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篇小说《鼻涕阿二》由上海北新书局1927年初版,书前有前记。作者许钦文(1897—1984),小说家,原名许绳尧,笔名钦文、蜀宾、田耳、湖山客,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关系非常密切,许钦文称自己是鲁迅的“私淑弟子”,鲁迅把他的小说称为“乡土文学”而加以赞扬,曾经发表过这样的看法:“我常…………  相似文献   

2.
中篇小说《鼻涕阿二》由上海北新书局 1927年初版,书前有前记。作者许钦文( 1897— 1984),小说家,原名许绳尧,笔名钦文、蜀宾、田耳、湖山客,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关系非常密切,许钦文称自己是鲁迅的“私淑弟子”,鲁迅把他的小说称为“乡土文学”而加以赞扬,曾经发表过  相似文献   

3.
一九二○年,年仅二十三岁的许钦文在“五四”反帝反封建思潮的激励下,特别是读了《新青年》上发表的鲁迅一系列“颇激动了一部分青年读者的心”①的作品后,为了挣脱旧势力的压抑和排挤,满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和向往,毅然离开了故乡绍兴,冒险漂流到“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北京。是年冬,他进北京大学旁听鲁迅讲授的《中国小说史略》课。一九二三年一月五日,许钦文拿着同乡孙伏园的信,去教育部拜访鲁迅先生,此后便开始了他们持久而亲密的交往。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杂志》今年第二期发表了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孙雄飞的《忆赵丹谈“毛鲁会见”的经过》一文。作者说,1979年冬的一天,他陪赵丹从徐汇区文化馆步行回上影厂,适中谈及电影《鲁迅传》,赵丹便把1961年5月1日毛泽东接见时的谈话告诉了他。毛泽东问赵有没有见过鲁迅,赵荅“没有”。其后毛泽东说:“我见过鲁迅,所以对你演鲁迅演得象不象,我有发言权。我是在北大见过,以后又去鲁迅家登门拜访。我见鲁迅时,鲁迅在教育部负  相似文献   

5.
《复旦学报》1978年第1期上刊出了《“夜来香”》,同时发表了胡奇光同志文,考证此篇当是鲁迅佚文.陈福康同志在该刊同年第2期上发文对此提出异议.我在1979年第6期该学报上发表了《<“夜来香”>应是鲁迅佚文》,不同意陈文中的种种有疏误的说法.福康同志又在《中国现代文艺资料丛刊》第6辑上发表了《<“夜来香”>是鲁迅佚文吗?》一文,其中对拙说作了批评.但我读了此文后,感到陈说的纰漏愈来愈多,因而愿  相似文献   

6.
许钦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代作家.他是由新文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鲁迅一手培养成长起来的.二十年代中,鲁迅以自己的小说集《呐喊》的版税,为许钦文选编出版了他的处女作《故乡》.这本以刻划半封建社会世态人情和青年人渴望自由为主要内容的短篇小说集的出版,颇轰动了当时的文坛.《故乡》又被鲁迅编为《乌合丛书》之  相似文献   

7.
《野草》所收的23篇作品和《题辞》,是鲁迅1924年至1926年陆续在《语丝》周刊上发表的。1927年4月经作者亲自编定,同年7月列为作者所主编的《乌合丛书》之一由上海北新书局初版发行。鲁迅写作《野草》时,正值“五四”退潮时期,深感苦闷彷徨,如同作者在《<自选集>自序》中所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的情感历程。在这样的心态下,“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在  相似文献   

8.
高中语文课文《琐忆》曾经写到文章作者(唐 )第一次与鲁迅见面的情景。唐 当时是署名作文以抨击时弊,因而累及鲁迅,所以见面时内心疑虑重重,惴惴不安,非常矛盾。互通姓名之后,鲁迅一句“唐先生写文章,我替你在挨骂哩”更添作者的窘态。此时,鲁迅却话题一转,故意重问姓氏,然后不无幽默地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一解作者窘状。 鲁迅所言姓过“唐”,这是指其发表于1918年5月15日《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之新诗《梦》的首用笔名“唐俟”,同时发表的还有新诗《爱之神》和《桃花》,杂文《我之节烈观》。 鲁迅用“唐俟”为笔名,其…  相似文献   

9.
《求乞者》与《影的告别》写于同一天,发表在同一天的《语丝》周刊上。如果说《影的告别》是鲁迅严格解剖自己的思想——“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一九二五年三月十八日鲁迅致许广平信)而又暂时不能予以证实的苦闷,那么《求乞者》则是这种思想更为形象、更有诗意的抒写,进一步表现出作者“与黑暗捣乱”(一九二五年五月三十日鲁迅致许广平信)的毫不妥协的革命精神。作品的开始,就在读者面前展现一幅极为鲜明的画面:微风起来,枯叶凋零,四面都是灰土,“我”与另外几个人各自走路……,作者以极为形象、凝炼的笔墨,勾勒了这些景象,组成一幅暗淡、萧瑟的艺术画面。这幅画面是鲁迅对黑暗腐败的旧中国的  相似文献   

10.
鲁迅的《一件小事》是一篇不到一千字的小说,它发表以后曾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评价。在一九二四年《创造季刊》第二卷第二期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呐喊>的评论》的文章,它的作者认为《一件小事》这篇作品是“不能说是小说的,并且即称为随笔都很拙劣”。以后,在三十年代,又有人把《一件小事》列为鲁迅小说中“写得特别坏,坏到不可原谅的地步”的作品。他们对《一件小事》都是持否定态度的。但是茅盾在一九二八年发表的  相似文献   

