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杨玉昌 《河北学刊》2005,25(4):126-132
意志与语言游戏分别是叔本华和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的两个核心概念.叔本华通过批判传统的理性主义认识论,建立起一种意志的形而上学,以之取代传统的理性形而上学;后期维特根斯坦则通过语言游戏批判了传统的本质主义语言观,设想出一种基于生活形式的文化,哲学问题将在这种文化中消失.从意志到语言游戏,显示出批判的哲学何以走向哲学的终结.所谓哲学的终结,并非意味着哲学不复存在,而是哲学的性质和方向发生重大改变.  相似文献   

2.
直觉与创造性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觉与创造性思维储金生一直觉,即直接的觉察,指主体综合运用经验体验、理论知识、各种认识形式和方法形成的整体洞察事物的能力,是一种以形象和概念共同反映事物本质的认识形式,是一种突然对事物达到深入洞察和本质理解的思维活动。柏拉图时代,直觉被当作神赐的狂迷...  相似文献   

3.
“体验”概念在詹姆斯和维特根斯坦思想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地位。詹姆斯遵循经验主义心理学研究的路径,肯定“体验”概念的主观特性,认为语词的意义是一种特殊的体验。维特根斯坦的心理学哲学以反心理主义为语境,企图超越内在私人领域,私人体验和主观情感并不能赋予语言以意义。“体验”概念在维特根斯坦的心理学哲学中被赋予一种独特的、全新的含义和性质,凸显出它的客观特性。体验本质上是一种能力、技能和经验,这种能力依托于后天的训练、教育和不断积累,旨在达到主体间的共同理解和相互交流。  相似文献   

4.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后期语言哲学旨在强调:语言是一种以词语为工具的活动,是一种充满生机和情趣的活动。这种活动就是语言游戏。语言游戏是维特根斯坦后期语言哲学的重要发现,它标志着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看法发生了重大转向。治维特根斯坦者视它为“革命性的概念”,这一点都不过份。坦率地说,语言游戏说对语言哲学的意义决不亚于哥白尼日心说对天文学的意义。语言游戏说实在是20世纪语言哲学的“哥白尼革命”。  相似文献   

5.
维特根斯坦语义理论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维特根斯坦在前、后期哲学中提出了两种迥异的语义理论 ,即“图像论”和“工具 (用法 )论”。分析对比这两种关于意义的比喻方式被认为是“理解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 ,进而认识它和早期哲学之差异的捷径”。前期维特根斯坦认为 ,(理想 )语言系统与世界本体论系统存在着对应性映现关系 ,这种关系通过“图像”比喻能够充分地得以显示 ;语言命题正是作为世界的逻辑图像才具有相应的意义。后期维特根斯坦批判拒斥“图像论” ,提出了“工具 (用法 )论” ,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语词乃至整个语言就是一种工具 ,依据不同的目的 ,具有不同的用途 ,其意义就在于它的具体用法。  相似文献   

6.
梁家荣 《理论界》2023,(1):49-54
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的前言中提到“本书中最为重要的观点”归功于斯拉法的激发。在阿玛蒂亚·森看来,这种关联主要体现在维特根斯坦经由斯拉法而与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的思想关联以及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所谓的“人类学”方式。本文认为,“斯拉法—维特根斯坦”思想关系问题应该从两者在提问的艺术、注意特殊和原始语言等关键概念上的共通之处去把握,由此推进对后期维特根斯坦独特哲学方法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哲学方法论王晓升维特根斯坦在哲学观上主张,哲学不提出理论,不提出哲学命题,而只提供哲学研究的方法。维特根斯坦认为,哲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包括“治疗疾病的方法”、“全貌概观的方法”,“家族相似的方法”等。在这里我们讨论其中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佛教吸引鲁迅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的思辨智慧。佛学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思辨哲学,它不同干一般世俗认识的根本处在于它是一种彻底的否定形态的思维方法。它认为事物的“实相”不可能由世俗的肯定性认识来把握,而只能在对各种认识的不断否定中去体悟。这样否定的结果,从形式上看是“无所得”,但实质上则是“有所得”,只不过这种“有所得”是通过“无所得”这种否定方式达到的,实际上也即是通过否定事物具有的一般的、个别的性质而认识事物的本质,在对现实的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因而它所取得的认识成果也就非常具有辩证色彩。恩格斯曾对…  相似文献   

9.
当代分析哲学的主要创始人路德维希·维持根斯坦(1889-1951)的后期思想同他的早期思想有重大的差别。虽然如此,他的前后期哲学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就是对传统哲学的批判。这种批判最后集中于他对私人语言存在的可能性问题的论述上。而维特根斯坦对私人语言是这样规定的:“别人不理解而只有我‘好像理解’的声音可以称之为一种‘私人语言’”。维氏驳斥了这种语言的存在。维持根斯坦对私人语言之不可能性的论证,其前提是他后期关于语言归根结蒂是一种人类生活现象,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的观点,脱离特定的生活形式、特定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0.
理论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的重要内容。前期维特根斯坦以图像论思想表达了他的真理符合论,这是一种基于科学语言观的可充分言说的真理,但这种言说却最终陷入了什么也没有说的悖论。后期维特根斯坦反思和批判了前期思想,指出真理应看作语法规则的一种形式,它在语言游戏中呈现自身,是生活形式的意义显示。维特根斯坦两种形态的真理论分别契合于前后期不同的哲学论述,并在后继哲学家中产生了双向效应。  相似文献   

