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共两党合作的北伐战争,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叶挺则是这一时期著名的军事人物。他自1925年8月奉命从苏联留学回国工作,至1926年10月中旬独立团攻克武昌一年多的时间里,在军事工作上建树了卓著的功勋。  相似文献   

2.
1926年贺龙率军参加北伐战争,因战功卓著,部队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在此期间,贺龙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反对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1927年8月1日,贺龙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南下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并遵照党的指示,前往湘鄂西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组建工农武装。  相似文献   

3.
"中山舰事件"时间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中山舰事件”是蒋介石于1926年3月20日发动的,对此,中外史学界已无异议。但在谈及将介石发动事件的具体时间上,至今仍众说纷纭。据笔者初步统计,目前至少存在着四种不同的说法: 第一种说法认为是1926年3月20日凌晨3时。这种说法主要见于包惠僧的回忆录《中山舰事件前后》和张国焘的回忆录《我的回忆》。第二种说法认为是1926年3月20日凌晨4时。此说主要见于中国档案出版社出版的《蒋介石年谱》。第三种说法认为是1926年3月20日黎明。这个说法,见之于1926年3月31日李之龙夫人李  相似文献   

4.
1927年,上海有过一个商业联合会的组织。该会的一批档案,已经发现。这批档案中,保存着一些重要的史料,反映了“四·一二”前后上海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及其与国民党反动派的联系和矛盾。上海商业联合会成立于1927年3月22日。在这之前,上海原有总商会的组织,虞洽卿担任过会长。但在1926年7月改选时,虞洽卿落选,让位于博筱庵。这一年的十一月,虞洽卿到南昌,会见了蒋介石,以反共灭共为条件,答应给蒋以财政上的援助。1927年3月21日,北伐军逼近龙华。这时,上海工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三次武装起  相似文献   

5.
1926年冬至1927年春,国民政府由广州北迁武汉问题,是当时关系时局中心的一个重要问题。那时,在北伐节节胜利,工农运动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新右派也非常猖獗,蒋介石为了进一步篡夺领导权,挑起了迁都之争。在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左派的反击下,蒋介石改都南昌的阴谋被挫败了。这一斗争,反映出了当时各阶级及各派政治势力的动向。  相似文献   

6.
大革命中后期,中共湖北党的组织在湖北和武汉革命运动中,究竟起什么作用?本文试图对此作一些考察和探讨.1 促进和影响了当时武汉善后工作的开展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昌后,中共湖北区委在人事上曾作了一些调整.原区委书记彭泽湘调任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唐生智部政治部主任,区委书记职务由李立三接任.不久,中央驻汉代表张国焘事实上参加了区委的领导工作.这时,是中共湖北区委有较大发展和战斗力大大加强的时期,"各方面工作均极紧张".为急谋善后医治战争的创伤,中共湖北区委于10月下旬,创办了《群众周刊》,作为区委的机关刊物,同时也是当时"湖北唯一新  相似文献   

7.
新版《辞海》在卢德铭条下是这样写的: “卢德明(——1927)四川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毕业。北伐时在叶挺独立团任连长、营长等职,后任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团长。1927年秋率部到江西同平(江)浏(阳)农军会合,参加秋收起义,任总指挥。后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师长。1927年9月21日在江西萍乡芦溪作战中牺牲。”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武汉出版的《中央日报》副刊,是一份稀见的报刊。它自1927年3月22日创刊至同年8月31日,共出版了158期。“七·一五”后,汪精卫与蒋介石勾结,共同残杀中国革命。从7月31日起,《中央日报》星期版《上游》地位,即由叛变革命后的司法部法官政治党务训练班特刊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历史学会1980年年会,于3月26日至28日在武昌举行。会上讨论了武昌为什么会成为辛亥首义的地区,还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研究辛亥革命的性质有的同志为了说明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就直接从同盟会及武汉革命党人中,去找哪几个是资本家,或考察武汉的资产阶级分子对革命的态度。大多数同志认为这不是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方法应该是努力揭示当时的社会阶级矛盾,研究这个革命是在什么样的矛盾基础上爆发,从历史的发展中找出革命的动因。同时也要研究辛亥革命过程中民族资产阶级状况,知识分子的作用,特别是要考察当时的  相似文献   

10.
张同新在《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史略》一书,页16(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说“1926年冬,北伐军成立第四集团军,唐生智为总司令”。查《汉口民国日报》1927年6月17日报道,1927年6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将原第一集团军第四方面军扩编为第四集团军,任命唐生智为总司令。据台北国防部史政局所编《北伐战史》(二)  相似文献   

11.
1926年底至1927年初,北伐战争迅猛发展,革命势力席卷中原,中国大革命处于高潮之中.这时,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右派,为了控制革命规模,篡夺革命领导权,分裂革命统一战线,挑起了一场迁都之争.所谓迁都之争,“实系由蒋总司令坚持要国民政府和中央党部迁往总司令所在地的南昌所引起的.”①由于中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紧密合作,坚持斗争,终于挫败了蒋介石的阴谋,取得了迁都武汉的重大胜利.  相似文献   

