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姜春艳 《社会工作》2009,(22):21-23
我国的流浪儿童数量呈上趋势。但目前的救助多从矫正流浪儿童的偏差行为入手,以遣送回家为最终目的,并没有真正保护儿童的切身利益。笔者通过在南京流浪儿童保护中心的实证案例调查,用ERG需求理论和优点视角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了中心可以开展的新服务,包括对原生家庭的关注和儿童本身的培训等,力图对南京流浪儿童保护中心的实际工作有所帮助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流浪儿童救助机构都能满足流浪儿童的基本救助需求,但对流浪儿童更需要的心理辅导、社会适应、教育培训、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需求有所缺失。本文以广州市为例,从优势视角出发,探讨如何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健全流浪儿童救助模式,以帮助流浪儿童正确认识自身的潜能优势、提升自我适应发展能力,进而真正回归社会,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社会福利》2004,(5):52-52
截至2003年底,由民政部和地方政府共同投资,在全国各地兴建了130个专门为流浪儿童提供紧急庇护的救助保护中心。2004年民政部还将拿出3000万元部本级福利金,资助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在上海召开的全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暨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会议上,民政部副部长李立国表示,做好流浪儿童救助工作,能够预防和减少流浪儿童违法犯罪,保护流浪儿童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正上海市救助管理站自2003年由遣送转型为救助管理后,在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中形成了"思想引导、行为督导、文化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的特色思路。运用社会教育资源营造"校园化管理模式"从1998年起,当时的上海市遣送站就与嘉定区工读学校联手创办了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2)班。遣送站改制为救助站后,(2)班于2005年更名为"新春学校",并形成了民政、教委、公安联手办校的新模式。学员常年保持200多人次,形成具有多种教育功能,对学生有吸引力,让家长放心、让社会稳定的特殊教育环境,初步构建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全面早防、预控、矫治工作的网络,校园化的管理模式不仅使学校成了城市救助保护流浪儿童的形  相似文献   

5.
孙志翔 《社会福利》2014,(11):38-38
正我国法律规定流浪儿童是指完全脱离家庭和监护人,连续超过24小时生活在街头,且无可靠生活保障的18周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仔细思考法律对"流浪儿童"的定义,不难发现这其中的价值中立,将流浪儿童看作与正常儿童类似的群体,只不过生活方式不同,定义更倾向于救助过程中不排斥、不歧视流浪儿童。这与专业社会工作中"价值中立"、"接纳"、"尊重"的价值观有着天然的契合点。流浪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  相似文献   

6.
余泳 《社会工作》2011,(21):28-29
2011年8月8日,国务院发布《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8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这两项文件体现了政府对儿童、青少年尤其是流浪儿童的权利的重视与保护,也对流浪儿童的救助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工作救助模式要求社会工作者必须克服救助过程中的各种困境,以流浪儿童为中心,促进流浪儿童自我发展,帮助他们回归家庭、社会。  相似文献   

7.
儿童流浪源头预防的内涵及其实践儿童流浪行为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实践表明,最好的救助是预防,最好的预防是教育。相对于原有的仅仅注重已发生的流浪儿童的被动救助,思考在源头上有效预防儿童流浪行为的发生往往更加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社会福利》2002,(10):25-27
牡丹江市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自 1995年成立以来,认真落实各级领导指示,坚持以防治儿童流浪、避免儿童犯罪、维护儿童权益和促进儿童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努力工作,共救助保护流浪儿童1387人次,儿童受教育率达100%,转化安置率达 95%,巩固率达90%。救助中心三次被评为黑龙江省和牡丹江市保护未成人工作先进集体,1997年民政部在牡丹江市召开了部分省市救助保护流浪儿童现场观摩会议,其工作事迹被选入了纪念建国50周年全国青少年法制教育展览。  相似文献   

9.
如何使街头的流浪儿童进入到机构接受救助;如何管理救助站内养成恶习、行为不端的儿童,防止其再次外出流浪;如何追究流浪儿童的监护责任人及侵害流浪儿童权益的责任人法律责任,消除造成儿童流浪、乞讨的不良势力的侵扰是目  相似文献   

