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评价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是缩小城乡差距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在概念辨析和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新疆为例从经济、社会、居民生活水平三个维度出发,构建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组合赋权法对新疆1990~2010年的城乡协调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评价。研究发现,1990~2010年间,新疆城乡发展不仅处于失调状态,而且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尽管2003年以来,新疆城乡发展失调状况有所缓解,但城乡协调发展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城市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中心,在整个国民经济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城市是区域经济和区域竞争的主体".民主改革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藏族地区城市及其社会经济获得了较快发展.青海省已经发展出涵盖1个中心城市、2个次级中心城市、70个各类小城镇的初具规模的城市体系.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现已拥有面积达50平方公里的城市建成区,正在逐步发展成为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城市."十五"期间,拉萨市创造社会财富328.56亿元,较"九五"增加179.48亿元,全市生产总值以年均16.6%的高速增长,经济增长速度高出全区4个百分点,经济总量占自治区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不过,囿于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青藏高原城镇化进程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5-2019年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城镇化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长江经济带城乡协调发展处于中度协调发展阶段,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整体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性、空间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此外,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分别发挥中介效应和遮掩效应,且城镇化的促进作用已产生空间溢出效应。应加速长江经济带各区域资源流动,因地制宜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稳步推进城镇化进程,有序发展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  相似文献   

4.
城乡协调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皖北地区在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结构性和进程性两种基础性困境。如何才能探求出适合皖北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模式?政府治理理论为皖北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正式机制和非正式机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湛江是我国最早的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发展,农业产业化、乡村文明化程度大大提高,但同时湛江农村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城市。在分析制约湛江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之后,提出以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并制定具体措施来推动湛江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中心村庄"--西北民族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突破口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小城镇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西北民族地区实际,提出了"中心村庄"发展假说.把中心村庄发展看成是西北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一体化和实现现代化的突破口,寻求"中心村庄-小城镇-中小城市-大城市"内源发展的新模式,为政府的制度安排提供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7.
提升城镇化质量,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小城镇建设是民族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基础,城乡市场结构协调发展可促进城镇化发展和居民意识转变.城乡市场结构协调发展可加快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和促进生产要素流动,进而提升城镇化质量.针对民族地区城乡市场结构协调发展提升城镇化质量存在的制度、产业和人才等问题,提出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技术跨越式发展,构筑产业支撑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生产发展、人民生活和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协调发展度模型、聚类分析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中国2002-2012年30个省域城乡协调度的动态演变特征和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各省的城乡协调度均有所提升,但省份间增长差异明显;整体上城乡协调度出现明显的空间自相关,协调度高的省份主要集聚在东南沿海,协调度低的省份主要集聚在“黑河-腾冲”线以西的地区;江西、安徽、辽宁3个省份表现出局部空间异质性。最后,结合地理二元经济、二元经济结构等理论尝试解释了地理单元间的相互作用对城乡协调度差异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9.
从城乡经济、社会、生活、环境和空间协调等5个方面确定沿海发达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并以福建省泉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6年以来泉州市城乡发展正步入一个良性发展时期,呈现出明显的螺旋式周期上升趋势,动态协调发展特征明显,但目前城市生态环境的制约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运用城乡协调发展理念构建指标体系对城乡发展水平进行评估,有利于表达城乡发展水平区域的空间差异、把握城乡协调的过程与阶段性、制定城乡规划乃至实施城市化发展的宏观调控,具有现实意义。文中结合城乡协调发展的内涵和理论基础,提出了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应用熵值法计算各指标权重,建立了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  相似文献   

11.
皖北地区城镇化及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明显低于其他几个区域。尤其皖北六市内部二者发展也不均衡,这不仅制约该地区的发展,也影响安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因此,加快振兴皖北,是安徽省统筹区域发展、加速崛起的重大举措。利用主成份分析法和线性加权法对皖北六市2008-2012年经济和城镇化发展差异状况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导致皖北地区城镇化及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提出了加快皖北交通网络系统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及打破行政壁垒,促进形成板块经济等措施来协调皖北地区城镇化和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城市边缘区处于城乡之间,区域内的廊道对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起到重要的作用,并能够给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景观空间.基于这个主题,以滁州市城市边缘区为例,分析了廊道的形态,探讨了廊道的网络结构,阐述了廊道的形成因素,指出了廊道连通作用的重要性.进而提出廊道的三种规划与发展模式:绿色生态模式、多节点沿轴线分布模式和有机生长模式.欲使城市边缘区廊道成为连接城市建成区与乡村的桥梁,让城市融入广阔的乡村自然环境之中.  相似文献   

13.
从经济总量、人均经济水平、经济增长速度方面分析四川民族地区区域经济发展差异,认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从以下方面入手:积极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加强交通网络建设、积极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实施倾斜性的扶持政策,以及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法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级差地租、绝对地租的来源并确定征地补偿的构成,揭示地租与征地补偿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征地补偿对地租量运动、尤其是对城市绝对地租上下限的影响,提出征地补偿应以缩小城市绝对地租的上下限为目标,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宁波市北仑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了环境质量,使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如何通过政府协调与合作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关系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中部地区在我国区域整体格局中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发展中部地区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要实现中部地区协调发展,必须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法律机制,为此,要确立协调原则,建立协调机构,完善运行机理.  相似文献   

17.
以福州市闽侯县为例 ,分析了省会城市城郊县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特点 ,提出了城郊型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点、土地利用分区及用途管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山东省日照市乡村非农化建设中的旅游化现象进行典型案例研究,归结出日照市乡村旅游化有试点型、自发型、带动型、受动型等四种类型。旅游化的动力机制为:农户持续生存压力与旅游经济得益驱动;海滨旅游资源与基础设施建设促动;中、低端游客市场需求拉动;政府大力扶持与周边村落旅游化推动;先锋农户、体制精英带动下,农户开始了旅游化的集体选择过程,并具有“路径强化”的特点。在此过程中,政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在“参与型政府”、“立法型政府”与“行政型政府”中数度易位。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级差地租、绝对地租的来源并确定征地补偿的构成,揭示地租与征地补偿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征地补偿对地租量运动、尤其是对城市绝对地租上下限的影响,提出征地补偿应以缩小城市绝对地租的上下限为目标,以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研究——以郑州市中小城镇发展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历史趋势、时代要求、城市本身功能以及客观需要的必然结果。国外中小城镇发展的进程及经验对郑州市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启示,郑州市城乡一体化既面临着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采取科学规划、统筹布局,三化协调发展,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深化城建投融资体制和公用事业改革等措施可促进郑州市城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