12.
岳州,临洞庭而连长江,是湘北重镇,为水路直趋武汉的要扼,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太平天国金田起义之后,在挺进两湖、进军南京途中,就曾攻克岳州并驻留四天,然后从这里舟楫齐发,浩浩荡荡,由水路而汉口、汉阳,武昌,最后直捣南京。太平天国建都天京后,为扫清天京上游,巩固天京,在派军北伐的同时,也派兵西征,以夺取安庆、九江、武汉等三大长江中游重镇,以拱卫天京。西征军一路势如破竹,连克安庆、九江,至咸丰四年甲寅(公元1854年)二月,再次克复汉口、汉阳。至此,太平军西征的战略目  相似文献   

13.
1 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南京国民政府北伐第三路前敌总指挥王天培因1927年8月徐州失陷,被蒋介石下令关押,后又被秘密枪毙.历来认为王天培之死是蒋介石刚愎自用、暴戾恣肆、惯于诿过于人所致.但我认为,这种看法仅仅是表面上的原因和合符蒋介石政治品格的逻辑推理.更深层的原因,尚有探讨的必要. 王天培是在蒋介石宣布下野之后,何应钦与李宗仁主持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期间,  相似文献   

14.
黄绍竑传略     
黄绍竑,字季宽,广西容县人,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生。1908年,考入桂林广西陆军小学堂第三期,与白崇禧为同期同学。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1月7日广西省会桂林响应独立。适武昌军政府因战事吃紧,急电各省支援。陆小部分学生请缨北上,黄绍竑报名参加“广西学生军北伐敢死队”,前往武昌作战。1912年2月,南北议和,清帝退位,广西学生军被拨入“南京入伍生队”学习。黄绍竑往武汉入武昌陆军第三中学第三期,两年毕业。1914年,考升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1916年底毕业,被派到陆荣廷部下广西陆军第一师充准尉见习官。  相似文献   

15.
1927年至1929年,蒋介石与桂系以武汉政治分会的设置与存废为中心,展开了一场对全局的角逐。武汉政治分会的设置,是双方协议分占东南与两湖和蒋桂相安、共同北伐的必然结果。它成立后在对两湖的治理尤其与蒋介石的财政较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成为当时各政治分会中的典型和蒋介石的眼中钉。它的撤销,既是桂系在这场角逐中败北的必然结果,亦是国民党政府的政治体制不可能是分权共掌而是专制独裁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1926年秋,冯玉祥从苏联归国。于9月17日举行了著名的五原誓师,揭起了反对帝国主义、打倒封建军阀、拥护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革命旗帜,与中国共产党并肩携手,改组了国民军,投身到国民章命的洪流中。随后,国民联军在冯的指挥下,平定陕甘,师出潼关,经过近一个月的作战。于1927年6月初实现了与北伐军会师中原的计划。可是冯玉祥在参加郑州会议、徐州会议后急剧有转,抛弃了“三大政策”,步蒋介石后尘大肆清党,镇压工农革命运动,驱逐苏联顾问,遣送国民军中的共产党人。很快与蒋介石合流。冯玉祥的清党,加…  相似文献   

17.
政坛回忆     
第三章从非常会议到蒋汪合作1931年3月初,黄绍竑在香港正计划派人入广西活动,为他就任广西善后督办准备条件。有一天早上,他忽然在港九轮渡码头上碰到陈铭枢,后者神色紧张,邀他到香港大酒店密谈。陈铭枢说:“广东局面又变了,陈济棠联合广西李、白,反对蒋介石,原因是蒋扣留了胡汉民。”陈还说他是只身跑出来的,很狼狈。这一变化,使黄绍竑感到:两广将从此形成一个武装割据的局面,要回去广西当然是不可能的了。  相似文献   

18.
在旧中国,有所谓“白狐狸集团”,这就是“白何李集团”(谐音)。这个集团的形成,是在1927年8月蒋介石下野前后开始的。蒋介石在8月12日下野后,由李宗仁、何应钦、白崇禧三人控制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即于8月17日发出通电:蒋总司令未回任前,军政、军令由本会负责处理,各部队仍隶本会  相似文献   

19.
由湖北省《水浒》研究会、湖北省文艺理论研究会、武昌市社会科学研完所、《江汉论坛》编辑部、《水浒争鸣》编委会、武汉师院《水浒》研究室联合主持举办的中国古代小说理论讨论会于今年三月十三日至十八日在武昌召开。参加大会的有来自全国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的小说史家、文学批评家、美学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报刊编辑工作者约二百多人。这次大会讨论了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的发展线索及其在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的地位,中国古代小说理论家各自不同的成就和影响,以及中国古代小说理论与西方古代小说理论的比较研究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大革命紧急时期武汉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调整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蒋介石背叛革命、帝国主义对华政策的变化,到了1927年4月中下旬,武汉国民政府的外交活动面临着新的环境、新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武汉国民政府对自己的外交政策进行了调整,以适应新的形势,推进革命继续发展。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大革命紧急时期武汉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调整进行探讨。一、武汉国民政府面临的困难自1927年3月“南京事件”后,帝国主义各国逐渐在对待中国革命的立场上趋于一致;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在帝国主义的支持和唆使下,越来越肆无忌惮地制造反革命事变。这样,中国革命的环境迅速恶化。1927年3月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