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一种文学类型,新市民文学缘自新市民阶层的形成以及这一阶层感受和认知现实人生的心理内容与情感方式。新市民文学的创作者大多关注城市底层生活,以植根于乡土中国的人生启蒙者的文化姿态来写作。同时,创作者基于"故乡尺度"抑或是传统乡土伦理的写作立场,使得他们的作品感受冷静、思考理性、表达智性。在一定程度上,卢卫平的探索和努力的方向,应该就是新市民文学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社会建构视角"的新型城镇化区别于"国家建构视角"的传统城镇化之根本就是将人的生存发展融入到现代化过程中。农民工新市民是城镇化的核心力量,他们处在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过程中,为现代化建设贡献着自身的力量,但他们并没有真正融入到城市中,实现市民化身份。相反,农民工新市民却面临着户籍、社保、教育及就业体制障碍,经济及住房压力,城市市民的排斥和文化差异导致的心理适应性较弱等各种困境。如此艰难而尴尬的境地,也为我国实现高质量城镇化带来挑战。政府要为农民工新市民的融入解决体质障碍,疏通有利于他们学习和就业的渠道;社会团体和原住市民要积极接纳和关怀农民工新市民;农民工新市民自身要勤奋努力,调整心态,善于改变和革新,增强自身的适应性。此外,政府要积极建设小城镇,引导农民工"就地城镇化",这将更有利于提升城镇化质量,加快城镇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农民市民化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上海郊区在推进城市化、工业化、非农化和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出现了大量因土地被征用而产生的"新市民"群体.与既有的老市民相比,这些新市民群体目前还存在着许多特殊的困难和问题.如何对农民市民化以后的新市民群体的角色进行再造,将是未来各级城市政府面临的主要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市民的角色再造除了依赖于农民自身的因素外,更需要政府相关制度的创新和政策的重构.  相似文献   

4.
“新市民”文化素质提升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的改革中,提升"新市民"的文化素质,使之尽快适应城市生活并积极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来,是保证城镇化进程,增强可持续性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以政府部门为主导,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以社区为载体,充分利用新媒体提升新市民的文化素质,可以使其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增强职业技能,从而不断提高其生活水平,真正融入市民生活,完成人的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社会教育是指社会生活中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的各种教育性因素的总和。新市民是指走上城镇化道路的人,对其进行社会教育在提高新市民科技文化知识和促进社会化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然而我国新市民教育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认识不足、资金不足、法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为此,应对新市民社会教育进行科学定位,构建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增加社会投入,探索科学的教育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是转型期文化的内部结构。这个文化冲突贯穿于当今思想界、文学界的各个领域 ,构成诸多的思想论争。本文对新市民小说进行了文化批评 ,分析了小说主人公们价值选择的多向性和矛盾性 ,用艺术形象揭示了这一转型期文化的内部结构。生活的逻辑告诉人们 :思想解放虽然是转型期文化的主导方向 ,但并不能彻底否定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中那些合乎人性要求的内容 ,依旧对现代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这就形成传统与现代既相互否定又相互肯定的复杂关系 ,并在这种肯定与否定的互补中推进新文化的建设。对新市民小说进行的这种文化批评 ,打破了长期统治思想文化界的单向思维方式 ,为文化选择提供一个更加符合历史要求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从社会融合视角研究城市新市民的融入不仅能从宏观上反映社会基础的变化,也可从微观上评估这一群体的生活境况,从而为探讨采取什么政策手段来缓解社会矛盾提供理论支持。文章对杭州新市民的生活状况展开调研,走访了部分企业负责人和政府官员。这些调研和访谈反映出新市民群体在户籍入户、住房保障、子女教育和社会参与等方面遇到了困难。结合社会融合的视角并从公民权利、就业市场准入、福利服务和社会网络等维度对新市民的城市融入进行分析,这些因素既与政府社会政策实践密切相关,也是衡量社会融合维度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葛兰西认为,社会革命的前提条件和主要内容是文化霸权争夺.文化霸权争夺的主战场是市民社会,因此,社会革命的关键是被统治阶级与统治阶级在市民社会打一场以意识形态争夺为主要内容的"阵地战".知识分子是文化霸权的历史主体,文学对人民群众有巨大影响,所以在文化霸权争夺时要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和文学问题.  相似文献   

9.
张康之  张乾友 《文史哲》2011,(1):144-154
近代以来,在政治领域中的一切理论探讨和实践方案设计都可以说是从市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入手的,对市民社会的理解以及如何根据市民社会的要求去规划国家和社会治理过程,是近代以来全部政治学研究的重心。在市民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分析中,理论分歧主要表现在是从市民社会中的"市民"出发还是"社会"出发。黑格尔提出的是另一个方案,他把市民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看,然后在市民社会与国家之间寻找中介因素和环节。但是,黑格尔的理论与现实相去甚远,他所发现的中介因素是不可靠的。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的过程中阐发了一种通过消除市民社会中的异化去建构国家的设想。20世纪后期开始的新市民社会运动证实了马克思的设想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中的很大一部分最终会成为城市的新市民,他们的城市融入问题日益受到各界的关注.文章以天津市为例,从信息知识、职业发展、权益维护、城市生活技能、人际交往和健康卫生等维度探讨女性新市民城市融入过程中的需求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外来女性新市民社会工作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1.
梁振华 《学术论坛》2004,(1):131-135
从"市民文化"的角度切入百年中国文学,为世俗时代的文学研究拓展了一方新空间。现当代文学研究者有必要结合具体历史情境,在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宏观视角中重新认识百年以来通俗文学(包括市民文学)的真实地位与客观价值。进入世纪之交,市民文学已经伴随着市民文化的兴盛初步完成了意识形态上的自我认同,如何扬弃市民文学传统,塑造新的"民族气派"和时代特色,成为了新世纪中国文学的重要使命之一。《百年文学与市民文化》将20世纪市民文学置于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得出了诸多具有深刻启迪意义的创见。  相似文献   

