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借代这一辞格在成语中被广泛运用,通过形式的缩略、特定的语境以及其他辞格的兼用,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成语即借代型成语。通过具有针对性的查找,对借代型成语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围绕借体与本体将其分为对代与旁代两大类,大类下再细分为三小类。并列举大量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更为清晰地呈现出借代这一辞格在成语中的独特运用与延伸。借代赋予了成语更多的表现力,而通过借代辞格发展而来的成语更是展现了借代辞格的旺盛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如何翻译古诗词中同一词语及不同词语的借代辞格连续应用、借代辞格与其它辞格的结合使用的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借代格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借代格始终与借喻纠缠在一起,因而对借代辞格的研究一直受到语法学家和修辞学家的普遍关注,时至今日仍没有达成共识。为此,将侧重于二者的区别,对借代辞格进行一番梳理,以求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4.
运用借代辞格创造形象化的借代词语是汉语的一大特色,是汉语本体研究的关注点,但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讲解借代词语,能够帮助留学生辨析同义词、区分相似现象、了解中国文化等。为此文章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推动借代词语的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5.
流行歌词辞格的含蓄美及其文化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歌词之所以大量运用比喻、双关、借代、用典、象征等含蓄蕴藉的诸多辞格,是因为受到传统文化的支配性影响和为了趋同人们含蓄为美的心理之故。客观上说,这些辞格确实起到促进流行歌曲更好"流行"的作用,而且也是构成中国流行歌曲"民族特色"的要素之一。但要注意把握分寸,辩证运用,当曲则曲,宜直则直。  相似文献   

6.
metaphor(暗喻)和metonymy(借代)是英语修辞学中重要的辞格。我们在教学中常常把metonymy这一辞格译为“借喻”或“转喻”。然而,汉语中metonymy相应的修辞格宜为借代。本文对metaphor和metonymy进行对比,比较它们在概念、结构、过程、目标、主观与客观和效果等方面的差异,并通过对比喻的思维方式的分析,探讨暗喻产生的原因;同时,将两种辞格同汉语辞格加以比较,尝试一条有效的教学途径,以指导教学。  相似文献   

7.
论METONYMY之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etonymy(借代)是英语辞格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修辞手段之一。有时我们容易将其与metaphor(暗喻)和synecdoche(提喻)等其它几种修辞形式混淆起来,这是因为,一方面,这几种辞格的确有相仿之处;另一方面,也是一些辞典、修辞文章中的模糊导向作用使然,尤其是对它们之间的内涵与外延意义一直没有深刻的研究和明确统一的认识。该项研究通过理论阐述和实例论证表述了他们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并将“借代”这一常见形式加以分类,阐明了其功能和作用,一是为了引起大家对这几种辞格概念区分的注意,二是为了统一认识,三是通过这几种辞格的比较研究,为修辞增加一点生气和色彩。如果我们将其运用得当能使文体语言产生幽默、含蓄、委婉、讽刺等不同修辞之能效,使文章生辉,收到简洁明快之果。  相似文献   

8.
词义借代修辞引申的理据和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典语义学研究词义引申忽视词义借代引申,虽有学者曾涉足此域,然而对于源头文献语言借代引申的研究尚称薄弱。今文《尚书》以单音词为主,单音词又以多义词为主,词义具有可分析性。以今文《尚书》作为语料,借助认知语言学的研究成果,着重考察借代修辞格促进词义引申的具体路径,首次概括出今文《尚书》借代引申的八个类型,并从而推论出作用于词义的心理联想导致引申,词义引申产生辞格,辞格的系统化又反作用于引申的多样化,如此互为因果,推动词义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修辞研究中,或涉及修辞问题的语文教学讨论中,常常出现为辨析一些修辞实例而争论不休、相持不下的情况。其中尤以辨析某些形似借代或借喻辞格的争论居多。这些争论,不仅在阅读、写作上涉及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修辞手法(包括辞格)的问题,而且在理论上也涉及修辞研究的一些原则性问题,即:在考察修辞现象,分析各种修辞实例时,可不可以脱离语境而单看语言形式?  相似文献   

