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渭清 《社科纵横》2005,20(4):160-161
苏轼一生与《庄子》有着极深的渊源,具体表现在:一、在文本形式方面,苏轼把《庄子》中的寓言、典故、语句纳入自己的文学创作,并学习《庄子》的句法,暗引庄子的格言,使作品显得活泛而妙趣横生;二、在行文、构思方面,苏轼深受《庄子》创作风格的影响,形成了幻化多变、奇诡恣肆、化虚为实、虚实相生的创作风格;三、在艺术境界方面,苏轼追求《庄子》式的拙朴、雄浑的诗境。  相似文献   

2.
吴媛媛 《学术交流》2007,(2):155-157
比喻是一种古老而又长青的修辞方式,宋代文学家苏轼在艺术审美上追求自然,因此在其诗文中用比喻就颇为习见。以诗为词创作风格,使词的比喻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苏轼词的比喻开阔而新奇。所谓开阔是指其词中的比喻方式多种多样,且比喻的本体、喻体关系多样,所谓新奇是指比喻取象视角与比喻意象营构的创新。异彩纷呈的比喻再现了他潇洒自如的气度、乐观博大的情怀,也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相似文献   

3.
刘素英 《唐都学刊》2005,21(5):128-131
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他的诗文创作及其艺术观念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认识和把握苏轼的艺术观念,并揭示这种观念形成的文化原因,探索苏轼在他的时代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对现代人生的价值取向与创作亦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4.
周仲强 《社科纵横》2009,(9):88-89,99
苏轼的诗生动活泼,集新、妙、奇、理于一身,代表了宋诗的发展水平。阐述苏轼诗歌创作风格和艺术风格的研究文章多而又多,但探究苏轼诗歌的妙理则很少,本文从构思、立意、意境等几个方面分析苏轼诗歌所蕴涵的妙意,可以让我们更为全面地了解苏轼诗歌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试论"苏子瞻于四学士中最善少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铭 《唐都学刊》2002,18(2):84-88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曰 :“苏子瞻于四学士中最善少游。”其原因可从两方面寻绎。从思想性格来说 ,晁、张初入“苏门” ,正处于尚未成熟的青年后期 ,与苏轼建立的是一种纯粹的师弟关系 ;秦观的情况则与黄庭坚类似 ,拜师苏轼以思想性格的相融相契为前提 ,处于亦师亦友之间 ,比较而言 ,相契程度仍有深浅高低之别。其次从交往频度来看 ,元丰元年至八年间 ,苏、秦五次相聚 ,在不曾相聚的日子里书信、诗文往来频繁。而在此期间 ,黄庭坚、晁补之、张耒与苏轼的交往则十分稀少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下狱、贬黄州之后,因经历了死亡的体验和威胁,其人格与此前有了截然不同的变化。结合自己对死亡的体验,他重新理解了佛教和庄子,摆脱了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命运的困惑,对世事和人生达到了一种真正彻底的了悟,诗词也才出现了旷达的风格。苏轼人格的这种变化,除受佛老影响之外,白居易和陶渊明的人格对其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7.
“防人歌”用朴实无华的语言,描写了防人们对家乡与亲人的思念,表达了早日返乡与亲人团聚的祈盼。既然是描写戍边将士的歌,理应慷慨激昂,充满豪情,但“防人歌”却情真意切,一唱三叹,与一般的送别歌、相思歌极为相似,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研究这种风格形成的原因,分析这种风格的艺术特色,既有助于我们了解古代日本和歌的特点,也有助于我们了解日本历史与日本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8.
甘生统 《学术交流》2024,(3):170-180
现存的苏轼海外诗文集有十多个版本。这些版本根据流传情况大致可分为“居儋录”和“海外集”两系。一般以为,前者的首本为陈荣选编《苏文忠公居儋录》,后者为樊庶编《苏文忠公海外集》。戴熺编《宋苏文忠公海外集》进入研究视野后,改变了这种认识。该本编于陈本后樊本前,是联通“居儋录”系与“海外集”系的中间桥梁。该本保存了陈本的很多面貌,同时又作为底本影响了樊本,在苏轼海外诗文保存及海外传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北宋后期的党争对苏轼的政治热情造成严重打击,苏轼的佛教信仰逐渐抬头,华严宗的平等空观则极大消解了苏轼的忠君观念,使之逐渐游离出儒家思想的范域而趋向庄禅,从而与陶渊明纵浪大化的自然心性产生共鸣.柳诗虽亦为苏轼所欣赏,但其清峭的风格与苏轼晚年平和淡泊的心境越发疏离,因而并不能与陶诗等量齐观.苏轼和陶而不和柳反映了苏轼晚年文化心态及审美趣味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折射出北宋后期士人入世精神的衰颓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中晚明江南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社会生活的重大变革。城市化因素和区域文化双重作用改变着各个阶层的主体结构与精神生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化思潮的演进,左右着文学生产与消费走向。以"皇甫四杰"为例,他们用诗文记录了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变革的诸多细节,特别是社会心态、现实矛盾与精神问题;城市化因素也给他们的文学活动、精神面貌、审美意识及诗文的主题题材、语言风格、体裁样式等方面带来新质。  相似文献   

