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便于从理论研究和外贸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论证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外贸运作机制,我们需要作如下两点假设:第一,假设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已经完成,即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变型已经完全到位,国家计划、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已经完全到位.第二,假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行政体制改革的任务已经完成,即完全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治、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
作为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外贸体制改革对于促进我国的对刘开放,加快建立市场经济计制进程,已经和必将继续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历程我国最初的外贸体制是五十年代参照原苏联的律式,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和单一的产品经济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对川实行开放一对内搞活经济力针的贯彻和经济体制改革扩不断深入,对外贸易体制出进行了一系列的渐进式的钞革。其中比较重大的改革,$~次是1988年的以“三项控标承包、大部分外贸企业I放地方管理”为特征的改革第二次是…  相似文献   

3.
利率市场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金融市场发育不成熟、理性市场经济主体没有形成或者缺乏合理退出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本文在总结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意义与现状、阐释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各方观点的基础上,重点探析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实施途径;以期对促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科学实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自由竞争与宏观调控,是紧密相联、相互交织、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市场机制的完全有效性只有在严格的假说条件下才成立,因而使政府干预成为必要。也就是说,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内在的缺陷。因此,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之时,我们不可单方面的夸大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而一味排斥政府对经济的调控作用。寻求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有机结合,使得政府干预及时纠补市场失灵所带来的弊端,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也是国家引导、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果国有企业自身不能实现市场机制,政府也很难利用其他手段实现社会政策目标,因此,加快国有企业的经济体制改革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存在的弊端,国有企业在发展中也有不少积弊,在改革开放中也遇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变革中,国有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以上情况,本文就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谈市场农业     
改革十几年来,市场这个词见诸报端、书刊、广播、电视、文件、讲话的频率极高。但是,怎样理解和用好市场这个重要概念,还需要进一步说明。我个人认为,应有这样四个含义:一是指一种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无论是工业、农业,还是其它经济部门,都应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下求进步,求发展。这里我谈的市场农业问题,主要是讲农业经济的体制问题,或者说,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发展农业的问题。二是指经济调节或调控手段。如市场机制、市场调节,就是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的作…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正在向全方位、深层次的方向发展,现已进入攻坚阶段。当前的关键和核心问题,是改革传统的国有外贸企业产权制度、理顺产权关系,以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保证和促进外贸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目标已明确地设定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制度”,这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改革目标相一致的。我国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他市场经济体制必定有着很大的区别,因而我国的自由贸易制度也必定有其独特的色彩。本文主要探讨两个问题:自由贸易与国内产业保护的关系,以及中国自由贸易制度的主要特色。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我国利率一直处于管制状态,而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管制利率显然滞后于我国经济市场化进程,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刻不容缓。本文分析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对目前经济形势下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所需条件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利率市场化是由市场决定利率,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可以从两个角度理解:从市场角度着眼,利率市场化是指政府完全或部分放弃对利率的直接管制,使利率由金融市场上资金的供求关系决定,按价值规律自发调节,上下波动;从制度角度出发,利率市场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中央银行根据现实经济环境、经济政策要求,通过在市场机制调节下的利率政策效应来影响和促进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率改革步伐正在逐步加快,在管理机制、利率水平和利率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利率市场化即金融交易主体享有利率的决定权,利率的数量结构、期限结构和风险结构由市场自发选择,政府享有间接影响利率的权力.我国改革开放已进行20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目前绝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已基本上实现了市场化.但利率改革除在同业拆借市场等少数领域有所动作外,至今未有实质性进展.利率改革的滞后,影响着我国其他方面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我国外贸体制的改革,今年已进入了改革其经营主体──外贸企业内部经营机制为重点的阶段。其目的,是通过转换企业内部机制,使企业生产力资源达到最优化配置,与市场经济规律相吻合,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备自主发展的能力。下文就外贸机制改革的有关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重大突破和发展,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那么,中国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与以前我们所说的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一种什么关系,这是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必须明确的问题。对此,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和理解。市场经济,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国际化的客观需要,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的形式和方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的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市  相似文献   

14.
高广亮 《决策探索》2002,(11):38-39
一、国企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成就非常显著 国有企业改革已进行了23年,改革的进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前为第一阶段,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在坚持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前提下政府向企业放权让利,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和市场调节的范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之后,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了以制度创新为主的新阶段.从总体上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基本确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已开始发挥基础性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也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从而为我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明确了改革方向。国有企业如何适时地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转换企业的经营机制,改革企业的实现形式,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是使社会主义公有制发挥出其内在优势,使我国经济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关键环节。对此,我们认为以下几个问题需要在理论上予以明确。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经济体的增长动力,关键取决于其市场经济活力。如何释放市场的活力?市场机制是配置资源的基本工具,其活力决定着资源配置的效率。加快市场化改革,进一步释放市场机制活力,将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首先,准确发现市场机制潜在的活力中国改革开放35年的发展进程,就是市场机制活力不断释放的进程。有研究表明,1997-2007年,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平均1.45%。市场化改革推进了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这一时期全要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化步伐的加快,我国政府职能暴露出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存在着与市场经济体制诸多不适应之处。当前我国政府要推动治理机制的改革和完善,促使政府职能进一步适应市场化改革的需要,通过消除过多行政干预市场的职能,凸显出服务社会、服务经济、指导经济的政府功能,实现由市场机制来配置社会资源、调节社会经济的作用,在根本上加快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深化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民族振兴。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生在古老中国大地上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无疑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广泛、持久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城市国有企业改革,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改革,从经济领域的改革到科技、教育及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的改革,国家的社会政治生活发生了一系列翻天覆地的喜人变化。这一变化突出表现在,20多年来,我国生产力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商品短缺状况基本结束,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中日益明显地发挥着基础性作用,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一、四大动力加速2003年中国经济发展 2003年的经济发展动力首先来自市场化,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各种所有制企业在"十六大"精神的鼓舞下,都将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增长空间.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务实政策将促进民营经济更趋活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电子政务建设中政府行政流程的再造将大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以适应市场化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运行要以市场为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是完全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现代市场经济是有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史表明,凡是市场经济搞得好的,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的工业化国家,都非常重视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相对落后,经济发展不平衡,市场发育程度较低。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更应当重视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今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和经济改革的需要,做出了加强宏观调控的重大决策,这对保证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实现新旧体制的顺利转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加强宏观调控是解决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需要。今年以来,全国各地抓机遇求发展的积极性进一步高涨,国民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