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年11月28日,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办公室受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委托,举行了“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上)鉴定会。鉴定委员会由省内哲学、史学、文学、文化学方面的八位专家组成,院党委书记范洪才、副院长刘景林同志出席了鉴定会。“中国北方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2.
一部填补学术研究空白的力作—读张碧波主编的《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专题文化卷》陈永宏国家社科“七五”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继其《民族文化卷》之后,经十载惨淡经营于1995年12月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它将三北地区...  相似文献   

3.
庄鸿雁 《学术交流》2012,(9):158-161
萨满教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普遍崇信的原始宗教,几乎占据了中国北方各民族的古老祭坛,萨满文化的理论根基是万物有灵观念。起源于黑龙江流域大兴安岭的鲜卑先民亦信奉萨满文化,但现有的文献资料对此记述并不多,从最新的田野发现与考古学、文献学相结合的视角,对鲜卑先民的萨满文化崇拜进行探索,以追寻鲜卑先民的文化渊源。  相似文献   

4.
论“啸”——绝响的中国雅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啸”———绝响的中国雅乐范子烨中华民族是富于艺术情调的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流行了近三千年之久的口哨音乐———“啸”,便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啸”是早已绝响于华夏历史长空的一种雅乐。本文试图通过对其文化特质的揭示,重新唤起国人的注意。一、“啸”的艺术...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背后,有一个在文化整体系统中起着核心利主导作用的东西,即中国古代的三种哲学文化———儒、道、释;它们以其培植的民族情感方式,影响了中国文人,并进而影响了古代诗歌的情感表现方式,导致了中国古代诗歌在哲学义理和审美体验上的高度统一这一极为本质的特征,从而使中国古代诗歌带着与生俱来的或儒或道或释的文化特征。因而,可以明确地说,中国古代诗歌就是在这三种哲学文化的直接影响下形成了三类不同的审美趣味。是故,以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视角,亦可将中国古代诗歌分为儒、道、释三家———当然,此处仅就文人诗而言。  相似文献   

6.
邹满星 《唐都学刊》2010,26(6):26-28
佛教艺术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艺术,对中国古代人物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与中原文化的相互融合中,中国古代人物造像经历了"秀骨清像"、"面短而艳"的不同阶段,最终形成了大唐"曲眉丰颊"的造像样式,确立了中国式的佛像风格和民族绘画格式。  相似文献   

7.
“伊势神宫”迁宫的文化意义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于长敏人只有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永远保持血液的新鲜。一个民族的文化也是如此,"变"是为了"不变",对传统文化的更新是为了使传统的民族文化永葆青春,而绝不是为了改变它,就象"吐故纳新"并不是为了改变血型一...  相似文献   

8.
北方民族文化形成与发展问题略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依据文化原型理论,从文化生态学角度探讨了北方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问题。文章认为,北方民族独特的生态环境(地理因素、气候因素、生产方式)是北方民族文化形成的内在机制,奠定了北方民族精神和性格,形成了北方民族特殊的价值核心。北方民族文化发展的特点是:多元性与同一性;开放性与凝聚性;晚熟性与早熟性;断续性与跳跃性。文章最后对北方民族文化作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9.
封建社会男女不平等的社会地位。决定了妇女全部的人生理想就是寄希望于美满的婚姻生活。从《诗经》到《红楼梦》,中国古典文学涌现了众多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古代妇女观的不断进步。其中,元杂剧婚恋题材中的女主人公十分引人注目。元代是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的时代.随着蒙古等北方民族人生中原.不同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国古代女性更加大胆地追求幸福的婚姻.不再逆来顺受,自甘卑弱。王实甫础西柏记》、关汉卿规拜月都、白朴砌墙头马上》与郑光祖砌情女离魂》,人们习惯称之x广元曲四大爱情周r.剧中的女主人公分别是崔茸…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古代的“九品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九品文化”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特有的文化现象,几乎无处不在。以“九”为模式的文化源远流长.大量史料说明,“九品文化”发端于远古夏禹时代.“九州”的划分不仅仅是地理概念,也使“九”深深植根于华夏民族思想意识中。班固以九品叙录古人,陈群立九品官人法,“九品模式”开始形成强大的辐射力,影响涉及中国古代文化、文学、政治等各个层面,形成了中国古代以“九”为大.以“九”为最的“九品文化”。  相似文献   