11.
董志强 《文史哲》2002,4(5):81-85
“美的本质”问题是传统美学中的核心问题 ,这一问题经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分析哲学的批判 ,被当作一个形而上学的“伪命题”而抛弃了。但现代美学应重新审视“美的本质”这一传统命题 ,以汲取其中包含的深刻洞见。通过对“美”的语义分析 ,我们可以区分出“美”的 10种基本含义并将其转换为现代美学概念 ,从而揭示出“美的本质”是一个多层次的内涵丰富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章由镜子隐喻透视哲学转向。拈出三题 :近代笛卡尔、培根开始铸造认识论哲学转向的基本形态 ,它遵循“镜子隐喻” ;20世纪维特根斯坦哲学通过用语言问题取代心灵镜喻凸出了哲学的语言转向 ,而后期维特根斯坦对语言表象论的镜子模型的摧毁则是一种走出西方知识论传统的运思之路 ;由“言”与“知”的视角 ,联系中国古代庄子学说 ,从一种比较分析中可以看到中西哲学之分殊及其会通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人:宇宙的“本质镜”程广云“本质镜”说的两则要义是:(1)事物的现象作为事物的“本质镜”,(2)人或人的意识现象作为物质世界(宇宙)的“本质镜”。“本质镜”说的基本观点是:任何一种事物,其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内在矛盾,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必然表现为外在矛盾...  相似文献   

14.
哲学史上关于意义理论存在弗雷格式和后期维特根斯坦式两种研究进路。弗雷格对“意义”与“指称”的区分和应用引发了“弗雷格难题”。伊莱休·卡茨认为他的第三种研究进路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卡茨指明了维特根斯坦前后期思想之间存在着两大关键共同点,认为第二种研究进路也并不尽善尽美。通过对前两种研究进路的批判,卡茨对第三种研究进路的建构背景、优势、思路和具体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谈“人的本性”,不能不涉及“人的本质”,因为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人的本性亦即人的本质。 “本质”这一概念在唯物辩证法的范畴论中有三重含义:第一,本质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部所固有的质,是一事物作为该事物而存在的根据;第二,本质必须通过关系而得到揭示,因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着的,这种普遍联系包括他物联系和自身联系,只有揭示出这两个方面的联系,才能认识某一事物的本质;第三,本质是与必然性、规律性同等程度的范畴。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就可以发现该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依照对本质概念的如上理解,我们就可以把“人的本质”解释为人区别于动物、人之为人的根据。要发现这个根据,必须考察人的关系——首先是人在其生存过程中同外部世界发生的关系,即人的“他物联系”,其次是人在同外部世界发生关系时所获得的各种属性之间的关系,即人的“自身联系”。发现了人的本质,也便找到了人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维特根斯坦对于唯我论问题处理在前后期经历了从同情到温和批判再到彻底批判的转变.前期维特根斯坦认为唯我论的命意是正确的,只是不可说,而是显示出来,对唯我论持一种同情加理解的态度;中期维特根斯坦开始从感觉经验层面上考察唯我论,将唯我论放在第一人称代词“我”的直接经验范围内加以分析,主张唯我论在区分语法陈述和事实陈述方面是有贡献的,但本身断言却是荒谬的.后期维特根斯坦对唯我论持坚决批判态度,他通过提出“语言游戏”概念,强调语言的可交流性与公共性,特别是通过私人语言和私人定义不可能的论证,彻底取消了唯我论者的“自我”的观念,宣告了唯我论的破产,实现了哲学观上的革新.  相似文献   

17.
关于预见性问题的几点断想朱德生一没有预见,便没有认识;没有预见,便没有科学。预见性是科学认识的本质特征之一。所谓预见,当然意味着要从现实存在的事物出发,又不囿于现实存在的事物;而是在洞察现存事物的本质和内在必然性的基础上,对其未来走向的把握。所以,“...  相似文献   

18.
美本质研究的重要突破──评常谢枫先生《“美究竟是什么”最后谈》骆弘自从维特根斯坦对“美是什么”这个问题提出疑问之后,西方美学家中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怀疑它是一道伪题。这种不断增长的怀疑和美本质研究的日趋萧条引起了西方人对美学学科的冷漠。中国者虽然多数都不...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有关艺术定义的争议下,一种析取性的艺术定义观既坚持了维特根斯坦以来对艺术的反本质主义立场,又试图通过筛选传统中有关艺术本质的某些特征来裁定出含糊的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塔塔尔凯维奇的析取性艺术定义观便是其中的一种代表性主张。其定义策略的特殊性在于,他从概念史分析的方法入手,揭示出析取性定义法的根本特征及其困难。即该方法一方面依赖于艺术定义的历史主义叙事所提供的合法性,但同时在根本上又揭示出这些艺术“特征”仅仅是出于一种功能性目的而选用的。当析取性艺术定义以这种方式来积极回应艺术概念的开放性所带来的疑虑与期待时,它的确体现出了一种出于调和与便利目的而采取的适用性举措,但这种方法也显现了历史主义方法的优势。当艺术定义旨在应对当代艺术现象的挑战时,传统的艺术定义主张并非毫无价值,它们至少提供了一些常规所认可的参照标准,让当代人在比较与筛选中明确其研究对象,并在新旧艺术现象的差异中思考新对象的艺术特征与价值何在。  相似文献   

20.
在比较和分析庄子的“逍遥游”和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观的基础上,这两种游戏的本质得以廊清,他们与形而上学的关系因而彰显:用“出世”的“逍遥”,庄子达到了他追求维护“形而上”“道”的目的;回到在世的“生活形式”,维特根斯坦成对“形而上学”进行了扬弃和积极的治疗。有趣的是,“出世”和“回到生活”都是通过“游戏”的途径来完成的,文章从而指出:(1)“游戏”理论在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2)必须辨证地看待庄子和维氏与行而上学的联系;(3)通过本研究,可以管窥到中西古今哲学存在着共通和继承的关系。毫无疑问,研究庄子和维特根斯坦的“游戏观”加强了对话性这一哲学本性,对中西古今哲学的互动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