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纯粹形而上的理想如何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性总是力图超越经验世界,追求形而上的理想,这种追求源于人的本性,即人对自身有限性的超越,体现的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创造性,这种形而上的理想,固然对人类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但它并不能在经验世界实现,它永远只能作为至善理想在超验世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
宋清华 《齐鲁学刊》2006,(5):118-121
理性具有超越经验世界的特征,这是由理性自身的特点决定的。理性的超越性追求,体现的是人类对自身有限性的超越,它源于人的本性,是人的自由意志的创造性的表现。理性借助这种超越性的追求,来探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为人类建构完美的自我形象和至善的理想社会原型,以体现人性的崇高和尊严。但理性所建构的理想世界,乃是一种形而上的理想追求,为的是唤醒理性的反省和批判精神,以避免僵化、停滞以及功利价值追求,鼓励人超越现存,激发人的指向未来的内在创造潜能,从而推动人类社会向更符合人性需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理性具有超越性特征,它认为经验世界是不可靠的,无法获得理性所要寻求的确定性,总是试图超越经验世界,寻求至善的理想价值,型构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完美形象,用理想的尺度来反观现实,克服人类自身的有限性,按照理想的要求建构属人的世界。需要区分形而上的理想和一般理想的界限,限定它们各自的权界范围,否则将会损及人类自身。只有马克思的实践观才有效地将两种理想结合起来,实现了二者的真正统一。  相似文献   

4.
5.
理性具有批判性,这种批判性乃是依据理想或理念的尺度来展开的,而人生和社会的复杂性则是理性批判的重要原因之一;理性的批判也是人类理性依据自身的先验原则,通过寻求普遍性的理性法则,来为人类自身建立法度,从而展示其力量;理性的批判还是人类自身二重性的反映,人类自身的这种特性使人在崇高与卑贱之间来回摇摆,并最终寻求崇高来实现自身价值。这也是理性批判的另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6.
人类理想总是渴求在最深刻的层基上解释世界和确认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价值,这种渴求,是一种指向终极性的理性追求,或者说其本身就是一种终极性的关怀,并据此形成认识和评价尺度,来构建人类的理想世界,这种终极关怀就构成了本体论。本体论源于人类哲学的童年时代,与人类独特的生存状况或生存样式联系在一起,它体现的是人类对万物本源的终极追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追求作为世界终极统一性的终极存在;反思作为知识统一性的终极解释;讯问作为意义统一性的终极价值。它们构成了人类理想超越性追求的本体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建构理性承认人类理性能力的至上性,认为人可以明智地运用理性,设计并改造不合时宜的制度,为人类社会发展指路。演进理性认为人类理性并不完全,各种现存制度与秩序,如法律、道德、惯例、习俗等等,都不是理性预先设计之物,而是以一种累积性发展的方式逐渐形成的。只有依据这一累积性发展的框架并在此框架内,人的理性才能得到发展并成功发挥作用。经济学近年来的发展证明,演进理性与建构理性的分野在逐步消融,融合趋势日益鲜明。现代经济学发展到今天,其赖以建立分析框架的基础,已经从对理性不加限制的建构式理性逐步进化到受认知、习俗、惯例等多种因素制约的演进式理性,演进理性正在融入主流经济学并成为其分析范式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科学认识是知识生产的过程,但其生产出来的只是理性知识。其实,人类的知识具有多样性,理性知识在工业社会这个历史阶段中,表现出了对其他知识的排斥。不仅如此,理性知识也获得了实践上的话语权,要求实践中的所有行动方案都基于理性知识而做出设计。这样做,在工业社会中是成功的,但在人类陷入风险社会后,却应改弦易辙。在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应当承认各种类型的知识存在上的合理性,倡导知识的包容性品质,特别是对于经验知识,应当给予更多的重视。这是因为,风险社会及其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合作行动是及时响应的行动,不仅所面对的是全新的问题,而且更多地受到了时间限制,即表现为即时行动,需要得到经验知识的支持。  相似文献   

9.
陈红娟 《学术论坛》2012,35(10):14-19
理性建构和经验汲取的交纵发展与恰当契合共同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内在理路。一方面,改革主导者与知识分子运用逻辑思维和概念推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转化为实践过程中学者们通过理性分析对理论内部分解并为践行者提供"可选择性空间",通过试点进行最优化选择,完善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遵循理性发展客观要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把握事物本质探寻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汲取中国改革实践经验提供的特殊要素,通过对中国改革实践经验的提升,探索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10.
理性具有超越性,它总是力图超越经验世界,追求更为理想、更为合理的理念世界。这是因为形而上的理想深深地置身于人之存在中,人本身就是形而上的动物,就具有超越性,人通过超越自身有限生命的追求,来展示其作为万物之灵的尊严和价值。正是这些因素,造就了理性独特的个性和哲学对理性之谜的无尽探讨。  相似文献   

11.
大同社会思想是康有为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方面。他所著的《大同书》,主要体现了他愤世嫉俗的社会现实批判思想和空灵玄妙的“大同”世界理想。康有为的大同社会思想虽是鸟托邦式的空想,但又是超越时代的文化晶体,其中不乏合理成分,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2.
理想从其定义、划分及本质特征方面来讲 ,都不具有“对人生目标的规律性的认识” ,也不具有“合理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理性、自由是康德表达人的本质的核心概念,尤其是他对自由概念的卓越阐释,是其尝试解答传统形而上学问题、道德与宗教问题的灵魂。  相似文献   

14.
破产原因概念的廓清——对我国破产原因通行定义的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我国学界对破产原因的通行定义,破产原因既指破产程序开始的原因,也指破产宣告的原因.此观点具有内在逻辑错误,应予澄清.破产原因与破产申请的原因以及受理破产申请的原因存在实质区别,对这三者的实质区别的认识不清导致我国新破产法在破产程序的设计上存在误区.破产原因的含义应廓清为破产宣告的原因,即债务人丧失偿债能力的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道德危机的症结在于人类理性的过度张扬,这种理性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是人类中心主义,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是个人主义。前者引发生态伦理的兴起,后者引发对道德共识的强烈诉求。对现代性道德的批判并不意味着对人类理性的彻底否定,而是要对现代性道德进行重构,这种重构得以发生的基础是实践理性。其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为旨归,从自然之维、社会之维等方面来推进现代性道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吕华亮 《兰州学刊》2006,(10):53-55
孔子为追求理想周游列国却始终没有被重用。其原因不是后人所说的孔子之道“迂阔而不切实际”,主要应归之于以下两个方面:孔子的“正名”主张和为政实践;昏君乱邦。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之日起,就把青年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来抓.根据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历程,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分期,可以将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阶段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转变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与挫折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稳步推进时期和新时代.每个时期的青年理想信念教育都有其特定的做法,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回顾和总结这些历程和经验,对于推动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助力青年成长成才,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共产主义理想并没有过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未来社会的原则设想是科学合理的,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按需分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国家消亡等基本特征正在人类的实践中逐步得到实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前提是坚持马克思主义者的科学态度,着重从社会发展规律的角度正确把握共产主义理想,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离合词形成的历史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力量  晁瑞 《河北学刊》2007,27(5):174-177
当代学者在讨论离合词的成因上,观点并不一致。本文从对语料的调查出发,发现汉语离合词最早出现于宋代,最早的离合词是动宾式的,到明代出现了联合式、补充式、偏正式,动宾式的类化作用也开始显示出来。主谓式是出现最晚的离合词。离合词产生的原因有多种:动宾式的产生跟时体词"了"的成熟有关,补充式跟它的后一个语素的补语地位有关,主谓式跟被陈述对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