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自由化与中国金融改革的深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一个放松管制的金融自由化时代已经到来。在全球金融自由化和中国已经加入 WTO的情况下 ,中国如何把握住机会、加快金融改革开放、融入国际社会主流 ,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一、国际金融自由化的进程金融自由化是从上世纪 70年代兴起并呈迅猛发展态势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有意或无意地参加到这一进程中。由于经济基础以及相应的金融制度的差异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具有不同的特征 :发达国家先后放松或取消对利率、分业经营和资本市场的管制 ,使本国金融业发展进入了较为… 相似文献
2.
3.
4.
利率与储蓄关系:金融深化论者的角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金融深化论者关于利率与储蓄关系进行的理论和经验证据上的研究作一文献综述,以期为研究中国利率市场化以及中国居民储蓄的利率弹性的学者提供某些证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5.
中国转轨经济中的金融压制与金融深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发展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众多发展中国家在走向工业化道路过程中,实行了金融压制政策,从长期观点看,抑制了经济增长。我国在转轨经济中的金融改革,并未走出金融压制,利率、汇率管制及信贷配给制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效应逐步显现。面对加入WTO后的国际金融竞争,金融深化成为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惟一选择。 相似文献
6.
一、继续深化金融改革的起点在经历了几次宏观经济波动特别是经过近三年的治理整顿之后,人们已由对改革的巨大热情转为更为深层的理性思考。在设计、思考、探索新一轮改革方案时,认真总结前一时期改革实践的基本经验,深刻认识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始终是推进改革的必要前提。综观十多年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总结的: 1、金融体系已改革成为国家筹措建设资金的主渠道,支撑着国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改革前的1978年,全国银行总的资金来源为1876.5亿元,其中各项存款为1134.5亿元。十二年以后,1989年银行资金来源达13562亿元,其中存款达9013.9亿,增长了7.2倍。1979年银行 相似文献
7.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居民储蓄呈平稳增长态势,高储蓄能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但居民储蓄的过度增长,会造成储蓄资源的相对过剩,如不能对"过剩"的储蓄存款加以引导分流,势必造成损失和浪费,从而影响国民经济的顺畅进行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笔者通过对储蓄高增长的原因、正负效应的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10.
任何成功的改革都有一种内在机制补偿着改革进程中的成本付出或利益损失 ,从而在客观上成为支撑社会结构变迁的内在整合力量。本文从金融角度出发 ,对中国“三位一体”的运作机制进行了分析 ,认为中国经济改革推进是在货币化收益、国家垄断信用和非国有经济金融剩余创造“三位一体”的维持机制支撑下前行的。同时 ,认为这种维持机制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 ,并提出未来改革维持机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朱雯婷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2,23(4):78-8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金融体制改革却进展缓慢,金融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都需要金融发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我国金融改革必须加快步伐,解决结构中的深层次矛盾,才能促进金融发展与经济改革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一,储蓄——投资过程中金融中介的功能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金融媒介储蓄——投资过程主要采取三种形式:第一,资金最终需求者(如企业)直接向资金最终供给者(如家庭)出售初级证券;第二,资金最终需求者向货币性金融机构借款,资金最终供应者得到货币性金融机构发行的货币;第三,资金最终需求者向非货币性金融机构借款,资金最终供应者获得非货币性金融机构发行的非货币间接证券。本文所述的金融中介是指通过各种机构和各种工具来媒介基本储蓄者和基本借款者之间的资金运动过程。金融活动的出现必然会使储蓄和投资分离为两个相互独立的职能。由于投资和经营机会在经济单位之间的分布是不均衡的,这样储蓄与投资的分离对经济增长会起积 相似文献
13.
在理论上我们已论证了这样一种储蓄变动社会结构分析模型:居民储蓄变动是社会结构的复合函数.社会结构是社会活动、社会关系和社会调往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地位。主要包括人的行为、群体关系、家庭类型、生命周期、社会心态等社会性变量和户主收入、资产存量等经济性变量相成.本文依此楼型,1978-1994年有关统计数据,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居民储蓄变动,作社会结构因素影响实证分析,以期揭示中国居民储蓄变动的社会结构影响的变化规则。一、中国居民储蓄变动的社会经济特征从1978年以来,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这种社会经济制度的变… 相似文献
14.
九十年代是国际金融业极为动荡的一个时期。1992年的欧洲货币危机,1994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1997年初爆发的席卷全球的东南亚危机,为国际金融自由化和一体化蒙上了一层阴影。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与深化如何调整其步伐,对加入世贸组织的作用又该怎样重新定位,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发生在90年代的几次典型的金融危机,寻找国际金融在全球一体化大趋势下必然存在的局限,为我国的金融货币化和改革开放提供预警。作为比较对象,本文选择了1992年的西欧货币危机,其中主要是意大利和英国… 相似文献
15.
16.
储蓄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变量 ,其增长形态是一个自然渐进的过程 ,与经济发展、国家经济金融政策、居民收入水平、利率、物价、消费等密切相关。对储蓄变动的实证分析 ,可以揭示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一些矛盾 ,并籍以探求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18.
文章首先提出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势在必行,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利条件,指出我国现行利率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式选择、切入点、总体思路及相关的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9.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之一。而作为基础变量因素的人口问题则严重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21世纪中国将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人口老龄化这一世界性的问题不仅将彻底改变当前的人口年龄结构,还将改变储蓄存款等固有结构和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金融改革与金融模式选择武静清一、中国金融的历史模式及其演变1—1中国的金融体系。从建国伊始迄今至1994年,中国的金融体系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建立、发展和不断完善。1949—1978年的29年间,中国的金融体系基本上是在中国人民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