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玉文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54-58,63
汉语音变构词可以分为变声构词、变韵构词、变调构词三种简单的类型及其他复杂的类型。音变构词是传统的音义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义之学不仅在我国,在整个世界的学术体系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问,其内容及研究成果十分广泛,但是专门研究音变构词的诸家论著对于四声别义的材料有不少遗漏,因此音变构词的研究在资料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研究音变构词对语言学特别是汉语史的研究和大型古汉语语文工具书编纂修订以及古文献的阅读和整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
汉末至南北朝时期的传注里记录的破读很多属于构词现象。从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到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前贤时彦对上古汉语发生过的变声构词现象或自发或自觉地进行了艰苦的摸索,并且取得了很多成绩。目前,系统理清上古汉语变声构词研究的状况,对确认研究方向,加快研究步伐,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秦敏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4):57-58,68
汉末至南北朝时期的传注里记录的"破读"很多属于构词现象。从陆德明的《经典释文》到王力先生的《同源字典》,前贤时彦对上古汉语发生过的变声构词现象或自发或自觉地进行了艰苦的摸索,并且取得了很多成绩。目前,系统理清上古汉语变声构词研究的状况,对确认研究方向,加快研究步伐,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公众语感测量的汉语构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立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22(3):83-86
汉语的“词”是汉语社团普遍认同并广泛使用的现成的语言单位,可以从公众语感的角度进行考察,但许多因素都可能对语感测量的结果产生影响。根据最近一次语感测量的操作程序及统计结果,及对样本内两组切词结果进行的相关分析,表明地域及专业等因素基本上不会影响汉语社团成员对词的感知,语感测量可为汉语理论及应用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扼要回顾20世纪以来中外学界对于构词的一些代表性的看法之后,文章生发出了关于目前汉语构词及其语法效应研究的八个方面的思考,并对其研究的思路、理论及所用的方法等做出了初步的说明与设想,以期为揭示汉语构词特征及为汉语语法体系完善提供一定事实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孙玉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5):560-566
从"闻"见"二字音变构词的具体情况来看,上古汉语中,除了使动构词、意动构词等构词手段外,还有被动构词.上古汉语中,就已发现的材料看,被动构词是相当少见的. 相似文献
7.
熊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4(3):87-90
探讨部分汉语亲属称谓词中的内部构词理据义。据以探求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和伦理观念对构词词义的影响,并据以提出汉民族、汉语言文化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8.
汉语亲属称谓词构词理据中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焰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
探讨部分汉语亲属称谓词中的内部构词理据义.据以探求中国古代社会宗法制度和伦理观念对构词词义的影响.并据以提出汉民族、汉语言文化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9.
丁益军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78-80
俄汉语中表人名词的对比分析是俄汉语言研究的一项主要内容 ,通过分析对比两种不同语言中所存在的个性与共性 ,对学习和掌握这两种不同语系的语言在实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立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2)
汉语分词调查所显示的强烈的双音词化倾向,透视出“双字格”由于具备科学 范式的基本特征,已逐渐发展成汉语构词范式。这是因为双字格是最小的结 构体,词长适度,经济灵活,既能满足汉语语音讲究节律的审美需求,又能造 成一定语境,达到言简意赅的表意效果;同时它还是最活跃的构词元素,有着 极强的新词生成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叶南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5(5):27-30,36
现代汉语复合构词以双音节双语素为常态, 其韵律为无向音步, 既可构词也可构语, 因此词法和句法具有一致性。当代汉语复合构词以三音节三语素为常态, 首先, 语素的句法组合产生了重度的偏移, 构词以偏正式为主; 其次, 词的韵律机制与句法机制在偏正复合构词中产生了部分裂隙; 最后, 当句法结构与韵律结构相抵牾时, 韵律优先于句法, 对句法进行重新认定。 相似文献
12.
汉语新词存在许多不对称和对称的情况。而“共同性语素”与“对照性语素”组合的不对称与对称就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之一。从汉语新词构词的不对称、对称及其理据,通过汉语新词构词的不对称与对称来预测新词等问题入手,进而得出如下结论:不对称和对称是汉语新词构词的重要途径,标记理论和辩证法是其理论基础,反义词聚的共性与个性是其现实基础;对照性语素是汉语新词的不对称与对称构词的生成点。 相似文献
13.
论汉语方言词汇的构词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绍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7(1):39-43
方言之间或方言与普通话之间在词汇上存在着很大差异 ,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构词差异。构词差异三个方面:语音方面的差异、语素方面的差异 、构词类型方面的差异。各方言在不同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荣晶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8(2):95-99
本文对汉语语素、汉语构词法以及"汉字"等问题研究中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了清理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构词研究不应在词素基础上而应在字的基础上展开. 相似文献
15.
王福霞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3):157-159
和印欧语相比,汉语是靠语序和虚词表示词语之间语法关系,缺少形态变化。关于汉语的形态是现代汉语专家学者多年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汉语”子”的构词、构形分析研究,探索出汉语里的一种新生的并且正在发展的形态构词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汉字构字理据与汉语构词理据的交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光荣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4(1):57-60
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与汉语的词的本义发生联系,如此,汉字构字理据便与汉语构词理据产生交集;六书的内涵特征就是构字理据;构字-构词理据交集揭示了同源字词这一字词局部融合现象的内在机制,同时对段玉裁形音义三者互相求的训诂方法作出新的解释,揭示了该方法的深层机制。同源字、同源词、同源字词三个术语可以独立存在,它们各自概括了不同的对象,同源字、同源词均属单纯集,同源字词则是交叉集。 相似文献
18.
王立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5):50-53,88
数量结构的分合与音节的单双有着直接的关系,表明正词法规则与公众语感存在一定差异,这是因为句法分析单位与语言使用单位不处在同一研究平面上。因此在制订正词法有关规则时,应适当考虑韵律构词因素。 相似文献
19.
论汉语的词缀化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彬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3(4):80-82
汉语中新出现的大量词汇说明现代汉语有词缀化的倾向。这种现象产生的外部原因是语言接触过程中受英语的影响,内部原因是经济节省原则、类推原则和反传统的“变异”原则等语言自身发展的内部机制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汉语词缀的性质与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珂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5):187-188
词缀(affix),是一种附着于词根的语素,附加式构词法是印欧语的一种主要的构词方法。同印欧语比较,在汉语复音词的发展过程中,复合式构词法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古代汉语中的词缀并不多见,我国古代语言学著作中也没有词缀这一概念。直至瞿秋白在1931年发表的《普通的中国话字眼研究》一文中全面引进词缀及其相关的术语,我国的语法学家才开始广泛关注并研究这一语法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