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略论先秦宰相制度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宰相最早出现于战国典籍中,主要指中央政权机构中辅佐君主的首辅大臣,是相、相室、相国和丞相的泛称。自汉代始,学者就一直以相名官的标准来衡量宰相出现之始,春秋、战国、秦代起源说的提出就是由此而来。若究其实际,宰相起源应与春秋以前作为职司存在的相密切相关,又和周代家臣制度有直接渊源,它的出现实质上是以集权为特征的君主专制政治取代宗法贵族政治的反映。  相似文献   

2.
东汉三公、尚书职权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关于汉代官制,一个传统观点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为加强皇权,“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自汉末的仲长统首倡此意后,有关东汉官制的论著大体沿袭此说.唯1990年祝总斌教授《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一书问世,才明确提出了东汉的三公仍为宰相、尚书并未取代三公的观点.旧说明显地失之武断,而祝先生的新说强调了三公的作用,但对于三公的职掌似未能深入分析,对尚书的职掌与地位也估计较低.笔者认为,东汉的三公仍保留着丞相的职权,而尚书在一定程度上也行使着丞相职权.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三公与尚书共行宰相职掌.  相似文献   

3.
在宋代文官中,宰相是总揽全国政务的最高行政机构的长官.《宋史·职官志》中说:“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平庶政,事无不统.”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宰相的名称,屡经变更.秦和西汉以相国或丞相为宰相.西汉末,废丞相,置三公(即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分掌丞相事.东汉初,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掌兵,司徒掌民、司空掌工,都是宰相.东汉中、晚期,为了限制宰相权力,尚书省逐渐取代三公职掌,三公成  相似文献   

4.
一、秦丞相制的确立秦朝在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官僚组织中,一个重大的措施就是在中央政府内确立了丞相制度。虽然秦以前就有辅佐君主的官;但是,丞相这个名称,及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的特殊地位(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众人之上)却是秦朝确立的。先从名称说起。《汉书·百官公卿表》说:“相国、丞相,皆秦官。”这就引起了古往今来许多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相国、丞相皆六国时官”(《汉官仪》);有的又说“始皇始置相国”(《通典》);有的还断定,丞相和相国为两个官名,并且“相国在丞相之上”(《历代职官表》)。究竟怎样看待这个问题? 我们认为:丞相,是正式的官名,而且是从秦国开始,在秦朝确立的;相国,是人们对丞相、也是对其它名称的宰辅(如楚之令尹)的尊称(有如后世之称国老、阁老);相,既  相似文献   

5.
林剑鸣先生在《秦汉时代的丞相和御史大夫——居延汉简解读笔记》(《兰州大学学报》1983.3)一文中,认为御史大夫是“为率(牵?)制丞相而设”,其职掌是监督和牵制丞相、分割丞相之权。我认为林先生的论断是难以成立的。第一,关于《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御史大夫“掌副丞相”。据此人们认为御史大夫之职掌就是(?)助丞相统理政务,为副宰相。林先生认为此“乃后人之误解,汉代人并不这样认为”。他说: “‘副’在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举《诗经·大雅·生民》“不坼(按即“坼”字)不副”及《礼记·曲礼上》“为天子削瓜者副之”为证。于是得出:“‘副丞相’者,分割丞相权者之谓也。”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明白。一个是“副丞相”之副是否与此二处之副同意。按“不坼不副”是指生孩子,孩子从母体生出来犹如分割母体之肉。“为天子削瓜者副之”是指把瓜剖切开。(参郑玄注)若“副丞相”之副同此二处,则可解为“分割、剖切丞相”,即从内体上分割丞相。此意决不可解。可知林先生所举例证无法说明问题。其二是汉代人对“副”如何理解。《史记留侯世家》“误中副车。”《索引》引《汉官仪》“属车即副车”。蔡邕《独断》:“奉车郎御属车三十六乘。北郊明堂则省诸副车。”此副车即属车。《释名·释首饰》:“王后首饰日副·副,覆也·以覆首。亦言副,贰也。兼用众物成其饰显。”《后汉书·景丹传》“迁朔调连率副贰”。注:“副贰,属令也。”《续汉书·舆服志上》:“后从为副车。”《后汉书·南匈奴传》左贤王为单于“储副”,此外,两汉书中还有副中郎将、副王、副校尉、副封、副侯、副使等名称,皆为副属、次贰之意。总之,汉代人所谓“副”是指从属、次贰,与今天所谓正副之副同。并没有分割、剖开之意。  相似文献   

