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转折点     
1918.11.1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8年11月11日.德国与协约国签署的停战协定《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宣告德、奥、土、保同盟国集团的彻底战败,第一次世界大战至此结束。1910年.欧洲主要国家结成两个潜在的敌对联盟,以德国和奥地利为一方.法国、英国和俄国为另一方。1914年6月18日.一名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在萨拉热窝刺杀了奥地利的斐迪南大公。随即发生了一系列威胁、最后通碟和军事动员.8月中旬终于在两个联盟间爆发了全面战争。1914~1918年间,欧洲大部分国家以及俄国、美国、中东和其他地区卷入战争。交战双方为同盟国与协约国。  相似文献   

2.
国际史的实践就是民族国家之间关系史的实践,它起自十九世纪,其标志是大量国际条约以及各国外交文献的公布。首先是英国公布了官方蓝皮书,接着各国也公布了有关普法战争的起因和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根源的文件。十九世纪甚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欧洲的历史学家基本上是些研究欧洲各国外交的历史学家、而不象今天那样,是些研究一、两个欧洲国家国  相似文献   

3.
2014年12月上旬,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承办,中科院《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南京师范大学抗日战争研究中心协办的"战争、秩序与和平: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其影响不仅在当时,而且延续到当下。2014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100周年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爆  相似文献   

4.
1914年 7月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是在欧洲列强之间展开的一场帝国主义争霸战争 ,而远离欧洲战场的中国由最初的中立而走向参战 ,对于这一问题 ,国内文化知识名流对其有些独到的认识并引起了一场不小的争论 ,他们各抒己见 ,莫衷一是 ,但大体上 ,主要是从中国置身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国情角度出发谈其认识的。  相似文献   

5.
一 二十世纪前半叶,在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上曾发生过两次世界规模的战争。1939—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希特勒一手策划和发动,这已经盖棺论定;战争责任归咎于德、日、意法西斯也为世人广泛共识。然而,发生于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到底应由谁来承担战争的主要罪责,首恶元凶是谁,却始终存在着争论,甚至是讳莫如深的问题。之所以造成这种局面,除了这个问题本身是国际社会敏感的问题,令人望而却步以外,还有两个历史上的原因使人们尽量回避它。  相似文献   

6.
“五四”爱国运动前,山东各界进行了一场反对日本设立民政署的斗争。这场斗争是由当时日本在青岛和胶济铁路沿线设立民政机关引起的,其根本原因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山东的侵略扩张。 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日本趁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无暇东顾,加紧侵略中国。8月15日,日本借口“英日同盟”,向德国发出通牒,要求将其胶州湾租借地无条件交付日本,转交中国。德国不予理睬,日本即于8月23日对德国宣战。9月3日,日军自龙口登陆,长驱南下,沿  相似文献   

7.
1918年德国爆发了十一月革命。这是继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在欧洲资本主义国家里爆发的巨大规模的革命运动之一。十一月革命成为德国历史上,自十六世纪农民战争以来最重大的革命事件,它不仅在德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而且在整个欧洲革命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德国爆发十一月革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第一,帝国主义的世界大战给德国人民带来的无限痛苦,激发了革命的热情。从1914-1918年,德国直接用于战争的费用高达928亿马克。据不完全统计,战争期间,95%的企业为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的南方政府与德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18年至1924年之间,孙中山领导南方政府开展积极的对德秘密外交,其目的主要是在政治上建立中(南方政府)①-德-苏三方同盟,在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上争取德国的帮助,通过外援壮大南方政府的力量,最终实现中国的独立自主与统一。国内目前对孙中山领导的南方政府与德国的关系论述甚少。本文试图以简述孙中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德国采取的立场为引导,通过引用德文文献和德国外交部档案文件,论述孙中山的对德秘密外交以及南方政府与德国的关系,从一个侧面来探讨这一时期的中德关系。  相似文献   

9.
郑涛 《百姓生活》2011,(2):55-56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胜利而告终。中国北洋政府作为协约国的一员,也成了战胜国之一。代表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是以14万北方农民为主组成的中国劳工,协约国称为"中国劳工旅"。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巴尔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成立的民族国家组成巴尔干同盟,它们在1912年和1913年相继打了两场战争,最初反对土耳其,后来又相互争斗。两场战争结束后,塞尔维亚成为一个强国,而保加利亚则在领土和人口上都蒙受重大损失。一战期间,巴尔干分成两个阵营:塞尔维亚在三国协约一方作战,而保加利亚和土耳其则与中央列强结盟。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巴尔干产生很大影响。战争结束后,巴尔干依然是一个分裂和保守的半岛。  相似文献   

11.
源典 《今日南国》2014,(11):26-26
虽然历史书上说1918年11月11日签署的《贡比涅停战协定》意味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但是对于德国人来说,一战持续了将近100年,直到2010年10月3日,德意志联邦银行严格按照《凡尔赛条约》规定向战胜国支付了最后一笔6990万欧元的赔偿金. 一代又一代德国人支付着屈辱的赔偿,这些赔偿包括:交出全部德国商船;每年上交20万吨的新船;每年上交4400万吨煤,37.1万头牛,德国生产的化工和医药产品的一半;德国失去殖民地;德国人的私有财产被征用;此外还要支付1320亿金马克的赔款,这个金额相当于今天4500亿美元,因为需要分期付款,赔款金额被增加到3000亿金马克.  相似文献   