12.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是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期,都市化的发展为都市小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本文以新生代邱华栋、何顿、韩东等人为代表的新生代都市小说创作为对象,着重分析他们的文本中活动在都市空间中的人群:都市"闯入者"和"城市空心人"、个体经营者、城市游闲者等都市新市民形象类型,和他们所体现出的都市个体存在所具有的孤独、异化、游戏等现代情绪体验,理解作家对都市生存的文化阐释与批判。  相似文献   

13.
“文化”一词含义的演变记录了人类对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生活中历史变迁所产生的一系列重要而持续的反应。在文学研究领域里引进文化研究,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实际上是对“语言论转向”的一种反拨。文化研究对文学研究带来研究范围和意识形态两方面的影响,但是文化研究不能取代文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市民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特别是文学领域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他们既是物质文明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市民生活、思想和文化对中国文学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市民生活拓宽了中国文学的题材内容和表现形式;二是市民意识改变了中国文学的审美品格;三是市民形象丰富了中国文学的人物艺术画廊等.因此,在今后的历史、政治和文学史的研究及撰述中,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后现代主义起源于西方社会的政治运动,其精神实质是从政治和文化上对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批判,其缺陷在于未能建构出一种理想的社会和文化模式。中国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所经历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和后现代主义有极其相似之处,而且文学的发展也具有了对意识形态批判的后现代主义色彩,但在从反政治意识形态到泛意识形态的转变中,文学走向了迷失。重新使文学关注意识形态,使作家在社会责任和市场经济中寻求平衡,是文学发展的希望。  相似文献   

16.
赵启鹏 《东岳论丛》2008,29(3):119-122
文化神秘主义是一种以相似律、接触律和感应律为情感逻辑基点的思维方式,它对中国文学产生了至深的影响。出于建构新文化的现代性焦虑,自晚清以来的现代中国文学分别以现代启蒙理性、阶级革命理性为批判武器,对文化神秘主义开始了以现世救赎建立意识形态合法性为价值目标的功利性改造。新时期战争小说中文化神秘主义的审美参与表明,随着新时期思想语境的开放与宽松,文化神秘主义在文学领域逐渐取得了自足的文化意义和独立的审美地位,踏上了现代回归之旅。而这种回归,昭示出随历史处境变化的创作主体文化心态的不同。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现时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考察当前我国思想文化建设的理论准备 ,必须深入阐发一个超越经济决定论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可能性。文章认为 ,生产劳动在社会生活中具有本体论意义 ,而劳动是有目的性的活动 ,意识内在于并伴随着劳动的全部过程。强调劳动之于社会生活的本体论意义 ,理论作为对象化活动的一种社会形式 ,意识、意识形态内在于并伴随着人的全部生存活动 ,它们共同构成社会存在的总体 ,这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既要高度重视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斗争 ,特别是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领导权问题 ,又要注意严格区分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中不同性质的问题 ,注意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避免重犯“意识形态中心论”的错误 ,还要致力于文化和意识形态自身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新移民文学是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而产生、发展的,因此,其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进程有着微妙的对应关系。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飞速发展的经济以及对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融入,不仅改变着本土国人的生活,也对全球的华人移民发生着潜在的影响,华人移民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心态都在某种程度上回应着这种变化。针对华人移民的研究也进入了跨国主义时代。多数新移民写作者的文学事业建基于以中国内地为中心的汉语文化圈,通过自己的文学书写和文学活动而建立起了一个跨国、跨文化的社会场域。在跨国主义视野中审视新移民文学新世纪以来的发展,可以看到两个明显的趋向,一是从故国回望、异域悲情发展到以文化自信为底色的文化观察与思考。二是在从边缘融入主流的过程中,对底层关注渐趋减少。这两个趋向是新移民文学在从边缘走向中心的挣扎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一体两面。  相似文献   

19.
刘文辉 《学术探索》2011,(1):121-126
20世纪90年代以传媒话语为主导的传媒语境呈现为一种无所不能的“文化霸权”特性,它与市场经济合谋,建构了人欲横流的消费主义景观。在传媒语境的笼罩下,文学叙事中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一尊独大”的历史合法性失效。由此,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不得不主动调整话语策略,不仅以“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等“下沉”的姿态面对文学,而且还通过“激励表彰”和“宣传评介”等手法满足作家的“逐利”需求,同时也对作家借用大众文学的美学符号达成“谅解”。文学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生存关系表现出多维选择流向。  相似文献   

20.
新市民城市融入是当前社会转型期具有深远影响的社会现象,并面临着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社会工作在我国的飞速发展,为介入新市民城市融入提供了坚实的专业理论和实务支持。社会工作介入必须遵循体现专业价值、注重赋权、突出案主强项、从个体到群体、全方位支持等基本原则,采用统筹规划、政社协作和多管齐下、整体推进机制,创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模式,综合运用个案、小组、社区及社会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介入新市民城市融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