6.
韦贤、魏相、丙吉任相预言考孙顺华《史记》载:“长安中有善相工田文者,与韦丞相、魏丞相、雨丞相微贱时会于客家,田文曰:‘今此三君者皆宰相也。’其后更相代为丞相,何见之明也。”①此为司马迁死后事,是为诸少孙所补写。韦贤、魏相、丙吉在汉宣帝时先后任丞相,张...  相似文献   

7.
如淳“更三品”说对汉代力役制度作了注释。由于他在分类上将属概念(卒更)与种概念(践更、过更)对等并列,在概念使用上将纳更赋者视为践更,同时又将所谓“戍边三日”的代役钱视为过更,从而造成很大混乱。如淳所谓的“戍边三日”之制,既无理论上的合理性也无实践中的可操作性,从传世文献与出土资料看,它其实是不存在的。如淳所谓的“天下人皆直戍边三日”、“虽丞相子亦在戍边之调”,也与汉代复除制度不合。汉代不存在虽丞相子也要承担之役。  相似文献   

8.
明代的内阁阁臣越到后来越被朝中上下目为实际上的“宰相”,不少阁臣亦不免以“相”自处,乃至行相权之实。本文旨在说明朱元璋虽然从政治上废除了宰相制,但从实质上看,皇权不可能真正合并相权,随着时间的推移,明代中、后期的皇帝们对内阁的把握及对阁臣的任用在潜意识或反映在政治事务中,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把阁臣当作宰相看待,阁臣甚至被赋予近似宰相的权力,相权观念在朝廷内外官僚群体中亦渐趋复苏。内阁职权的逐步宰相化发展,皇帝和其他官僚亦逐渐对阁臣寄予宰相的期望,而在朝政的运行方面也随之对阁臣提出了宰相般的事权要求。阁臣思想意识中存在浓重的为相情结可以说是与时相应,阁臣群体为相意识的复苏实际上是合乎明代政治走势的一个很自然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比较的方法是认识事物、研究事物的重要方法。天下万事万物,只有比较,才可分别其异同。古人说:“同则同之,异则异之。“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两论相订,是非乃见。”“辩章学术,考镜源流。”等等,实际上都含有比较的思想。革命导师在分析问题、阐述真理时也经常运用比较方法。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比较科学“正是由于比较和确定了被比较对象之间的差别而获得了巨大的  相似文献   

10.
封建的官僚机构,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它是国家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中央官制来说,秦汉时期以三公九卿掌管国家政务,经魏晋南北朝的演变与发展,到了隋唐形成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是如何形成的?它们的职能是什么?在唐代又有哪些变化?本文试就这些问题,略加分析探讨。一、从秦汉的宰相制度到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是封建职官系统中最高的官职。相,最早是国君的宾相,在国君朝聘宴享的活动中担任礼仪之类的工作。至战国时,才以相、丞相、相国等名,协助国君处理政务,成  相似文献   

11.
清风慕竹 《社区》2011,(29):10-10
北宋时,一代大儒程颐与有“布衣宰相”之称的范尧夫素有交往。有一天,程颐闲来无事。来到范府小坐,那时范尧夫刚刚卸任宰相之位。说起当年当宰相的事。范尧夫的神情似乎甚是怀念,程颐则不以为然,知识分子爱较真的脾气又犯了,责怪他说:“您任宰相时,  相似文献   

12.
丞相:始于战国时代,为百官之长。尊之则为相国。也称相邦。秦代以后为封建官僚组织中的最高官职,辅佐皇帝,综理全国政务。汉代在王国的丞相只曰相。如“《吕氏春秋》是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叫他的门客们编写的。”(《刻舟求剑》注)将军:古时一军之帅称将军,但未把它作为官名。从战国开始作为武官名。后来又加上各种名号,如车骑将军、楼船将军、材官将军等等。魏晋南北朝时,名号尤多。也用来泛指武官。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尚书郎:东汉之制,取孝廉中有才能的人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台称守  相似文献   

13.
唐代中央集权制度较之秦汉有长足发展。唐初三省分权,宰相之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便于皇帝控制。三省本为平行并重之机构,分掌议政、决政和执行之权。但在实际运行中,尚书省既参与决策又负责执行,便具有了秦汉时期丞相的权力。三省权力分配不均,与三省制的发展相背离,是为皇权不能容。尚书令缺职不授,决策机关与执行机关相分离,开创了皇权专制—三省分权—政事堂集议三者相结合的中央集权新体制。  相似文献   

