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谚语是民间集体创作、广为口传、言简意赅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句,是民众集体智慧和普遍经验的规律性总结。客家饮食谚语是流传在客家地区的一种文化。本文从大量第一手饮食谚语资料来探讨客家饮食文化的特质:"食就十足"、"食饭是食米"、"咸咸辣辣"、"猪肉头牲鱼"、"煮菜不用学"、"甜酸苦辣涩"、"饭后一杯茶"等,从中我们也可以管窥客家文化。  相似文献   

2.
温珍琴 《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10):117-118,124
客家谚语内容丰富,这些谚语里包含了许多客家教育思想和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挖掘传统的客家教育资源,也能为教育的现代化服务。客家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涉及读书、做人、做事、品行等方面,在教育方法上重视早期家庭教育、重视言传身教教育、重视榜样的作用等。当然客家的传统家庭教育也有明显的弊端,值得我们反思。  相似文献   

3.
客家由一个聚居于内地的边缘闽粤赣边界区域的山地族群,发展为一个声望隆盛的国际性族群,与客家在近代以来建构客家观念,开展现代客家运动的文化实践是分不开的。现代客家运动,本质上是客家人对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响应,是客家人融入现代民族国家的一种主动的政治姿态和自觉的文化实践。第一阶段客家运动,塑造了客家新形象;第二阶段客家运动,建构起了全球性的客家认同,建构起了具有符号意义的客家资源发展平台。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在研究客家文化的基础上把客家精神现代化。客家精神现代化,就是说,不仅要继承、光大维系引导客家人积极向上的传统精神(如勤劳刻苦、爱国爱乡、崇尚教育、报本寻根、讲究卫生、自强不息),更主要的还应去探索、开创、培植过去客家精神所没有或缺少的,但又是我们今天客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的新精神。赣南客家地区的现代建设需要勤劳进取、宽容善良,既具有独立创造气质又富于合作精神,既有崭新的时效观念又懂得生活创造新生活的健康的人格力量,这就是人的现代化,亦即是赣南客家人文化心理的现代化。只有这样,赣南客家人才能与当代潮流合拍,赣南客家地区才能与现代化大趋势同步前进。  相似文献   

5.
仪陇客家是四川省第二大客家人聚居地,保留了大量独具特色的客家民居。丁氏庄园是仪陇客家民居的杰出代表,有"客家民俗博物馆"之称。它是一座具有客家与四川传统双重文化内涵的大型古建筑,对于研究客家文化和四川传统民居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目前对仪陇客家民居——丁氏庄园的专题研究性论文、著作还没有,这与该庄园的重要价值十分不称。论述其传统的建房理念、独特的建筑特色和对当今社会的启迪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客家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植根于客家民间文化。客家人在向南迁徙和发展中不仅传承了中原传统的文化内容与艺术形式,也与当地民族文化融合,构成了新的思维方式、艺术观念和美学机缘。其特有的文化符号、文化观念以及文化民俗,形成了客家民间艺术相对独特而又具深厚发展潜质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客家文化特质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客家文化的基本特质是儒家文化;移民文化与山区文化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特质,客家人的祖先崇拜、重教观念、寻根意识、开拓精神、以及奇特而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等,在很大程度上是这三种文化特质的外化。  相似文献   

8.
“客家”称谓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罗香林先生到近年的客家学研究者 ,对“客家”称谓出现的由来与年代不断有所讨论 ,然而一些讨论或因文献资料不足 ,或因对文献的理解有偏差 ,更在于未能寻得更多具体史料的支持 ,故而不是语焉不详 ,就是过于主观武断。“客家”称谓出现的年代问题 ,是客家学理论架构上的一个重要关节点。这个问题不解决好 ,“客家史”也难于动笔。笔者近年侧重研究清初“湖广填四川”和“迁海复界”所引发的客家移民运动。这一考察经常涉及“客家”称谓问题。本文即在对四川、广东、福建、台湾、南洋移民考察的基础上 ,提出“客家”称谓的出现应在“客民第四次大迁徙”的康熙至乾隆年间 ,而且是以“他称”率先出现在广州府、肇庆府的粤语区域内。“他称”转为“自称” ,作为客家民系整体说来 ,则应是咸、同年间“土客大械斗”之后。  相似文献   

