是在巴尔干半岛民族解放斗争中激发起来的民族意识使该地区内部冲突更加激烈,彻底丧失了自我整合的能力。科索沃问题有其深刻的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7.
在苏联由“超级大国”到最终分崩离析的演变过程中,民族问题是主要诱因之一。自民族纷争始,以国家分裂终,民族因素在苏联演变与解体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苏联民族问题的失策,导致了少数民族民族主义的滋生、蔓延,在此,我们把少数民族的民族主义细分为三个层面:文化民族主义、经济民族主义、政治民族主义。通过对这三个民族主义的分析,来透视苏联民族问题的隐患,研究苏联解体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社会结构分析的角度论述了苏联改革难以成功的历史根源是沙俄的传统影响没有很好地清除 ;从历史进程角度揭示了苏联的失败是大俄罗斯主义的失败 ,而不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失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际反华势力与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和国际恐怖势力"三股势力"联合,通过"东突"、"藏独"等分裂组织在境内外不断制造事端,企图制造民族矛盾,分裂我国.他们甚至把分裂的希望寄托在年轻一代特别是大学生身上.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加强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教育,对于粉碎敌对分子的分裂图谋,维护各民族的团结和祖国的统一,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儒家大一统思想简议于汝波历史上的中国之所以统一的时间长,分裂的时间短,而且必然由分裂走向统一,不像西方中世纪查理帝国那样,一旦分裂,就再不能统一,除了经济、政治、军事等因素外,根植于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心灵深处的大一统思想无疑起了巨大的维系作用。大一统思...  相似文献   

11.
苏联解体虽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民族问题对苏联解体可谓关键因素.作为多民族国家的苏联,一直存在着四种类型的民族问题.由于列宁之后的苏联历届领导人严重忽视本国民族问题的普遍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因而在民族理眄论与民族政策上忽左忽右,连连失误,以至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特定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下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12.
硕垒·乌巴什是蒙古历史上较早与沙俄建立关系的蒙古封建首领.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沙俄推行的向东方扩张计划真正落实到了蒙古民族聚集的西伯利亚地区.硕垒·乌巴什及其继任者一直保持着与沙俄的外交往来关系.为捍卫自己的民族尊严和独立,硕垒·乌巴什及其继任者没有屈服于沙俄政权,保护了喀尔喀的领土完整,对沙俄的东扩起到了重要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社会继承了沙俄帝国公民社会组织的丰厚遗产,少数政治和意识形态色彩弱的组织存活下来。新经济政策时期,由于意识形态领域相对宽松,自主性社会组织迅速复兴。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政府主导型社会组织体系形成。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以后,大量未在官方登记注册的非正式组织涌现。苏联剧变以后,公民社会组织出现大分化。苏联时期,公民社会组织表现出明显的继承性和断裂性。  相似文献   

14.
高波 《西域研究》2014,(2):120-126
"论辩体"是维吾尔族诗歌中的常见现象,其"冬夏对话"的早期形式,源自古代突厥人特定的地理生存环境及受其影响的生产方式和心灵状态。"论辩体"诗歌有利于拓展文学表现空间、有利于深化辨证思维、有利于生动直观的表现,因此后世诗人们不断传承运用进而使其成为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受社会发展和宗教观念的影响,"论辩体"诗歌在历史的传承中一方面不断扩展比拟要素和表现内涵,另一方面则保留"拟人化"而淡化褪去了其中的"泛神化"因素。一种文学形式的缘起、传承和发展,蕴含折射着一种民族心灵和民族性情的缘起、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万雪玉 《西域研究》2003,(3):114-115
20世纪以来 ,中国关于俄国统治中亚这段历史的研究始终与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政党关系紧密相连 ,它的研究宗旨和内容随着两国关系的好恶不断发生变化。当中苏两党两国关系友好时期 ,我国学界有关这段历史的研究便与苏联官方所编历史几乎一致 ,他们编写的《苏联历史》《联共 (布 )党史》便是我们的准则和观点 ;当两党两国关系交恶时 ,便反目为仇 ,互相指责和攻击。这时候 ,俄国统治中亚这段历史的研究便与我国西北边疆、民族历史研究混为一团 ,成为双方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今天看来 ,这是极不正常的 ;沙俄统治中亚的历史从整体上看是俄国和…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分裂危机,在社会政治不同层面上均出现国民分裂为相互对峙的"两个法国"的现象。第三共和国政府致力改革国民教育,希望将学校建设成为法兰西民族统一的熔炉,相继出台世俗化教育、统一学校教育、修订教学大纲等教育改革举措,践行从"一个祖国"、"一个共和国"到"一个民族"逐层递进的教育理念,将爱国主义和共和主义思想教育融入民族统一思想教育之中,推动民族整合与国家整合同步进行,从而为现代法兰西民族共同体和民族国家的构建与巩固奠定了历史文化和社会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陈衍德 《东南学术》2003,(5):154-161
在东南亚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中,客观上形成了超越族群和地区的民族主义,从而在独立建国的过程中发挥了凝聚作用.战后东南亚民族主义出现了角色转换,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离散民族国家的分化物.这一变化乃源于历史上的族群和地方分离因素,同时又是战后社会经济变迁所促成.民族分种离主义固然有弱势群体抗争社会不公的成分,但此种分裂民族国家的运动并不具备历史进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的东正教伦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的东正教伦理学□金可溪在历史上,俄罗斯是信仰东正教的东斯拉夫人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在十月革命前,沙俄帝国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东正教是俄罗斯国教。当时,沙俄帝国有一半以上人信奉东正教。十月革命以后,在列宁指导下,苏维埃政府实行政教分离的政策,使教...  相似文献   

19.
于卫青 《人文杂志》2001,(6):134-137
波斯民族崛起于伊朗高原,并创建了世界史上第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从文明交往的宏观考察,波斯帝国正处在原始文明的点线交往向奴隶制文明的区域交往过渡的时期.在其统治的三百年间,波斯帝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波斯帝国的兴衰历程充分彰显了它在人类文明交往史上的典型特征,是世界历史上以国家、民族为主体的文明交往的一个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20.
土族文化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特征,并且随着土族社会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本文借鉴文化人类学理论,从土族的聚居地——河湟谷地入手,多维度探讨并诠释土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能够持续不断地传承与发展的影响因素。正是土族聚居地具有的自然地理生态条件的多样性、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社会环境的包容性和民族的迁徙、贸易的繁荣等因素促进了土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