14.
<正> 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结构形式问题,就是封建国家机构在中央和地方的设置及其相互关系的形式问题。所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际上就是把地方权力全部集中于中央。秦始皇在建立秦王朝时,曾召集群臣讨论秦的政治制度,丞相王绾主张在齐、楚、燕故地实行分封制,而廷尉李斯却持反对意见,他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多,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上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要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①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实行郡县制,从而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封建国家。这种君主政体从秦以后一直延续到清,时间长达两千多年,然而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结构形式,并非是始终如一的,而有一个演变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列宁全集》第10卷第152页注2)他在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宰相)后进行变法,对封建国家的财政、经济、军事制度进行了改革,在客观上对社会生产的发展起了促进的作用。 王安石变法是在地主阶级内部的斗争中进行的一次改良活动。它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大地主保守势力的反对,王安石因受打击而两次罢相,宋哲宗继位以后,司马光被起用为宰  相似文献   

16.
一、内阁制度的由来及其组织内阁制度创自明代。明史记载“先是太祖承前制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平章政事,左右丞,参知政事,以统领众职。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维庸,遂罢中书省。……十五年仿宋制置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诸大学士,又置文华殿大学士,以辅导太子。”洪武二十八年勅谕攀臣说:“以后嗣君,其勿得议置丞相。臣下有奏请者,论  相似文献   

17.
舒元舆简论     
舒元舆是中唐文宗时期一个有才能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当宰相不到三个月便发生“甘露之变”,遭到宦官仇士良的杀害,从此披上了恶名。旧史家说他性“诡激”,“乘险蹈利”,“深谋诡算,荧惑主听”,把他和另一个谋诛宦官的宰相李训并称“二凶”,罪名之多,不一而足。《太平广记》卷一五六,还有一则荒诞的故事,把舒元舆描绘成迷信风水、  相似文献   

18.
旨在考证辽朝的中书省职官 ,认为大丞相 ,左、右丞相 ,参知政事等都是实职官 ;同平章事分为两类 ,其中兼中书侍郎或门下侍郎者是实职官 ,其他则为虚衔 ;中书令和中书侍郎完全是虚衔。辽朝的中书省职官制度既有对唐、五代、宋初宰相制度的借鉴 ,又体现了在“因俗而治”的原则指导下南面官的自身特点。另外 ,也兼及中书省与南枢密院的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9.
叶嘉莹先生对王国维的境界说作了深刻的阐发。在叶氏看来,有境界的作品是作者能把自己所感知之“境界”在作品中作鲜明真切的表现,使读者也可以得到同样鲜明真切之感受。叶先生以“兴发感动”来标举境界说的独特内涵,但是她又认为境界、神韵、兴趣没有什么区别,这使她的立论有两相龃龉之嫌。其实,对“真”的诉求贯穿着王国维的哲学观、美学观和文学观,并自然而然的影响和决定着他的词学观。只有从真的文学、美学和哲学三个维度考诸王氏的境界说,才能有效地解释王氏何以认为境界乃“探其本”。叶先生对境界说的理解只是领会了境界作为“感受之真”的第一层含义,对境界之真的美学之维和哲学之维,叶先生未能作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唐代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就是众宰相在政事堂共同商讨军国大事,消除分歧,统一意见,而后上奏取旨,颁下执行的制度。本文即是讨论这一制度在贞观年间创设之后,是如何走向完善,又是如何遭到破坏而最终退出历史舞台的。一、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的完善草创于贞观朝的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在高宗年间渐趋完备。我们可从下面两方面的论述得到证明。1、“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号的确立贞观十七年,晋王李治立为皇太子,太宗“诏以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房玄龄为太傅、肖踽为太保,李世勣为詹事?r、世勣并同中书门下三品惺槊畔氯纷源耸肌!敝惺榱睢⑹讨泄俳兹?同中书门下三品,意即“同侍中、中书令也”。不管是官阶低于还是高于三品者者均要加带此名号。如高宗时黄门侍郎(即门下侍郎)宇文节、中书侍郎柳爽并同三品,原官皆仅正四品,肖瑀官太子太保,乃从一品,李勣为太子詹事,乃正三品,都必须加带同三品的名号,方才可以预政事堂议。这个名号的特点在于:不仅低级官员多了一个入相途径,而且许多经验丰富的老臣也能当个名副其实的顾问,在国事上继续发挥补益作用。贞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