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代浙东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有特殊的、重要的地域意义和风格意义,在浙东学术史上有重要地位。文章依历史发展和风格演变为序,综述古代浙东书法的发展概况,突出其两个辉煌时期和四座高峰。同时对古代浙东书法的特点进行评介。  相似文献   

2.
本文梳理了清代前碑派碑学理论发生的士人心态根源和时代学术背景,展示了碑学理论的建构过程:从顾炎武的开派示范到碑学审美理念的提撕以至书法史的重新清理。标举其钩深致远、返本开新的学术志向以及对书法历史资源沉实筛选和冷静清理的学术气质。继承发扬这种人文学术品格对于当下的书法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北魏书法处在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时期。魏碑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书体。北魏书法对后世书法有巨大影响 ,以至形成了书法史上的一个风格流派碑学书风。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喧嚣躁动的书坛上 ,搞书法创作的人越来越多 ,甘于寂寞从事书法理论研究的人越来越少 ,而既长于书法实践又长于书法理论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在这个优秀的小群体中 ,文师华教授是其中出色的一位。《书法纵横谈》是文教授 2 0余年来书法实践同理论研究的结晶。洋洋洒洒的 2 3万字中 ,流淌着他对书法艺术的理解、思索、创造 ,凝聚着他踏实、严谨、从容的治学精神。该书着重对中国书法的美学特征、古代书法史、书法理论史以及中国书法的现状和未来进行了研究 ,既有对现有的研究成果合理的借鉴 ,又不乏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中国书法的美学特…  相似文献   

5.
伴随20世纪以来先秦楚地各类激动人心的考古发现,楚书法成为了其中令世人瞩目的文化现象。大量出土的金文、简帛、玺印、货币、封泥、漆书、刻石等等,在世人面前展现出一个丰富多彩、浪漫清奇的楚书法艺术殿堂,形成了一种史无前例的楚书法文化热。在这一文化热潮中,祖龙是以学者、书家的双重身份,对楚书法进行系统理性思考的第一学者。2013年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楚书法史》更证明了祖龙在该学术领域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6.
广西美术出版社正在出版闭理由、闭理书弟兄的大学生书法基础系列丛书 ,整套丛书分为《楷书技法》、《书法史概论》、《行书技法》、《草书技法》、《篆书技法》、《隶书技法》、《书法创作》)七本 ,其中《楷书技法》、《书法史概论》已印制发行。在此先对《楷书技法》略作简介 ,《楷书技法》 1 0余万字 ,2 0 0多个附图 ,可谓图文并茂 ,尤其适合非书法专业广大师生书法课教学用书 ,是书法业余爱好者的理想读物。该书最大特点和优点是 :(一 )兼收了书法史论、楷书经典作品赏析、楷书技法等内容。 (二 )书法欣赏的内容含量 ,一方面有意把大学…  相似文献   

7.
杨维桢的书法风格在中国书法史上别具一格。文章首先阐述了杨维桢书法风格的特征:1.清劲高古,冷峭秀逸;2.狂放不羁,乱头粗服。其次论述了杨维桢书法艺术的成就及影响。  相似文献   

8.
丛文俊等著七卷本中国书法史是对中国书法史进行史研究最详尽、学术成就最高的论著之一,具有鲜明的特色:其一,发挥学术独创性,富有思辨性;其二,材料详实,观照全面;其三,建立了比较严格的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9.
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笔墨遒劲、嗜书尤甚的帝王书家,其在书法实践上的成就以及对后世书法理论和审美意趣的基奠上,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唐太宗对书法的挚爱主要表现为:始开崇王之风,躬耕翰墨书论,督学馆设书科。其"法度森严""雅正中和""尽善尽美"的美学思想恰当地诠释了初唐书风的审美风尚。"书""教""论"贯穿了唐太宗书法艺术的整个生命历程,也为唐太宗的翰墨情结及其在书法史上的成就作了贴切的注解。  相似文献   

10.
元代统一中国,促使各民族文化得到了相互交流。元文宗时,建立了奎章阁,集历代书法名画作为内府收藏,并集中了一批少数民族书法家,他们对我国的书法事业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为元代书法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11.
文章紧紧围绕魏晋时代精神和书法自觉时代去阐释王羲之的书法所蕴涵的重要文化意义和审美境界,认为王羲之处在魏晋时代氛围中,受老庄玄风的影响,其审美情趣已经逐步从古趣质朴转向自然洒脱,而儒、道、释、玄的融汇,使士人崇尚清谈,寄情山水,从而将中和之美发挥到极致,形成传承古代精髓、独标新意的尚韵书法美学理念。王羲之守正创新而形成的中庸、中和、刚柔相济的书法,获得"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之美誉,并雄霸书坛一千六百多年,使得帖学的潇洒流美之风成为中国书法史的主流。王羲之所张扬的神采韵味,从内容和形式和谐入手臻达神采和形质的完美统一,成为中国书法文化中最为亮丽的风景,滋润并影响了一代代书法大家。  相似文献   