10.
汉语中以“玉”用作修辞所涉范围的考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人对“玉”顶礼膜拜,将它视为姿容、品德、情操、才华、信义等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以至“凡所甚美者则以玉言之”,涉及的范围几乎无所不包。这种语用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比喻、借代、敬称、美称”等辞格的运用上。  相似文献   

11.
新民谣仿拟说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民谣是指改革开放以来流传在人民口头上的歌谣,它来自民间,反映人民的心声。新民谣是当代社会语言的新成员。该文分析了仿拟辞格在新民谣中的运用,探讨了新民谣中仿拟格构成文本的心理机制、文化基础、言语基础等。  相似文献   

12.
论双关     
作为最常用的修辞格之一,双关较早便引起人们的关注,历来对双关辞格的论述也比较多,不过大都集中在双关的定义和分类等问题上。这些方面的论述,与双关辞格在社会语言生活中的使用频率和重要功能相比还显得不够,有必要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探讨。关于双关辞格修辞功能、生成基础的研究在传统修辞学领域尤显薄弱,而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和哲学、美学观点以及现代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这些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古代文论中的“谐”与“隐”范畴,现代语言学中的“经济原则”理论,很好地揭示了双关辞格的修辞功能;由儒家“中庸”思想衍生而来的“温柔敦厚”和“微言大义”学说构成了双关辞格生成与发展的哲学和美学基础,自然语言中大量存在的同音和多义语言单位则是双关辞格的语言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修辞格的角度,初步探讨了对比修辞学的问题。对某些修辞格,如:比喻、借代、夸张和对照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对比,指出了它们在内涵和外延上的差异和共性,同时,将辞格差异和翻译理论相结合,论述了在翻译与教学实践中辞格差异所引起的问题及其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优秀新闻标题所具有的语言特点主要分布在语言的四个层面:语音层面,主要是运用符合语言使用者习惯的音步、讲究音节对称、巧用同音词和把握标题的总音节数等;词汇层面,主要是运用具有一定特殊意义的词、巧用多义词、运用成语、运用流行词语、运用数词略语和选用具有强烈对比意义的词等;语法层面,主要是复句的运用和单句的运用;修辞层面,主要是运用对偶、比喻、比拟、借代、设问和反问等辞格。  相似文献   

15.
在改进概念整合理论勾勒的“四空间”认知模型基础上,提出了借代概念整合模型,对其他辞格认知机制的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网络流行语“XX体”中,修辞手法经常被使用,例如比喻、仿拟、谐音、夸张、借代、反语、排比、析字、互文都是常用的辞格,这些辞格的使用形成了鲜明生动、幽默讽刺和委婉含蓄的修辞效果,增强了语言的生命力,同时亦不可避免地带来了表达冗长繁杂、费解,以及容易造成误导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基于Moss Roberts和Brewitt Taylor的《三国演义》两个英译本,以回目中对偶、借代、委婉语、夸张、用典五种辞格的英译为例,探讨并总结出古典小说回目修辞格的翻译策略,以期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回目标题翻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修辞学史研究和修辞史研究是修辞学研究中的两个至关重要的方面,宗廷虎先生在这两个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就修辞史研究而言,在理论探索中,指明了修辞史研究的性质、对象和范围,阐明了修辞史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探明了修辞史研究的方法,阐述了辞格史研究的理论;在实践研究中,具体研究了借代、引用、避讳、回文、镶嵌、顶真这六个辞格的历史演变,进而研究了诗歌体中连珠格、顶真辞格连环体、药名嵌字格的历史演变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引用辞格,系统研究了中国集句史;在方向引领中,组织撰写《中国修辞史》和《中国辞格审美史》。这些成就,对修辞学研究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古今酒名命名方式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酒的命名既有种类上的差别,也有时间上的差别,有以产地、原料、时间、味道等为酒命名的;也有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为酒命名的。酒命名使用的辞格有比喻、代称、借代、夸张等。  相似文献   

20.
夸张的语义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夸张辞格 ,就其基本语义要素来说 ,包括夸张物、夸张形象和夸张点三个方面的内容。而真实性是夸张语义基础的主要内容 ,它涉及到夸张的条件和夸张的度。夸张的内外因素制约着夸张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