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许多地方虽然已开始了土地规模经营的实践,但是,如何正确认识规模经营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关系,怎样解决规模经营中的相关矛盾,以及规模经营应当坚持哪些条件等,仍是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课题.一、土地规模经营的客观必然性土地规模经营作为农村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其产生和发展井非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客观必然性的,即农村由第一个飞跃向第二个飞跃迈进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说,可归结为三个方面:1.农村改革深化的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普遍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逐步建立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同时也为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这是一项适合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基本经济制度,应当长期保持稳定.但是,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深入进行,  相似文献   

2.
由湖北省农委、经济学会、农经学会联合召开的湖北省第二次农业生产责任制理论讨论会,于1983年6月11日至15日在阳新县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共81人。会上着重对近年来湖北农村兴起的。两户一联”(重点户、专业户与新经济联合体)这一新生事物从理论上进行了探讨。讨论中的主要观点如下: 一、“两户一联”产生的必然性及其社会经济意义一些同志认为,“两户一联”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在我国农村中的具体体现。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村普遍推行的家庭经营形式的“包干到户”责任制,促进  相似文献   

3.
<正> 目前,农村实行的不同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主要有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实行不同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既有利于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所以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实行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符合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的要求。不同地区和不同单位实行不同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主要是解决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避免了“一刀切”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左倾思想的指导,在经济工作中,我们常常不顾客观实际,不管  相似文献   

4.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的崛起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两个奇迹。前者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是我国农村经济向着具有生机的社会化生产方向推进的启动点。它将长期存在,并将在农村生产社会化的过程中焕发出“细胞”形态的全部活力,后者在我国广大农村迅速崛起。则堪称农村生产社会化的可靠支柱。中国农村生产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将表现为:在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的同时,逐步实现责任制向联合制的演进,并根据农村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农村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解放思想,打破框框,排除“左”的思想干拢,在实践中创造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例如,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田间管理包产到劳力责任制、集体承包和个人承包混合责任制,等等)。农业责任制的建立和实行,迅速地改变着农村的落后面貌,农民群众欣喜地走上了治穷致富的道路。农业生产责任制之所以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优越性,是因为它适合我国农村当前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农民群众的觉悟程度,严格地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这一客观绎济规律(简称“一定要适合”规律,  相似文献   

6.
论文标题作者工作单位作者姓名1。蔬菜地区实行联产到劳效果十分显 著2。土地收益递减规律探讨苏州市农业局吴夕白华东水利学院马列教 研室张伯荃3。从经济发展史看农业包干到户责任 制产品分配的性质4.经济发达地区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的发展与农村建设方向初探5.关于农村专业户的探讨6.开展多种经营,促进农业发展— 叶应大队多种经营问题浅析7.谈谈大包干责任制的集体提留问题8。浅谈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的计划 经济9.我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的现状和今 后展望10.苏州地区农业经济综合发展有关 问题探讨11。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过程中碰到 的…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中国农村的实行,使农业生产要素如土地、劳动、资金等得到了比较直接的结合,从而迅速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七、八年间,农村经济以惊人的速度进行超常规增长。但近两年来,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开始徘徊,以至减产。这不能不令我们对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  相似文献   