12.
书法高级专门人才应具有比较充实系统的书法史知识、比较扎实的书法理论基础、比较娴熟的技法、比较丰厚的文学、艺术修养。高等学校书法专业的教学活动,要从上述四个方面给学生打下一个从事书法艺术事业的基础,从而完成合格书法人才培养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书法史上,黄庭坚堪称独树一帜的第一流书家。探讨黄氏的书法理论及书法创作方面的创新精神,对提高我们的艺术修养和书法创作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独具只眼的书法理论来人在文化方面不甘居于唐人之下,处处求变。政治上有庆历新政、荆公新法,学术上出现了疑经、改经之风,思想上形成了理学思潮,文学上出现了与唐诗比肩的词,绘画上出现了泼墨写意的文人画。在书法方面,黄庭坚与苏武一道,力破唐人法度,提倡自成一家。黄氏在《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诗中写道:“随人作计给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提倡“自成一家”是…  相似文献   

14.
唐太宗李世民酷爱书法艺术 ,广搜二王墨迹 ,重视培养书法人才 ,亲自撰写《王羲之传论》 ,书写了《温泉铭》等不朽佳作 ,在书论上也有独特见解 ,为唐代的书法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通过文献中对"书家""书法家"概念的使用,清理书法家形象在文化史中的确立过程;通过对书法创作中不断增长的自觉意识的讨论,揭示书法创作心理与创作方法的历史变迁.此外,讨论"忘情"对于书法创作的重要意义以及它在书法史上地位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智永是我国古代僧侣书法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书法上承汉魏六朝之余绪,下开隋唐书法之先河,可谓是中国书法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人物,被誉为“隋唐间学书之宗匠”。但由于智永早年出家,在诸多史书上都无生平事迹的详细记载,墨迹又多亡佚,为今人展开研究带来很大困难。笔者不揣浅陋、将近来临习、研究智永书法的一孔之见录于后,以求教于书法界同行。一、关于智永的世系、出家之谜有关智永的生平记载是从唐朝开始的。唐何延之《兰亭记》称:智永禅师是王羲之七世孙,会稽人,俗姓王,名法极,生活在陈隋年间,久居山阴永欣寺,“年近百岁…  相似文献   

17.
汉字是先民以'象形'为基础而创造出来的,故'以形写象'的内在诉求极大地促成了'形象喻知'的述评方式在中国古代早期书法批评中的兴盛。但到了宋代,米芾、朱长文等人则提出了'要在入人,不为溢辞'的新的批评观点,当时的书法史论著都不约而同地采用了这种平实、明确的批评文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因来说,得益于文化向下的系列普及运动,以及宋初从柳开到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从内因来说,一方面,随着文字的成熟,文字的象形因素已经逐渐减弱;另一方面,'形象喻知'的述评方式必然带来理解的模糊和不确定性,这对于书法技法的传承和书法作品的鉴赏都是极为不利的。所以,'形象喻知'的述评方式在宋代的式微,既是我国书法史学的一个巨大进步,也是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18.
复旦大学出版社最近出版的《大学书法》(祝敏申主编),是迄今第一部高校书法教材。全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理论部分,就书法表现的对象汉字、书法史、书学史、书法美学诸方面作了简要而深入系统的论述。下编为技法部分,从用笔原理、临贴等基本功入手,详细分析了篆、隶、楷、行、草各体及篆刻的技法。知名的书法家翁闿运、  相似文献   

19.
书法创作中功利行为的解读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观中国书法史,前期表明了书法为社会服务的全面的社会功利性,后期则是由为社会服务的主要功利性向艺术性转换的倾向逐步形成和强化的过程。书法的功利性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应倡导健康进步的书法功利观,创造和谐的文化环境,构建能反映时代特征的艺术平台;提升书法评论话语水准和理论水平,逐步澄清对书法艺术的模糊认识;强化书法展览的目的性和有序性、规范性;关注书法专业报刊的质量,提高读者的理论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20.
书法欣赏论     
书法欣赏需要具备书法关学知识、书法史学修养、博览古今书迹的阅读积累,以及书法临习和书法创作的切身体验。要“三观”作品、“五视”作品,尽可能多地了解作者及其创作背景或情境。要着眼于笔画线条、结体造型、章法布局、墨色运用、署名落款、格调气息、师承创新及文字内容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