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鄢章荣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10):290-293
宋词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奇葩,当然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绝对有必要对中国宋词译为各种语言在世界各地广为传颂。语言间的互译做到“信、达、雅”本是难事,翻译诗词要做到意境美、音韵美、形式美更是难上加难。本文试就宋词英译中对词调、用韵、平仄、对仗等的处理进行讨论,求教于诸方家。 相似文献
2.
牛晓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Z1):126-127
模糊是古诗中非常常见的现象,其中数字也是达到模糊经常使用的手段.将古诗翻译成英语,就要运用各种方法来达到原文的效果.而翻译中对数字的处理反映了古诗中数字的模糊美. 相似文献
3.
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学上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宋词中的文化因素数量之大、种类之多,是一个不疑的事实。在全球化进程中,将宋词介绍给国外读者也是一种必然。其中的文化因素处理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拟略论翻译中宋词文化因素的不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易翰君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3):82-84
关于苏词与豪放词风争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在文学现象本身的复杂性,二在界定标准的多雏性,三在接受境况的多变性。因苏词而引发的这些争论,让我们加深了对文学复杂性与多变性的理解,并且提醒我们在进行具体的批评过程中,要注意精细研究与宏观批评的结合、历史生成与逻辑推理的结合、作家作品研究与作家作品阐释研究的结合。 相似文献
5.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0,(4)
相比古诗英译,许渊冲在宋词英译方面的成果相对较少,而学界对其宋词英译的研究亦相对有限。基于现有研究成果,本文从美学、翻译过程内部要素、翻译理论、语言学和其他视角等角度对许渊冲的宋词英译研究进行回顾。研究发现,现有研究存在以下不足:以"三美论"指导的成果较多,研究对象较为狭窄,存在翻译理论套用之嫌,跨学科的研究不多。本文提出,今后学者可从文化翻译、实证研究、跨学科、译者改译等方面对许渊冲的宋词英译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3(4)
典故大多含蓄、洗炼、深邃.正确使用典故,可使作品典丽雍容,增加意境的深度和广度.汉语典故带有强烈的中国文化特征.英语国家与我国在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和民族特色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在汉语典故英译中用词得当,就能准确传达原作中的民族形象,介绍灿烂的中华文化,让英语国家的读者更好地了解原作的历史文化背景,有利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张雯 《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3-65
文章通过对晏殊的《踏莎行》、柳永的《秋夜月》英语译文的分析,试图展现宋词所独有的感伤抒情气质,观察不同叙述视角与期待视野,体味翻译美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
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对李清照《如梦令》的原文及三篇英译文的及物性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揭示古诗词英译中,语法形式和及物性的转换如何再现原诗词的意境,从而对传统诗词的翻译方法进行尝试性拓展。 相似文献
9.
曹桂花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3)
暗喻是古诗词里常用的手法,古诗词的含蓄性决定了暗喻的必要性.就古诗词中暗喻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处理暗喻的三种方法:即直译、将暗喻转化为明喻,保留其意象以及直接解释,并指出方法的选择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和诗词本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宋词群星璀璨,在我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宋代"豪放"词的出现,是词坛的一大转折。而苏轼无疑是"豪放"派的创始人。他一扫晚唐、五代以来萎靡不振的词风,突破了词为"艳体"的传统观念,扩大了词的领域,开创了词的豪迈奔放的风格,使词沿着一条比较健康的道路发展。苏轼的"豪放"词,以博极雄大的才华,开阔坦荡的襟怀以及意气风发的生命活力,取代了传统"婉约"词的统治地位,极大地征服了读者。 相似文献
11.
12.
张智中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6(2):100-105
在汉诗中,标点符号不仅起着语法的作用,还可起到修辞的美学作用;标点虽小,却关系到诗歌的神韵。汉语与英语的标点符号不仅本身存在差异,同一标点符号的使用习惯也不尽相同,从而为翻译中标点符号的创造性运用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在汉诗英译中,标点符号的巧妙变通,常为译诗带来不可忽视的美学效果,并体现了译者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关联理论为基础,选取了《红楼梦》两个英译本中判词的翻译。在关联原则的指导下,分析了两个英译本中判词翻译的不同策略,并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了两个译本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判词翻译的研究以期对诗歌翻译及其评价提出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文化语境在茶叶名称英译中的运用。首先概述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语境理论,接下来结合具体的茶叶名称翻译实例,对比源语文化语境与译入语文化语境的差异,最后指出,文化语境对茶叶名称的英译具有多方面的借鉴价值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从汉英语言文化差异看古诗英译中的变通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欣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6(3):94-96
诗歌翻译是一个难题,尤其是古诗英译。这是因为汉英两种语言在文化背景、语法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而作为承载古诗意境的古汉语的句法更加灵活多变。因此,要将这些经典之作完美地移植到语法严谨的英语中确实有很大的难度。这就要求译者在理解原诗的基础上对诗中必要的地方进行变通处理,以确保古诗意蕴的准确传递。本文拟从汉英两种语言文化上所存在的差异入手,通过实例分析阐述古诗英译中的几种变通方式。 相似文献
16.
郭世凤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6(5):162-164
聚合词是汉语特有的结构性词形,这种独特性形成聚合词英译上的一个难点。通过对汉语语料英译的观察与分析发现,在三种语境下,聚合词英译可用直译;在聚合词充当回指语时,可用意译。此外聚合词充当回指语时,其语用意义与先行语相关联。这一发现揭示出聚合词译语的语义来源,也为聚合词的意译在理论上提出了一种解释。 相似文献
17.
张静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5)
欧阳修的词除婉约风格以外还有疏放明快的作品,就其审美特征来说,应归为豪放类。欧阳修的豪放词多以山水、风月为题,表现出一种借外景为遣玩的主体情绪方面的明朗疏放。欧词具有豪放风格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豪放风格的开拓与发展上,欧阳修的词是承接范仲淹而开启苏轼豪放词风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8.
张静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8,(5)
欧阳修的词除婉约风格以外还有疏放明快的作品,就其审美特征来说,应归为豪放类。欧阳修的豪放词多以山水、风月为题,表现出一种借外景为遣玩的主体情绪方面的明朗疏放。欧词具有豪放风格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在豪放风格的开拓与发展上,欧阳修的词是承接范仲淹而开启苏武豪放词风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9.
王立厚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1):51-60
豪放词并非苏轼始创,柳永曾作为先驱为宋代豪放词创作开山导路.柳永凭其豪放特质作词,以丰富题材拓宽了豪放词的表达空间,以独特手法提供了豪放词的表现范式,以雄壮背景赋予了豪放词高远壮阔意境,以沉雄狂放风格树立了豪放词俊逸风骨典范,以《望海潮》、《双声子》等壮美雄放之词开北宋豪放词创作之先河,为宋代豪放词创作绘制出写作模板典范.其于豪词创作的领导性巨大贡献,促成北宋豪放词问世后能在当时词坛形成一股豪词创作风气并逐渐发展兴盛.因此,柳永实际上已经以宋代豪词创作开拓者、领导者的姿态成为引领苏轼、辛弃疾登上宋代豪放词坛巅峰的豪放词真正创始者. 相似文献
20.
王丹丹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0(2):92-93,88
文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借鉴前人对情感隐喻的研究成果,以宋词为语料,从认知和文化两个侧面对“愁”的始源域做对比分析,表现了宋词中“愁”的隐喻的普遍性和系统性。研究表明隐喻植根于我们的身体经验,体现了隐喻思维的普遍性,同时也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