12.
法国30年代的军事战略与绥靖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30年代建立在英法联盟基础上的消极防御战略是由一战后法国在欧洲大陆脆弱的战略地位及其军事防御理论决定的。这一军事战略的形成标志是马其诺防线的修建。它对法国30年代的军备建设和外交政策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在帝国主义争霸的30年代,法国军队固守防线,使法国失去了处理欧洲大陆外交危机的能力,与英国结盟也使法国失去处理欧洲大陆事务的独立地位。结果,法国在追随推行绥靖政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终于导致1940年的法国大溃败。  相似文献   

13.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刚刚开始消散,日本陆军省一小撮掌握实权的军国主义者,从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使用化学武器获得局部战场胜利中受到了强烈的刺激,迫不及待地在其兵器局内设立了临时毒气委员会,聘请22名委员研究毒气剂生产、使用和化学战训练问题。1919年4月,陆军省派出以久村种树中佐为首的考察团赶赴欧洲,了解考察欧战中使用化学武器的具体情况。1924年,久村等人从欧洲考察回国后,向日本军部提交了赴欧考察报告,强调指出:“在未来的战争中取胜的秘诀之一是科学性的奇袭……制造毒气是当务之急”。 1923年,日本海军就开始了独立进行化学战及毒剂生产的研究与评价工作。1925年6  相似文献   

14.
读者广场     
当今美国的霸权主义表演,不是偶然发生的,而是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其经济及军事优势,试图夺取战后欧洲的领导权,进而称霸世界。1918年1月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国会发表的所谓争取世界和平的“十四点”主张,就是美国推行全球霸权主义的雏型。“十四点”提出,“不得私结国际之盟约”;公海航行绝对自由;各国“门户开放,机  相似文献   

15.
1918年到1919年爆发的“西班牙流感”,作为人类历史上最恐怖的流感,在全球造成约10亿人感染,夺去约4000万人的生命(当时世界人口约17亿人),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还多。  相似文献   

16.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二十世纪社会的产物。二十世纪的欧美社会.变化万端,错综复杂。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西方社会危机积聚已久的一次大暴露。弗尔斯说:“1914年以前,所有欧洲的大国都处在侵略性的民族国家主义状态中,而且趋向战争;德国政府只不过是确实引导了这一普遍运动而已。”从此,“欧洲的那个舒适、信赖、文雅和举止大方的时代开始结束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改变  相似文献   

17.
郑晓沧是我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家。他接受过传统的封建教育,童年时曾读《天演论》,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6年小学毕业,保送入杭州高等学堂学习,扎下深厚的国文功底,英文成绩也名列前茅。他通晓四书.涉猎庄列,精谈韩昌黎集,喜爱楚辞汉赋和欧阳修文章.同时学习了欧洲历史.了解了希腊文化和欧洲文明.并接触了空想社会主义。1912年入清华学校.1914年留学美国.时逢“教育救国”思想勃兴,觉得要救国.教育是“根本要图”,选习了教育。1914年至1916年就学于威斯康辛大学.获教育学士学位.1916年至1918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学习,…  相似文献   

18.
1918年至1924年之间,孙中山领导南方政府开展积极的对德秘密外交,其目的最初是在政治上与德国、苏维埃俄国共同建立三方同盟,其后是获得德国的官方承认并与德国建立密切的双边合作关系,在经济、军事和科学技术上争取德国的帮助,通过外援壮大南方政府的力量,最终实现中国的独立自主与统一。  相似文献   

19.
迄今为止,几乎所有的世界近代史的教材都把下限写到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而世界现代史教材却是从1917年11月的俄国十月革命写起,使用这种按传统理论写成的教材,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存在着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时间上的交叉和一些教学内容上的重复。我认为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办法就是把世界现代史的教学内容前提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按马列主义人类历史分期的理论,五种社会形态中的社会主义社会正相当于世界现代史。1917年11月的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就这一点来看,它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把它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已被绝大多数的史学家所接受。但是亦应看到:此时还只是在一个国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尽管各国的发展极不平衡,但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分水岭,各国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现代史是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共存史,所以也应把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放到一定的位置上。 直至今天,严格地说,我国的世界现代史教学模式是继承了原苏联的体系。建国初期,我国自己的世界现代史的教材还没写成的时候,完全是照搬苏联的教材,如1956年由中共中央直属高级党校历史教研室翻译的苏联史学家弗·尼·尼基甫洛夫著《世界通史讲义  相似文献   

20.
今年5月15日至10月20日是瑞士历史上的第六个国家展会。在富有展览传统的欧洲,瑞士国展的举办总是吸引整个欧洲眼球的大事,因为在一定程度上,瑞士的中立和富足使它的展会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欧洲发展的进程。第一届瑞士国家博览会1883年举办,然後是13年後的1896年,接下来是1914年的第三届,1939年的第四届,第五届是1964年,而这些年份恰恰与欧洲经济的起起落落合拍。1883年在苏黎世举行了瑞士第一届国家博览会。事实上早在1857年首都伯尔尼就举办过一次博览会,约有2000名参展商,此时的瑞士联邦为发展新兴的工业,刚刚统一了度量衡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