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连贯是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同声传译译语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现有的同声传译质量评估文献没有具体地定义和阐释译语连贯,使其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结合同声传译的特点,从语言学角度定义同声传译的译语连贯,认为译语连贯包含语义连贯、形式连贯和语境连贯三层含义,并建立一个译语连贯模型,以具体解释连贯如何作用于同声传译的译语质量。  相似文献   

2.
多任务处理模式(Effort Models)认为同声传译是一个三种精力交织、共存的配合过程,即:同声传译=听力与分析+短期记忆+言语表达+协调.多任务处理模式不仅为同声传译提供了理论基础, 而且为同传译员的素质培养和工作中应采取的同传策略带来启迪.  相似文献   

3.
同声传译是集听和分析、短时记忆及译语表达于一体的口译过程。它所涉及到的较高心智和操作技能,都与认知科学密切联系。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研究同传中的影响因素,包括记忆、背景知识与图式、言语能力,并探讨同传过程中的运作规则,如“基本同步”、解构及“一心三用”规则,希望对同传学习及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冗余作为语言固有的特征对同声传译有着重要的价值。它对同传译员接受和理解发言、记忆及译语产出的顺利进行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冗余作为语言固有的特征对同声传译有着重要的价值。它对同传译员接受和理解发言、记忆及译语产出的顺利进行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汉俄同声传译中的言语信息省略策略,以CCTV玉树赈灾节目汉俄同声传译为例,通过对同声传译的源语和译入语的逐词逐句对照分析,提出了在汉俄语同声传译过程中,译员主要采用以下策略:省略源语不准确的言语信息、脱离主题的言语信息、修饰语表示的言语信息、次要的言语信息和重复或叠加的言语信息,为汉俄语同声传译过程中省略策略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同声传译过程中,译员会面临诸多困难及问题,如认知负荷、信息容量、背景知识等。同声传译中的数字信息会占用译员部分精力,使得用于听辨、转换及输出等过程的精力减少,从而影响同传效果。有关同声传译中数字信息的研究屈指可数。该研究以数字信息为切入点,以同声传译中的加工策略为研究内容,以2013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三者的创新结合,探析数字信息同声传译加工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同声传译过程中影响译员完成质量的因素有很多,而同传译员的认知语境建构是影响同声传译质量的首要因素。一个合格的同传译员只有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认知图式,提高建构认知语境的能力,才能高质量地完成同传任务。本文通过分析认知语境的建构过程和同声传译的翻译特点总结出认知语境建构与同声传译质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习语一直以来都是同传译员在实践中的一个难点.拟从功能翻译理论角度,运用目的性法则、忠实性法则、连贯性法则,实例分析变译理论及其具体变译手法对同声传译中习语翻译的指导作用,并探讨功能翻译理论对同声传译中习语的变译处理尺度的约束和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顺译是同声传译的基本原则。从对比语言学的角度对英汉同声传译进行句子层面的分析,把英汉语顺序具有显著差异、给顺译带来困难的句子定义为"顺译难句"。从定语、状语、被动语态、"it"结构4个方面举例分析同传译员"顺译难句"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同声传译是一项高强度、注意力高集中的脑力劳动.译员在同传过程中需要竭尽全力,充分调动大脑资源,但仍不可避免地发生错译或漏译的现象.如何帮助译员减轻工作负担,以减少错译、漏译的次数是许多学者正在研究的问题.对此,提出了同声传译的省力原则,对该原则的定义、重要性和理论基础进行了论述,并通过实例探讨了在省力原则指导下的一些具体策略,以期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2.
论释意理论视角下的同传口译得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全球交流与日俱增,口译日益重要。但在现实中,尤其是现场口译,译员会碰到平常演练中不会碰到的各种实际问题,会犯许多错误。本文运用法国释意学派翻译理论来发掘这一问题,以前外交部长答中外记者问的现场口译材料为研究对象,从认知的角度发现错误,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单位一是量钢一的量(无量纲量)的SI单位,也是计数量的SI单位,它在某些方面与SI中的其他单位具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二十四诗品》与老庄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运用四言诗的形式,站在哲学、美学的高度,以形象、精练的诗化语言及中国式的哲学语言的融合,高度概括了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意境范型和美学风格,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和涵盖力。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之所以耐读、耐思、耐诠——耐人寻味,关键在于他能自觉地将中国传统哲学尤其是老庄哲学引入并指导自己的诗论,从而使其《二十四诗品》具有了形而上的理论品格。  相似文献   

15.
口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语言间的信息传递过程,涉及到译员解码和用译出语再编码。根据信息传播理论,信息的传播质量受物理和语义噪音的干扰。在英汉口译中,语义噪音干扰了译员对原语的言内、言外信息解码的准确性。要最大程度排除语义噪音的干扰,译员必须提高跨文化意识,做到从源语文化的角度解码信息;加强语境的识别能力,在具体的语境中识别语义,排除语义噪音干扰;树立语域意识,提高预测能力,降低语义噪音的干扰。  相似文献   

16.
司马光不仅是一位史学家、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杰出的编辑家。过去对司马光的研究,注重于他的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而对他的编辑思想的研究则显不足。从编辑素养、对编辑工作的贡献和编辑作品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来看,司马先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编辑家。  相似文献   

17.
《前四史》是正史《二十四史》中的典范之作,反映的生活面非常广阔,所谓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兼容并包。《前四史》虽然用文言文写成,但也运用了数量众多的俗语。这些俗语透露了民间的心声,反映了古人的智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它们不仅在汉语史上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而且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人情世态,为我们认识这段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18.
"笔记"(note-taking)是交替传译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包含三个同时进行的认知过程:听辨、理解、记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对其展开理论和实证研究。只有系统地了解国内口译"笔记"研究的现状(1988-2012),才能更好地分析国内口译"笔记"研究发展趋势,并对未来的研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英汉同声传译研究与优化专业英语口译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同声传译指的是用一种语言(译入语)把另外一种语言(原语)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以与原语发言人几乎相同的速度,用口头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翻译方式。本文阐述了同声传译的基本原则、传译技巧以及怎样优化专业英语口译教学的几个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