11.
王璐 《生存》2020,(10):0088-0088
苏轼被一帮嫉妒文采的小人所诬陷身陷“乌台诗案”。苏东坡的人格是高贵的,即使那些小人步步为营,他不是让小人收拾的服帖乖巧,而是去寻找自己。《苏东坡突围》是余秋雨对苏东坡文人品格的高度肯定。《苏东坡突围》从语言艺术角度来看,余秋雨的语言风格多样新颖,修辞的使用是他散文的一大特点,我从“赞苏轼”和“贬小人”两个方面,来分析《苏东坡突围》的修辞艺术。  相似文献   

12.
杨许波 《社科纵横》2014,(12):126-129
苏舜钦一生以经邦济世为志,故其为文主张归于道义,而道与义的惠泽又应及于民物,反对空言,主张为文切事致用。诗文皆主复古,于文提倡韩柳古文,论诗则继承《诗经》传统。风格上提倡豪迈雄放,又不废平淡,行文重自然,反对雕琢。他的诗文创作很好地实践了这些文学主张,促进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南宋诗坛四大家之一的陆游尤其推崇苏轼的文章气节,尊之为千古正统.他对苏诗熟读暗诵、精心研索,这些深刻的感受与体悟为其取法苏诗提供了内在可能.从陆游的诗歌实践看,他不仅从字句上模拟苏诗,也从风格上进行追摹,特别是陆游的七古,雄豪逸丽、气高格畅,尤得力于苏诗.陆游之所以如此精心读苏、学苏,既有师友渊源之助,也与他本人继承苏轼“以气为主”的理念以及天性才分与苏轼相近有关.  相似文献   

14.
豪放中见含蓄达观处露幽怨——重读苏轼《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张崇琛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些作品是需要反复阅读才能真正体会其中的意蕴的。最近重读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一诗,就有这样的感觉。苏轼之为人素以达观闻名,其诗作也以豪放见称,但实际上,人的心态(尤...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个诗人,苏轼一生写下了大量的诗歌,在思想境界和艺术手法方面大量创 新,别具风格,独树一帜,形成了个性特征非常鲜明的“苏诗”。大量的诗歌实践,使得苏轼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得“个中三昧”,从而提出了一系列具有个人特 色的见解。 同他在散文创作方面的见解一样,苏轼认为诗歌创作应该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诗人 应有所感而发,有所为而作。他在《南行前集叙》中说:“山川之秀美,风俗之朴陋, 贤人君子之遗迹,与凡耳目之所接者,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之咏叹。”苏轼认为,把个 人在思想感情方面对于客观现实的复杂感受加以反映,这就是诗…  相似文献   

16.
一、苏、辛词风总述宋代词坛 ,历来“苏辛”并称 ,因为他们分别开创和推进了豪放词风。我们知道 ,晚唐五代 ,诗、词正式分流。但直到北宋苏轼之前 ,人们习惯以诗体为尊 ,以词体为卑、为“艳科小道” ,只用来表现男欢女爱、羁旅离愁等不甚正规的主题。北宋诗文革新运动虽一度打破这种局面 ,并推出几首初具豪放倾向的词作 ,如范仲淹《渔家傲》、王安石《桂枝香》、欧阳修《朝中措》 ,但总体来说 ,类似的作品寥若晨星 ,未能引起人们广泛的重视。真正把诗文革新运动深入到词的领域 ,并“指出向上一路 ,一新天下耳目”(王灼《碧鸡漫志》)的 ,不能…  相似文献   

17.
现存宋元"说参请"话本多与东坡有关,现存苏轼的诗词文赋中有相当丰富的涉及禅理、禅趣、禅悦、禅戏的内容;东坡与佛门有深厚渊源,其诗文将人生体悟与佛理参悟会通融合,引起从佛门到俗众的推崇与喜爱,其丰富的人生阅历,一系列关涉禅理的著述以及相关趣谈,应为宋元"说参请"僧尼、艺人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刘将孙的文集《养吾斋集》,对刘将孙的生平仕履进行了考辨,揭示了其中年出仕、晚年蹭蹬的仕宦经历;对刘将孙的文学思想及诗文创作成就进行了总体的研究,认为刘将孙论诗主"性情"与"辞达",有纠正江西流弊的意义;其散文风格畅达奇崛,诗歌风格多样,作品开"铁崖体"风气之先。  相似文献   

19.
李惠霞 《社科纵横》2004,(4):118-119
徐志摩为人为文的风格 ,语言的华彩、夸饰的造句直接构成了他诗文的外在美 ,与之澎湃的内在激情相匹配 ,俨然是一个洒脱不羁、放浪形骸的浪漫才子的“亮相’。《再别康桥》带有诗人柔和飘逸的风度 ,与诗人的感情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20.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进行地理知识的探究。在学习中,经常让学生体验到思维思考的快乐,智慧创新的火花,才能使学生在爱思考中常常体验学习的快乐,使学生爱学习,会学习,自觉自愿快乐学习,使学生在各方面健康成长,使教与学相辅相成,良性互动,合作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