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口译是一种语际解释行为,通过对语言符号化表现的解释获得对原语意义的理解。口译过程决定了口译具有即席性、不可预见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基于对口译行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原语效应"在传播学、对比语言学以及社会语言学领域的存在理据;探讨了口译中"原语效应"的对策问题;得出了译员既可以采用"顺应"策略,也可对原语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归纳,以期迅速、完整、准确地完成口译工作。  相似文献   

2.
作为释意理论的核心,"deverbalization"(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描述了在原语理解和译语再表达之间,"意义"脱离原语语言的过程。基于释意理论的观点,在口译这个多任务同时处理的认知活动中,译员需有效识别并重构处于不同情境中的翻译单位,摆脱原语的表层结构束缚,才能真正达到信息和意义的动态对等。因此,在口译教学中,情境建构教学模式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3.
互文性,即文本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相互派生的关系,是理解和识别一切文本的前提条件。对于具有及时性的口译而言,对原语的正确理解是忠实译语产出的重要保证。口译没有当下查阅资料的时间,但口译译员可以通过文本的互文性对前文本进行回溯。因此,译员应做好充分的译前准备,以确保口译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笔记是一种符号,语言也是一种符号;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而笔记也是在其记录过程中对脱离了语言外壳理解所得到的思维的再次符号化的记录。所以从这一点上看,笔记就是一种语言。本文运用语言学、心理学、符号学的相关知识,讨论和分析口译笔记的语言特征。包括笔记在形式上所具有概念符号和反映概念符号之间逻辑关系的句法,口译笔记的标准和变体(个性和共性)特点,口译所实现的译员之间以及译员自身两个不同语言体系间的交流功能。  相似文献   

5.
口译笔记是有助于译员回忆起获取的信息和进行话语重建的提示物,从口译笔记工具、笔记布局,到记什么、怎么记,既有约定俗成,又有推陈出新。掌握口译笔记的要领,并不断实践和总结,有利于凝炼出译员高度个性化的笔记语言。  相似文献   

6.
依据丹尼尔·吉尔的口译精力分配模型及走钢丝假说,结合近年专业受训译员口译录像实例,针对交替传译译员现场的错译、漏译现象,分析口译过程中的译员压力诱因及可采用的应对策略,以预防或降低译员认知压力对译文质量的负面影响,从而提升口译员的现场表现,优化口译质量。  相似文献   

7.
口译是一项即时性很强的活动,由于人的短时记忆有限,在口译活动中往往要依赖笔记。在口译实践过程中,译员对于英译汉和汉译英笔记有着不同的体验。英汉语言本身的差异性,使得译员在记笔记时必须要有不同的重点和方法。英汉口译笔记训练应以听为主,以记为辅;强化符号;一篇多练,理解结构。  相似文献   

8.
从宏观、微观及文本的角度分析了造成口译中的文化信息缺失现象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如何通过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译员对文化信息的敏感性,在知识习得和理解的阶段降低潜在的文化信息缺失的可能性,在表达和再现的阶段采取有效的模式对口译过程中的文化信息缺失现象作最大程度的补偿。  相似文献   

9.
"笔记"(note-taking)是交替传译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包含三个同时进行的认知过程:听辨、理解、记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对其展开理论和实证研究。只有系统地了解国内口译"笔记"研究的现状(1988-2012),才能更好地分析国内口译"笔记"研究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口译是翻译活动中的一项极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对译员的要求也非常高.论文在阐述了口译中翻译笔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之后,主要探讨了在连续传译中译员对翻译笔记所应该掌握的尺度:即既要认识到笔记的重要性,记好笔记;又要认识到笔记只是辅助,在翻译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在激活图式结构的帮助下开发大脑对讲话内容的整体把握和理解记忆.只有这样,在笔记的帮助下,口译员才更加有可能做到在理解之后更加准确、全面地翻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论作为指导翻译实践的一个重要理论,主要关注原语的目的是否能通过译文传递给目标语受众。它的目的性、连贯性和忠实性三大原则对口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是评定原语讲话人的意思和目的是否为目标语听众有效感知的重要标准。文章以第十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大会上的口译为例,研究目的论的三大原则在其中的应用与体现。研究表明,目的论的主要观点能够科学合理地阐释外事口译,而译员在目的论的指导下采取不同的口译方法,能够为目的语听众呈现出满意的译文,从而充分地实现口译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译员在口译过程中不能准确传递原语信息一般归于其语言能力和口译技巧的不足,而引起交际失败的另一重要因素——基于文化差异的语用失误引起的交际不连贯却并未引起足够重视.语用失误和跨文化意识的缺失往往导致输出信息的错误解读,甚至致使交际被迫中断.缺乏原语文化背景图式的译员难以准确把握说话者的“真实意图”,从而影响目标语输出语用连贯的准确度.本文从文化差异的视角,通过大量的语用失误现象分析其失误的文化因素以及试图寻找相关的弥补策略,以减少和避免语用失误产生.  相似文献   

