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道德人格是当代西方道德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主题。道德人格研究的兴起是多学科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产物,既是对道德心理学研究困境的超越,又体现了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深化,还顺应了道德哲学研究的要求。今后的道德人格研究应采取普世主义和主位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关注道德人格的评定、道德人格的影响因素、道德人格与幸福生活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2.
论述了传统道德研究方法,在社会实践中抽象研究道德的本质,或从个体的社会性出发研究具体的道德规范,都不能完全解释道德现象。指出要实现从基本理论到具体实践或从道德本质向道德现象的转化,这之间必须有一个中间环节,那就是道德运行的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3.
从哲学人格理论的视角看,道德实践领域的人格失范和理想人格的失落,就是哲学人格的缺失。道德人格的塑造与提升实质上是人的主体性资格自我确证的人格行动。以哲学人格意识作引领,生成主体性道德人格,将促进人格的完善,为人的价值生命提供担保。文章通过讨论哲学人格与道德人格的契合,表达了道德人格建设的哲学人学诉求。  相似文献   

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情神文明建设,需塑造道德理想人格.道德理想人格有丰富性、层次性、指向性等特点;其基本特征是:主体超越性、自我同一性、意志自由性、主体完整性、每个个体应在挺立自己“做人”的基本道德人格的同时,弘扬道德理想,不断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5.
在道德教育的实践中,如何将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儿童、青少年良好的内在品德,形成个体的道德人格,已成为德育工作面临的一大挑战,也是长期以来困扰德育工作者的一个难题。近20年来,道德内化的问题逐渐成为国内伦理学、道德发展心理学和德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道德内化的含义、过程、心理机制、途径及促进策略等几个方面,较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相关研究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的重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当前人格心理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从中发现人格理论研究的交融趋势,人格功能的完整化趋势和研究发展的多样化趋势。并通过对人格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整合,试图提供一个新的人格心理学的研究视角,并对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未来发展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7.
道德信仰的本质就是人在道德人格上的自我超越。具体表现为:道德信仰是人的社会之我对个体之我的超越;是精神之我对肉体之我的超越;是理想之我对现实之我的超越;是无限之我对有限之我的超越等。  相似文献   

8.
新时期道德人格培育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需要与之相契合的道德机制加以维护,道德建设的落足点在于塑造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人格,道德建设的目的是促使人们认识自身道德在建构社会道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健全的道德人格对提高社会效率,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历史时期 ,重视和加强对当代青年的道德人格塑造 ,是青年能否在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需要 ,是德育工作者的永恒主题。在对青年进行道德人格塑造时必须处理好政治教育、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与道德人格塑造以及道德人格遗产的批判继承与发展创新的关系。塑造当代青年的道德人格 ,是高校德育工作中一个长期的任务 ,必须从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两方面进行才能取得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任何社会的发展都需要道德理想,这包括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一套理想的价值体系、一批先进的道德榜样.道德榜样之所以有力量,能够感染人,主要原因不在于他们人格中的其他成分,如智慧、能力、知识、思维、形象、身份等,而在于他们的道德人格,在于他们的道德人格中所散发着的人性光芒.学习榜样,塑造高尚的道德人格,必须完善道德评价机制,形成正确的道德评价,养成道德习惯,提升道德境界.  相似文献   

11.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揭示了个体道德及其价值观形成的深刻内涵与心理发展的规律,借鉴新加坡的做法,品德的培养需要树立全民奉行的榜样及民族价值观,形成耳濡目染的生活大课堂,并遵循个体认知发展特点,创建多元模式与渠道进行循序渐进、系统连贯、目标明确的学校课堂教学,在大小课堂中,使个体在循环往复的认知、体验、践行、反思中走向“普遍道德原则阶段”,共同构建自律、尊重、责任、关爱的人性和谐。  相似文献   

12.
通过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这一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独特风韵的视角,可对人格问题做一全新解读:一方面,"以心为本"深刻揭示了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的人格本质;另一方面,"儒道互补"则极好地展示出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学的人格模式.  相似文献   

13.
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特定的理想人格。“主体人格”、“责任人格”、“创新人格”、“和谐人格”是现代理想人格的基本特征;道德修养与现代理想人格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是现代理想人格塑造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推动道德个体深化道德认知、认同道德规范、开展道德实践是道德修养对现代理想人格塑造的功能外显。  相似文献   

14.
做人要讲道德,这是千百年来形成的一个做人的根本信念。当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多元化交融碰撞之际,对整个社会道德生活和道德价值观念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是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社会成员,他们的道德人格对提升整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有着重要的意义,只有如实地分析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现状,才能更好地从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方面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5.
当前人格研究的基本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研究包含人格研究的基本对象和基本途径这两个问题。关于人格研究对象,当前主要涉及到全面的人格基本假设、多样化的人格研究范型和多成分的人格研究单元等三个层面。关于人格研究途径,当前主要表现为临床个案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等三种人格研究取向的发展和综合运用,以及人格研究策略多样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德育教师人格是德育有效性的基本保障,而当前德育教师面临着“人学”困境、现代性困境和伦理困境等诸多人格困境。深入剖析德育教师的人格困境及其与德育本身、现代性、现代教师伦理之间的张力与关联,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研究德育教师群体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7.
迄今为止,我国大学教育仍将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道德人格教育,导致道德教育日益萎缩。道德教育应是一种生活中的人格教育,其起点、内容、过程都应介入大学生日常生活,促进他们的德性发展;在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塑造具体的、形象的、可感的道德范型,激发他们的仰慕和效仿;重视校园文化、公寓文化和社团文化的道德内涵的构造和设计,构建道德法则的日常形态。在教育环境的无意识中,在不经意的感化中,大学生的心灵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特殊的社会环境、复杂的人生经历造就了曾国藩多重矛盾的道德人格:即崇尚道德,却更注重经济;恪守传统,更主张变革;主张暴力,又追求仁爱。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这对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模式也表现出了明显的不适应.在充分分析传统教学与道德教育关系的基础上,指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改革要以培养学生理想人格为出发点和归宿,并提出培养大学生理想人格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