9.
闽赣粤交界的大三角地区是客家族群(民系)孕育、诞生和成熟的原生地,具有先民、先祖、祖先三重血缘资源优势和文化场景作用,是客家血缘与文化的寻根处。客家在此地所寻找的客家基本精神是对河洛根性文化的传承。客家原生地是海内外客家中原河洛姓氏寻根的中转站。客家的血缘寻根和文化寻根是客家族群认同的主要途径,对全球化背景下重构客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客家精英发动了一场以抢救与复兴客家语言文化为主要诉求,且意欲藉此激发客家族群意识觉醒、争取客家政治与经济权益的社会运动.台湾客家运动兴起的原因错综复杂,它是在台湾社会的转型、客家族群危机意识的反弹、闽客情结的促动和客家社团的推动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领袖。关于孙中山是客家人还是广府人的族属问题一直有争论。文章通过族谱/家谱/本人认同及重要旁证等,充分论证孙中山的先祖来自广东紫金客家聚居地,孙中山本人及其子孙科、其孙孙穗芳是为地地道道的客家人。   相似文献   

12.
地处南岭走廊中段的贺州,是客家民系的重要居住地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与环境,使贺州客家成为最具客家特征的广西客家人。贺州客家非常重视宗祠的建设,数量众多是贺州客家宗祠的突出特点。作为在重大节庆时举办祭祀活动专用场所的客家宗祠,反映了客家人强烈的认同意识,对客家文化的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末,台湾客家族群之文化意识逐渐苏醒。在21世纪全球化浪潮和台湾施行多元文化发展政策之下,台湾的客家文化,正面临一个新的发展局面。政府推动多元文化发展政策,逐渐重视客家文化之发展,改善过去客家文化式微的境况。台湾客家族群,正可顺应全球化与多元文化政策发展潮流,在台湾本土建构一套完整的客家文化发展政策,使客家文化成为台湾文化的一项重要内涵,进而建构台湾成为全球客家文化的重镇。  相似文献   

14.
客家传统婚育文化的女性主义观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女性的婚育生活为视角,分析客家传统社会的婚育观念和习俗文化,认为男权意识主宰导致客家女性的悲情,由此提出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客家女性应走向自觉自立,客家女性的研究亦应立于女性主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客家乃汉民族一重要民系,是由数次南迁的中原汉人与当地土著交往、互动、融合而成的群体。他们徒居赣南后,除了守护自己的中原传统外,还大势吸收异族、异部落文化,形成自己丰富多彩、独具客家风情的文化形态。婚俗作为客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它是客家人生五大习俗中最为重要的礼俗,其形式多样、仪式复杂、功能丰富,体现了浓郁的客家特色。本文拟就赣南客家婚俗予以详细表述,探析其社会文化功能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客家祖先崇拜的二元形态与客家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祖先崇拜是客家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客家传统社会的重要载体,是观察分析、深入理解客家文 化的在地化及其客家传统社会特质的关键点。本文以个案材料为基础,详细介绍客家祖先崇拜的二元形态与特 点,进而重点分析客家祖先崇拜再生形态与客家社会的互动关系及其所反映的客家传统社会特质。  相似文献   

17.
文章认为,"二婚亲"是闽粤赣客家地区的重要婚姻形式之一.还论述了客家地区寡妇普遍改嫁的社会历史原因,并对<客家源流探奥>一书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评述.  相似文献   

18.
黄遵宪的客家源流观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为客家历史源流研究的先行者,黄遵宪在19世纪末提出了客家中原旧族 说、客家方言证据说和梅州客家元代形成说等较为系统的客家源流观,开启了20世纪客家 研究的先河,对此后的客家方言研究和客家历史的研究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原河洛对客家民系及客家文化的形成具有全面、关键、决定性的影响。客家民系主体来自中原河洛,在闽赣边地开基创业奠定了客家文化物质基础。客家重构中原式宗法制社会,形成客家文化的社会基础。客家传承河洛文化刚健自强、厚德、文化和重礼的基本精神。成为客家思想文化的理学根源也在河洛。  相似文献   

20.
福建客家土楼"五福楼"和"永隆昌楼",为道咸时期靠烟草生意致富的黄氏家族所建。楼内存留的对联、寿屏等文字中体现出的士商身份的交融,是晚清士、商的价值追求和人生态度趋于一致的表现;"行善积福"的观念,体现出烟商价值认知的"儒化"倾向;于家族及商道中推崇"和"的思想,是客家宗族观念的表现。从细节阐释和文化接受的角度考察客家土楼的文化,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和审视晚清客家商人的思想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