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视野     
《职业》2004,(11)
患职业病可要求精神赔偿 今后,患上职业病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最高人民法院近期公布的《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伤害,或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已经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后,又请求用人单位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表明,今后患上职业病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相似文献   

2.
维权信箱     
《女性天地》2006,(8):58-59
超生子女是否有权享受抚养费的赔偿;我能向法院提出婚姻无效申请吗;夫妻—方有权卖房吗;因解除婚约而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法院是否支持;减肥不成反增肥是否有权索赔;精神病治愈了.单位能解除劳动关系吗.  相似文献   

3.
杨学友 《职业》2011,(13):62-63
Q:我职专毕业后,被某蓄电池厂聘用为装配工,并签订了3年的劳动合同。工作到第2年时,我的女友提出该职业污染大,对身体有害。于是,我向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单位同意后为我办理了解除劳动关系的所有手续。后经女友的帮忙,我找到一份新工作。可还没上班,就出现了气短心跳、呼吸困难等症状。我怀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职业病?  相似文献   

4.
以案说"词"     
人身伤害VS职业病 工伤也称职业伤害,是职工在生产岗位上,从事与生产劳动有关,或者由于劳动条件、作业环境等原因引发的人身伤害与职业病.因此广义的工伤包括人身伤害与职业病两类.职业病与工作中的人身伤害虽然同属于工伤,但是二者在认定程序、待遇支付依据以及特点等方面却存在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5.
编辑同志:   王某怀疑我老两口偷吃了他家的公鸡,采用蒸面人、烧纸人的方式诅咒我们,我老伴为此气出了病。请问我们可否要求王某给予精神损害赔偿 ?关于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赔偿数额,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  顺 达 顺达同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简称《解释》 )对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作出了明确规定:   一、自然人因下列人格权利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 (1)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 (2)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 (3)人格尊严权、人身自由权。…  相似文献   

6.
白领的病     
随着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白领一族在获得丰厚收入的同时,也有种种无奈。甚至患上各咱现代职业病。  相似文献   

7.
由于司法实践和学界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纳入我国《民法典》已经成历史,但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具体适用和限制标准值得探讨。探讨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的具体范围及该制度在适用过程中应该坚持的限制维度,从对比的角度分析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构建的合理性和正当性,并针对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之道和完善建议,可以对司法案例和具体审判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8.
郭洋 《现代妇女》2014,(11):172-172
2010年4月29日,我国修订了《国家赔偿法》,将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到了法律规制的范围之内,为公民在精神利益遭受公权力侵害时创设了新的救济途径。本文探讨了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对宪法实施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意义,并结合当前的司法实践,指出提高国家精神损害赔偿数额、明确国家精神损害赔偿标准是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建设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赔偿法的不断完善,精神损害赔偿已经成为刑事司法赔偿领域中的一种常态。但是法律规定过于原则化,难于操作,导致现实中赔偿案件的处理方式过于随意,难以把控。本文主要分析和解剖刑事司法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责任构成要件,从而正确认识和理解刑事司法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2003,(4)
编辑同志:我和老于都是丧偶的退休工人,两年前经人介绍结婚,并且办理了结婚登记。谁知婚后他对我不忠,我的感情受到伤害,遂下决心离婚。请问:我若起诉离婚,可否要求他对给我所造成的精神损害予以赔偿?王梅王梅同志:我国《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家庭成员的。”这里的“损害赔偿”包括物质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过错赔偿是我国2001年4月28日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补充的内容,旨在保护…  相似文献   

11.
张丽芬 《职业》2022,(2):28-30
针对技工院校开展劳动教育培育劳动精神的实际情况,本文探索如何有效进行劳动教育培育劳动精神,以期为新时代技工院校有针对性地开展劳动教育培育劳动精神、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静 《职业》2020,(10):77-78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笔者基于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在分析长征精神意义的基础上,论述了长征精神融入学校劳动教育的意义以及途径.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学习劳动理论知识、参加劳动实践活动,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态度,热爱劳动及劳动人民,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13.
《职业》2022,(3):8-10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大力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德技并修,聚焦劳动者技能素质提升,注重培养劳动者的职业道德和技能素养.  相似文献   

14.
不久前,河南一位28岁的农民工,为了证实自己患上了尘肺职业病,竟然冒着生命危险,开胸验肺。这一悲怆的事实令人感慨:为什么弱势群体非要选择如此悲壮的举动才能引起社会的关注,进而有可能维护自身的权益呢?  相似文献   

15.
李黄珍 《职业》2007,(22):13-15
2007 年6 月29 日颁布的《劳动合同法》引起了全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劳动合同法》是劳动法律体系中最基础的部分,它的颁布和实施,意味着中国今后劳动关系的发展和企业管理面临着重大转型.  相似文献   

16.
本报告的目的是:1.说明日本雇佣、劳动惯例的概貌;2.论述雇佣、劳动惯例对日本工人的劳动意识有什么影响;3.考察近年来青年工人工作观变化的状况,并研究今后的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刘美娟 《老年世界》2006,(20):24-24
老伴今年68岁.有高血压的他近期又患上了心脏病。住院半个月后,老伴好像变了一个人,整天沉默寡言,打不起精神。儿女们天天想方设法逗他开心,可老伴始终一蹶不振。  相似文献   

18.
行政侵权会给受害者带来精神上的伤害,此时就需要通过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来进行规制。但目前我国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还不完善,致使不能很好地保护受害者的合法利益。因此,以此为切入点,首先对其概念进行界定,其次论述完善相关制度的必要性,梳理当前制度所存在的不足,最后结合国内外的相关规定对此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合同法范式面临着深刻的危机,各国民法典在民事责任立法的过程中,逐渐将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合二为一,互相准用。我国立法也相应体现出了"大侵权,小违约"的趋势。为了立足于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针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所出现的未能妥善解决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法律规范,从而实现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司法领域中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在刑事诉讼当中,被害人希望能够通过提起诉讼请求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得到公平对待.现如今人们也越发的重视对被害人尊严和权利的追求.既然我们要通过诉讼的方式来保障自己的权益得到公平对待,那么对于精神利益的保护则同样应该引起司法制度的重视.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当中将精神损害赔偿排除在外,背离了这样一种司法制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