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2005年夏,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等单位,分别对初头朗镇三座店遗址、上机房营子遗址和上机房营子西梁等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并由此拉开了阴河两岸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考古发掘的序幕。文章拟就以上三处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考古发掘的收获,并结合以往考古调查和试掘的资料,对阴河、英金河流域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的分布规律、营造方式、功能及起源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赤峰上机房营子石城址考古发掘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40年代—90年代,考古工作者通过对阴河中下游及英金河流域的考古调查,共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址80余座。但以往的工作多为考古调查和试掘,调查者将石城址及城址内的石堆建筑均定为夏家店下层文化。2005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赤峰初头朗镇上机房营子石城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此次考古发掘的最新成果表明,石城址发现的石堆建筑为夏家店上层文化墓葬。这一考古发现,为研究石城址及与之相关的其他石建筑的年代和性质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的内蒙古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与墓地发掘报告——《大甸子》,于1996年3月由文物出版社正式出版,在全国发行。这部著作共60余万字,有图版46幅,墨线插图百余幅,由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琪先生作序。 《大甸子》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关于1974—1983年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大甸子发掘的、全面揭示夏家店下层文化聚落遗址和墓葬的发掘报告。该文化属于燕山南北早期青铜时代遗存,距今约3600年左右,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夏代。在发掘中,揭露了一处有夯土围墙和壕沟围绕的居住遗址,以及有804座墓葬的完整墓地。这处大规模的墓地,反映了各个家族的不同茔域,以及同一茔域中不同墓葬之间存在的等级差别。在发现的数  相似文献   

4.
元应昌路遗址应昌路(当地蒙古人俗称巴尔斯浩特)故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湖西畔,东距旗所在地经棚镇约80公里,西南距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境内的元上都故城约150公里。据《元史·列传》载:至元七年(1270年)按陈孙斡罗陈万户及其妃囊加真公...  相似文献   

5.
魏家窝铺遗址是内蒙古目前发现的规模较大、保存最完整、发掘面积最大的红山文化时期的聚落址。2010年发掘获得的资料显示,魏家窝铺遗存不仅保留着以筒形罐为代表的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传统,还接受了来自燕山以南地区的后冈一期文化和庙底沟文化的影响。魏家窝铺2010年的发掘揭示出了一个环壕聚落的扩张和兴衰历程,属红山文化的首次发现。魏家窝铺聚落布局既有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房址成排分布的特征,也可以看到华渭文化区环壕聚落的区域中心单元的影子。2010年发现的房址内部结构方面的资料为进一步研究红山文化相关问题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6.
大地湾遗址位于甘肃省秦安县五营乡邵店村东侧、清水河南岸的第二、三级阶地及缓坡山地上,分为山下(河边台地)和山上两部分,总面积近100万平方米,现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地湾遗址是1958年甘肃省第一次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1978年经甘肃博物馆文物工作队(今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再次复查后,列为省重点发掘项目之一,同年7月,由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和秦安县文化馆组成大地湾发掘组,开始进行大规模发掘,至1984年8月告一段落。总揭露面积达1.37万平方米,清理出新石器时代的房屋遗址250多座,烧陶窑址40座,墓葬79座,灰炕340个,壕沟8条,共获得出土文物近1万件。大地湾遗址发掘出的木碳标本,经C14测定,其最早年代距今7800年,最晚距今4800年,长达约3000年的古文化遗存。遗址的文化内涵主要分为五个时期,即大地湾一期(前仰韶,7300——7800年)、仰韶文化早期(6000年)、仰韶文化中期(5600——5900)年、仰韶文化晚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乌审旗境内首次发现中古时期赫连勃勃大夏国墓群及一方刻有53个汉字的纪年墓志铭。这批古墓分布于乌审旗南端的毛乌素沙漠之中,西距赫连夏国的都城统万城遗址16公里。此次发掘清理的墓葬共为5座,均为大型洞室墓。一号墓中出土的刻有大夏二年(420年)建威将军、散骑将军、凉州都督、护光烈将军、北地君、将作大匠、凉州刺史、武威人  相似文献   

8.
2007年7月—10月,由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师生对沈阳市道义青铜时代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田野考古发掘。道义遗址位于沈阳市沈北新区道义街道办事处郭七村北,地理坐标北纬41o55′17.3″,东经123o24′38.2″,海拔53米。遗址东西长720米,南北宽410米,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此次发掘面积共1700余平方米,发现了大量的遗迹和遗物,其中属于新乐上层青铜文化时期遗迹有灰沟12条,灰坑39个,房址2座,墓葬2座。遗址中灰沟大多呈东北—西南走向。沟多为口大底小,剖面多呈倒梯形或“V”字形,有些沟的底部还发现有一条或两条小沟…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试论内蒙古赤峰市及辽宁广省西部新石器时代遗存的相关问题》一文中谈了对兴隆洼文化、富河文化及红山文化的一些看法,可意尤未尽。现敖汉旗赵宝沟一号遗址和小山(兴隆洼Ⅳ号)遗址的挖掘材料也已发表,愿再陈浅见作为前文的补充。 1、60年代以来我国史前考古的进展,打破了黄河流域是我国远古文化唯一源泉的传统观念。人们逐渐认识到史前文化没有呈现出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四外发展的势态,其源头不止一个,并各有各的系列。它们几乎平行发展起来,至一定阶段渐渐出现不平衡,才使黄河流域率先跨过了文明的门槛。  相似文献   

