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设立公共机房,公共机房的维护关系到学院正常教学秩序的开展和计算机考试的顺利进行。本文从硬件维护、软件管理、机房环境卫生角度,对机房的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机房管理工作较为复杂,涉及计算机设备管理、服务器管理、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管理、卫生环境管理等众多内容,其中机房的运维管理是重中之重,其关系到计算机机房能否正常稳定运行,与用户使用体验密切相关.在大数据环境下,为计算机机房的优化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机房可基于大数据技术,构建智能化的机房管理系统,并通过基础管理、管理...  相似文献   

3.
大型公共机房是大中专院校学生掌握最基本电脑知识的一个重要场所。文章从大型公共机房的利用率高、人员流动量大等方面出发,对大型公共机房管理软件提出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机房的科学管理与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机机房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场所,对其有效管理和维护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到了计算机教学。从制定规章制度、利用硬盘保护卡和病毒的防治几个方面出发,提出了一些计算机机房的管理与维护措施。  相似文献   

5.
1.问题的提出 计算机的应用已渗透到各行各业,为了普及计算机的应用,需要培训大量计算机操作人员。培训少不了上机训练这一重要环节。但培训机房经常流行计算机病毒,严重影响学员正常上机训练.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培训机房流行计算机病毒的原因,是学员私自带盘到机房使用。带病毒软磁盘是微机病毒传染的最普遍途径。如果用带系统型病毒的软盘启动系统,或者运行带  相似文献   

6.
甄始 《快乐青春》2014,(5):67-67
我们单位因业务需要,新建一个机房。我是办公室主任,这天,一把手把我叫到他办公室,说:“上面一位领导要来视察,你先写个汇报材料,然后再去安排一下参观新机房的事。”  相似文献   

7.
一、吉林省纺织工业历史发展过程的考察吉林省近代纺织工业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叶。伴随着全国近代纺织工业的发展,吉林省各地相继建立起规模较小的织布工厂。1912年以前,长春市拥有五台织布机以上的工厂仅有四家,即朱家机房、孙家机房和两家刘家机房。吉林市1911年成立了富吉工厂。但真正的发展是1918年以后,各地兴建了一大批小织布厂和小针织厂。最初建立的织布厂,长春市有自强、协力、庆升源、恒利等工厂。吉林市有裕华、鸿吉等工厂。这些工厂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公共计算机实验室课程设置、机房安排、软件划分等内容的合理规划,软件的安装、测试、优化和完善等方面技术手段的应用,硬盘保护卡功能的有效运用以及网络技术的综合使用及多种手段的优化比较,构建了完整的高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软件系统管理模式,实现了对高校公共机房实验室设备的充分利用和高效维护,以及对公共机房软件系统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9.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林彪、“四人帮”横行的十年。他们乱党、乱军、乱天下,一切乱中最根本的乱,就是他们以所谓“斗争哲学”,混淆党内矛盾,乱搞党内斗争。 经过一场浩劫,痛定思痛,重读刘少奇同志《论党内斗争》一文,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教训,面对四个现代化的新情况,正确认识和处理党内矛盾和党内斗争,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明代贵州水西"安氏之乱"的起因、性质与处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良品 《贵州社会科学》2008,218(2):132-136
明代贵州水西"安氏之乱"主要是指贵州宣慰使安国亨因杀从父安信而与安信之兄安智于隆庆四年战于黔西朵泥桥一事."安氏之乱"的起因有三:一是安国亨恃众跋扈,二是安国亨嫉恨安万铨,三是安国亨宣淫暴虐,最终导致水西安氏内部争相仇杀.就"安氏之乱"的性质看,它既不是地方政权对中央政权的反叛,也不是少数民族政权与汉族政权之间的斗争,而是水西安氏土司内部的自相仇杀,属于彝族安氏的家事.高拱对"安氏之乱"的处置采取了三种策略:一是针对仇杀事件,准确定性:二是反复叮嘱,力争和平解决:三是派人勘察实情,妥善处置,最终达到"科臣未至,而事己平矣"的结果.和平解决"安氏之乱"既减少了非正义战争,又有利于民族之间的团结.探讨明代贵州水西"安氏之乱",不仅有利于民族史和地方史的专家学者们深入研究,而且也能使"安氏之乱"的真相大白于天下,还历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1.
温峤是东晋初年的一员武将 ,在王敦之乱和苏峻之乱两次动乱的平叛中为东晋王朝立下汗马功劳。本文从南京出土的温峤墓志入手 ,分析温峤的出身、起家与婚嫁 ,并进一步对温峤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2.
杜雅 《中文信息》2013,(9):140-141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的发展,各个高职院校都建立了自己的机房,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机房管理。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杨运涛 《中文信息》1998,15(4):95-96
学校计算机教育中,上机实践是教学环节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如何有效地管理学校教学用的微机,方便教师教学、学生上机和机房管理,各校提出的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都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着一些缺点。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将各台独立的微机联成Novell网,在其上安装教学网,克服单机使用的若干弊端,给机房管理带来许多方便。但  相似文献   

