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荟萃     
《蒙古秘史》是蒙古族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历史、文学巨著,其地位堪与汉族的《史记》相比。这部作者不明的珍贵文献能够保存下来,与明太祖朱元璋的重视有相当大的关系。《蒙古秘史》写作于蒙古立国之初,蒙文原名为《忙豁仑·纽察·脱卜赤颜》。它记载了自成吉思汗第22代祖先至成吉思汗儿子窝阔台统治时期的蒙古族历史,着重叙述的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征伐四方的业绩。由于元朝统治者把《蒙古秘史》做为重大机密文件藏于翰林国史院,故而连参予修史的朝廷重臣也无缘得见。元亡后,《蒙古秘史》被明朝官员从深宫库房中发现,遂引起明太祖朱元璋的高度重视。他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命侍讲火原洁、  相似文献   

2.
《蒙古秘史》(以下简称《秘史》)继承了民间创作的优良传统并且在它的基础上使蒙古文学向前推进了一步.《秘史》的产生是整个蒙古文学史的一大转折,从此蒙古民族开始有了自己的书面文学.《秘史》虽然从民间创作中吸取了很多的营养,但它作为蒙古书面文学史上的第一部作品,其主要艺术成就在于它的书面创作.《秘史》翻开了蒙古书面文学的第一页,从此蒙古族书面文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和优良传统.它是一部文史不分的历史文学作品.用文学的手法描写了蒙古社会封建化的整个过程.《秘史》奠定了蒙古族历  相似文献   

3.
《元朝秘史》卷三第一二三节保存了帖木只(成吉思汗)第一次即蒙古本部汗位时,蒙古诸部贵族向他立下的誓辞。这个誓词在秘史第一七九节被再次重复。同一记载也见于波斯史料《史集》。此外,《元朝秘史》中尚保存着大量可以被认为属于誓辞的资料。在蒙古人收服了中亚和波斯以后,这种誓辞又以变化了的(因文字使用面更完善的)形式在有关畏兀儿史料和波斯  相似文献   

4.
《元朝秘史》中的阿阑·豁阿感生神话,究竟是感天狼而生还是感光而生。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新的探讨。 《元朝秘史》即《蒙古秘史》(简称《秘史》,下同)第26节写道: [孛端察儿]在没食物可吃的时候,就窥视着在崖谷中被狼所困住的野物,把[它]射杀来吃,[有时]拣狼吃[剩下]的东西养活自己,也养活了自己的黄鹰。[就这样]过了那一  相似文献   

5.
从译学价值谈《蒙古秘史》杨才铭(一)我们能不能断然地说,没有翻译,就没有《蒙古秘史》的现在?或者说,没有奶译,就没有风靡当今世界的“秘史学”热潮?我觉得完全可以这样说,因为这是事实。《蒙古秘史》(以下称《秘史》),是一部“世界文学史上足以值得矜夸的神...  相似文献   

6.
《蒙古秘史》是一部重要的蒙古学古籍文献,相关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领域。长期以来,《蒙古秘史》的研究始终是一个学术热点,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涉及历史、语言、文学、宗教、社会、科技史等诸多领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蒙古秘史》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集中在《蒙古秘史》的校勘、注释、翻译、刊布,相关的文献学和史学史研究等方面。鉴于此,笔者试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有关《蒙古秘史》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析,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宏观上讲,蒙古民间文艺学自然是一个整体系统。它应是包含在系统的综合性学科—蒙古学下的一个子系统。但鉴于蒙古民族历史发展的特殊性与现实存在的政治的、社会的、地理的诸多因素;并从微观的深化出发,提出西蒙古—卫拉特民间文艺学的论题,是有其历史的、现实的依据。为此,本文有必要首先重温有关背景材料。 背景 1.1,众所周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不仅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而且也以他显赫一时的武功而成为名扬全球的人物。 1.2,从大蒙古国诞生(1206)的次年始,被《蒙古秘史》称为“林木中百姓”之一的西蒙古祖先—斡亦剌惕部即与黄金家族建立了世袭姻亲关系,继而成为蒙古大家族的有机体之一和成吉思汗事业的一支基本力量。到元代,又自然成为元朝政治舞台上一支活跃力量。  相似文献   

8.
“孛儿只斤”──天狼种的标志──关于《元朝秘史》中阿阑豁阿感生神话传说新探之三阿尔丁夫在《新探之一》文中,我证明阿阑豁阿所感不是“光”而是“天狼”①。在《新探之二》一文中,我进一步证明:阿阑豁阿所感的“天狼”不是也不可能是蒙古的图腾,而是后人所搞的“...  相似文献   

9.
1240年用回纥蒙古文撰写的蒙古族历史文献、文学巨著《蒙古秘史》,不仅记载了元太祖成吉思汗及元太宗窝阔台汗的伟大业迹,而且还记述了蒙古民族的起源传说及8—13世纪蒙古社会政治、经济民俗状况。苏联蒙古学家符拉基米尔佐夫说“任何一个游牧民族都未能留存下如《蒙古秘史》那样生动而详细的记述自己历史生活的伟大作品。”的确,《蒙古  相似文献   