8.
党的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各种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完善和提高,河南农村形势发展很好。据统计,从1949年到1977年的28年中,全省农业总产值年平均递增率为4.7%,1978年到1980年三年内,年平均递增率为6%,1981年农业总产值比1980年又增6.9%。 近三年,并非是风调雨顺,灾害也不比以往少。促使农业生产发展愈来愈快的因素虽然很多,但是,生产责任制是起了主导的作用。事实表明,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广大农民内在活力的进发,创造了农村的大好形势。因此,认真研究各种形式责任制的变化趋势,切实掌握和解决农民的合理要求,因势利导,做好责任制的完善和提高工作,对于进一步发展农村大好形势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农业的商品生产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进行的。对新型农业家庭经济的形成、发展及趋势的研究是农村经济研究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里,对有关新型农业家庭经济的理论问题作一个粗略的介绍。一、关于新型农业家庭经济这个概念新型农业家庭经济作为农村商品经济的基本形式,是与农业生产责任制密切相关的。它是农业生产责任制的结果。农业生产责任制大体可以分为联产与不联产两大类。联产承包制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我国大量采取的是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这种形式。包干到户(即“大包干”)就是这种形式的典型。这种新型家庭经济(即所谓“承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产业化经营在我国农村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那末,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产生、发展有没有客观必然性,为什么改革开放后,20世纪80年代国有农场出现了农业产业化的雏形——农工商联合企业,当时的影响力未波及到广大农村,直到90年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才在全国农村逐步推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员自留地、自留畜、家庭副业和农村集市贸易,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附属和补充,不能当作所谓资本主义尾巴去批判。相反地,在保证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应当鼓励和扶持农民经营家庭副业,增加个人收入,活跃农村经济。”这是现阶段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农村经济政策,从理论上认真研究这一政策,闸明其产生的客观必然性和它的性质与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论农业生产承包合同的法律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村社队,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这是农村广大干部和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为完善现阶段农村生产关系而进行的一次伟大的变革,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实践证明,农业生产责任制是适合我国现阶段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的、行之有效的、巩固和发展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的一种经营方式。我国现阶段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体现了统一经营和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前者是集体经济组织的统一经营,后者是农民家庭的自主经营。这是中国独特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在  相似文献   

13.
1982年1月18日至19日,本刊编辑部和本院部门经济研究所,召开了一次总结、完善、稳定农业生产责任制理论座谈会。会上,就统与分的关系;选择不同形式责任制的客观依据;包干到户的性质和适应范围;从实际出发完善稳定农业生产责任制;联户经营的社会属性和展望;以及农业生产责任制对上层建筑提出的新要求等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将座谈会上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发表,供大家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燕 《理论界》2004,(2):63-64
伴随着农业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现行农业组织结构的功能与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农业生产者所要求的强有力组织支持不相匹配。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应对WTO挑战,需要创新农业组织制度,构建与新的环境相适应的农业组织体系,其中,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对全面优化农业产业组织结构,增强农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一、创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必然性实践证明,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变我国农业和农村长期以来发展后劲不足的一项战略性制度安排。但从目前农业和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角度来看,这种制度选择又带有一定的局限性。让一…  相似文献   

15.
我国实行以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由集体统一经营为主转为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从根本上消除了生产中的“大锅饭”、“平均主义”,初步实现了农民与生产资料的有效结合,从而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快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分散经营、平均承包为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某些局限性愈益明显,如:不少地  相似文献   

16.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经济有了迅速的发展,究其原因:一是落实了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这是主要的;二是进行了农业区划,改变“以粮为纲”的观点,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去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农业正在进行两个转变,其中之一,就是耍从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商品经济转变,也就是从封闭式农业向开放式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并着重的提出了要改变过去只抓生产不抓流通的习惯,进一步推动农村商品生产的发展,搞好商品交换。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占国土总面积的66%,而平地只占34%。在研究农村经济发展的时候,不论山区或平原,都要适应这样  相似文献   

17.
一、大包干势不可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1979年开始,我国农村大规模地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各地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经过了由不联产到联产,由联产到组到联产到户,由联产到户到包干到户的发展过程,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在实践中进行了竞赛、鉴别、筛选。结果,大包干责任制由于其利益最直接,责任最明确,方法最简便,而最受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步,主要是通过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生产经营自主权还给农民。而从高度集中统一的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是农业经营形式的变革,同时是农业所有制形式的变革,是对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重大突破。这是在我国农村改革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9.
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入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及时研究它的发展趋势,从理论上指明农村经济运动的方向,从而尽快掌握指导农业现代化的主动权。(一) 农业现代化就是把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和管理系统建立在现代经济科学、自然科学和其它有关科学基础之上,最大限度地利用  相似文献   

20.
在缺少农业大机器这种物质条件下,我国农民个体所有制向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转变的客观依据是什么,怎样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个规律出发阐明农村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如何估计社会主义大工业和小农经济之间的矛盾对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作用,如何估计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和农民社会主义觉悟这些上层建筑因素对农村生产关系变革的作用,这些问題是我国学术界过去和现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