10.
位于祖国北疆的内蒙古地方,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为各族人民的祖先生存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考古发现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河套人,大窑文化以及扎赉诺尔文化的遗存。新石器时代以来,在内蒙古地区则分别出现了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和大口一、二期文化。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绚丽多彩的原始文化,不仅说明了早在石器时代内蒙古地区就有人居住,同时也揭示了和祖国内地有着历史久远的联系。 自有文字的殷商时代起,甲骨文就有关于“鬼方”、“土方”、“舌方”的记载。据考证:鬼方故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土方、吉方的活动地区则在今山西、陕西北  相似文献   

11.
位于罗布泊西南荒漠中的小河墓地,上世纪初由罗布猎人奥尔德克首次发现,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进行首次调查发掘。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2年底开始了小河墓地的考甫工作,当年发掘墓葬4座;2003年12月至2004年3月发掘墓葬33座,调查小河流域遗址点22处;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合作,在沙漠腹地连续作业近半年,发掘墓葬130座,  相似文献   

12.
秦安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安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以北的葫芦河中下游,距天水市54公里,面积160113平方公里,人口55万。秦安历史悠久,文化发达,素有“羲里娲乡”之称,八千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这里已发掘仰韶、马家窑、齐家等文化遗址60余处,出土各类文物1万余件,属国家一级文物达几百件。现天水市五县两区有三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安就占有两处,一处是堪称世界奇观的新石器时代大地湾遗址,一处是元代建筑兴国寺。其它各时代的古遗址、古建筑、名胜以及自然、人文景观分布较多,以古老文明为特征的旅游资源比较丰富。开发秦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宣…  相似文献   

13.
王倩倩 《青海社会科学》2013,(5):156-159,181
金禅口遗址位于青海省互助县加定镇加塘村金禅口社西侧大通河南岸的二级阶地上,2012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发掘,发现了齐家文化房址5座、灰坑15个、墓葬1座、窑址2座,出土遗物丰富,有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该遗址的发掘对研究大通河流域的齐家文化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4.
藁城台西商代遗址的发掘,为商代考古研究提出了很多新课题,可以说是集中反映了冀中平原丰富多彩的文化面貌,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注意。举世文明的安阳殷墟,经过五十多年的发掘,正象一些学者所形容的那样:“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在世界文化宝库中放射着绚丽的光辉。” 台西遗址到1975年为止,所发现的房子除两座(F_(10、11))为半地穴式外,其他12座均为地面建筑,且保存较好,有的山墙保存达3.38米,呈“圭”字形,基本保存了原  相似文献   

15.
赤峰市属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市,位于内蒙古东部,三面群峰竞秀。这座“世界幅员最辽阔的城市”,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自古就有“塞外锁轮”之说.赤峰市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华第一龙的故乡,赤峰市的辽上京遗址是辽王朝最早建都的地方,也是中国北方最早的王城,因而有“北方王朝”第一都的美称.近年来,赤峰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较高的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国卫生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生态建设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6.
<正>由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立新教授任首席专家,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为主要依托单位的课题"吉林大安后套木嘎遗址的发掘与综合研究",获2015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项目编号:15ZDB055,资助经费80万元)。  相似文献   

17.
1992年12月至1993年元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新疆洛浦县山普拉汉晋时期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古墓18座,采集、出土文物千余件,其中成形器物近600件。经多年努力,现已基本整理完成。该墓地出土文物丰富多样,反映出汉晋时期这一地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情况,以及繁荣的丝路经贸与文化交流景象,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现就本次发掘情况作一介绍。墓地概况 山普拉墓地位于和田洛浦县山普拉乡西南的戈壁滩上,西临和田河 的东支玉龙喀什河,南距洛浦县城14公里。整个墓地由若干相互独立 的小墓地组成,东…  相似文献   

18.
我国已故著名考古学家苏秉得老先生,在其遗著《中国文明起源新探)}(1997年·香港商务印书馆)中,对于内蒙古地区的古代文化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以及中国古代国家形成过程中的贡献,给予了完整的论述和高度的评价。在分析了中国古代近万年的历史发展总趋势后,苏先生提出了“三部曲”和“三模式”的理论,即: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从“古国”到“方国”再到“帝国”的三部曲;中国古代国家的发展有三种模式,分别为:1,原生型(指内蒙古的红山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2,次生型(指中原地区的以夏商周三代为中心,包括之前的尧舜,其后的…  相似文献   

19.
邵家棚遗址位于安阳市殷都区原邵家棚村中和村北,2019~2021年进行了发掘,总计发掘面积约6 500平方米。此次发掘共发现商代大型房基3处(18座)、车马坑4座6车、墓葬20多座及大量的灰坑、窖穴、道路等,出土了一大批商代青铜器、陶器、骨蚌器、车马器等。邵家棚遗址位居殷墟南区的中心位置,遗址分布密集,各类遗迹保存较完整,是近期殷墟南区考古的一次重要发现,为研究殷墟遗址的范围布局、文化内涵、生产业态、聚落形态、社会结构等提供了新的丰富资料。  相似文献   

20.
山东泗水尹家城遗址的新发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先后于一九七三年三月和一九七九年十月,在山东泗水县尹家城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这处遗址文化堆积较厚,包含的时代以典型龙山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为主,二里岗文化晚期、殷墟文化期(青铜文化)的遗物也有发现。龙山文化层出土大量的骨、石、蚌质生产工具和以陶器为主的生活用具。在距地表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