10.
李宝芳 《社会工作》2011,(14):91-93
目前我国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取得很大进步,但是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一些地方政府投入不足,积极性不够;现行救助保护政策中的返家政策难以有效救助流浪儿童;救助理念滞后等。为进一步完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工作,需要地方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出台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条例;需要国家出台具体的鼓励措施调动地方积极性,并加大投入力度;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从源头减少流浪儿童,同时为返家儿童提供跟踪服务和制定儿童寄养服务政策;救助机构要以儿童为本,实现更人性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11.
正一是加强重点青少年群体摸底排查工作。组织相关部门对不在学校、无职业青少年、流浪乞讨青少年、服刑在教人员未成年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等各类重点青少年群体进行摸底排查并逐人建立档案。通过走访家庭、学校、街道及监所等方式,全面摸清重点青少年底数,掌握其家庭状况、受教育情况、现实表现和违法犯罪情况等。二是加强流浪乞讨未成年入社会救助和管理。进一步做好街头流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流浪儿童救助服务逐渐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服务目标已不再满足于原有的生活照顾和健康照顾,而是更注重在平等接纳的理念下调动流浪儿童的潜在能力,促进他们的更好发展,服务方式也日趋专业化,  相似文献   

13.
途径之一:建立全天候开放式的"流浪儿童之家".充分尊重儿童意愿,对流浪街头暂时不愿意进入"救护保护中心"的流浪儿童,采取完全开放式的救助保护方式,在有条件的单位或团体内建立"流浪儿童之家",工作人员由本单位志愿者组成.  相似文献   

14.
怎样使流浪儿童回归主流社会,融入到正常儿童群体中,是从事流浪儿童救助工作者迫切需要探索的课题。作为给予他们提供服务和支持的工作人员,如果我们通过正确社工理念、社工理论和社工方法的引导,  相似文献   

15.
流浪儿童救助工作的重中之重——心理矫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晨 《社会福利》2004,(5):29-30
治病要治根,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同理,流浪儿童问题也不能仅仅是流浪—救助—遣返的模式,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有效的治理,除了对他们提供外在帮助外,还要对该群体本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矫治。少年儿童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尤其面对流浪儿童这个特殊的少年群体,心理矫正更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在流浪儿童中开展心理健康辅导,是他们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他们再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6.
《社会福利》2006,(8):I0015-I0015
三年来,在苏州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苏州市救助管理站暨流浪儿童保护教育中心,扎实有效地开展着救助管理工作,逐步建立起市、县(区)、街道、社区四级救助工作网络,为受助人员提供了人性化的救助服务,尤其在救治“流浪乞讨病人”、教育流浪儿童和安置救助对象等方面成效显著。截至  相似文献   

17.
刘斌志 《社会工作》2013,(1):77-85,153,154
通过相关的质性访谈和文献分析,本研究着重从生理、情绪、认知以及行为等四个方面描述震后失依青少年哀伤经验的表征,从个人特质、环境、互动以及哀伤行为等四个方面分析其哀伤经验的影响因素,并全面探讨其哀伤反应的因应策略。建议社会工作从个案辅导、小组工作、社区教育以及个案管理等方面开展针对震后失依青少年的哀伤服务,促进其身心的调适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讨论了4个有关公共图书馆为儿童和青少年服务方面的问题:( 1 )公共图书馆如何为儿童和青少年服务?( 2 )青少年如何以及为什么利用图书馆?( 3)如何评价公共图书馆为青少年的服务?( 4 )决策者为什么应该赞助公共图书馆以便更好地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服务?在访问公共图书馆的读者中,有60 %是1 8岁以下的青少年。初学走路的孩子为了讲故事时间而来,老师和儿童监护人带着儿童来查找图书和信息,帮助孩子提高写作能力,或者来听故事。学龄儿童为了完成课后作业来到图书馆,他们浏览图书并且参加图书讨论小组。令人惊讶的是,儿童和青少年图书馆的工…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从北京市抽取三类儿童青少年(北京市户籍儿童青少年、普通学校流动儿童青少年、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青少年)共1046人,采用假设情境问卷,探讨其对行贿的认知发展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并比较三类儿童青少年在这些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儿童青少年对行贿基本上能作明确判断,不认同行贿行为,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行贿的认同程度呈现下降趋势。三类儿童青少年在行贿判断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行贿认同上差异显著。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青少年比其他两类儿童青少年更明显地认同行贿行为,这和他们较低的一般公平世界信念、较高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和较强的被控制的命运观有关。  相似文献   

20.
正发展困境"类家庭"选址难题南京市救助管理站开展的"类家庭"服务项目依托市救助站内两个"类家庭"公寓。南京市救助管理站的领导在接受访谈时表示,救助站更多的是考虑安全第一,一些流浪儿童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但又不愿待在站里接受救助,即使同意进入类家庭也是抱着尝试和好奇的心态,短时期内可能效果有限,有的流浪儿童长期在外流浪,思想不成熟,可能会以进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