14.
拨乱     
《尔雅·释诂》:“乱,治也。”古时,乱和治这两个对立的概念,统一于一个乱字之中;有乱才须治,古人是深明辨证法的。许慎也说:“(?),治也,幺子相乱,(?)治之也。”郭沫若诠释说:“按(?)本象缫丝之形,许氏所谓‘幺子’似指蚕茧;缫丝时其声嚣骚,故字复从(?)。……(?)声读如乱。而与虢字义近……”清阮元编《积古斋钟鼎款识》中,颂壶、颂敦、卯敦均有此字,从(?)或从寺。这个字篆作(?)是由(?)与(?)构成。(?)是两只手的形象,说文解为:“物落上下相付也。”意即口语的“手替手”,是治丝时两手的动作。(?)是两手所持的工具,上绕一束丝。H与《说文》的(竹互)字相类:“(竹互),可以收绳也,从竹,象形。中象人所推握也。”许说不确,所推握的不是中间,而是上下二横画。儿童放风筝用以收绳绕线的工具造型恰如互字,两端为推握的把柄,中间是收绳处。这个器具名曰:线拐子、线桄子。郭说“声读如乱,而与虢字  相似文献   

15.
论侯景之乱     
侯景之乱,作为南北朝历史上南朝由盛而衰,最终为北朝所灭的历史转折事件,其发起的原因,事态的进展,是非的论断,对于我们来说,认识是不足和肤浅的。多年来无论是有关这段历史的专著或是教科书,结论几乎一致:即以为侯景之乱是一次由反复不定的小人发动的叛乱,后果是南朝经济的大残破,其作用是反动的;而梁武帝的最大罪恶是接受了侯景的降附。这种传统之见如果可以成立,则许多疑问无法澄清。如,侯景叛乱与梁武帝处置不当固然有关系,但这个不当是不该接纳侯景吗?侯景之乱除了破坏性的一面外,有没有值得肯定的因素?侯景之乱的爆发是历史的偶然事件,还是具有某种必然性?如果这些思考有意义,我们对这次事件就有重新予以深入研究的必要了。  相似文献   

16.
这个“乱”甚至还是值得提倡的。视“乱”为忌的老师一定认为:课堂上应该是学生围着老师的指挥棒转,他们忽视了教学应该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尤其是在新的教育理念的指导下,更加提倡“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境界。我们一直强调思想品德教育是培养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和形成正确的  相似文献   

17.
刘劭之乱与刘宋政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劭之乱不是某个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而是多种原因环环相扣造成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高门士族对皇权的争夺。围绕刘劭之乱,刘宋统治阶层分化严重,其内部所隐藏的各种矛盾不断凸显甚至激化。刘劭之乱对刘宋后期政局的演变乃至整个南朝历史的走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考察刘劭之乱的背景与原因、刘劭之乱所导致的刘宋政局之分野及其对刘宋后期政局的影响等,有助于进一步理解该时期的政治。  相似文献   

18.
自从实行经济改革特别是实行计划调节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管理办法以来,我国市场发生了不少变化。对于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有人说是活的表现,有人说是乱的表现。比如,对有些工厂自销产品,工业说活了,商业说乱了;有些原料不足或者产大于销的产品,大厂要按计划卖给商业部门,小厂则可低价自销,大厂认为这是以小挤大,  相似文献   

19.
居家生活,保持一个清洁、整齐、优雅的居室环境,对于提高生活质量,是起码的要求,而做到这一点的最大障碍是“乱”。所以,治“乱”是家庭生活中一项经常性的重要任务,今介绍治乱几法: ●及时清理不用就扔  相似文献   

20.
荀子关于“名”之谬误思想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荀子把所谓的“邪说辟言之离正道而擅作者”归纳为“三惑”,即“用名以乱名”、“用实以乱名”、“用名以乱实”,提出破“三惑”的方法。这是荀子关于“名”的谬误思想。荀子“三惑”思想的提出,主要地是为当时的社会、政治、儒家思想服务的,而不是揭露那些违反思维规律、规则所发生的逻辑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