13.
口译笔记是交传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它可以弥补译员大脑记忆的不足,对译员起到提示作用,使译语更加流畅,更加具有逻辑性。本文分别对口译笔记的必要性、特点、技巧和作用做了探讨和分析,并指出译员应该摸索出一套符合自己特点的笔记符号系统,这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译员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14.
口译笔记对译员的记忆有很强的提示作用,可通过再现帮助译员进行记忆的提取。口译笔记应遵循层次分明、简明扼要、凸显要点和多用符号等原则。在口译笔记教学中,教师应分析一些常见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向学生解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5.
Gile的口译认知负荷模式(effort model)认为口译所需的注意力总量须小于译员脑力所能提供的注意力总量.基于口译教学中发现的学生译员认知负荷超重现象,本研究提出语块策略节约认知资源,减缓认知负荷,合理分配译员注意力,促进口译产出的准确、顺畅、快捷.  相似文献   

16.
笔记训练本是口译中使用的练习方法,但其自身的特点和训练原理符合信息的解码规律。本文以大学英语理解阶段学生的信息理解能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口译笔记特点、内容和原则的分析,从信息解码的角度分析口译笔记训练与大学英语阅读理解和听力理解的关系。通过分析,本文尝试性地提出将口译训练方法运用于旨在提高学生语言信息解码能力的课堂阅读和听力教学中,并根据自身实践从内容、材料类型、训练方法等角度阐述了具体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究了带稿同传中文本在口译中的积极作用.在同声传译开始前,译员可以利用手中的文本提前处理文本中的难点,并对文本尝试翻译.另外,文本的存在在带稿同传中也可以给译员带来很大的方便.文本的存在给译员提供了机会,使之能够反复理解发言人的内容;文本有利于减轻译员在口译中的记忆压力;在译语产出时,文本利于译员灵活切分输入内容和灵活调整语序.文本的存在利于译员在带稿同传中形成自动加工的过程,减轻在口译活动中的认知压力.在带稿同传中,译员可以充分利用文本,克服口译中的困难,提高口译质量.  相似文献   

18.
从口译的本质、原则、标准和冗余信息的概念出发,探讨处理冗余信息的重要性,并通过对于冗余信息处理的探讨,初步提出处理冗余信息的方法和提高口译质量的途径。指出在翻译过程中,译员要牢记其作为"沟通者"的角色,分析交际双方的讲话意图,把握交际中的情景语境,摆脱字词冗余的束缚,生成通畅、简洁、地道的译文。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特殊性与口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译是具有语言特殊性的.存在于对词语的认知、语法重复、句法结构、语言的社会文化方面等方面的语际差异会影响到译员的理解和译文.口译训练应当包括与处理语言特殊性相关的策略和技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网民数量激增,网络用语由于其创新性、快捷性和形象性的特点而深受网民青睐,因而层出不穷并得以迅速推广。除了数学符号、推理符号和标点符号等常见符号广泛用于口译笔记中,能为译员节省笔画和记录时间,辅助译员的短时记忆之外,网络用语也可用于口译笔记中起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因为它的上述特点正好符合口译笔记精简性的原则。网络用语对接待语境中的口译笔记效果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尤其对接待语境中的寒暄对话和致谢词帮助甚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