10.
乌兰 《民族研究》2012,(1):61-70,109
《元朝秘史》是一部重要的蒙古学文献,相关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学术领域,长期以来研究成果不计其数,涉及历史、语言、文学、宗教、社会学等诸多领域。其中,文献学方面的研究开始得最早,取得的成绩较大,受关注的程度也较高。然而《元朝秘史》文献学方面的研究仍然存在继续扩展和深入的空间。例如在《元朝秘史》版本流传的考订方面,随着客观环境的逐步改善,某些方面已经有条件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前进和完善,有必要对以往的研究做些修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1.
《蒙古秘史》是研究蒙古族历史的第一手史料,也是研究古代北方其他游牧民族历史的重要史料,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同时,它又是一部文学、军事学、民族学等方面的著作,多年来一直受到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本文试图从道德层面分析其折射出来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安代舞蒙古族舞蹈的活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的父辈那一代开始,在科尔沁,无论是什么民族,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可以说找不出一个不知道安代舞的人,机关、学校甚至找不出一个没有跳过安代舞的人。这一切,充分说明了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蒙古族传统舞蹈“安代舞”在科尔沁地区的传播就已经远远超出蒙古民族了——被称为蒙古族舞蹈活化石的安代舞,是流传内蒙古通辽市周边地区的一种原生态舞蹈。在蒙古语中“安达”是“朋友”,或双方结为“盟友”之意。《蒙古秘史》在描写铁木真与札木哈二人以互赠拐骨、互换腰带的形式结成“安达”的记载时说:他们在结为“安达”之后,其部下随即“绕蓬…  相似文献   

13.
韩源 《西部蒙古论坛》2023,(3):107-113+128
“卓斡思”一词见于明代所编《华夷译语》和《鞑靼译语》等用于蒙古语汉译的词汇典籍之中,汉译的辞书之中,其编者大多将之汉译为“钱”,该词即现代蒙古语中的“?oγos”。由于蒙古早期社会的贸易多以贵金属为媒介,且相关史料中也未见对“卓斡思”的记载,故可推断该词应是一个外来借词。元朝以后,交钞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而为了方便称呼,元朝官方和民间统一将交钞简称为“钞”。从“钞”和“卓斡思”两词的古音读法的比较及蒙古语的借词惯例来看,二者间应存在借用关系。时人应是在“钞”的基础上套用了蒙古语中表示复数的“s”,从而构成了“卓斡思”一词。该词的产生和演变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反映出元朝时多民族语言文化相互交融借用的现实状况。  相似文献   

14.
“五色四夷”这一词是从十三世纪下半叶或从十四世纪上半叶开始在蒙文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因为,《蒙古秘史》中不见此词,而在《白史》中首次使用了。  相似文献   

15.
我于1970年开始,借在草原站工作之机,对《蒙古秘史》中所反映的地名,作了实地堪察。现将部分地名考述结果分述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斡尔讷兀山:高706.7米。《蒙古源流》和《蒙古黄金史纲》“浙忒”、《中国历史地图集》(七)称“建忒该山”,《青史演义》称“塔海木”,意为膝盖一样(指哈拉哈河在此拐弯)、《呼伦贝尔志略》称“倭儿多山”。现在称“欧布根乌兰”,因山上有几块散状暗红色石头,故而得名。  相似文献   

16.
八思巴字是元世祖忽必烈皇帝特命西藏出身的喇嘛八思巴国师创造出来的,是一种能把当时在元朝统治下使用的诸语言用同样方式书写出来的表音文字。它作为国字于至元六年(1269)公诸于世,后来随着元朝的灭亡逐渐地消亡了。用这种文字书写的现存文献虽然很少,但是我认为无论是在语言学方面,还是在文化史方面,该文字都有极大的研究价值。其实,拙著《标记元朝秘史里蒙古语的汉字之研究》(龙文书局1946年昭和21年)问世以前,我就十分关心该文字的研究,遗憾的是,有关这个方面我仅发表了一些片鳞只爪的论文。  相似文献   

17.
探马赤军是蒙元时期诸军种之一。其性质和作用,在各个历史时期有所不同。那么,它在蒙古国初期的职司或原本作用是什么呢?对此,国内外史家看法不一。国内杨志玖先生和已故贾敬颜先生的见解,因影响较大,故为许多学者所接受。 杨先生的观点,按笔者理解有二:其一,在《元朝秘史》(简称《秘史》)中阿勒斤赤  相似文献   

18.
安达     
安达1.亦称“谙达”、“安答”。蒙古语音译,意为“朋友”、“义兄弟”。中国古代北方各少数民族中,二人因交换信物而结成朋友后的互称。为契丹旧俗,蒙古族沿之。《元朝秘史》释之为“契交”,《元史语解》释为“伙伴”,即“结义朋友”,结交时举行仪式,互赔礼物,...  相似文献   

19.
《蒙古秘史》是蒙古学、蒙元史研究必不可少的第一手史料。正是其所处的位置与自身拥有的价值意义,促成自上世纪以来研究、考证、笺注、释对等一系列工作的繁荣。虽然在这一过程中有人对《秘史》的文化蕴层有所意见,但却是零星和不够全面的。①本文从物质文化蕴层、精神文化蕴层及其史诗性文学和语言价值几个方面考察《秘史》,以期对《秘史》的文化蕴层给予一个较为全面的概述胪列。  相似文献   

20.
嘎什哈     
嘎什哈亦作“嘎拉哈”,满语音译。蒙古语称“石阿”、“沙阿”等,始见于《元朝秘史》。学名“骸骨”,俗称“背式骨”,即羊、猪、狗子、獐、鹿、黄羊等的膝盖骨。蒙古满、达斡尔等民族的一种游戏用品。玩者多为妇女和儿童。玩法颇多,各族各地不一。人数二三五人均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