11.
青铜牌饰是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身上佩带的装饰品,是草原青铜文化的典型文物。以往西方学者称之为“斯基泰文化”,日本学者多称之为“鄂尔多斯”青铜器或“绥远式”青铜器。这种牌饰的内容往往取材于草原上的现实生活,如糜鹿奔驰,健马腾跃,二牛抵角,勇士格斗,摔跤相扑等,构图古朴生动,情趣盎然。它们不仅是古代精湛的艺术品,还是研究草原民族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物资料。 这件“马狼相斗”青铜牌饰,近年发现于呼伦贝尔盟呼伦湖畔的甘珠尔花。画面上是一只挺躯昂立的骠壮健马,膝下是一只栖伏着的凶狠恶狼。恶狼企图噬咬马腿,健马正要给以还击,…  相似文献   

12.
杨泽明 《社科纵横》2013,(7):97-100
古代民族的"文脉",蕴含着中国美学的逻辑因子和"天人合一"的伦理思想,它在历史绵延中逐渐衍生,以文史发展脉络的方式形成了理论体系,成为社会文化活动的资源与框架。"文脉"体现在文化层面的常规和惯性,决定着不同民族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古代民族"文脉"的当代传承,是民族文化的特性和发展规律所决定的。"文脉"是人创造和延续的,它具有建设性和规律性的自然辩证法特点,违背它又会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文脉观念",对后人的思想产生着强烈的影响,因此只有创造性地延续和传承,才能体现其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诗歌的“白日”及其它桂天寅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具体意象的产生、发展、演变和衰落微妙地反映了时代审美思维的特点。在意象形成的早期,由于意象的概括化具体意象之中包含着可作多种意韵理解的综合性因素。虽然这种因素随着时代审美的演进不断被分化和具体化,原...  相似文献   

14.
辽代契丹习俗文化源流考张国庆契丹是我国古代北方地区的一支少数民族。从公元10世纪初至12世纪初,契丹人建立的辽王朝,曾统治我国北方长达200余年。有辽一代,契丹人形成了自己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习俗文化。树有根,水有源。同自然界各种现象一样,一个民族的...  相似文献   

15.
试论中国古代民族的产生与区域安京一、关于研究方法民族起源问题一直是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最广义的民族学,包括了文化人类学和体质人类学的主要内容)所关心的问题、由于现代科学的发展,引起了对这一问题研究的许多重要变革,取得了不少极有价值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饶燕文  钟俊 《社科纵横》2004,19(6):37-38
北朝是第一个统一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北朝法制建设成果颇丰 ,为隋唐以后封建社会法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辽、西夏、金、元各北方少数民族政权通过对内地汉族传统法律制度的学习效仿 ,创建了自己的法制 ;又结合民族的特点和习惯 ,丰富了民族法制的内容。清朝是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性封建政权 ,它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中国古代传统的封建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传统节日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丰富多采、意蕴丰富的传统节日 ,并通过传统节日的运作 ,自我发展 ,自我完善。中国和日本也不例外 ,均拥有各自热热闹闹的传统节日。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蕴涵充实丰富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奔流之中 ,形成并发展了众多的民族传统节日 ,这一文化遗产无疑是振兴中华 ,复兴国魂的强大动力。日本岛国由于地域关系 ,历来受大陆中国文化影响尤甚 ,历史上随着全方位学习中国文化热潮的兴起 ,节日文化也传到了日本。他们经过吸收、改造并融入了本民族的文化意蕴 ,从而形成…  相似文献   

18.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思想艺术传统的全面总结,也蕴含着民族文化自我更新的先导因素,因此能在"五四"时期被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提到文学正宗的地位,多方位地参与了"五四"新文学核心精神与关键理念的建构,显示出对各种言说的巨大的构成功能。围绕《红楼梦》的指涉所带来的文学命题和语言形式,是现代中国文学意义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资源。  相似文献   

19.
古代北方民族女性参政的若干问题—兼南北女性参政之对比孟古托力我国古代,正当南方(大体指中原)汉族女性被禁锢在家庭角落,“外事不涉,教令不出”,“毋干政……挠法”①之际,而以游牧生产为主体的北方民族女性却常常在政治舞台上充当引人瞩目的角色,演出一幕幕精...  相似文献   

20.
"命理哲学"批判周山本文从文化与哲学的角度,对"命理哲学"这一文化怪圈进行历史的寻觅和科学与迷信的剥离尝试,认为"命"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关于命运的探索,经历了命相与命理两个阶段,前者试图从形相中寻找决定人之性命的规律,后者试图通过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