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钟觉慧 《职业》2008,(1X):53-54
<正>近年来我校以为企业培养实用性人才为出发点,采用校企合作订单式目标培养模式,培养了一大批企业认可的实用型技能人才。通过我校与佛山东普电器集团公司、深圳安托山投资有限公司的联合办学实践,积累了一些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关于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新世纪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着非常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把握机遇,并且找寻一种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最优模式,是摆在每一个职教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重要课题.实践证明,学校和企业合作办学是目前最优的人才培养模式,而其中技工类职业学校专业的操作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共建校企实训基地成为最为有效的校企合作模式. 一、校企共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一、加强校企合作的必要性,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传统职业教育偏重于校内的技能培养,职业素质的培养是一大缺陷,学生不知所学技能的用途,毕业后无法将所学技能应用到企业岗位当中,无法尽快适用企业要求。因此,单凭学校自身校内技能训练条件是培养不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实行校企合作的岗位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4.
李红波  于洋 《职业》2023,(17):59-61
职业院校的教育目标是提升学生技术素养与实践能力,这要求职业院校必须加强实践教学,发挥技能人才培养的优势。目前职业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专业定位不明确、教师素质与能力不足等,这些问题影响了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人才培养效果。职业院校必须将技能实践作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要点,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形成产教共同体,为行业以及社会的发展培养高质量人才。本文主要对校企协同创新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一些建议,旨在提升校企协同共建水平,为社会的发展培养高质量的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
王琳忠 《职业》2013,(5):27-29
如何通过开展和深化校企合作,培养适应企业要求的技能人才,一直是中职学校着力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介绍作者在校企合作共育技能人才方面的实践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应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然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教学中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往往难以融为一体,培养出的学生很难达到企业的要求。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是破解此弊端的一剂良方。文章就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做了探析。  相似文献   

7.
唐艺支  樊海林 《职业》2023,(7):72-74
广西交通技师学院与企业进行深度校企合作,合作共建广西首家京东客服校园实训中心,以真实工作平台为载体,构建“校企联动、课证融通”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岗位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融合。  相似文献   

8.
孙福东 《职业》2013,(35):112-112
“校企合作专班”是校企双方协商组建工学结合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的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培养综合素质高、技能突出的技能型人才,以实现增强学校办学效益和提高企业人才竞争优势的合作双赢、互利互惠以及可持续发展需求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袁可为  景魏 《职业》2014,(18):35-3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知识型技能人才的社会需求越来越紧俏,要更好地培养知识型技能人才不但需要加强高校的培养力度,还需要加快校企联合培养的步伐,只有通过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培养出更多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知识型技能人才,更好地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意义,提出了校企联合培养的举措,希望能够逐步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  相似文献   

10.
冯为远 《职业》2014,(6):9-9
校企合作是当前改革创新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教学模式、培养模式和评价模式的关键环节,也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和方向。2012年,广东率先提出“校企双制”办学制度。“校企双制”是指依据技能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规律,依托院校和企业双方资源优势,通过政府出政策、企业出岗位、学院出学位,校企联合招工招生、送岗送学、双制培养,充分发挥学院育人机制和企业用人机制的耦合作用,建立院校和企业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新的办学制度。  相似文献   

11.
李蕾 《职业》2014,(33):67-67
本文从建立相关校企合作制度、教师到企业中去、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中来以及企业和学校共建合作平台四个方面,阐述了培养符合衡水工程橡胶产业发展需要的数控技能型实用人才的方案。  相似文献   

12.
施风英 《职业》2017,(4):47-48
校企合作是学校与企业(医院)联合建立的一种教学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这种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将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相结合,实现学校和企业资源共享,校企共赢,有助于提高培养质量,紧密结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都过硬的实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13.
张仕俊 《职业》2014,(8):63-63
本文主要从培育技能人才的要求、学校发展的要求两方面论述了校企合作的必要性;从共同培训员工、合作培育教师、共建实训基地、开展订单培训四方面论述了校企合作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4.
赵晓春 《职业》2012,(20):30-31
本文通过分析论述,提出走校企合作之路,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进行项目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打造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突出办学特色,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李永建 《职业》2013,(23):22-23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是促进企业发展和提高职业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目前,国内的校企合作正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政府政策和机制不完善、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意愿不高、学校适应企业需求能力较差等问题。本文将就当前校企合作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方案。  相似文献   

16.
何斐珍 《职业》2015,(5):78-79
当前,企业对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在增大,对电子商务人才的技能要求和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中职学校要积极探索电商教学模式。笔者结合本地电商经济特点、中职学生特点、专业师资特点,通过改革电商教学模式,积极有效地共建校企电商创业园区,助推本地电商经济,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职院校对"双师型"教师内涵认识的进一步加深,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建设研究成为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发展的重点。高职院校教师的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企业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三大类。高职院校可以通过教师定期到企业交流,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才到学校兼职授课,校企共建研发中心,做好横向合作与技术攻关等方式,促进教师教学能力、专业能力、专业实践应用技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徐乐春 《职业》2011,(5):69-70
一、校企合作的形式、要求和方向 校企合作要大力普及基本形式,推进延伸形式,探索拓展形式。实践表明,技能人才的成长,不仅要由学校进行系统培养,企业提供岗位实践;并且要由学校和企业开展点对点、点对面的合作,  相似文献   

19.
校企合作,建设集实践教学、技术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功能为一体的实训基地,是强化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目前在我国已通过"校企共建、引资援建、订单培养"等校企合作方式,在许多职业院校建立了校内和校外的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20.
目前,校企合作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培养技能人才的特色之一,但长期以来面临学校"一头热"、企业积极性不高的难题.多数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仅停留在就业推荐与接收这个初级环节上,部分学校与企业达成了接收三年级学生实习的协议,并在教师实践、实训设备使用等方面得到企业的支持,但是离真正实现校企融合共同培养技能人才的目标相距甚远.如何突破现有模式,使学校与企业两头都热起来,在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上下功夫,提高人才培养的成效,将是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重大课题.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模式,提出以下校企合作新模式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