11.
1918年,鲁迅发表了他在新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作品《狂人日记》,这是一部以“吃人”为主题的小说;1936年9月,鲁迅发表的最后一篇作品,又是以《死》作为篇名的。也许是巧合吧,鲁迅在新文学史上的创作历程就这样以死亡(“吃人”和“被吃”)始又以死亡终  相似文献   

12.
宋谋玚同志在《山西大学学报》1978年第1期上发表的《鲁迅<无题(“洞庭”)>与会见陈赓一事的关系》一文中,批评我在《天津师院学报》1977年第4期上发表的《杨开慧同志的就义和鲁迅的几首诗》“是牵强附会的”,“是不妥当的”。但我细读了宋文后,觉得我把这首诗解释为沉痛悼念杨开慧等广大革命烈士,愤怒控诉国民党新  相似文献   

13.
在大学任助教不久,就因发表了几篇文章被视为“异类”,从此坎坷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但也为我积累了精神资源,对后来的研究工作大起作用。我的第一部著作是《虚室集》,被我的授业师王瑶先生评为“用鲁迅精神研究鲁迅”。我酷爱《野草》,较早从方法论的角度抓住了研究它的关键。《鲁迅与东西方文化》一书赋予了“鲁迅世界”一些新的价值形态。我与弟子魏韶华合著的《老舍的小说世界与东西方文化》影响较大。后又申请到两个国家项目《老舍与中国革命》、《老舍与中国新文化建设》,我认为老舍是鲁迅忠实的“接棒人”。我的老舍研究,总在竭力拓开一个全新的学术扇面。我的比较文学研究论文,更关注的是比较方法的运用。我不断寻觅和思索古今中外杰出作家之间共同的精神纽带即血缘关系,包括古与今、中与外、现代与当代作家精神血缘联系,来加深对他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关于写旧体诗,鲁迅说过:“我平常并不做诗,只在有人要我写字时,胡诌几句塞责,并不存稿。”(《鲁迅书信集》638页)只在《日记》上记了下来。鲁迅的旧体诗在《集外集》出版之前,极少先经发表。《鲁迅全集》十卷本注释本所注旧诗最初发表  相似文献   

15.
在《忆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10月版)中,收有一篇《初次见鲁迅先生》的文章。文末注明的写作日期是“1926.3”。这是一篇鲁迅先生在世时就已发表过的文章,同时,也是目前所能见到的唯一的一篇中学生写出的鲁迅“印象记”,不失为一份珍贵的文献资料。下面,就这篇文章的有关问题,提供几点新材料。一、文章的作者及文章发表的经过。《初见鲁迅先生》的作者马玨,当时是北平  相似文献   

16.
鲁迅与夏目漱石在文学观念与技巧上有契合之处。在小说、散文、散文诗等不同体裁的文学创作中,鲁迅与夏目漱石都存在着文学上的关联。《呐喊》与《我是猫》注重以空间叙事来完成小说结构的建构;《朝花夕拾》与《永日小品》里展示出来的是文字的“余裕”;《野草》与《梦十夜》是生命独语的展现。然而,《呐喊》空间建构上的复杂和多元、《朝花夕拾》里温暖的情感和自由率性的笔墨趣味、《野草》的凌厉和冷峻,又显示出鲁迅的独特创造。  相似文献   

17.
废名,原名冯文炳。《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作者杨义先生说他是中国现代第一个田园派小说家,北大唐沉教授称他是一位真正有特色的作家,而钱理群教授的博士吴晓东先生(现在北大任教)则称他为诗化小说的鼻祖。从二十年代的影响不大到后来的“第一个”和现在的“鼻祖”,说明废名的地位随着新时期文学的发展在不断的上升。二十年代中国文坛上涌现出一批致力于描写自己故乡农村和小城镇生活风貌的作家,被鲁迅称为乡土文学作者。在这一群作家中泰先艾“对我们展示了‘老远的贵州’的乡间习俗的冷酷”①,悲惨中流露着谴责和同情;许钦文描绘着…  相似文献   

18.
鲁迅《推背图》中讲了一个小故事,里巷间有一个笑话:“某甲将银子三十两埋在地里边。怕人知道,就在上面竖一块木板,写道:‘此地无银三十两。’隔壁的阿二因此却将这银掘去了。也怕人发觉,就在木板的那一面添上一句道:‘隔壁阿二勿曾偷。’这就是教人‘正面文章反面看。’”  相似文献   

19.
一在《阿Q正传》里,鲁迅一下笔就说自己要给阿Q作传“已经不至一两年了”。后来又在《<阿Q正传>的成因》中说:“阿Q的影像,在我心目中似乎确已有好几年,“但我一向毫无写他出来的意思”。《阿Q正传》发表后,鲁迅又几次对小说的写作意图及人们的评价发表过看法。考察一下作者对自己作品的意见,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作品是十分有益的。特别是对鲁迅这样的思想家型的作家,更应该注意他对自己作品的评价。一般悦来,当作家把作品创造出来后,作品就有了自己独特的生命,它就成了离开作家这个母体的独特的存在物。就不完全受作家理性的支配了。作家的评价也就代替不了读者的美感体验和理性判断。作家创作的主观意图就可能与读者的体验和理解发生不一致现象,这种现象在文学史上是不乏其例的。作家与读者间的不一致,其原因一方  相似文献   

20.
鲁迅的《故乡》,一九二一年一月写成,同年五月一日《新青年》杂志九卷一号发表。于是新文学园地里又开放了一朵色泽鲜艳、芬芳馥郁的奇葩。 最早对此文给以高度评价的是茅盾。他在《故乡》问世的这一年就发表了一篇《评四五六月的创作》,热情洋溢地指出:“过去的三个月中的创作我最佩服的是鲁迅的《故乡》”。“我觉得这篇《故乡》的中心思想是悲哀那人与人中间的不了解,隔膜。造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