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王旭 《理论界》2008,(8):135-136
我们要为歌曲配置更优美的和弦,使音乐更流畅,这就要用到各种变化和弦。关于变化和弦在经典和声学里有复杂的一套理论,这些理论是有实际意义的。本文就传统和声中的变化和弦在流行和声中的运用展开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3.
和声是音乐要素之一,它结合着旋律、调式、节奏、织体、配器、音色、复调等,而具有明确的表现作用。和声听觉是视唱练习课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是视唱练习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纵向听觉与横向听觉的综合体现。它对听辨分析实际音乐作品提供了很好的桥梁。本文作者立足教学实践,系统分析了和声听觉感知的标准,提炼出和声听觉培养、训练的有效方法、途径,对音乐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巴赫的复调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和声内涵、旋律的不间断性和单纯性及复调音乐与主调音乐的区别三个方面研究了巴赫的复调音乐 ,阐明了复调音乐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印象派音乐的创始者-德彪西的钢琴独奏曲《金鱼》在和声、踏板、旋律、音响等几方面独特表现手法的分析,论述了德彪西独具特性的创作风格,同时让人们对印象派音乐的钢琴作品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6.
笙是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是古代八音乐器之一。笙的多声部有着与其他乐器不同的特点,并有创新意识,就这点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分析一下:笙的笙簧数量的发展;笙的和声的发展;笙乐曲的复调发展。从而论述笙音乐的丰富性,以及笙在多声部发展上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吴晓娜 《理论界》2006,(10):176-177
《老校长之歌》是一首前所未有的唱校长的合唱曲,它的歌词内容深刻、丰富;曲式独特,旋法讲究;合唱编配精当。词曲合一,表情达意,从音乐形象的设计上说,是十分成功的。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师声乐选修课教学的目的不应仅是练习唱歌,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发声技巧和演唱艺术。本文着重研究普通高师声乐教学的方法及探索教师科学用嗓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宋洋 《阴山学刊》2012,(6):120-124
作为一件伴奏乐器,手风琴被运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是其他乐器无法相比的。风琴即兴伴奏是一个整体素质展现的过程,扎实的手风琴键盘基础是即兴伴奏完整体现的前提,要对乐曲进行全方面的准确的分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国立中山图书馆收藏有清抄本《卫藏和声集》,题下署"甲寅"字样,诗题下分别署"希斋"、"太庵"字样,鲜有学者注意到此集。此集系乾隆五十九年和琳、和宁在西藏任职期间的唱和之作。二人唱和频次之高,在少数民族作家中罕见。唱和之作在题材内容、艺术特点上也有较为鲜明的特征,具有一定的文学史意义和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1.
12.
李海冰 《云梦学刊》2011,32(2):112-114
《梦幻曲》选自舒曼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第七首,是全套作品中最为经典、流传最为广泛的一首。乐曲有着宽广如歌的旋律和诗一般的意境,其主题性格鲜明、发展手法简洁、和声调性布局巧妙而精致等,再现了乐曲如诗的意境和如梦的情愫。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刘邵《人物志》是在汉末人物品评新潮中发展起来关于知人、用人的一部理论研究著作,它不仅涉及到人的资质、仪容、才能、性格,同时还反映出人的品评是由道德判断深化为既重道德判断又重才性容止鉴赏的探寻.其内容囊括哲学、道德、思想、政治兼容儒、道、法、名理诸家.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人才学著述,该书在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人才品评价值走向的同时,近世又引起美国、日本等国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苏慧霜 《云梦学刊》2008,29(3):38-44
明代李梦阳出于复古心态反思唐代赋学而提出"唐无赋"之说,实则忽略了有唐一代辞赋的发展.宋本《文苑荚华》的《杂文·骚》类辑录骚体赋四十二篇,又《杂文·问答》亦辑录九首骚体作品.数量虽不是最多,但骚情意绪,愁思郁结,正是唐人对楚辞骚体形式的再创与延续.其中更不乏对屈原的惋惜与追念,如柳宗元作《吊屈原》、刘蜕作《吊屈原辞》均是对屈原其人的直接伤悼与追惜.  相似文献   

19.
五四时期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震荡期,商会的发展演变也随之逐渐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首要表现是这一时期许多商会的换届改选出现了以往少有的新变化.透过无锡商会1919年的换届改选可以看出,在其他许多领域中普遍存在的所谓"新""旧"之争,在商会内部也开始有所反映.但无锡商会此次改选的结果表明,商会内部的这种"新""旧"之争有其自身特点,两派并非始终完全处于对立,最后是以新旧两派调和的方式结束纷争.这一时期某些商会的换届改选风波,虽在短期内影响了商会正常会务的开展和职能的发挥,但从长远看"新派"力量的增强却又使商会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因而也有不可忽视的正面意义.  相似文献   

20.
"知情权"的基本含义是公民有权知道他应该知道的事情,国家应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尤其是政务信息的权利.这一概念是由美国新闻界首先提出来的,并在其推动下,得到广泛传播.在与政府保密行为斗争的过程中,美国新闻界通过出版论著、建立组织,将"知情权"由一个概念、宣传口号发展成为影响深远的"知情权运动",进而推动美国国会通过立法确保这一权利的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